大学生心理课互动游戏
新生团体心理游戏活动方案

新生团体心理游戏活动方案一、活动名称“心之翼:启航新生心理之旅”二、活动目标1. 促进新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
2. 增强新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新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4. 通过游戏活动,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XX:XX-XX:XX地点:学校体育馆四、活动对象XXXX级全体新生及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工作人员。
五、活动内容与安排1. 开场热身(XX分钟)活动:松鼠与大树目的:通过轻松活泼的热身活动,消除新生之间的陌生感,调动现场氛围。
步骤:随机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站在圆圈中间;辅导员或心理委员担任临时主持人,进行口令指挥。
当主持人喊“松鼠”时,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主持人或临时主持人负责新松鼠和大树配对。
如果某人被困在树上或地下,必须等待救援。
当主持人喊“大树”时,角色互换。
当主持人喊“地震”时,扮演大树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松鼠的人寻找大树避难。
注意事项:鼓励同学主动组合,避免“落单”情况。
2. 团队竞技(XX分钟)活动:人椅目的:通过团队竞技,增强新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全体学员一起完成一次收缩和放松的挑战。
将所有人的双脚合并在一起,然后弯腰用手触摸脚踝,接着大家再一起慢慢坐下来,让屁股接触脚跟,然后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所有人手挽着左右两个人的腰,然后当喊到“人椅”的时候,大家同时往右倾倒,看大家可以坚持多久不倒下。
倒下的团队或个人需要立即起立,重新调整位置和姿势,继续挑战。
注意事项:切勿用力过猛导致他人受伤,注意安全第一位。
3. 心理分享(XX分钟)目的:通过分享体验感受,加深新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步骤:每位新生分享参与活动的体验感受和收获,可以谈谈在团队协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辅导员和心理委员可以引导大家积极发言,鼓励新生们互相倾听、理解和支持。
大学生心理活动小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4.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心灵拼图游戏材料:若干张写有心理特点的卡片,如“乐观”、“内向”、“自信”等。
2. 随机分组用的标签纸和笔。
3. 记录表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规则。
2. 学生分组,每组5-6人。
二、游戏进行1. 每个学生从心理特点卡片中抽取一张,不告诉其他同学。
2. 每组同学开始讨论,将抽到的心理特点卡片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心灵拼图”。
3. 每组同学需要用语言描述自己抽到的心理特点,并尝试将其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心理特点相匹配。
4.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灵拼图的小组获胜。
三、游戏总结1. 每组分享自己的心灵拼图,并讲述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的心理特点,如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情绪管理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游戏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心理活动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探索,如“我最自豪的事情”、“我最担忧的事情”等。
2.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心理特点,并尝试用心理特点卡片进行匹配。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撰写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心理活动中的成长和变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表现。
2. 学生在心理自我探索和反思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延伸:1. 定期开展类似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2.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团辅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团辅课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2.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课程对象:大学生课程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安静、光线适宜的教室或活动室。
2. 教学材料:PPT、纸笔、小卡片、小玩具等。
3. 教学工具:计时器、音乐播放设备等。
课程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二、破冰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自我介绍”。
- 活动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 目的: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增进彼此了解。
2. 活动名称:“数字接龙”。
- 活动内容:学生按顺序报数,每次报数加1,当数字为“7”或其倍数时,需喊出“数字7”,并自我介绍。
- 目的: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情绪管理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情绪卡片”。
-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绪,用小卡片写下自己的感受,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
2. 活动名称:“情绪表达”。
-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目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团队建设活动(20分钟)1. 活动名称:“信任背摔”。
- 活动内容:学生轮流站在桌子上,其他学生将其背起,让其相信自己,然后从桌子上摔下来。
- 目的: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团队凝聚力。
2. 活动名称:“传递水杯”。
- 活动内容:学生分成小组,用背部将水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不得用手触碰。
大学生心理课互动游戏课件

游戏可以帮助大学生 释放压力,增强心理 调适能力,提高心理 健康水平
通过互动游戏,促进 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 合作,提高人际交往 能力
CHAPTER
02
互动游戏介绍
游戏一:心有灵犀
培养沟通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视察和猜测,理解同伴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培养沟通中的理解能力 。
提醒学生们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 康,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未来课程的展望
展望未来心理学课程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多的互动游戏和实 践活动。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未来的课程,共同探索更多有关心理学 的奥秘。
THANKS
感谢观看
认知调整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观 念,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 维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
应对挑战。
情绪调节
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技能和方 法,如放松训练、积极心理暗 示等,以缓解情绪问题和压力 。
人际交往技能
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方 法,如沟通技能、冲突解决技 能等,以改良人际关系和提高 社交能力。
后续改进建议
游戏内容调整
游戏难度设置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效果分析,对互动游戏 的内容和情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公道设置互 动游戏的难度,以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挑 战性。
游戏机制改进
教师指点策略调整
完善互动游戏的规则和机制,确保游戏的 公平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在游戏中的参 与度和投入度。
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时间 管理、自我激励等,以提高应
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CHAPTER
04
游戏与心理知识的结合
心理小游戏大学生【7篇】

心理小游戏大学生【7篇】篇一心理小游戏大学生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帮助学生认识遇到挫折后要积极向成年人寻求帮助。
知道正确对待挫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能促使自己成熟和坚强;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回避,能正确对待,看到自己的长处,以长补短;学会遇到挫折后彩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会怎样帮助。
二、教学准备:名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配乐录音故事;学生书写个人经历挫折的白纸;写有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的书签。
(此书签要留有学生抄写其他名人名言的空白);成龙演唱的“真心英雄”歌曲录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1、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是一帆风顺的吗?2、有谁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
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1、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
2、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
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
)(三)活动明理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
(如果学生愿意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让其写上,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
因为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到有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向别人寻求帮助。
大学生情绪的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调控情绪,增强心理韧性的能力。
4. 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情绪卡片:包含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的表情图片。
2. 游戏道具:情绪气球、情绪面具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情绪的概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基本情绪吗?二、游戏活动一:情绪猜猜乐1. 教师将情绪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2.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表情图片,猜测对应的情绪类型。
3.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测,并解释正确答案。
三、游戏活动二:情绪气球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情绪气球。
2. 每组讨论并选择一个代表该组情绪的表情。
3. 每组将情绪气球吹大,并在气球上贴上代表该组情绪的标签。
4. 教师邀请各组分组展示情绪气球,并解释选择该情绪的原因。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调控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面对情绪。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情绪的基本类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游戏活动三:情绪面具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情绪面具。
2. 每组讨论并选择一个代表该组情绪的表情。
3. 每组将情绪面具贴在脸上,并尝试用表情和语言表达该情绪。
4. 教师邀请各组分组展示情绪面具,并分享表达该情绪的感受。
三、游戏活动四:情绪接力1. 学生分组,每组一位同学作为“情绪传递者”。
2. 情绪传递者站在起点,其他同学站在终点。
3. 情绪传递者根据教师的指令,将情绪卡片传递给下一个同学。
4. 接到情绪卡片的同学要根据卡片上的表情,用表情和语言表达该情绪。
5. 依次传递,直至所有同学都表达过情绪。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情绪调控的重要性。
心理小游戏适合大学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宣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对象大学生三、教学时长1课时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游戏道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3. 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压力的概念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压力。
(二)游戏活动1. 游戏名称:压力气球游戏规则:每位学生用彩纸制作一个气球,将自己在近期遇到的压力写在气球上,然后将其放飞。
在放飞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宣泄情绪。
游戏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2. 游戏名称:传递信任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排。
第一位同学手持彩笔,在第一位同学的手心写下一个词语,然后将彩笔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下一位同学在手心写下与前一位同学相同的词语,并将彩笔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
最后一位同学将手心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 游戏名称:心灵画语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大学生活”、“我的梦想”等。
每位同学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然后将画作展示给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猜出画作的主题。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分享自己在游戏中学到的解压方法和沟通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及应对策略。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心理压力的普遍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压力,学会调整心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心理压力的认识。
2. 评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心理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课间心理小游戏游戏

• 4、问学生如何将我们发出的声音变成有节奏的声音呢?是不是可以利用一种
自然界的现象来使我们发出的声音变得美妙动听?
• 想像一下,我们发出的声音和下雨会不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 (1)“小雨”——手指互相敲击(2)“中雨”——两手轮拍大腿(3)“大 雨”——大力鼓掌(4)“暴雨” ——跺脚
• 5、描绘“雨点变奏曲”,开始下小雨,小雨变中雨,中雨变大雨,大雨变成
• 继续下个人开始:“两只青蛙”,第二人: “两张嘴”,第三人:“四只眼睛”,第 四人:“八条腿”,第五人:“扑通!扑通!” 第六人:“跳下水”...。
• 目的:训练注意力 反应能力
可怜的小猫
• 方法: • 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
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 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 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 目的:让学生在考试前放松心情,释放紧张的不 良情绪。
• 试试看,在故事里多放进一些内容,让小土拨鼠感受到小 兔子很诚心的想要邀请他进温暖的屋子里,但也不会强迫 他。
小故事
• 外星人看到一农夫,外星人伸出三个手指,农夫 伸出四个手指,外星人看了以后,伸出大拇指和 食指,农夫伸出大拇指。外星人张大嘴巴。
• 晚上,农夫和他老婆说,我今天遇到个外星人, 他说要三根黄瓜,我说再给你四根,外星人说那 加起来就是七根,我说你真棒,外星人张大嘴巴 笑着离开了。
雨点变奏曲
•
目的:
• 感受团体氛围,激活团体动力。
• 要求:
• 1、让学生利用身体的任何部分碰撞发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发现学生发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