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临床浅析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目的:通过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儿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3例,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14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核感染1例。
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
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综合征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年龄特点为多见于2~6岁。
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年龄分布特点。
标签:儿童;慢性咳嗽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甚至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为呼吸系统的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持续时间4周以上[1],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
咳嗽时产生胸内压和腹内压增加,可以影响心血管、神经、胃肠道、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和呼吸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感觉不适、疲惫无力、夜间失眠、肌肉酸痛、声音沙哑和尿失禁等。
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患儿常常被误诊误治,病程长达数年,导致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且诊断标准不一。
笔者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无肺部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患儿6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儿,男35例,女33例;年龄8个月~14岁,其中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咳嗽持续时间4周至1年不等。
入选标准: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儿童慢性咳嗽210例临床分析

1 实验 室检 查 . 2
正 常 , 酸 细 胞 计 数 05 5 ; 炎 支 原 体 抗 体 效 。对 胸 部 C 嗜 . %~ % 肺 T确诊 为 异 物 吸入 的 2 患儿 , 例 经纤 维 IM≥1 2 4 例 ; 清 总 IE检测 3 例 , g : 者 1 血 3 g O 明显 升 高 支气 管镜 取 出异 物后 咳嗽止 。心 因性 咳嗽及 以咳嗽 2 例 , 正 常高 限 1 倍 ; 3 达 0 X线鼻 窦摄 片 4 例 , 常 3 为 唯一 表 现 的抽 动症 各 1 , 按 咳嗽 诊 断程 序 , O 异 0 例 均 排 例 ;0 1 例行 皮 肤过 敏原 点 刺试 验 , 阳性 7 , 例 以尘 螨 、 除心 肺脑 疾病 , 诊断 l 生治疗 得 出结论 。
浙江 中西医结合 杂志 2 1 年第 2 卷第 8 02 2 期
Z ei gJ C hj n I WM( o. o 0 2 a T V 1 2N . 2 1 ) 2 8
64 7
疗效 。
参 考 文 献
食 管返 流 、 气管 异 物 、 因性 咳嗽 、 支 心 抽动 症 , 同年 不 龄 阶段 引起 的 咳嗽病 因也有 所不 同 , 见表 1 。
收稿 日期 :0 1 1 — 2 21-20
儿童慢性 咳嗽 2 0 临床分析 1例
吴 烨 黄秋玲
浙 江省湖 州市 中心 医 院儿 科
关键词 儿童 慢性 咳嗽
湖州 3 30 100
14 . 治 _ 及 预 后 ; 『 亍
临床 分析
1 . 反 复 呼吸 道 感 染 12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患 .1 4 0例
真菌 孢 子 为 主 ; 胸 片 正 常 13 , 纹 理增 多 5 2 讨 X线 5例 肺 7 论
儿童慢性咳嗽临床诊治分析

【 关键 词】 慢性 咳嗽 ; 哮喘 ; 感染 ; 呼吸
中图分类号 R 2 . 7 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 8 52 1 18 0 3 — 2 6 4 6 0 (0 2 — 1 3 0 2
近年来儿童慢性咳嗽给家长带来很大困扰 ,且慢性咳嗽会导
一
1 3— 3
经验体会 dn y niu 中 学 究 第1 第2期( 第1  ̄)0  ̄1月 i a t i 外医 研 》 0 g h 《 8 总 8 22 o o 1
心肌淀粉样变性 的临床特点和诊 断
蒋倩① 吴玉①
【 要 】 目的 : 讨和总结 心肌淀粉样变 性的临床指征 以进 一步提 高诊 断水平。 摘 探 方法 : 回顾性 分析 6 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 临床症状、体征 , 例 心 电图、传导阻滞与心律失常情 况、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心外脏器受 累与病理 检查 结果。 结果 : 例患者误诊率达 8%,5 6 3 例死亡,死 因主要有
感 染 ,且非特异性刺激也可导致。
现刺激性 咳嗽 。(1 4 呼吸道感染 ,此现象 患儿 1 9例,进行抗感 染 抗病 毒治疗效 果显 著。
1 方法 . 3
确定发病原 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对变异性哮喘患儿予吸人
婴幼儿 咳嗽常反 复发 生,主要是其免疫 系统发育不完善,病
毒不能被清理干净,长期存 在于患儿体 内所 致 。, 常出现反复 ' I gL
嗽 8 以上 ,x线胸片显示正常,仅咳嗽这一种临床症状 。由于 周 慢性 咳嗽 发病 原因很 多,所 以治疗 比较 困难 。笔 者所在 医院儿 科 治疗 的 9 9例 患儿 ,导 致慢 性 咳嗽 多数 是 因变 异性 哮喘 ,在 临床 上也 比较 多见 ,主要 由过敏 原 或病 毒引起 的气道 反应 ,主
儿童慢性咳嗽100例临床分析

Z e agJ C hj n I WM( o.0N . 00 i T V 12 o62 1 )
3 77
4 5岁 ; 病程 0 5~ . 3年 , 均 1 5年 。 两组 一 般 资料 平 .
具 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月 ~ 0 9年 l 20 0月儿科 门诊患儿 , 中男 5 其 4例 , 女 4 6例 ; 年龄 3个 月 一l 3岁 , 均 6 9 4 5 平 . 9± . 8岁 , 其
中 3个月 一1 1 岁 , 3岁 2 l例 ~ 8例 , 6岁 4 一 4例 , 一
征 /3 % , > 0 功能 活动改 善 ; 无效 : 痛 、 疼 压痛症 状 体征
减少 < 0 , 能活动 无 明显 改善 。 3% 功 3 2 临床 疗效 . 治疗 组 3 5例 中 , 显效 2 5例 , 有效 8 例, 无效 2例 , 总有效 率 9 .% ; 照组 3 43 对 5例 中, 效 显 9例 , 有效 1 , 4例 无效 1 2例 , 总有 效率 6 . % ; 5 7 两组疗 临安 3 2 13 1 1
部 软组织 疼 痛可 作鉴 别 。治疗 上 常用 非 甾体 激素或
止 痛药等 , 效果 不 理想 。 但 利百素凝胶 主 要成 分 是 七 叶皂苷 和水 杨酸 二 乙
两组 均 根据 痛 性 硬结 和局 部 肌 肉紧 张情 况 , 在 压痛 明显 的部位 , “ 即 激痛 点 ” 处进 行 手 法 按摩 和推
胺 。水杨 酸二 乙胺 可提 高血 浆 内促 肾上腺 皮质 激素 和皮 质 类 固 醇 的 浓 度 , 有 较 强 的镇 痛 和 抗 炎 作 具
儿童慢性咳嗽93例分析

合 应 用 支 气 管 扩 张 药 。3 后 咳 嗽 减 轻 , 1 咳 嗽 消 失 , 天 周 最
相对较轻。x 线胸片表现:①以肺 门阴影增浓为主;②支 气
疗 效果 不佳 ,经抗结 核治疗 咳嗽 完全缓解 。
1 2 6 先天. .. 性心脏病 本组2 呼吸道感染症状反复发生 , 例
成误诊 。现对近 3年来在 我院儿科就诊 的 9 3例儿童慢性咳
嗽的诊 断和治 疗情 况进行 回顾性分 析 ,报道 如下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 料 . 选 择 2 0 年 1 至 2 0 年 3 在 我 院 诊 治 06 月 09 月
低热 ,有结核接触史 ,结核菌素试验( P 阳性 ,无卡介苗 P D)
24
4 后症状 完全缓 解 。 N
【】 王立波 . 1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 因及治疗【 .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0 6 ] 20,
2 () :14 9 . 1 4 9—16
1 2 4 反 复呼 吸道 感染 ..
本病 以婴幼儿 多见 ,感 染反复
【 耿凌云 ,陈慧 中,朱舂梅 ,等 . 2 】 儿童慢 性咳嗽的程序性诊断方
[ 中 3 ] 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 J中 ] 华儿科杂志 , 0 4 4 ( ) 0 —14 2 0 , 2 2 :10 0 .
( : 00 0— 6 修回:21- 72 ) 收稿 21- 10 00 0— 0 ( 发稿编辑:阳光)
参 考 文 献
≥1 4 +) / ( 可确诊为支原体感染 。本组 确诊 2 例 ,全部 给予 6 5
儿童慢性咳嗽156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15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了解其对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方法按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儿科病房收治的及门诊就诊诊断为儿童慢性咳嗽的15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结果本组主要有上气道炎症综合征(UARIS)65例(46.67%),咳嗽变异性哮喘(CV A)52例(33.33%),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与UARIS可能系同类疾病组,胃食管返流(GERC)16例(10.2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8例(5.13%),病因不清及其他15例(9.62%)。
病因明确单一病因咳嗽者96例,二重病因者14例(UARIS+CV A者8例,CV A+GERC者6例)。
结论咳嗽的时相特征及部分伴随症状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上气道炎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咳嗽的主要病因。
标签:慢性咳嗽;上气道炎症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chronic persistent cough CPC)是儿科临床的治疗难点,其病因复杂,诊断混乱,治疗盲目性大,同时也是儿科呼吸道门诊常见症状及主诉。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于2007年12月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审核通过,本文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儿科病房收治的或门诊诊断为儿童慢性咳嗽的15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6例中男82例,女74例;≤6个月12例,~12个月28例,~3岁46例,~6岁50例,~14岁20例。
156例中伴发热者16例,伴少量粘痰者23例。
误诊为支气管炎者68例,间质性肺炎者12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均将咳嗽时间≥8周定义为慢性咳嗽[1,2]。
儿科借鉴成年人的研究标准结合儿科特点,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将急性咳嗽定义为病程0.5)见表2。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討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征。
结果:68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29%),鼻后滴漏综合征14例(21%),反复呼吸道感染13例(19%),支原体感染13例(19%),胃食管反流5例(7%)。
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详细询问临床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适当的诊断性治疗和观察回访是确定病因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慢性咳嗽儿童诊断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sup】[1]【/sup】,是机体对一切引起呼吸道刺激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其病因复杂多样【sup】[2]【/sup】,往往没有引起家长和医生的足够重视,导致误诊误治,使病情反复,给患儿带来更大痛苦。
为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小儿慢性咳嗽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小儿慢性咳嗽患儿68例,均符合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sup】[3]【/sup】。
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10岁,咳嗽持续时间8周~1年,平均11个月。
68例患儿中>3岁30例,1~3岁22例,<1岁16例。
治疗: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予(PNDS)以β【sub】2【/sub】受体激动剂【sup】[4~6]【/sup】,每次吸入普米克气雾剂,连续4周以上。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予以鼻腔滴麻黄碱(5岁以下按1:3稀释,5岁以上按1:2稀释)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连续2周以上,有急性鼻窦炎应用抗生素治疗【sup】[7,8]【/sup】,鼻窦有脓性分泌物者予以鼻窦穿刺或置换疗法,急性患者疗程2周,慢性者疗程4周。
感染后咳嗽给予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者予以阿奇霉素口服,服3天停4天连续3周。
胃食管反流病(GERD)给予雷尼替丁联合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口服,用药时间3个月以上。
气管异物予以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
小儿慢性咳嗽78例临床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78例临床分析慢性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慢性咳嗽是指患儿咳嗽持续3~8周以上,且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
目前,慢性咳嗽正确诊断率不高,且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为提高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认识,2007~2009年收治小儿慢性咳嗽9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岁4例,1~3岁13例,4~7岁43例,>7岁18例。
病程1个月~1.5年,38例咳嗽持续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
咳嗽发作以夜间为主18例,以晨咳为主6例;气候转变诱发24例;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9例;以刺激性干咳为主24例。
发热18例;咽部充血23例;肺部闻及少许哮鸣音14例,痰鸣音2例。
过敏史: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哮喘病史8例,15例曾有湿疹、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等。
有被动吸烟史23例。
诊断及治疗:对全组患儿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常规行血常规检查,痰菌培养、支原体抗体测定、X线胸部正侧位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少部分病儿行肺部CT扫描,排除细菌性肺炎、肺门结核等疾病。
2例行消化道造影、2例转上级医院行鼻窦冠状CT扫描。
未确定病因前,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儿确定病因后予特异性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β2受体激动剂100~200μg,2~3次/日;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1mg/(kg·次),1~2次/日,连续>4周。
鼻后滴漏综合征予鼻腔滴麻黄碱,每晚1次,共2周,同时鼻腔滴入丙酸倍氯米松50mg,每晚1次,连续>2周;有急性鼻窦炎者应用抗生素治疗;鼻窦有脓性分泌物者转上级医院予鼻窦穿刺。
急性疗程2周,慢性疗程4周;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者予阿奇霉素10mg/(kg·日)口服,服3天停4天,连续4周。
结果78例中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3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28例;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10例;鼻后滴漏综合征3例;胃食管反流2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无1例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慢性咳嗽临床浅析
发表时间:2011-09-09T15:03:55.71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屠建军
[导读] 治疗:依据导致UACS的基础疾病而定。
下列病因引起的UAC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 ①非变应性鼻炎。
屠建军【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40-01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 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 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 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 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慢性咳嗽的定义: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在 3周以上 ,(也有学者认为咳嗽持续8周以上)又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 ,咳嗽往往是患者惟一就诊症状。
慢性咳嗽的病因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咳嗽原因不明或不能除外感染时, 慎用糖皮质激素。
常见引起慢性咳嗽有鼻后滴漏综合症、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心因性咳嗽等因等。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1.1定义: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咳嗽为唯一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多为干咳;运动,冷空气和上感可诱发咳嗽或使其加重;有的病儿咳嗽有季节性,如春、夏咳重;临床无感染症象,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缓解(基本诊断条件);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气道呈高反应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 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激动剂即可, 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1.2 鼻后滴漏综合症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现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常表现喉痒、疼痛,咳嗽,咯粘液脓性痰,部份患儿喉部有分泌物流动感;查体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可呈鹅卵石样。
常与急慢性、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炎、咽炎、鼻窦炎有关。
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治疗:依据导致UACS的基础疾病而定。
下列病因引起的UACS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 ①非变应性鼻炎。
②血管舒缩性鼻炎。
③全年性鼻炎。
④普通感冒。
第一代抗组胺剂代表药物为马来酸氯苯那敏, 常用减充血剂为盐酸伪麻黄碱。
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2周内产生疗效。
各种抗组胺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剂, 常用药物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首选药物,通常为丙酸倍氯米松(每鼻孔50 μg /次)或等效剂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质激素,每天1~2次。
色甘酸钠吸入对变应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应用剂量20 m g /次,每天3~4次。
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是控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措施。
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抗菌药物治疗是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时可采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减轻炎症。
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建议采用下列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周;口服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周;鼻用减充血剂1周;鼻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1.3 EB:定义: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慢性干咳,或晨咯少许粘痰,痰嗜酸粒细胞常>0.03, 但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PEF变异率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治疗: EB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μ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应用4周以上。
推荐使用干粉吸入剂。
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 m g,持续3~7 d。
1.4GERC:1. 定义: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①慢性咳嗽, 以白天咳嗽为主②24 h食管pH值监测Dem eester积分≥12170, 和(或) SAP≥75%。
③排除CVA、EB、PNDs等疾病。
④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可以临床诊断GERC。
1.5 治疗:①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 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
高枕卧位, 升高床头。
②制酸药: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其他类似药物) 或H2 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或其他类似药物) 。
③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④如有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⑤内科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 一般需2~4周方显疗效。
少数内科治疗失败的严重反流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以上约占1岁以上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80%以上。
还有特异病原感染、习惯性和心因性咳嗽呼吸道吸入、多发性抽动症等原因。
2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体步骤如下:
2.1 询问病史和查体,通过病史询问缩小诊断范围,有时病史可直接提示相应病因, 如吸烟史、暴露于环境刺激因素或正在服用ACEI类药物。
2.2X 线胸片检查, 建议作为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规检查。
X线胸片有明显病变者, 可根据病变的形态,性质选择进一步检查。
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如有吸烟、环境刺激物或服用ACEI,则戒烟、脱离刺激物的接触或停药观察4周。
若咳嗽仍未缓解或无上述诱发因素,则进入下一步诊断程序。
2.3检测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以诊断和鉴别哮喘。
通气功能正常、激发试验阴性,进行诱导痰检查,以诊断EB。
2.4病史存在鼻后滴流或频繁清喉时, 可先按UACS治疗,联合使用第一代H1 受体阻断剂和鼻减充血剂。
对变应性鼻炎可加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
治疗1~2周症状无改善者,可摄鼻窦CT或行鼻咽镜检查。
2.5如上述检查无异常,或患者伴有反流相关症状,可考虑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
无条件进行pH值监测, 高度怀疑者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2.6怀疑变应性咳嗽者可行SPT、血清IgE 和咳嗽敏感性检测。
2.7 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试验治疗后仍继续咳嗽者,应考虑做高分辨率CT、纤支镜和心脏检查,以除外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
核及左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2.8经相应治疗后咳嗽缓解,病因诊断方能确立另外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因。
如果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部分缓解, 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病因。
3总结
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为UACS和哮喘(包括CVA),其次为GERD,反复呼吸道感染、特异性病原感染等;因年龄及地区而异。
全面可靠的病史和详细体格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根据病史选择血常规、胸片、肺功能、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及五官科检查(鼻窦CT);病因治疗为主,辅以止咳和或化痰治疗。
作者单位:310000杭州市萧山区党山镇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