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IED设备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
智能变电站综合IED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改造和建设 , 对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监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
提高 。在 实际应用 中, 同一个 变电站 中多种一次设备的 多个 电气参数及运行状 态需要实 时传 入监控中心。而 目 前各 厂 商生产 的监测 I E D相对 独立 , 数据采集及 通信接 口种 类规格不 一 , 使 得监测 I E D的安装运行 变得复杂 。 研 究并设计 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可用于监测多种 一次设备参数 的综合监测I E D, 嵌入 了I E C 6 1 8 5 0 标 准协议 。试验 及运行 结果表 明, 该综合I E D在 实际应用 中安装简单 , 运行 可靠, 很好地 降低 了施工成本 , 节省 了安装空间 , 提高
( 1 . S h a n d o n g E l e c t i r c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o n s u l t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C o . , L t d . , S h a n d o n g 2 5 0 0 1 3 , C h i n a ; 2 . X i ’ a n J i n p o w e r E l e c t i r c a l C o . , L t d . , X i ’ a n 7 1 0 1 1 8 , C h i n a )
了监 测 系 统 的稳 定 性 。 关键 词 : 智 能 变 电站 ; 在 线监 测 ; 嵌入式; 综合监测 I E D
中图分类号 : T M8 3 5
文献标 志码 : A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与信息化推进,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建设了可持续、安全、智能、高效的电网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电网终端是连接用户与电网之间的重要桥梁。
针对传统电能表的使用难度大、功能单一等缺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应运而生。
该终端除了采集电能数据外,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升级等多种功能。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实现智能控制,将带动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电能管理及电力市场化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用于智能电网数据采集、通信和控制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优化方面。
国内研究也在逐渐成熟,但与国外相比,仍有部分差距。
第二章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2.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电网终端主要由单片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器、显示和按键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单片机是实现基本控制的核心,使用ARM芯片作为主控芯片,采用RTOS实现系统多任务处理。
2.2 硬件设计2.2.1 供电系统智能电网终端面对偏远山区等一些场所时,供电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源适应性强的终端。
终端电源采用AC-DC转换器,通过变压器调整输入电压,同时增加DC-DC升压电路,提高电源效率,保证稳定输出。
2.2.2 通信模块智能电网终端通信模块采用GPRS模块,并采用TCP/IP协议实现远程通讯。
通过模块与主控芯片串口通信实现数据传输。
2.2.3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采用高速NOR闪存,可以快速存取和更新内部软件,并通过标准SPI接口与主控芯片相连。
2.2.4 显示模块采用带有硬件加速器的LCD显示屏,支持背景灯控制、触摸屏操作、显示图片等多种特性。
通信管理机和IED通信规约及通信管理机通信程序模块设计

通信管理机和I E D通信规约及通信管理机通信程序模块设计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一、前言 (3)二、设计内容和设计思路 (4)三、通信规约设计 (6)四、程序流程图设计 (10)五、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一、前言1、设计背景电力系统:是由大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等设备有机的构成,由生产、传输、分配、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的整体。
也即: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户五个部分构成。
而本课程设计就是配电网系统里所研究的内容里的一个方面,即:站控通信规约和IED通信程序设计。
IED智能电子设备: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成,完成特定的功能,能向外部装置发送信息,并能接受外部指令的装置。
特征:微处理器和,具有通信接口,具有独立时钟。
现代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现场分布式的结构,IED设备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实现现场信息的采集、命令执行、当地功能。
数据通信是各类智慧设备之间的通信,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和其它通信方式一样,应该在通信系统中规定一个统一的通信标准,即通信的内容是什么、如何通信、何时通信,都必须在通信的实体之间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协议,这些协议就被称为通信协议,规约。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分为两层:变电站层和现场层。
低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保护和监控合二为一,而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通信网路之间的通信规约和IED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命令的下达,对于一个网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网络若是通信规约出现了错误,将会混乱不堪。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设计用于通信管理机和IED通信的规约来熟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的通信方式的原理。
通过对规约中队通信信息的流的帧结构和信息字(遥测信息字、遥信信息字、遥控信息字、SOE)的结构的设计、以及根据信息的传送重要性确定信息的传送原则、校验方式的选择和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嵌入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设计及其智能应用

嵌入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设计及其智能应用曾素琼【摘要】In this paper, the module system of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LPC2132 and ST7538.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is discussed mainly.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designed for the modular system.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ule on the intelligent home are designed and analysed. Module test:+ 12V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speed: 4800bps, each frame length: 128Byte, power line carrier frequency: 82+0. 3kHz, the communication distance: about 500m,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module apply successful on the intelligent home. The modular system is adde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components, is added the control chip,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applied to narrow-band signals in the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The design has the advantades of simple constructure, flexible operation mode, reliable communication,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etc.%设计了基于LPC2132与 ST7538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系统,重点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对模块系统作硬件和软件设计,对模块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作设计及分析;模块应用试验:±12V供电,通信速率:4800bps,每帧长度:128Byte,电力线载波频率:82±0.3kHz,通信距离:约500m,通过实验,模块成功地应用在智能家居上;模块应用时只需加少量元器件、控制芯片,可方便地应用于窄带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各场合,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方式灵活、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2(020)008【总页数】4页(P2294-2296,2299)【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调制与解调;模块;串行通信;智能控制【作者】曾素琼【作者单位】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853;PT273.50 引言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作为有线、无线之外的另外一种数据通信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优点:不易受外界无线信号干扰,信息保密性好,易实现远距离传输,采用自动组网与自动路由技术,可以组成一个非常大的应用网络,实现对一台变压器下所有信息点的覆盖[1-2]。
嵌入式Internet监控系统在变电站通信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32作者简介赵 丽(632),女,高校讲师,硕士生,从事网络信息管理研究。
2xj zyj jz @63。
第25卷 第3期2007年6月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V ol.25 N o.3Jun.2007文章编号:100727383(2007)0320394203嵌入式Internet 监控系统在变电站通信中的应用赵 丽1,刘 昭2(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2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发展,使得选用传统的8位、16位的单片机作为嵌入式远程控制终端已不能满足需要。
本研究选用32位的ARM 系列的S3C4510B 作为嵌入式监控终端,首先介绍变电站的相关概念,接着提出基于W eb 嵌入式监控系统的具体架构,最后给出具体的嵌入式监控终端的软硬件设计。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Web ;变电站;S3C4510B中图分类号:T M63;T P393.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今电力系统发展,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向着分散式、分布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技术已成为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它把分散的各种智能设备组成一体化的网络系统,进而构成功能完备、高可靠、高效率的自动化系统[1~3]。
随着国家电力数据网的建设,通过Internet 互连各级自动化系统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也为嵌入式WEB 服务器的设备配置管理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型高压监控系统支持基于WE B 方式的设备管理。
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在客户端采用标准的WE B 浏览器在网络的任一节点方便、迅速的配置和管理设备,存取网络信息[4~6]。
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管理,对采集数据的实时监测。
当变电站运行设备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自动发送E 2mail ,或者手机短消息等报警信息到指定用户,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设备故障。
IEC61850关键技术实现方案

变电站自动化IEC-61850 标准实现方案一、背景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都是遵循IEC61850 标准进行设计的。
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 1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示意图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实现IEC-61850 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做为系统集成商,监控系统以IEC-61850 标准接入其它厂商的IED(保护、测控)。
2.做为系统集成商,远动系统以IEC-61850 标准接入其它厂商的IED(保护、测控)。
3.做为系统集成商,故障信息系统以IEC-61850 标准接入其它厂商的IED(保护、故障录波)。
4.做为系统集成商,对全站的IED 进行系统配置。
5.做为设备供应商,以IEC-61850 标准接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图 1 所示,IEC61850 将变电站从网络通信的角度分为三层: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各层。
各层的设备与本层的设备以及与其它层的设备是怎么实现通信的呢?如图2 为IEC61850提供的几种协义栈,以满足数字化变电站中设备层间以及层内通信。
从图中可知核心ACSI服务是映射到MMS 协议上,该协议栈的实现了IEC61850 中绝大部分的ACSI 接口,故它是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的最重要的一步。
实现ACSI 接口,就是要实现MMS(人工制造报文协议)提供的服务(子集)。
图2 IEC61850 通信协议栈示意图图 3 为从应用实现的角度来观察IEC61850 的通信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ACSI 接口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图 3 应用程序通信结构二、实现方案1.硬件技术IEC61850 的应用可以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以下逐层分析。
1.1 变电站层变电站层的远动系统以前主要应用工控PC,为了提高可靠性,现在普遍使用嵌入式装置。
在IEC61850 之前,远动系统对外以IEC60870-5-101、104、DNP3 等协议通信,对内处理各种私有协议。
现有嵌入式远动系统基本上是按满足目前这种应用需求设计的硬件。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智能电网是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电力系统,它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电能的高效管理、安全运行以及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以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为主线,探索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电力设备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电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到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监测。
例如,在变电站中,利用嵌入式技术可以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能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嵌入式智能计量装置,可以实现对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汇总。
这样,电力公司可以准确了解用户的电能消耗情况,合理规划和调度电力资源,实现电力的有效供给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嵌入式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及时发现并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智能控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嵌入式感知设备和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通过嵌入式技术可以实现对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和调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在智能电网中,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动态监测和调度,根据电力负荷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安全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安全监测和防护。
例如,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入侵检测和恶意代码的防止,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数据传输加密和认证,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嵌入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

浅谈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摘要:通信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
目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采用的通信网络种类繁多, 应用的规约各异。
在研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的基础上, 构建了以mc68332 为cpu, cs8900 a 为以太网控制器的智能电气设备以太网接入模块, 分析了现有通信协议iec60870- 5- 103 的实现, 提出以此作为变电站间隔层通信接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嵌入式以太网;应用模式;传输模式;abstract: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 constructed by mc68332 cpu, cs8900 a as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equipment ethernet access module of ethernet controll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f iec60870- 5- 103, proposed as a communication lay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key words: substation automation; embedded ethernet application mode; transmission mode;中图分类号:tm411+.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 现在新建的变电站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很多老站也在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自动化IED设备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摘要: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是采集底层和监控设备信息,并将信息与站控层计算机交互的嵌入式装置。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对网络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集成了嵌入式以太网的IED成为未来IED一种发展趋势。
与传统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相比,采用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的网络带宽大大增加了,网络连接更加智能化,更容易与PC 机和广域网相连,实现变电站的远距离操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笔者针对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以太网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IED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方法。
本文不仅给出了硬件结构图,还给出了部分程序。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IED ARM Linux Web服务器20世纪末兴起的IED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IED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多用于底层来实现数据采集、监视控制与仪表计量、通信控制等功能,而上层应用由于对数据处理与存储能力、人机交互(HMI)、网络通信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是由PC系统或局域网(LAN)的形式实现。
随着变电站IED、数字光电流互感器、数字光电压互感器、变压器及GIS等一次设备在线状态监测和变电站运行操作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使得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走向集成化。
在基于IEC5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过程层与间隔层、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的通信方式将全部采用标准以太网方式,采用TCP/IP协议。
本文接下来将对IED接入以太网的体系结构,IED的硬件、软件结构作详细的说明。
1 IED嵌入式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变电站通信的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因为以太网是一种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部通信网,它的特点是:信道带宽高,误码率很低,具有高度的扩充灵活性和互联性,建设成本低,见效快。
IED接入变电站以太网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基于通信服务器的接入模式、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接入模式等等。
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嵌入式IED与站控层计算机的通信必须取“瘦”服务器,“胖客户”的策略,即在IED上搭建一个小型web服务器,站控层计算机作为客户机可以对其进行信息访问、控制等操作。
因此变电站IED嵌入式系统只要转变为Web服务器,并装载和解释TCP/IP协议就可以实现和Internet互连。
目前的嵌入式网络技术已经可以完全支持基于Web服务器的IED接入模式.为了构建Web服务器并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用传统的8位、16位的单片机作为IED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已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必须选择更高性能的微控制器作为IED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ARM处理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性能高等特点,并且具有16/32位双指令集。
ARM广泛应用于16/32位嵌入式RISC 解决方案中,几乎占有嵌入RISC微处理器市场份额的75%。
Linux 操作系统因其易裁剪、稳定性强、设备独立性、可移植性良好、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等优势,成为嵌入式行业中一大主流操作系统。
本文采用的ARM处理器为基于东南大学ASIC工程中心自主设计的嵌入式处理器SEP4020,内嵌100MHz ARM720T兼容内核(MMU+8K Cache),支持Linux和Windows CE 操作系统,提供强大32位处理能力,内嵌10M/100M 以太网MAC,支持设备与网络的互连。
网络接口采用DA VICOM公司的芯片DM9161E,它是一款高性能的网络物理层收发器,采用RMII接口,与处理器内部的MAC控制器实现10M/100Mbps自适应的网口,系统需要的主时钟由外部的50MHZ有源晶振提供。
3.1 操作系统本文设计的IED嵌入式系统软件部分是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上的。
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简化应用程序设计,并可有效地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
嵌入式操作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商用型和免费型。
商用型的实时操作系统:功能稳定、可靠,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但往往价格昂贵。
免费型的实时操作系统: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主要有Linux。
针对电力而言,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是关键。
Linux是个与生俱来的网络操作系统,成熟而且稳定。
Linux是源代码开放的软件,不存在黑箱技术,任何人都可修改它,或者用它开发自己的产品。
Linux系统是可定制的,系统内核目前已经可做得很小。
Linux作为一种可裁减的软件平台系统,是发展未来嵌入设备产品的绝佳资源,因此,Linux作为嵌入式系统新的选择,在电力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已成必然。
3.2 Web服务器IED 网络通信功能的实现可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
站控层计算机。
嵌入式Web服务器以嵌入式平台为硬件工作平台,以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软件工作平台,其上运行小型精简的服务器程序。
站控层计算机通过访问建立在IED上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即可对IED的信息进行访问和控制,从而实现站控层与间隔层的信息交互。
Boa服务器是一种小型的web服务器程序,易于移植,且资源消耗低,具有很高的HTTP请求处理速度和效率,如今广泛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使用Boa作为web服务器的IED,可以使稳定高效地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转换,以及通信功能,并且使用和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和普通web服务器一样,能够完成接收客户端请求、分析请求、响应请求、向客户端返回请求结果等任务。
与其他传统的web服务器不同的是当有连接请求到来时,它并不为每个连接单独创建进程,也不通过复制自身进程来处理多链接,而是通过建立HTTP请求列表来处理多路HTTP连接请求,同时它只为CGI程序创建新的进程,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系统资源,这对嵌入式IED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它还具有自动生成目录、自动解压文件等功能,因此,Boa在嵌入式IED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3 CGI程序为了在嵌入式IED上实现网络通信功能,除了为其安装Boa服务器之外,还要编写特定的程序才能显现它的网络通信功能。
本文中的嵌入式IED采用CGI程序来利用Boa服务器与变电站层计算机进行交互。
CGI是运行在Boa服务器与本机或或其它机器上的程序进行“交谈”的一种工具,其程序须运行在网络服务器上,这里的CGI运行在装有Boa服务器的IED上。
在物理上,CGI是一段程序,它运行在Server上,提供同客户端Html页面的接口。
它解释处理来自表单的输入信息,并在服务器产生相应的处理,或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浏览器。
CGI程序使网页具有交互功能。
本文在这里用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通过控制IED的某个开关量信息“switch”的CGI程序。
计算机通过CGI请求访问装有Boa服务器和CGI程序的ARM嵌入式系统,来控制IED的开关量信息。
从而实现站控层计算机对IED进行简单的访问和控制的过程。
控制IED的开关量信息“switch”的CGI程序流程图和源代码如下:#include <stdio.h>#define OPEN 1#define CLOSE 0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int fd;int switch;int i,j,k;char *data;data = getenv(“QUERY_STRING”);printf(“Content-type:text/html\n\n”);printf(“<HTML>\n”);printf(“<HEAD>\n”);printf(“<title>IED CGI TEST</title>\n”); printf(“</HEAD>\n”);printf(“<bo dy>\n”);printf(“<h1>IED CGI TEST</h1>\n”); fd = open(“/dev/switch”,0);//打开switch驱动if(fd == -1){printf(“wrong\r\n”);exit(-1);}sscanf(data,”switch=%d”,&switch);if(switch == 1)//如果按下“TurnOn”按钮,打开SWITCH,同时将按钮字符改为“TurnOff”{printf(“<ahref=\”cgi_switch.cgi?switch=0\”>TurnOff</a>”);ioctl(fd, OPEN);}}else //如果按下“TurnOff”按钮,关闭SWITCH,同时将按钮字符改为“TurnOn”{printf(“<ahref=\”cgi_switch.cgi?switch=1\”>TurnOn</a>”);ioctl(fd, CLOSE);}close(fd); //关闭SWITCH驱动pri ntf(“</body></HTML>\n”);return 0;}程序编写完成后保存为ied.c。
接着对其进行编译。
在Linux终端中输入下列语句:#arm-linux-gcc ied.c –o ied.cgi最后开启webserver,我们就可以通过网页来控制IED的开关switch了,在PC网页浏览器里调入CGI的URL (http://BoardIP/cgi-bin/ied.cgi?switch=1)就可以访问该CGI并且可以控制开关switchp参考文献[1] 吴在军,窦晓波,蒋云贵.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变电站智能设备接入技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7).[2] 王博,游大海,许广伟,等.数字变电站IED设备通信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6,27(166).[3] 杨刚,杨仁刚,郭喜庆.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电气设备上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3).[4] 孙英会,鲁强,高会生,等.基于WebVR的变电站通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32(3).[5] 徐天奇,尹项根,游大海,等.兼容IEC61850的间隔层IED模型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4).[6] 余斌,葛亮,房萍,等.变电站Web发布系统的实现[J].电网技术,2004,28(24).[7] 李文光,刘昕戈,康景利.基于IEC61850和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9.[8] 王海吉,王书强,刘海波,等.基于IEC61850标准开发数字化变电站可编程的IED[J].继电器,200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