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电影《孔子》以及揭示的儒家思想

漫谈电影《孔子》以及揭示的儒家思想
说到《孔子》这部电影,在大二学选修的时候,因为要做它的影视宣传策划,看过这部电影。而这次则要从儒家思想方面谈一谈这部电影。
首先撇开个人观点不谈,它所阐述的故事应该大体是尊重历史的,对儒家观点的体现也比较鲜明。我做了几个方面的整理。
第一是“仁爱”。片中,子路救下作为季孙斯家殉葬小奴却出逃的漆思弓,藏匿于孔子家中,孔子为保护漆思弓不惜与“三桓”作对,在官兵搜查的时候挺身而出,并在朝堂上提出废除“人殉”最后成功,从而体现出孔子致力于“仁而爱人”的理论。这也是影片所宣扬的首要道德原则。
第二是执政。众所周知,孔子提倡“周礼”,影片中,他在朝中表示应该弃用齐国的“严于立法”,而是让百姓通过“礼治”的教化使他们以个人道德的羞耻心“守规矩”。这是儒家思想对中央集权做出重大贡献的理论之一,坚持用三拜九叩入朝,拒绝“君夫人”的逾越等,都体现“礼”。
第三是处世。影片把孔子的一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开来。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四处碰壁,一次在郑国与弟子失散后重逢,听弟子说有人形容他为落魄潦倒的丧家之犬,反而哈哈大笑说形象至极,将“以德报怨”的旷达心境通过这一幕表现出来。
最后是治学。片中年迈的孔子在十四年颠沛流离后终于重返故国,却不再参与政事,而是改为教授弟子,修书,将自己所倡导的思想,知识融入著作,从此处看出孔子所推崇的“教育”意义重大。

但是,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这部电影的票房是并不成功的,也许是因为,这类“史诗”电影本身就具有“众口难调”性罢。
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圣人”在大众心目中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与电影中的形象偏差大了,很容易定义此电影为“烂片”。所以我十分敬佩胡玫导演勇于尝试的精神,想即使让张艺谋冯小刚之流来拍,结果也不一定会是乐观的。
对于国外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的影响更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原因具有多样性。天朝多数媒体都以一种吹捧赞扬的口吻报道这部电影,而民间则是骂声一片,我认为两者都并不能作数。前些时候在《英国独立日报》看到的一则关于这部电影的描述,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国外人士对这部电影的想法以及预期,我认为很有意思。(虽不能作为官方论点)”But the country's leadership has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values of honour and decency have harmed the country, as burgeoning wealth and the rise of consumerism caused a more self-serving, money-grabbing approach.“(“然而政府意识到传统儒家道德观

的缺失会危害到这个正在逐渐壮大的国家。因为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变得自私自立、唯利是图。”——摘自《独立日报》)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拍摄的隐藏原因之一。正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所示,孔子的开拍是意将儒家思想带给国际大众,提倡复兴儒学。编辑小心地用了“意将”一词。显然可以看出,这个意图并不成功。
从“儒学”本身来看,它具有着有一定的先天性基础缺陷,所以我认为,政府借这部电影隐晦地宣扬“儒教思想的复活”这一举措是不现实的。我国主流社会在两千年来都没有严格意义的宗教,而儒家学说却被认为是一种准宗教,成为老百姓道德训诫的源泉。而这个源泉的败笔是没有建立一个完美的发号道德的角色。在儒学的实际理论中,道德的最高布施者是“君主”。而在中国现代社会,这样的一个角色在百姓心中也应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对应形象。对比西方的基督教,它所推崇的道德建立者是耶稣,而且不遗余力地把耶稣定位为“神”。基督教很清楚,道德的建立者必须是完美的,其道德训诫才是有权威性的,也才能被普度众生安然接受。而在中国寻找这样一个权威,无异于自掘坟墓。试想一下,一个教师教导学生遵守道德,可自己却以各种名目去捞钱,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教师的道德训诫如何让学生去认真遵守?一个政党号召人民克己奉公,可自己的官员却总是贪污腐化,又如何让老百姓去遵守克己奉公的道德训诫?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放松管制后,中国社会道德水准普遍大幅降低的现实也可以印证了儒教在现代社会的不可行性。所以我认为,《孔子》这部电影,并不足以称为“史诗”。说向大众推广儒家文化,不如说是在国际上塑造一个完美的儒家创始人形象来得实际。

最后忍不住要主观地发表一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本人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剧情太过冗长,剧情叙述却不尽完整,国外人士的观影无异于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商业元素又太过浓重,其表现为演员阵容庞大等。选角十分重要。发哥出演孔子以作为焦点评论甚久,也就不做赘述了。我想说的有很多,比如颜回一角的选择似乎并不合适,任泉早期扮演的深入人心的形象多为奶油小生一类,给人以一定的思维定势,而给予他的一个重要剧情“颜回之死”更是雷点频频。不说孔子对爱徒的呼唤太过“文艺”,跳进水中捞书简本身便是种怪异的举动。《西游记》中纸做的经书落入水中需要打捞,难道竹制的书简也会化掉不成?为此我也特意查了颜回之死的原因,并未有严谨的记载。看来此过程为杜撰罢了。我认为,在这样历史题

材的电影中,编剧组的“杜撰”应该更加重视现实因素。另外,“君夫人”支线剧情我认为与主题联系不大,可以删去。个人认为完全是利用周迅的大腕号召力增加票房。这是制片商常用的伎俩。当你坐在电影院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明星的镜头,并想像这样一个宣传片中“名声不好的女人”会带给自己多少想看的“福利”,结果电影却只把她当作一个无关痛痒的角色走了个过场就壮烈牺牲,相信这是谁都会失望的,对影片想传达的精神,效果更是适得其反。种种雷点不胜枚举,其他的我就不加讨论了。总之,我认为《孔子》仍然没有走出中国传统电影的条条框框,一面想表达传统又不失先进的思想,一面又要考虑到广电局会不会批,实在是施展不开手脚,又顶着政府的希望、大众的压力,怎么拍得好呢?当然,本人并不是觉得这部电影一无是处,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复习了高中许多关于孔子的历史知识,其余优点已被中国媒体夸遍,无以复加。
最后声明,个人观点,仅限“漫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