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产后会阴伤口是产妇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影响其康复与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观察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实验结果显示,红外线灯照射可以促进会阴伤口的愈合,并减轻疼痛感。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愈合情况更好,疗效也更显著。

结论表明,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和减轻患者疼痛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红外线照射的机制及更优化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产后、红外线灯、会阴伤口、改良照射、效果观察、护理措施、愈合情况、对比实验、疗效评估、结论总结、未来研究、产后恢复、产褥期护理。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是一项针对产后妇女生殖器官会阴部位的疗法和护理措施。

产后会阴伤口是产妇产后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对产妇的康复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药物和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受到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探索一种有效的、无创伤的治疗方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可以穿透皮肤深层肌肉组织,对组织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利用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可能能够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对于产后红外线灯治疗会阴伤口的疗效和护理措施的研究还较为有限,有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观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实验,探讨其对产妇会阴伤口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引言:产后会阴伤口是许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伤口之一,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直接影响产妇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定期更换敷料、用药物促进愈合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及护理。

共有50名产后妇女参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接受红外线灯照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伤口愈合速度显著加快,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等。

病人反馈表明对红外线灯疗法有较高满意度。

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红外线灯改良照射在促进会阴伤口愈合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建议进一步研究红外线灯疗法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红外线灯、会阴伤口、效果观察、护理措施、观察结果、护理效果、病人反馈、综合分析、随访效果、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是一种新型的产后伤口护理方法,通过利用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在传统的产后伤口护理中,常规的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药物和化疗,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而红外线疗法则是一种无创的、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线疗法在产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对于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措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措施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产后妇女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伤口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产后妇女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通过观察结果分析和护理效果评估,可以更客观地了解红外线灯照射在会阴伤口愈合中的作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收集病人的反馈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他们对这一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和效果感受,从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的修正和改进。

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效果的观察

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效果的观察

释放 ,导致疼 痛发生和疼痛程度增加 。妇科 开腹 定情绪 ,调节植物神经功 能 ,改 善运动神经的功 手术 时常需借牵 开器暴 露术野 ,牵开器 的放置 及 能 ,提 高痛阈。而 中药热敷则是通 过药 物渗透及
手术 卧姿不 当也可 能导致腰背部疼痛 的发生 ,麻 温 热刺激 的 双重 效应 直接 在局部 发生作 用 。
症 状 的产 妇 , 床 位 编 排 分 为 对照 组 和 观 察 组 , 组 各 5 例 。 察 组 在 常 规 处 理 的 基 础 上 用 5 % 按 每 0 观 0
硫酸镁湿热敷 ,同时联合红外线照射 。对照组采用会 阴伤 口常规处理方法 。观察两组产妇会阴
伤 口疼痛程度 和肿胀程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 ,观察组 2 、4 、7 4 8 2小时疼痛程度 、肿胀消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1 年 第 】 卷 第 O 期 00 6 2
I G ,J n ay2 1 ,V 1 6 o 2 MH N a u r 0 0 o 】 N . . 0
膜外麻醉后 常见 的并发症 ,其主要原 因可能是 穿 加快无 菌性 炎症 的吸收 。中药治疗包其主要是利
刺造成棘上韧带 、棘问韧带和黄韧带等组织损 伤 用远红外线 加磁场加 中药 活化成 分主动介入深部 [] 因棘 上韧带 、棘问韧带 和黄韧带 的血液供应 3 组织 ,可使 局部血管扩张 ,血液循 环和周围组 织
醉 后脊 柱两 侧 肌 肉松弛 ,引起 生理 弯 曲度 的改
本文结果 表明 ,手法 联合 中药 热敷治疗腰 一 变 ,长时 间手术可 引起 棘问肌及棘间韧带过度牵 硬联合麻 醉的行全子宫切除术 的妇科 患者术后 腰
拉 ,也会产生腰痛 。腰 穿恐惧 及术后头痛 、腰痛 痛安 全 、有 效 ,值得 在临床 推广 。 有 明确 的心理 因素及 社会文化 因素『。疼 痛的 出 4 j

产后会阴伤口应用红外线的价值探讨

产后会阴伤口应用红外线的价值探讨

下,人体自身充足的血液是可以产生抗体,并有效的杀死病菌,从而
使得 阴部伤 口 不 那么轻易被感 染 ,但在伤 口严重 的情 况下 ,还是很容 易导 致感染 。为 阴部伤 口 避免 感染 ,就必 须对产后 伤 E l 做好消毒杀 菌
的护 理工作田 。
减少疼痛感、增加肌肉松驰、产生按摩效果等。更重要的是,红外线可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3 - 0 2 7 4 - 0 2
在 伤 口消毒及缝 合技术落 后 ,抗生素 还未 问世 的社 会时代里 ,产 妇生产 后发生会阴伤 口感 染的概率极 高 ,产妇产 后病 死率剧增 的原因 之一也 源于 此。当今 时代 ,社会各方 面的飞速发展 ,带动现代 医学技 术的进 步 ,使得产妇生 产后会 阴伤 口感染的概率 下降 ,然 而却也不能 完全避免 。现代 医学领 域里 ,红 外线照射治疗应 用于产后会 阴伤 口护 理 ,在 医学 是一次科 技上 进步 ,这一 技术的应用 不仅在治疗和 生产上 都具有极大 的价值 作用 ,这也是人类社会文 明发展 的重要体现Ⅲ 。 应用红外 线进行产妇产 后治疗的 原因 :孕妇们 辛苦怀胎 十月产下 婴儿 ,程 序上算是 终于完成使命 ,大功告成 ,其 实不然 ,一位 孕妇生
伤 口容 易出现血肿 ,也是细 菌喜欢繁殖 的地 方 :伤 口不仅是细 菌 繁殖 地地方 ,同时 由伤 口引起的血肿 也是细菌 的寄生之处 。如果产 后 伤 口止血 功 能弱 ,就容 易导致 伤 口感 染 。产妇在生 产后 1 周时 间内 ,
会阴伤口引发的感染症状会逐一显现出来,如伤 口边缘会有明显的红 肿并伴随不断加剧疼痛的现象。伤 口来源于会阴侧切、生殖道撕裂

红外线灯改良照射在产后伤口中的应用

红外线灯改良照射在产后伤口中的应用

179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中第21卷第17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介:李敏(1979.10—),女,蒙古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红外线灯改良照射在产后伤口中的应用李敏(大方县传染病医院,贵州 大方 551600)【摘要】目的:研究红外线灯改良照射在产后伤口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产妇,并分为常规组(n =30)和研究组(n =30),常规组采用常规处理会阴伤口,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

对两组产妇切口愈合、切口充血、切口红肿、切口触痛感、生活质量、满意率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中,有28例产妇甲级切口愈合,占比93.33%;有2例产妇乙级切口愈合,占比6.67%;有0例产妇丙级切口愈合,占比0.00%。

常规组中,有24例产妇甲级切口愈合,占比80.00%;有4例产妇乙级切口愈合,占比13.33%;有2例产妇丙级切口愈合,占比6.67%。

研究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 <0.05)。

研究组产妇切口充血发生率为0.00%、切口红肿发生率为0.00%、切口触痛感发生率为3.33%,常规组产妇切口充血发生率为6.67%、切口红肿发生率为6.67%、切口触痛感发生率为10.00%,研究组产妇切口充血、切口红肿、切口触痛感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 <0.05)。

研究组产妇生理评分为(12.40±2.10)、心理评分为(13.70±2.94)、社会评分为(15.40±3.48)、环境评分为(14.59±3.85),常规组产妇生理评分为(10.02±1.36)、心理评分为(10.48±3.10)、社会评分为(11.41±3.50)、环境评分为(10.45±1.39),研究组产妇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

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观察与护理(一)

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观察与护理(一)

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观察与护理(一)【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24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照射组(A=1200)和对照组(B=1200),观察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照射组切口红肿感染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明显预防作用。

【关键词】红外线;剖宫产;切口愈合;护理自从手术学开展以来,促进切口愈合,防止切口感染一直是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之一。

尽管如此,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仍保持在2%~30%的较高比例〔1〕。

本项研究为手术病人切口愈合护理提供相关资料。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5年9月间,我院产科收治临产孕妇7358例,对其中240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

手术切口均选择耻骨联合上横切口,长约15cm,用间断缝合三针的方法缝合切口。

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照射组(A=1200)及对照组(B=1200)。

所有病例无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和重要脏器疾患等,局部皮肤无感染性病灶。

1.2设备使用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DP红外线治疗仪,型号:CQJ-23,波谱范围:2~50微米(μm)±10%,功率:250(W)±10%。

1.3方法照射组采用红外线治疗仪于手术后24h开始对切口进行照射,每12h照射一次,每次照射30min。

照射时完全暴露切口,并用无菌巾覆盖保护切口5cm以外周边皮肤,照射距离30~35cm。

照射结束后予切口清洁换药1次,连续照射3天。

对照组于术后24h给予清洁换药,每24h1次,连续换药3次。

两组病人均按甲、乙、丙三级观察记录切口愈合情况〔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统计程序处理。

2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孕次、产次、孕期、产程、胎儿大小、切口分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两组病例切口愈合情况比较照射组甲乙级愈合1192例,达99.3%,丙级愈合(切口感染)8例,切口感染率为0.7%,对照组甲乙级愈合1168例,为97.3%,丙级愈合(切口感染)32例,切口感染率达2.7%(表1)。

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疗效差异
腹部切口
对于腹部手术切口,红外线照射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愈
合,减轻疼痛。
四肢切口
对于四肢手术切口,红外线照射可 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愈合, 防止感染。
胸部切口
对于胸部手术切口,红外线照射可 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愈合, 减轻疼痛和防止感染。
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通过红外线照射,可以减 轻切口周围的肌肉痉挛, 从而缓解切口的疼痛。
预防感染
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抑制 细菌的生长,从而预防切 口感染。
03
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 的疗效观察
实验方法和研究对象
实验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照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疼痛程 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
05
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 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安全性评估和防范措施
安全性评估
在红外线照射手术切口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没有出血、感染等 异常情况,确保照射区域没有重要的血管或神经。照射前应确保照射仪器的性能良好,避免因设备问 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防范措施
烫伤
由于红外线照射的温度较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烫伤的情况。在照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照 射时间和功率,避免长时间照射同一部位。如出现烫伤,应立即停止照射,并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如冷敷、涂抹药膏等。
感染
由于手术切口本身就是一个感染的风险因素,加上红外线照射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因 此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分 泌物等感染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产后红外线灯改良照射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 0 1 4年第 8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 谈 心 内科 护 理 纠 纷 常 见 发 生 原 因及 预 防 对 策
宋 平
( 贵 阳医学院第三 附属 医院 5 5 8 0 0 0 )
【 摘要 】 心 内科作为临床上 一类较为 重要的科室, 护理纠纷发生 率较 高, 不仅无法维 持 息好 的护患关系 , 更影 响 了患者的预后 。现本 文针对 护理 人员、 患者及家属 、 病房 管理 等多个方面对心 内科 护理 纠纷 发生原 因进行分析与总结 , 以此提 出合理的预防对策 , 从而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提 升患者 的生存 质量 。 【 关键词】 心内科; 护理纠纷;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中圈分类 号】 1 t 4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 2 O 1 4 ) O 8 — 0 3 4 9一 O 1
护患关系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 医疗护理 等活动工作与患者 之间所建 立的特殊 的 人际关 系 , 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较熏 , 疾病类 型多样 化 , 治疗 起来较 为困难 , 同时伴有 较 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 当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情况较多时 , 则可 在一定程度 上增加护 理 纠纷的发生率 。目前 , 随着心 内科医疗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 患 者的维 权意识 随之增 加 , 这 就使得广大患者对于护理人员 的服务 技术及道 德水平提高 了更 高的要求 。现本文针对 心内科 护理纠纷常见发生原 因进行分析 , 并提 出了相应 的预 防对策 , 将研究 结果总结 报 告如下 : 1 护理 纠纷发 生原 因 1 . 1 护理人员 自身素质 1 . 1 . 1 缺乏责任心 由于心内科需严重重视用药剂量并 掌握适 应症 , 不 同个体所 患疾病 类型 不同且 用 药剂量 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 同一个患者在不 同时期用药也 具有 明显 差别 , 例如在使 用 洋地 黄类及奎尼丁类药物时所采用 的治疗量 与其 中毒量较为接近 【 I l 。但有部分护理 人 员责任 心不强 , 且不 能严格遵循 “ 三查七对” 的制度 , 对病情 变化观察 不够 自信等 , 均可 导致 护理纠纷的发生。 1 . 1 . 2服务观念淡薄 心内科疾病病情变化较为复杂 , 变化速度较快 , 这就使 得患者 对于 自己用药情况及 病情变 动较为敏感 , 若此 时患者向护理人员询问病情时得不 到妥善 的回答 , 则 易诱发护 理纠纷 。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无法与 患者进行 及时 的沟通 , 并对 其所提 问题不 能耐 心 解 释等 , 这就 使 得 患者 不 能 配 合 检查 及 影 响 结 果 , 导 致 其 易 出 现 药 物 不 良反应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5T13:57:45.3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4期作者:刘欣莲
[导读] 对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方式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阴侧切口治疗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口,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痛感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护理分析
会阴侧切术是一种产妇进行分娩时常用的手术,能够适当减轻自然分娩对产妇会阴的损伤。

但会阴侧切后,产妇很容易出现产后会阴侧切口感染,因此对产妇会阴侧切口进行护理时产后护理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常用的会阴侧切口护理主要通过药物护理以及会阴侧切口专门清洁护理等方式,预防切口感染,对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1]。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不少临床研究表明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对提高产妇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研究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阴侧切口治疗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阴侧切口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2±3.1)岁;对照组患者34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3±2.9)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红外线照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基础性护理①保证患者会阴干净清洁。

及时的更换患者防恶露卫生巾,在患者排便后注意对患者进行清洁,使用高锰酸钾或者盐水冲洗会阴,保证会阴清洁。

定期用棉球蘸取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擦拭产妇会阴,进行定期清洁[2]。

②卧位护理。

进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在修养护理时,应尽量保证其采取屈膝侧卧位,避免恶露流经会阴,从而造成污染[3]。

产妇在拆线后以及产褥期需要缓慢更换体位,避免牵拉切口。

产妇恢复期不宜长时间保持蹲位。

③保健护理。

指导患者做产后保健操,通过简单并且基础的动作,促进切口愈合,在保健过程中格外注意不要进行剧烈拉伸动作,避免切口开裂。

④药物护理。

对进行会阴侧切产妇进行药物护理,常规使用0.02%呋喃西林擦洗切口以及会阴部,保证产妇的卫生[4]。

对于会阴侧切口缝合2针以上的患者,每天用5%的PVP-碘溶液为伤口消毒1次,消毒护理持续三天。

护理过程中注意使用头孢替唑等抗生素药物,配合葡萄糖注射液对产妇进行静脉滴注,避免术后感染。

会阴侧切术后约5d可以进行拆线。

1.2.2 红外线照射
对产妇进行红外线照射促进切口愈合。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治疗仪对产妇会阴侧切口进行局部照射,护理人员需要调整红外线灯的距离,一般红外线灯距离会阴侧切口距离为20—50cm,根据患者感受到红外线灯光的温热选择具体距离,每日照射持续20—30min,每日进行2次[5]。

护理人员在进行红外线照射护理时,需要格外注意不同产妇的身体状态,照射时间不易维持过长,否则容易灼伤产妇皮肤。

红外线照射时间一般需要进行3—4d,在最后一次照射完毕后可以进行拆线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术后切口愈合状况,按照切口愈合的具体情况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产妇切口愈合优良,没有发生不良情况;乙级:护理干预后切口愈合处有炎症存在,但炎症不严重;丙级:护理干预后产妇切口出现化脓,并且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处理。

观察产妇术后疼痛感,对产妇出痛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6]。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 ±s 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愈合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2.2 触痛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有明显痛感1例,触痛感发生率2.94%;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有明显痛感4例,触痛感发生率11.76%。

观察组患者
触痛感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25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4.1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18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82.3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产后会阴侧切作为一种妇产科中常见的手术,对减轻产妇自然分娩阴部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产后会阴侧切切口十分容易出现感染现象,威胁产妇健康与安全。

在临床护理当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药物护理和阴部清洁保证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外,应用红外线照射也能对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红外线是一种能够对人体产生热效应的电磁波,可以使人体局部升温,能够通过温度的改变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减少炎性物质和代谢产物堆积的作用。

红外线照射应用于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能够降低组织代谢,抑制会阴水肿,很好的缓解了产妇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并且促进了局部血液的循环,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痛感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对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丽玲. 红外线照射与常规护理对减少产后会阴水肿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7(01):75-77.
[2]谢倩,殷勤. 红外线照射结合甲硝唑及碘伏液湿敷对降低会阴切口缝合术后感染率的影响[J]. 激光杂志,2015,36(04):201-203.
[3]陈志芳,罗晓平,孙晓琴. 甲硝唑联合红外线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386-5387+5454.
[4]翟小玲. 红外线照射在产后会阴侧切口治疗中的应用及产后会阴切口处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14,15(03):88-89.
[5]李桂凤,胡晓奕. 应用冷敷垫联合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1):173+176.
[6]王蓉蓉. 止痛消炎软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切口硬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06):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