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和特点
交通运输业

京 焦作 沪 连云港 陇海线 线 焦 京 京 上海 九 柳 广 线 杭州 沪杭线 线 线 株洲
浙赣线
九龙 广州
湘黔线
柳州 南宁
南昆线
中国铁路干线
1、南北向铁路干线
①京沪线
②京哈-京广线 ③京九线 ④太焦-焦柳线 ⑤宝成-成昆线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
五纵
哈尔滨
京哈线
北京 太原
宝 成 成 昆 线
昆明
宝鸡
重庆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南京 上海 武汉 宁波 温州 福州
沿海 航线 南方沿 海航区
北海 湛江
广州
东行 日本、美洲 远洋 南行 东南亚、大洋州 航线 西行 东南亚、南亚、西 亚、非洲、欧洲 北行 北京、 韩国、俄罗斯远东 上海、 我国重要航空港有哪几个? 杭州
1.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 港是: 大连
一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2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 的纽带作用,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机动灵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公路 ( 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适宜长距离运输 ( 铁路 ) 运载量大,投资省,运费低,速度慢 ( 速度快,舒适,安全,运量小 (
北京
京 包 线 大连
连云港
上海
青藏线
成都
杭州
株洲
拉萨 贵阳
昆明
柳州
湛江 广州
九龙
铁路干线分布及枢纽
北京
京 包 线
同 蒲 线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经过近50年的建设,运输线路长度成倍增长。1998年末,我国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已达297.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5.4倍。其中,铁路营业里程5.76万公里,增长1.6倍;内河通航里程11万公里,增长40.3%;公路里程127.85万公里,增长14.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150.6万公里,增长132.3倍,其中国际航线长度已占民航线路总长度的33.5%,通达33个国家的64个城市;管道运输从无到有,目前输油输气管道已达2.31万公里,90%的原油已通过管道输送。
二、交通运输网布局大为改观
旧中国的交通运输网布局极不合理,铁路、公路偏集于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56%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和公路里程长度仅占全国的5.5%和24.3%。福建、贵州、甘肃、青孩宁夏、新疆、西藏等七个地区不通铁路,出行十分不便。50年来,随着成渝、宝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天兰、兰青、兰新、包兰、鹰厦、京九、南昆等10多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已占全国的24.0%;公路里程已占全国的30.0%,不仅实现了县县通公路,而且98.7%的乡镇和87.7%的行政村也已通公路。民航运输也逐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连结全国138个城市的国内民用航空网。
前进中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50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生产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产规模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因长期以来交通运输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欠帐过多,运输市场仍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比发达国家差距甚大,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的交通

5、高速公路: (1)特点:快速安全、经济效益高,省油、 污染小等。 (2)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6 万公里,已经超越了美国的9.2万公里,居世 界第一。 (3)较早建成的高速公路有:京津塘线、 京—石—太线、沈大线、沪宁线、广深线等。
我国高速公路分布(规划)
例3,读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回答。 (1)1999年,我国各地区 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着 很大差异,其中 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 基本形成 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 基本形成 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 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 (2)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 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
北行航线 至朝鲜、韩国以及俄罗斯远东沿海港口
四、我国的航空运输
1、我国航空运输发展很快 1999 年,航空线增至 1115 条。其中 128 条国 际航空线通往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 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2、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
齐等。
港口区位 港口区位
自 然 条 件 社会 经济 条件 水域 航行条件:航道的深度(等深线)和宽度 条件 停泊条件:空间(港湾) 陆 域 条 件 筑港条件:地形(等高线) 腹地条件:面积和经济(决定) 城市依托:人、财、物(促进)
二、中国的铁路
(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一)建设成就
1949 1.新中国成立前,铁路 只有年我 2.2万千米,大多 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 国铁 2.2006年全国铁路通 车里程已近 8万千米。 路的 3.现在,全国各省、自 分布 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
路。
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东西铁路干线——“三横” 京包 北京 线 海 线
中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分析

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不高,运输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 运输管理模式,很难组织有效的跨地区、多方式的 运输一条龙服务体系,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 济发展的需要,也给运输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困难。 铁路运输因运价长期偏低,近年来已连续出现全行 业亏损;公路和水运企业因无法形成区域性运输网 络体系,导致局部区域客货源不足,车辆和船舶的 空驶率偏高,运输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严重。
四、其他
我国交通运输取得成就的部分原因 我国交通运输存在各种问题的部分原因 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国交通运输取得成就的部分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各种商品的生产必然使货物运输 大量增长,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具有优势。 国际贸易。中国的庞大人口使我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加上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就离不 开人和物的沟通。国家和外商都需要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所以说国际贸易刺激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全球带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 交通运输的手段日益先进,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客观来说,交通运输的发展离不开领导人的努力,但是, 仅从交通运输这一个行业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大趋势, 没人能阻挡,不应过度宣传取得的成就。 ……
中国交通运输
一、目前取得的成就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 三、总结 四、其他
一、目前取得的成就
公路运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时期,公路里程、公路运输量和民用汽车保有 量均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 122.64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38倍。目前公 路网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且 全国97%的乡镇通了公路。以国道为主干线,以 省道、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全国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 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我国交通运输业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从古代的水路运输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经历了漫长而充实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一、古代交通运输1.马车交通马车交通是古代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
马车被用于商贸、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于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水路交通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地图纵横交错,水路交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我国的内河水运极其发达,许多重要河流上都有父辈水上运输船只穿梭。
水路运输在连接我国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内陆和海上交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官道交通为了畅通内部交通,加强边防管理,古代中国修筑了许多官道。
这些官道较为坚实,适合车马通行,易于驰骋。
后来,这些官道发展成为了交通干线的形态。
二、近代交通运输1.铁路交通1865年,中国人首次接触了铁路技术,随后,我国的铁路建设开始逐渐加快。
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尤其是在我国西部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改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手段。
铁路在我国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做到了不断的扩容和完善。
2.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在我国建国后发展起来的非常快,是我国连接各地的主要手段之一。
公路将我国的各个省份、市县、乡村等连接起来,使得社会人员、货物等得以更为便捷地进行运输和转移。
3.民航交通民用航空来到我国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
但是1949年后,民航事业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截至2021年,我国民用航空已成为了连接我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三、现代交通运输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中国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规划和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逐渐加快。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络,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00公里以上。
中国交通的布局特点与前景

资旅系地科二班学号:10160202中国交通的布局特点与前景一、中国交通的布局特点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古代的水路交通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成就。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五种运输方式的布局特点。
(一)铁路运输中国的铁路网由相互连接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组成。
其地理格局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
京广线以东有京——沪——沪杭——鹰厦、和京九线两条纵贯线;以西有集二——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组成的第四条纵线。
陇海线以北有京包——包兰、京石——石太——石德——胶济等横贯线;以南有浙赣——湘黔——湘桂——贵昆等斜贯东西,构成了中国大陆铁路网的基本骨架。
然而这一基本骨架在上世纪末已经形成。
本年已是2012年,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网在原先的骨架上又增加了若干条横纵线。
如2010年8月17日铺轨成功并通车的洛湛铁路。
中国现今已形成了“八纵八横”复杂的铁路网络系统。
(二)公路交通中国的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汽车专用公路,以国道为主干骨架辅之以省道、跨省公路等主干线,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沿海口岸等连接起来,构成公路网。
(三)海运与内河航运我国内河航运的重点在三江两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和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体。
内河港口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镇江、南通。
中国东部海岸线漫长,优良海港散布。
改革开放以来,海港吞吐量迅速增长。
沿海重要港口有:上海、秦皇岛、广州、宁波、大连、天津、青岛等。
(四)航空运输民航业是交通运输业中最年轻的一个行业,至今仅有7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
中国的民航业经历了艰难坎坷和腾飞几个不同历史阶段。
航线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航空运输的发达程度,反映了经济地理分布状况以及文化、政治等因素对航空运输的影响。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概况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经济布局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
高速铁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国产大型客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进展,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世界领先,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综合运输通道的完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商务出行、休闲旅游出行等需求及货物跨区域运输、调配的需要逐渐增加。
2013年以来,我国旅客运输周转量及货物运输周转量整体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0-2026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等方式,各类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其中,铁路、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较快,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31.02%提高至2018年41.34%;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14.64%提高至2018年31.31%;水运旅客周转量占整体旅客周转量比重较低,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公路旅客周转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2011年54.09%下滑至2018年27.12%。
简述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简述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我国铁路运输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快速高效:中国铁路网络日益发展,高速铁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高铁的出
现使得旅客运输速度大幅提升,大大缩短了距离,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中国实施“时刻表列车”管理制度,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点率。
2. 高密度运输:中国铁路运输业通过铁路网的密集连接,实现了快速、大量的
货物和旅客运输。
铁路货运能够承担大容量的运输任务,满足了国内物流需求。
3. 跨越大陆:中国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铁路运输在国内外贸
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铁路运输能够将货物快速、高效地连接沿海港口和内陆省份,加速了物流运输的流通速度。
4. 绿色可持续:中国铁路运输业致力于绿色可持续发展。
铁路交通相对于公路
交通来说,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铁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交通拥堵。
5. 技术创新:中国铁路运输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中国
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同时,铁路运输在智能化方面也有突破,如使用智能化调度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包括快速高效、高密度运输、跨越大陆、绿
色可持续和技术创新。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铁路运输在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出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 方 式
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
短途 ——公路运输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选 择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运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宜对象
发展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低, 连续性好
线路造价高,长途大宗贷物 占地广;短 运输和客运 途运输成本 高
上海、杭州、鹰 长江三角洲、 潭、萍乡、株州、 江南丘陵、云 怀化、贵阳、六 贵高原 盘水、昆明
重要意义
促进华北与西北的 联系,分担陇海线 的运量,建设民族 地区,巩固边防
沟通东部和西北部, 促进西北地区的发 展,巩固边防,横 贯亚欧的第二条大 陆桥,加速沿线工 业的发展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 线,加强华中、中 南、西南之间的联 系,与长江航线相 辅相成
湘桂线
衡阳
南宁
凭祥
广州 九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海
补充材料:其它铁路新干线
宁西线
南京—合肥—潢川—信阳—南阳— 西安
西安 南阳 信阳 潢川合肥南京
包粤线
包头—神府—延 安—西安—安康 —重庆—遵义— 贵阳—柳州—黎 塘—湛江
沿 江 铁 路 线——正在建设
上海 南京 芜湖 九江 武汉 重庆
京哈、 沈大线
京、津、 北京、天津、沈 华北平原、东北 沟通了华北与东北,
冀、辽、 阳、长春、哈尔 平原
是东北地区与内地
吉、黑 滨
联系的交通大动脉
(一)我国铁路“六纵”
干线
六 京广 线
纵
跨越省区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重要意义
京、冀、 豫、鄂、 湘、粤
北京、石家庄、 华北平原、洞 邯郸、新乡、郑 庭湖、江南丘 州、武汉、长沙、陵、岭南、珠 株州、韶关、广 江三角洲 州
(二)我国铁路“六横”
干线
滨绥线、 滨洲线
六
横 南同蒲线 石太线 石德线 胶济线
跨越 省区
内蒙 古、 黑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满洲里、大 内蒙古高原、
庆、哈尔滨、 大兴安岭、东
牡丹江、绥 北平原、长白
芬河
山
陕晋、 潼关、太原、 黄土高原、汾 冀鲁 石家庄、济 河谷地、华北
南、青岛 平原、山东丘 陵
重要意义
沟通了华北与华东, 是东部沿海地区的 交通大动脉
纵 京九线
京、津、 冀、鲁、 豫、皖、 鄂、赣、 粤、港
北京、霸州、衡 华北平原、江 水、商丘、阜阳、淮平原、鄱阳 九江、南昌、赣 湖平原、江南 州、深圳、香港 丘陵、珠江三
角洲
缓解京广线、京沪 线的运输压力,加 速老区脱贫致富, 维持港澳地区的稳 定与发展
(二)我国铁路“六横”
干线
跨越省区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大秦- 京、冀、
京包- 晋、内蒙
六 包兰线
古、宁、 甘
北京、大同、集 宁、呼和浩特、 包头、银川、中 卫、兰州
晋北山地、内 蒙古高原、宁 夏平原
横 陇海兰新北疆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苏、皖、 豫、陕、 甘、新
沪、浙、 赣、湘、 黔、滇
连云港、徐州、 黄淮平原、黄 商丘、开封、郑 土高原、河西 州、洛阳、西安、 走廊、吐鲁番 宝鸡、兰州、乌 盆地、准噶尔 鲁木齐、阿拉山 盆地 口
沟通了华北、华中 与华南,是我国铁 路网的中轴线,运 量最大的南北大动 脉
北同蒲 线
太焦线 焦柳线 湘桂线 黎湛线
宝中 宝成 成昆 昆河线
晋、豫、 鄂、湘、 桂、粤
陕、甘、 川、滇
焦作、洛阳、襄 豫西山地、江
樊、枝城、怀化、汉平原、湘西
柳州
山地、两广丘
陵
改善铁路布局,提 高晋煤南运的能力, 分流京广的运量
最快捷(尤 其长途)
速度慢,灵活 对时间要求不高 性和连续性差 的大宗和笨重货
物
运量小、成本 以客运为主,货
高、投资大、 运多轻型贵重、
技术强
急需物品
历史最悠久,目前 国际间大宗货物运 输的主要方式,向 巨型化、高速化方 向发展
大型化、高速化
管道 运输
运量大,损 耗小,连续 性强,管理 方便
设备投资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 灵活性差,只 向大量运送气体 能运一种货物,气体、液体或粉 且单向运输 末状、颗粒状固
当代最重要的 运输方式,高 速化(日本新 干线、磁悬浮 列车)
机动灵活, 成本高,载 周转快, 重小,能耗 装卸方便, 大,运费贵 适应性强
短途货运和客 运,承担集散 任务
发展最快,应 用最广,地位 日趋重要(高 速公路)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宜对象
发展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运量大,投 资省,运价 低(尤其海 运)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和特点
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一)、交通事业的重要性
{ 1. 交通 事业
运输业 ----运送旅客和货物 邮电业 ----传递信息和物品
2. 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
开发自然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各地联系
3. 交通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货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不大)
——航空运输
丹线;滨绥线和滨洲线;集二线; 北疆线;湘桂线和昆河线 二连浩特
满洲里
阿拉山口
乌鲁木齐
北疆线
吐鲁番
库尔勒
集二线 包头
北京
京包线
集宁
南疆线
中卫
喀什
格尔木
兰州
宝中线
焦作
宝鸡 陇 西安
海
滨洲线 哈尔滨
绥 芬
滨绥线 河
长春 图们 长图线 沈阳
沈大线 大连
丹东
线
连云港
拉萨
成都
昆明 昆河线
河口
杭州
株洲
贵阳 柳州
宝鸡、成都、攀 秦岭、大巴山 促进西南地区经济
枝花、昆明
地、成都平原、 建设,加强民族团
云贵高原
结
干线 名称
跨越的省 市区
经过的城 市
经过的地 形区
重要意义
兰
青
纵
— 甘、青、 青藏
藏
线
兰州、西 宁、格尔 木、拉萨
柴达木盆 地、昆仑 山、巴颜 喀拉山、 唐古拉山 、念青唐 古拉山
进出青藏 惟一铁路 干线,带 动沿线资 源开发及 相关产业( 如旅游业) 的发展, 加强民族 团结和政 治稳定
体货物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 铺设管道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形成布局比较合理的综合运输网
(一)我国铁路“六纵”
干线 京沪线
六
跨越省区 经过的城市
经过的地形区
京、津、 冀、鲁、 苏、皖、 沪
北京、天津、德 华北平原、江 州、济南、徐州、淮平原、长江 蚌埠、南京、镇 三角洲 江、常州、无锡、 苏州、上海
重要意义
促进东北与内蒙 的联系,有利于 边贸的发展和建 设民族地区,巩 固边防 晋煤外运,有利 于加快山西能源 基地的建设
成渝襄渝汉丹线
川渝 陕鄂
成都、重庆、 成都平原、川 襄樊、武汉 中丘陵、川东
山地、汉中盆 地、江汉平原
加强西南与华中 地区之间的联系, 长江上中游联系 的桥梁
(三).与邻国接轨的铁路线 长图线、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