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业丝地性能

聚酯工业丝地性能
聚酯工业丝地性能

I.聚酯工业丝的主要特性

A.化学结构

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醇缩聚而成的产品,分子式如右图。

B.聚酯纤维的基本特性

与锦纶相比,聚酯的强度与锦纶相仿,模量相应高一些。因此聚酯特别适用于在应力作用下,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作为半钢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增强、输送带骨架材料的经线,V带的浸胶线绳、胶管中的增强材料。

聚酯存在化学惰性,因此要获得良好的粘合性能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对纤维进行二种不同的处理来解决:一种方法称之为“预活化”的表面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是在聚酯工业丝纺丝过程中,在纤维表面处理了一种环氧树脂,这种环氧树脂的固化可用异氰酸酯或酚醛树脂。聚酯织物和线绳的浸胶体系中采用了RFL,其中RF树脂是间苯二酚(R)、甲醛(F)的缩合反应后的水溶性热固型酚醛树脂,胶乳(L)可以是丁砒、氯丁、天然、丁苯、丁腈等各种不同的胶乳。由于RF树脂可以和预活化后工业丝表面的环氧树脂直接反应,因此活化后的工业丝只要采用单浴浸胶就可获得与橡胶良好的粘接力。另一种方法是对帘线和织物进行二浴浸胶处理。先浸渍封闭异氰酸酯,高温处理后,异氰酸酯解封闭,异氰酸酯中HCO基团和聚酯表面的羧基反应,使聚酯纤维的表面改性为聚氨酯后,再浸渍RFL。

聚酯和锦纶一样,受热后容易收缩,因此纱线或织物的收缩性能可以通过热定型来控制调节。除此以外,通过调节纺丝工艺可生产的不同聚酯工业丝,其相应的应力-伸长和收缩也不同,见图。一般来说喷丝板纺丝速度、切片粘度等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则纤维的热收缩率+断裂伸长率相对接近,变化不大。

C.聚酯纤维的种类

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生产聚酯工业丝产能最大的国家,可以根

据不同用途,开发了多种高强工业聚酯长丝纤维,主要有:I: 用于

轮胎的高模低收缩丝(HMLS),II: 用于输送带织物的中低收缩丝,

和用于一般用途的高强丝(HT),III: 用于涂层织物的低收缩丝

(SLS)。右图是不同性能工业丝的拉伸曲线图。

D.聚酯的拉伸性能

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除了决定于聚酯的分子结构外,与纺丝工艺,特别是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拉伸程度越高,同时给予合适的热定型,则纤维的取向度越高,从而纤维的断裂强度也较高,断裂伸长较低,得到高强低伸纤维,热收缩率也提高;反之为低强高伸纤维,热收缩率降低。

由于聚酯纤维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温度高低对其机械性能影响较大。

左图为普通高强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右图为HMLS高模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曲线1:为20℃下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2:经过150℃自由收缩后,在20℃时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3为150℃自由收缩后在80℃下测试的曲线;

曲线4为150℃自由收缩后在120℃时的测试曲线;

硫化温度一般在150℃以上,因此纤维常常经过150℃的模拟硫化热处理,分析纤维的性能受热后

的变化。从上图中可见,聚酯纤维在经过150℃的自由收缩后(模拟硫化),强度将会有一定幅度下降,而伸长会提高,模量会下降。因此采用聚酯纤维作橡胶骨架材料时,应注意聚酯纤维的这一特性。特别是在高温状态下使用,设计计算聚酯的强度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将安全系数做一定的提高。

HMLS工业丝在不同的温度下,纤维的性能差异是明显小于普通工业丝的,所以特别适合于各种耐高温的场合。最为重要的是,在高速运行后,轮胎胎体的温度提高后,其高温下的模量保持率,可以获得和人造丝相仿的模量,保证胎体帘线的高模量,从而可以保证轮胎有更好的可操纵性能,即依然保持良好的转向响应能力。

骨架材料在硫化过程中,不同的硫化预拉伸量和冷定型拉伸量,也会影响最终成品的性能。

E.聚酯纤维的热性能

聚酯纤维是通过熔纺法制成的,成形后的纤维可以再经过加热熔融,它是一种热塑性纤维。聚酯纤维在硫化或和高温条件下使用时,特别是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聚酯是十分敏感的,容易产生水解、胺解等降解现象,强度大幅度降低,纤维变得更脆。

聚酯的热性能常数

聚酯和锦纶6的某些热性能常数:

聚酯(高强工业丝)锦纶6 熔点(oC)255—260 215---220

软化点(oC)238—240 180

比热(卡/克/oC)0.32 0.46

熔融潜热(卡/克) 11—16 18

导热系数(卡/厘米/秒/oC) 2X10-4 4.2X10-4

体膨胀系数(1/oC) 1.6X10-4 3X10-4

(60oC以下) (60oC以下) 从上可见,聚酯的熔点高,比热和导热系数小,因而聚酯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比锦纶6好。

PET聚酯

聚酯(PET)市场分析和技术进展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聚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聚合而成,聚酯(PET)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发展现状 聚酯(PET)发明于1944年,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聚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生产增长率为:1960年200%、1965年50%、1970年60%,此后增速减缓并呈周期性发展趋势,1975年增速为30%、1982年为10%、1987年为12.6%、1992年为6%、1999年为4.3%、2001年为4.8%,预计2004年为8%。上个世纪90年代后,聚酯工业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亚洲,至90年代中期,因产能扩充过多,除中国外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到1999年,聚酯工业又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由于瓶用和膜用、复合等非纤用聚酯的用量增加,衣用涤纶需求也达到高峰。据聚酯世界大会分析,从1999~2005年,聚酯产能还可以增长33~40%,年均增长率为6.6~8%。从2000年开始,世界聚酯工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 在聚酯产品上,非纤聚酯的发展速度很快。1996年,世界聚酯包装树脂和薄膜产量分别为451.9万吨和138.2万吨,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0.7%和6.3%,1998年则分别为699.5万吨和163.1万吨,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4.6%和5.7%。2000年分别达到823.6万吨和176.9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6%和6.2%,各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6.0%和5.59%。预计到2003年,非纤聚酯产量约占聚酯总产量的1/3。 PET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目前,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续扩大。 发泡PET:近年来不断探索PET的新用途,PET挤出发泡工艺及其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在包装材料及许多需要较高温度的应用上,PET发泡体有突出的性能。采用发泡的方式可减轻聚酯材料的质量,可节省成本,发泡产品比未发泡产品有更好的热绝缘性能。发泡PET 还具有极好的耐热性能,并且经发泡后的PET板具有优异的性能成本比,再加上PET本身就具有耐油、耐化学腐蚀性、易回收等优异性能,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因此发泡在食品包装、微波容器、冰箱内板、屋顶绝热、电线绝缘、微电子电路板绝缘、运动器材、汽车、航天工业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市场。 PET工程塑料:PE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耐蠕变性能、耐疲劳性能及耐磨擦性能等,其缺点是结晶速率低、抗冲击能力差。国内外工作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出了可用于轿车用的PET工程塑料,也可作为工程塑料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如仪表壳、热风口罩等。

金属工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金属工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几个概念: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的分类: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工艺规程:一台结构相同、要求相同的机器,或者具有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均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 2、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分类: 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按其特点分为冷加工(机械加工、冷轧、冷锻、冲压等)和热加工(铸造、热扎、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2.5.1 铸造 铸造是指金属受热融化并浇铸到预先制作好的铸型内,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成型方法。 一、铸造基本知识 1、铸造工艺的特点: (1)对铸件形状和尺寸的适应性强。它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毛坯,特别适宜制造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 (2)对材料的适应性强。可适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成形,对不宜锻压和焊接的材料,铸造具有独特的优点。 (3)铸件成本低。这是由于铸造原材料来源丰富,铸件的形状接近于零件,可减少切削加工量,从而降低铸造成本。 因此铸造是毛坯生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按重量计,机床中60%~80%、汽车中50%~60%采用铸件。但由于铸造工艺环节多,易产生多种铸造缺陷,且一般铸件的晶粒粗,力学性能不如锻件。因此铸件一般不适宜制作受力复杂和受力大的重要零件,而主要用于受力不大或受简单静载荷(特别适合于受压应力)的零件,如箱体、床身、支架、机座等。 2、铸造的分类: 砂型铸造:是以型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铸造工艺方法,它具有适应性广、生产准备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应用最广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其它铸造方法的总称,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等。特种铸造一般具有铸件质量好或生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金属的铸造性能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铸造成形的难易程度。评价指标:流动性和收缩性。 流动性:是指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坏影响到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流动性好的金属,浇注时金属液容易充满铸型的型腔,能获得轮廓清晰、尺寸精确、薄而形状复杂的铸件;还有利于金属液中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排除。 相反,金属的流动性差,则铸件易出现冷隔、浇不到、气孔、夹渣等缺陷。

(完整版)ABS塑料特性解析

塑料原材料技术特性 目录: 1、 ABS 塑料 2、 PS 塑料 3、 PMMA 塑料(有机玻璃) 4、 POM 塑料 5、 PP 塑料 6、 PE 塑料 7、 聚氯乙烯PVC & PA 塑料(尼龙) 9、 PC 塑料 10、 PPO 塑料(MPPO ) 11、 PSU 塑料 12、 PTFE 塑料(F4) 13、 ASA 塑料 14、 PPS 塑料 15、 ETFE 塑料 16、 PFA 塑料 17、 PAR 塑料 (U 塑料) 18、 酚醛塑料 19、 氨基塑料 20、 环氧树脂(EP 21、 有机硅塑料(IS ) 22、 塑胶料不良处理方法 ABS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 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 干燥条件:80-902小时

PS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 °C 干燥条件:---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160-230 C 干燥条件 : POM塑料 (聚甲醛) 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 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2-3.0% 成型温度:170-200 C 干燥条件: 80-90 C 2 小时

PT酸对聚酯及其纤维性能的影响

PT 酸对聚酯及其纤维性能的影响 鞠培勇,韩胜宏,刘金清,李杰 (济南化纤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PT 酸是聚酯生产中主要的单官能团杂质,它的存在直接影响聚酯的结晶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从而对聚酯的内在质量、可纺性及纤维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PT 酸影响的分析,认为PT A 生产中应将PT 酸质量分数控制在150×10-6以下。 关键词:聚酯;PT 酸;分子质量分布;结晶性能;可纺性 中图分类号:T Q3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8261(2001)0520028203 0 前言 随着聚酯纺丝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 纺速不断提高,常规FDY 的纺速已达5000m/min ,聚酯纤维纺速最高可达7000m/min ,且9000~14000m/min 的聚酯纤维超高速纺丝已在研究之中;同时纤维的单丝纤度也趋向细化,超细旦纤维的单丝纤度可控制在011dtex 以下,并实现了011×10-4dtex 超细旦丝的工业化生产。纺速的提高和纤度的细化,使得聚酯的取向度、结晶结构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强伸度)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对聚酯切片的内在质量和可纺性的要求更高。影响聚酯质量的因素很多,许多文献资料已从不同侧面作了论述,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PT A 中PT 酸对聚酯切片内在质量和可纺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并对PT 酸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1 PT 酸的影响分析 111 PT 酸含量对聚酯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济南化纤总公司聚酯工艺采用PT A 直接酯化连续缩聚式生产,整个工艺分为酯化工序和缩聚工序两部分,酯化和缩聚的反应式为 (n +1)H OCH 2CH 2OH +n H OOCC 6H 4C OOH →H OCH 2CH 2[OOCC 6H 4C OOCH 2CH 2]n OH +2n H 2O n H OCH 2CH 2[OOCC 6H 4C OOCH 2CH 2]OH → H OCH 2H 2[OOCC 6H 4C OOCH 2CH 2]n OH +(n -1)H OCH 2CH 2OH 在酯化阶段,聚合度由酯化率(97%~98%)和 EG /PT A 的量比控制,由于EG /PT A 的量比远大于PT 酸/PT A ,所以PT 酸在酯化段的影响很小。 在缩聚阶段,随着聚合度的不断提高,PT 酸/齐 聚物单体的比值越来越高,根据逐步聚合原理,高分子的聚合度DP 与单官能团(q 表示其分子过量分率)和反应程度(p )的关系为: DP =1/{q +2(1-p )} 由此可见,在缩聚反应聚合度提高的过程中,若q 增加,对聚合度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从而影响聚酯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聚酯反应为分别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参加的线型缩聚反应,生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面增大形成长链。PT A 中的PT 酸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在反应中起阻聚作用,能促使分子链失去活性,造成链端封闭,使得分子链的增长停止,而形成低分子质量级的分子[1]。为分析PT 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程度,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 PC )分析PT 酸含量不同的PT A 生产的聚酯,试验条件为:岛津LC/G PC 26A 高压液/凝胶渗透色谱仪;溶剂为邻氯苯酚2氯仿(1∶9);淋洗液为氯仿;淋洗速度为1m L/min ,结果见表1。 表1 PT 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Tab.1 E ffect of PT acid on molecular ma ss distribution 序号 w (PT 酸)/ ×10-6 M n M w M w /M n w (低分子), % 113011702.626418.3 2.26 2.8174215010817.226285.5 2.43 2.8282318010137.227231.6 2.69 2.9565419092269.527283.7 2.96 3.022735 230 8914.8 2840.8 3.01 3.1234 收稿日期:2000210216;修回日期:2001203205。 作者简介:鞠培勇(19672),男,山东齐河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 聚酯生产技术工作。 第14卷第5期 2001210 聚 酯 工 业P o l y e s t e r In d u s t r y Vol 14,No.5  2001210

方兴未艾的纺织品和聚酯工业

方兴未艾的纺织品和聚 酯工业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方兴未艾的中国纺织品和聚酯工业 尽管中国开始支配全球纤维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但是众多的人口、强劲增长的经济、政府对纺织品和化纤行业的扶植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纺织品的国内及出口市场都呈现出快速的增长。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国家逐步取消贸易配额或是降低关税水平,全球纺织品和纤维市场格局将出现巨大的变化。来自中国的这场“风暴”将去往何方是席卷海外,占领那些纺织品行业业已陷入困境的国外市场,还是使国内企业通过竞争,优胜劣汰 上世纪90年代末,西方纺织品生产商被进口产品迎头痛击,尽管GDP和最终消费需求都有所增长,但是从亚太地区低成本生产商那里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占据了这些新需求的大部分。在美国尤为明显,美元的坚挺使得美国国内纺织品和服装行业衰退,进口货对国内业界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从1997年到2002年9月,由于美元的坚挺加上最终制成品需求由美国转向亚洲,美国有250家纺织品厂商被迫关闭,影响到7万个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南部各州。象美国同行一样,欧洲生产商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尽管他们试图把生产移出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同时要求政府加强反倾销措施以试图阻挡进口货的冲击,但是直到今天,这些努力尚未奏效。 在欧美生产商陷入困境的同时,亚太地区的生产商却从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中受益。只有中国国内经济具有足够实力来维持对美元的联系汇率,稳定出口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尽管利率波动使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得以重新分配,但是进口关税和配额长期以来保护了中国国内市场,使周边地区过剩的纤维产能很难进入,这最终也造成了中国国内纤维产能过剩。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地区的生产商却在供过于求的状况下苦苦挣扎,许多纤维和纺织品生产商被迫宣布破产。 纺织品贸易问题 自从2001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和关税大幅降低,过去10年间,中国已经开始稳步降低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水平。1989年以前,纺织品进口关税平均水平超过70%,1994年降到40%以下。目前的关税水平从9.8%到34%不等,部分产品类别的关税甚至低到4%,在WTO有关规定下,还将进一步降低。 为了更好的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纺织行业进行改造,主要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简化贸易体系和设计的现代化。2005年前纺织行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50%的纱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0%的织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无梭织机产能扩大一倍,达到总产能的25% 合成纤维行业要提高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明确制定了这些目标,但对于如何实现没有做出具体的指导。大部分政府部门官员认识到,不能再继续出口低质量的产品,要坚持不懈的提升出口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b14782849.html,)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1、锌——一生中的730磅 锌,闪着银光又略带蓝灰色,它是继铝和铜之后第三种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美国矿产局的一项统计显示——一个普通人在其一生要消耗总共要消耗掉331千克的锌。锌的熔点很低,所以它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浇注材料。 锌质铸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门把手表层表层下面的材料、水龙头、电子元件等,锌具有极高的防腐蚀性,这一特性使它具备了另外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即作为钢的表面镀层材料。除去以上这些功能之外,锌还是与铜一起合成黄铜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蚀性并不仅仅应用于钢表面镀层——它也有助于增强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优良的可铸性、出色的防腐蚀性、高强度、高硬度、原材料廉价、低熔点、抗蠕变、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具有保健性、常温下易碎、100摄氏度左右具有延展性。 典型用途:电子产品元件。锌是形成青铜的合金材料之一。锌也有着清洁卫生以及抗腐蚀的特性。另外,锌也被应用在屋顶材料,照片雕刻盘、移动电话天线以及照相机中的快门装置。 2、现代材料——铝(AL) 相对于已经有9000年使用历史的黄金而言,铝,这种略带蓝光的白色金属,实在只能算是金属材料中的婴儿。铝于18世纪初问世并被命名。与其他金属元素不同,铝并不是以直接的金属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从含50%氧化铝(亦称矾土)的

铝土矿中提炼出来的。以这种形态存在于矿物中的铝也是我们地球上出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 当铝这种金属最早出现的时候,它并没有被立刻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后来,针对其独特功能和特性的一批新产品逐渐问世,这种高科技材料也逐渐拥有越来越宽阔的市场。虽然铝的应用历史相对较短,但现在市面上铝产品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有色金属产品的总和。 材料特性:柔韧可塑、易于制成合金、高强度-重量比、出色的防腐蚀性、易导电导热、可回收。 典型用途:交通工具骨架、飞行器零部件、厨房用具、包装以及家具。铝也经常被用以加固一些大型建筑结构,比如伦敦皮卡迪利广场上的爱神雕像,以及纽约克莱斯勒汽车大厦的顶部等,都曾用铝质加固材料。 3、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 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聚酯工业丝地性能

I.聚酯工业丝的主要特性 A.化学结构 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醇缩聚而成的产品,分子式如右图。 B.聚酯纤维的基本特性 与锦纶相比,聚酯的强度与锦纶相仿,模量相应高一些。因此聚酯特别适用于在应力作用下,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作为半钢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增强、输送带骨架材料的经线,V带的浸胶线绳、胶管中的增强材料。 聚酯存在化学惰性,因此要获得良好的粘合性能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对纤维进行二种不同的处理来解决:一种方法称之为“预活化”的表面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是在聚酯工业丝纺丝过程中,在纤维表面处理了一种环氧树脂,这种环氧树脂的固化可用异氰酸酯或酚醛树脂。聚酯织物和线绳的浸胶体系中采用了RFL,其中RF树脂是间苯二酚(R)、甲醛(F)的缩合反应后的水溶性热固型酚醛树脂,胶乳(L)可以是丁砒、氯丁、天然、丁苯、丁腈等各种不同的胶乳。由于RF树脂可以和预活化后工业丝表面的环氧树脂直接反应,因此活化后的工业丝只要采用单浴浸胶就可获得与橡胶良好的粘接力。另一种方法是对帘线和织物进行二浴浸胶处理。先浸渍封闭异氰酸酯,高温处理后,异氰酸酯解封闭,异氰酸酯中HCO基团和聚酯表面的羧基反应,使聚酯纤维的表面改性为聚氨酯后,再浸渍RFL。 聚酯和锦纶一样,受热后容易收缩,因此纱线或织物的收缩性能可以通过热定型来控制调节。除此以外,通过调节纺丝工艺可生产的不同聚酯工业丝,其相应的应力-伸长和收缩也不同,见图。一般来说喷丝板纺丝速度、切片粘度等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则纤维的热收缩率+断裂伸长率相对接近,变化不大。 C.聚酯纤维的种类 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生产聚酯工业丝产能最大的国家,可以根 据不同用途,开发了多种高强工业聚酯长丝纤维,主要有:I: 用于 轮胎的高模低收缩丝(HMLS),II: 用于输送带织物的中低收缩丝, 和用于一般用途的高强丝(HT),III: 用于涂层织物的低收缩丝 (SLS)。右图是不同性能工业丝的拉伸曲线图。 D.聚酯的拉伸性能 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除了决定于聚酯的分子结构外,与纺丝工艺,特别是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拉伸程度越高,同时给予合适的热定型,则纤维的取向度越高,从而纤维的断裂强度也较高,断裂伸长较低,得到高强低伸纤维,热收缩率也提高;反之为低强高伸纤维,热收缩率降低。 由于聚酯纤维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温度高低对其机械性能影响较大。 左图为普通高强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右图为HMLS高模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曲线1:为20℃下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2:经过150℃自由收缩后,在20℃时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3为150℃自由收缩后在80℃下测试的曲线; 曲线4为150℃自由收缩后在120℃时的测试曲线; 硫化温度一般在150℃以上,因此纤维常常经过150℃的模拟硫化热处理,分析纤维的性能受热后

金属及其性质

T-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温故知新 1.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a. 大多数金属:①都具有光泽,不透明; ②常温下除了外,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 ③具有良好的性和______性; ④有良好的______(可以展成薄片,可以拉成细丝); ⑤密度_____ ,熔点_____ 。 b .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特性)

不同金属在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方面差异较大。 例题:1. 根据上表,以及学过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__,常见导线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_(常温下为液体)。 2. 填一填 C . 相关补充: 铅(Pb):有毒性,硬度1.5,质地柔软。 银(Ag):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钨(W):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钨的熔点高,化学性质很稳定。 锡(Sn):银白色,质软,易弯曲,熔点231.89℃,富延展性。 铬(Cr):银白色,质硬,有很高的耐腐蚀性,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坚固美观。 金(Au):很柔软,容易加工,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任凭火烧;也不会锈蚀。 2 .合金 a.定义:在一种________中加热融合其他________或______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纯金属”或“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物。 例如,不锈钢中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常见化纤性能简介

纺织原料基本单位 D是DENIER(旦尼尔)的缩写,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细度表达方法,是指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旦数。 D越大,表示纱线越 粗.eg:75D比50D要粗. S是英支的缩写,用于纯棉纱的细度表达,指一磅重(454克)的棉纱所具有的840码(1码=0.9144米)长度的个数. 即有几个840码,就是几支,所以S 越大,纱线越细.eg:32S比21S要细. N公支的缩写,用于毛和麻以及雪尼尔等纱线原料细度的表示,指纱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所具有的长度(M)。 纺织常用原料以及性能介绍 一、原料的分类 纺织纤维(textile fibre) (1)天然纤维 (natural fibre) 植物纤维(plant fiber) 种子毛纤维(seed fibre): 棉花(cotton):主要有陆地棉和海岛棉,是主要的天然纤维。木棉(kapok) 韧皮纤维(bast fiber): 亚麻(flax):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韧皮纤维。 大麻(Hemp) 青麻、洋麻 苎麻(Ramie)(China grass):苎麻科苎麻属多年生植物的茎皮。 黄麻(Jute):田麻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茎皮纤维。 叶纤维(leaf fibre):剑麻(sisal hemp)、蕉麻(Manila hemp) 果实纤维(fruit fibre): 椰子纤维(coconut fibre) 动物纤维(animal fibre)毛发(hair) : 羊毛(wool):主要指绵羊毛,属于蛋白质短纤维。 兔毛(rabbit hair):主要为安哥拉兔和家兔所产蛋白质短纤维。 鸵毛(camel hair):纤维较粗,主要用于工业纺织品。 分泌物: 柞蚕丝(tussah silk):野蚕丝,以柞蚕丝为食的蚕所吐出的长丝。 桑蚕丝(mulberry silk) :家蚕丝,以桑叶为食的蚕所吐出的长丝。

化纤聚酯技术

化纤聚酯技术报告 工业字符对应化学名称: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G—乙二醇;IV—粘度值。 关键字:聚酯,聚合,酯化,酯交换,固相聚合,纤维,结晶,露点,缩聚,IV值。 摘要:固相聚合就是PET切片以固体的形态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中进行缩聚的化 学反应过程,通过酯交换,最终小分子量聚合成大分子量,同时脱去EG分子;通过规定长度的反应时间,缩聚为达到目标需求特性范围的切片。外部形象的变化是透明变为白色和乳白,大体积变为小体积。 化纤聚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原材料PTA经过聚酯聚合成为PET(湿切片),再经过固相聚合形成达到纺丝要求的干切片,通过纺丝形成可以使用的工业丝。在本公司它的详细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上面的生产过程可以简化表示为聚酯五釜反应、固相聚合、纺丝,也是三个对应的部门。从技术层面上剖析,把化学理论上的化学反应和产物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增加很多辅助控制设备,使影响反应的数据扩大化、系统化、精确化,

同时,实时化验、物检每个环节的产出物,检测相关产物特性,以保证上一环节的产出物在下一环节为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一、化学反应原理 一共有两个反应过程: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两个反应过程均为可逆反应,而且都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让反应向理想的方向不断进行,酯化反应是一个微放热的可逆发应,酯化发应化学式: C6H4[COOH]2 + 2C2H4[OH]2C6H4[COOCH2CH2OH]2 + 2H2O 酯交换反应即缩聚反应,它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发应的进行需要催化剂来促进正方向反应,同时也需要高温条件,催化剂有很多种,这里使用的是:乙二醇锑。缩聚反应的化学式如下: HO[CH2CH2COOC6H4COO]x CH2CH2OH + HO[CH2CH2COOC6H4COO]y CH2CH2OH HO[CH2CH2COOC6H4COO]n CH2CH2OH + HOCH2CH2OH 其中X≥1,Y≥1,N=X+Y; 二、工艺步骤及参数条件 1、PTA是白色粉末状,工业生产中需要把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这个步骤是配浆。通过一个容器罐,把PTA、EG、催化剂按照比例倒入其中,用搅拌机搅拌,使它们混合均匀,以便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顺利完全反应。这个步骤中压力:常压,环境:普通环境(空气环境),温度:常温;条件值:搅拌机转速(由投入料的量影响)。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泵输送入五釜反应器中的酯化发应釜中。 2、酯化反应釜中,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初步酯化反应,产生副产物水,由于高温,反应生成的水以水蒸汽的方式存在,通过辅助设备把水蒸汽抽离,排除副产物,促进反应向正方向不断进行,减小逆向反应的机会。由于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并不是完全分离的,所以反应进行的时候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缩聚反应,发应产生EG。在此步骤中,反应的进行也需要搅拌器进行搅拌,加速PTA 溶解,使发应尽可能地完全。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温度(240℃以上)、压力(常压)、反应时间(反应器料位和产量决定)。再次酯化的反应器也有独立的搅拌器和辅助抽离设备,使反应进一步达到理想的反应程度。 3、缩聚反应分三次进行,初次缩聚反应器没有搅拌器,反应物被分隔在几个小容器内,呈沸腾状反应。缩聚反应要求纯净的反应环境,即真空状态,因此需要真空泵把反应容器抽取为负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产品色相。反应会产生副产物EG,同样需要辅助设备抽离EG,使正反应方向顺利进行。EG在工业中可以通过技术和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二次缩聚反应和最终缩聚反应也是在负压的环境中,通过多出少进的方式来维持反应器中物料的料位。它们的反应需要辊筒式搅拌器来辅助,因为在后面的缩聚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熔体粘度变得很大,需要辊筒来将熔体拉成薄膜,方便EG的挥发。影响因素:催化剂、温度、压力、熔体厚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 4、前面的反应和产物都是熔体,经过水下切粒的步骤,形成凝固和冷却的PET,再经过烘干的步骤,将干燥的PET通过空压输送到湿切片料仓。 5、在湿切片大料仓经过振动筛的过滤,将一些异型切片、粉末等杂质过滤下来,将优质的切片送入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生产原料的输送能力关系由振动筛的振动能力决定,同时其振动频率决定日输出量。 6、湿切片预结晶的目的在于提高切片的玻璃化温度(即提高软化点),防止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

简介: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 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 6. 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7. 0Cr18Ni9——最常用的不锈钢(美国钢号304,日本钢号SUS304)特性和应用: 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于能工业用设备 8. Cr12——常用的冷作模具钢(美国钢号D3,日本钢号SKD1) 特性和应用: Cr12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冷作模具钢,属高碳高铬类型的莱氏体钢。该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由于Cr12钢碳含量高达2.3%,所以冲击韧度较差、易脆裂,而且容易形成不均匀的共晶碳化物;Cr12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多用于制造受冲击负荷较小的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下料模、冷镦模、冷挤压模的冲头和凹模、钻套、量规、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深模以及粉末冶金用冷压模等

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改性的研究进展

第43卷第6期2015年3月 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3No.6 Mar.2015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改性的研究进展 刘江卫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12) 摘要: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丝改性入手,着重综述了PAN基碳纤维原丝改性的国内外现状,原丝改性主要以化学改性与物理改性为主,化学改性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改性手段,其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而物理改性主要以辐射改性为主,辐射改性能够改善预氧化过程,对碳纤维最终性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对PAN基碳纤维原丝的改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丙烯腈;原丝;碳纤维;辐射改性 中图分类号:TQ3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5)06-0025-03Research Progress on Modification of PAN Fiber Precursor LIU Jiang-wei (Hunan Changling Petrochemical S&T Developing Co.,Ltd.,Hunan Yueyang414012,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n modification of PAN precursor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odification mainly has two methods: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physical modification.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as a more mature modification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s largely.Though the physical modification mainly including irradiation modificationis,beneficial to stabilization process,a further study on how to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s were needed.At last,the new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on modification of PAN precursor was indicated. Key words:polyacrylonitrile;precursor;carbon fiber;modification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高有强度、高模量、密度小、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以及体育、交通、建筑、压力容器、风力发电等民用领域,成为当今世界碳纤维发展的主流,占碳纤维市场的90%以上[1-2]。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PAN原丝的质量是影响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因素,制备优异的PAN原丝必须具备高品质的PAN聚合物和先进的纺丝技术。而高品质的PAN聚合物必须具有高纯度、高的分子量、合适的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缺陷少及理想的共聚单体和含量。原丝制备过程和预氧化碳化过程对碳纤维的质量具有大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对原丝进行改性处理,原丝的改性处理是指把PAN原丝在溶液或其他介质中进行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改变原丝表面或内部结构或成分,降低预氧化过程的活化能,从而降低预氧化起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1化学改性 原丝的化学改性一般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对PAN原丝进行浸渍,通过试剂与PAN分子的热化学反应来改变原来的热稳定化反应模式,达到提高结晶度,增大晶粒尺寸,使后继的氧化碳化更加充分。 1.1无机金属盐改性 MnO- 4 电子云与PAN纤维分子中氰基可以发生很强的相互作用(图1),MnO-4攻击氰基中氮原子,-C≡N转化成了-C=N,即在热稳定化之前使PAN分子中的氰基发生环化反应,形成网状的梯形聚合物结构,同时MnO-4渗入到纤维的内部,能够降低氰基之间相互作用力,有利于促进氰基的环化。Liu S 等[3]采用5wt%的KMnO4水溶液对PAN原丝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渍改性,并将其与未改性的原丝分别进行预氧化处理。结果表明,经过KMnO4溶液改性后的PAN原丝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在预氧化温度范围内释放出较少的热量,经过预氧化后的纤维在内部结构、力学性能等都有较大改善,同时得出在10 20min内的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碳纤维的性能 。 图1高锰酸钾与PAN的作用机理 张旺玺等[4]采用动态粘弹性研究了NiSO4溶液改性对PAN 纤维晶区和非晶区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的PAN纤维其与无定形区分子运动相关的峰增强,晶区分子运动相关的峰向高温区右移10?,说明NiSO4能够影响无定形区,使该区域内分子活性增强;同时与热稳定化过程中环化、交联、降解有关的峰出现较早,在190 230?间峰宽较弱,可认为PAN原丝经NiSO 4 改性后,缓和了环化反应,易于形成致密和均匀的梯形

主题三:金属丝饰品的制作

主题三:金属丝饰品的制作 主题解读 第一部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金属然,了解其基本的特性与用途。 2.学会使用工具商、折剪、拉伸、扣按金网织,会设计制作铁丝花篮。 3 通过活动,加深对金属绘工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金属丝加工技术设计制作铁丝花益和铜丝纸巾盒。 教学难点: 金属丝的立体组合和连接。 三、设计思路 1、本主题是“金属加工”系列的第二项内容,它是四年级下册“铁丝玩具的制作”的延续,由平面制作向体制作的深人,是连接和组合等技术点的提升,更能让学生感受金属丝加工乐趣和魅力。 2.本主题旨在通过花篮和纸巾盒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金属丝加工技术。通过弯、拉、伸、扣接金属丝、设计副作花临和纸中盒等生活小饰品,装扮和美化生活。 3.本主题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铁丝花益的制作”“铜丝纸中盒的设计”“铜丝纸巾盒”三个活动。 活动一从剪切塑料瓶人手,通过将铁丝绕成螺旋形,使铁丝星立体状,完成铁益的制作。 活动二在现察了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纸巾盒基础上,根据盒子的特点进行方案的进行设计。 活动三根据设计方案、采用粗细不同的金属经材料,运用扣按和排接等技术完成纸巾盒并进行课外拓限、尝试制作不同的金属过小物品、三个活动由易列难,形成一个技术梯度,在材料(粗织不同的金属社)、技法(扣接、绑接)连接方式( 立体组合)上都是一个拓展和提升,制作的综合和深化。 本主题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题,体现了技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 材料:金属丝(直径1.8 毫米的铁丝2米、铜芯电线25 平方和15 平方各3米)、饮料瓶一个、纸巾一包,装饰小花和小挂件若干。 工具:钢丝钳、剪刀。 2.教学场地。 考虑到工具的特点和材料的特性,本主题活动最好在专用教室进行。 五、课时安排 活动一 铁丝花篮的制作:1课时。 活动二 铜丝纸巾盒的设计:1课时。 活动三

项目名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制备新技术

项目名称: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制备新技术 来源: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小类: 能源化工 大类: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简介: 碳纤维是一种高科技纤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课题依托我校与吉林化纤公司联合自主研发 的三元无机水相悬浮聚合,湿法二步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流 程短,成本低,质量稳定,产量高,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等特点,是国内首家独创。吉林化纤 公司采用该技术正进行万吨级原丝生产线的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PAN基碳纤维原丝生 产企业,并可实现年增销售收入12亿元,年增利润7亿元。 详细介绍: 碳纤维产品以其优异的特殊性能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国防事业的重要战略物资,美、日等发达国 家极为重视并大力发展,但由于我国碳纤维原丝质量不过关一直影响碳纤维产品的质量,美、 日等国家又严格限制对我国出口碳纤维,从而极大制约了我国军事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 限制了相关民用领域的开发。为打破制约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及其相关 配套技术,提高我国碳纤维产业的整体研发、生产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吉林化纤股份 有限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腈纶生产企业,具有丰富的腈纶生产经验。2008年3月,公司抽调出 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20余人的攻关小组,研发碳纤维。攻关组依托企业自身腈 纶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积极联系相关科研部门和院校,合作研发碳纤维生产技术。并于2009 年1月与我校合作,开展T300级PAN基碳纤维原丝工业化攻关。攻关组整合了实验室成果与 工业化腈纶生产控制技术,集成创新出生产PAN基碳纤维原丝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双方科研人 员共同设计并制造了实验室聚合釜,2009年2月研发出PAN基碳纤维原丝用聚合配方,2009 年4月,用自主研发的聚合釜和聚合配方生产出30 kg碳纤维原丝用聚合物,先后在意大利蒙 特公司的实验线和化纤公司现有设备改造的生产线上进行试纺,生产出了第一批碳纤维原丝, 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碳纤原丝指标水平,尽管存在一定不足,但有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 5月,双方共同设计并制造了年产30吨聚合釜,5月末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生产出 碳纤维原丝用聚合物,同时对化纤公司已有的纺丝生产线进行改造。经过两个月时间,30 吨/ 年聚合釜和改造后的纺丝线工艺设备都具备了试生产碳纤维原丝条件,09年8月正式生产。在 此基础上,公司又对已有的生产线进行了进一步改造,将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吨/年,并于2010 年2月21日正式投产。到目前为止,年产1500吨生产装置已稳定生产出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 日本东丽公司T300的水平的碳纤维原丝,且已全部投放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生产的1K 丝,目前已应用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43所)、北京玻璃钢研究所(251所)等单位的尖端产 品上。目前,国内碳纤维原丝生产技术均采用一步法,即通过溶液聚合直接纺丝方法生产碳纤 维原丝,但此方法由于反应后期体系粘度过大,造成体系换热困难,因此该反应反应釜不能太 大,到目前为止,采用该方法制备碳纤维原丝的生产厂家最大的反应釜只有一吨。我们生产碳 纤维原丝的方法是建立在吉林化纤原有腈纶生产方法之上,采用无机氧化还原引发、三元水相 悬浮聚合法生产PAN基碳纤维原丝聚合物,湿法、二步法生产碳纤维原丝,与一步法相比,由 于两步法聚合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换热容易,聚合釜可以做的很大,其容量可达28吨,大大超 过一步法生产用聚合釜。因此本方法具有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 低等特点,是国内首家独创。吉林化纤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原丝经碳化后性能指标可达到或超过

中国聚酯工业长丝现况与发展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及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聚酯工業長絲生產主要工藝流程(1) ·聚酯工业产业链介绍(3) · PET聚酯瓶生产工艺及设备(1)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0)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1) ·中国聚酯工业现状和发展建议(1)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引進生產線生產企業 高粘度切片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裝置(0) 中國加入WTO之前,有關專家紛紛預測,加入WTO之後,受影響和衝擊最大的將是汽車行業。但是。中國加入WTO後的二年,中國的汽車行業連續二位數增長,今年行情繼續看好。這個不爭的事實,令這些專家跌破眼鏡,紛紛自嘆看不懂。同樣道理,與汽車行業密切相關的輪胎行業也連續二年保持二位數增長,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也保持高速增長。聚酯工業長絲作為輕卡和轎車子午線輪胎的理想骨架材料以及安全帶用的重要原料亦得到快速增長和發展,行情一片看好。本文就聚酯工業長絲的發展和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從不同的角度作一個探討。 一、中國聚酯工業長絲概況 1、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歷程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落後了約30年。中國第一條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流水線是1984年上海第14化纖廠引進的美國波洛尼二手設備,當時年產量2,000噸。而美國於1953年就成功開發了聚酯工業長絲。儘管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起步較晚,但隨著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的不斷引進,其發展速度也十分迅速,與發達國家聚酯工業長絲生產水平也越來越接近。 在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歷程中,幾個有標誌性發展的生產流水線是: 第一套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引進二手裝置(美國Bouligny)是1984年年產量為2,000噸的上海第14化纖廠; 第一套國產二步法聚酯工業長絲裝置是江蘇常熟聚酯廠,年產量為1,000噸; 第一套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引進新裝置(德國Karl.Fischer/Rieter)是1989年無錫合纖總廠,年產量為1,200噸; 第一套當時規模最大且同時引進硬件、軟件的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裝置(日本Toray)是1991年上海石化聚酯廠,年產量為6,000噸; 第一家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的中外合資企業是1996年8月1日開平聯信工業纖維有限公司,年產量為6,000噸,設備為德國吉瑪公司,美方Alliedsigud控股70﹪,中方控股30﹪; 第一家一步法引進裝置(德國Karl.Fischer/瑞士R:eter)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倒閉的企業是吉林汪青聚酯廠,當時年產量為1,200噸; 第一家能生產高模低收縮型聚酯工業長絲的單位是1999年開平聯信工業纖維有限公司,當時是採用了美國聯信技術,日本東麗的設備,年產量為5,000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