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生姓名:周海锋指导教师:廖鹏肖一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港航系二○一○年九月目录1设计基础资料 (2)2港口规模 (4)2.1件杂货码头最优泊位数 (4)2.2散货码头最优泊位数 (7)3港口总体布置 (8)3.1港口水域布置 (8)3.1.1件杂货码头布置 (8)3.1.2散货码头布置 (9)3.1.3防波堤布置 (10)3.2港口陆域布置 (11)3.2.1件杂货码头 (11)3.2.2散货码头 (12)4工程投资经济分析 (12)4.1工程量计算件杂货填方计算: (12)4.2投资估算及投资时间表 (14)4.3经济效益分析 (17)5评价及总结 (22)1设计基础资料一、港口状况及发展规划该港于1994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建成两个泊位,于1995年投产使用,当时吞吐量60万吨。

投产初期吞吐量增长较快,为适应增长的吞吐量,于1998年、1999年各建成一个泊位,到200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20万吨,2004年又增建一个泊位,到2005年吞吐量已达160万吨,预计2010年吞吐量可达到220万吨,2015年达到300万吨,到2020年可达到380万吨,以上所说吞吐量均为件杂货。

根据需要,规划2020年以后每年有200万吨煤炭从该港出口。

二、设计船型该港的代表船型为:远洋杂货船为1.5万吨级,尺度为161.9×21.5×13×9.2m;远洋散货船为2.5万吨级,尺度为185.5×23.2×14.2×9.8m。

两种船在港一天所需费用均为C s=6.4万元/艘·日。

三、装卸工艺及装卸能力件杂货的装卸采用门机加流动机械到库场的工艺流程,装卸能力R=1500吨/泊·日,件杂货船舶在该港的平均装卸量为G=6000吨/艘,C b=2.4万元/泊·日。

石岛新港湾多用途码头港口规划及布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石岛新港湾多用途码头港口规划及布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2.5.2 水文气象
年平均气温为 11.8℃。最热月份是 8 月份,平均气温为 24.5℃;最冷月份是 1 月份,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为 36.8℃,极端最低气温为-14.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58.3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为 1218.2mm,雨季集中在 7~9 月份,占年降水总量的 6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86.3 天。其中年平均降雨量较大的天数为 29.1 天,降雪较大天数为 9.9 天。
综上计算得
铁矿石散货堆场面积 22564.10256m²。
第4章 集装箱码头设计
4.1 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流程设计
4.2 集装箱码头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每个泊位选用3台集装箱装卸桥,台时效率取23TEU/h,水平运输采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与集装箱牵引车配合的方式。
4.2.1 集装箱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
图2.1 石岛地区全年最大风速玫瑰图
2.5.5 波浪
50 年一遇,H1%波高值为:
设计高水位:H1%=1.865m,T=6.3s
设计低水位:H1%=1.565m,T=6.3s
极端高水位:H1%=1.915m,T=6.3s

(1) 装卸工艺设计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满足加快车船周转、各环节生产能力相匹配和降低营运成本的要求。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保证作业安全、减少环境影响、降低能耗和改善劳动条件。
石岛地处山东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随着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船舶运输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现有港口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课题主要是对石岛新港湾码头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该码头建设将使石岛港满足第四代集装箱船和 10 万吨散货船的靠泊要求,缓解石岛港现在水域拥挤、深水泊位不足、港区机械设备落后等问题。港口设计吞吐量为:铁矿石 140 万吨,集装箱 60 万 TEU。该港区规划可利用岸线 1200m,陆域纵深 600m。码头水深条件良好,码头选址区域无不良地质现象出现。

港口布置与规划

港口布置与规划

《港口平面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院系:工程学院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港口1092学号:20091124209学生姓名:柯志锋指导教师:陈冰2012 年 1 月9 日海港平面规划与布置1设计基资料 1.1港口状况该港其一期建设工程拟建2个2万吨级的散货码头,预测年通过力为300万吨。

1.2设计船型该港的代表船型为:散货船为2万吨级,船长×船宽×型深×满载吃水=164m ×25.0m ×13.4m ×9.8m ;该船在港一天所需费用均为8/S C = 万元艘日。

1.3装卸工艺及装卸能力散货船在该港的平均装卸量为5000/ 3.89/b G == 吨艘,C 万元泊日1.4港处自然条件1.41气象、地质条件:温度: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短,温差不大。

气温年平均23.2C,七月最高,月平均为28.9C,最高曾达38.1C;1月平均为15.5C,最低曾达2.8C。

气温宜人,草木长青,终年无积雪,四季通航。

风况:4~9月多东及东南风。

10月~次年3月盛行北及东北风,一般3~4级,最大达6~7级。

热带风暴一般发生于5~11月,以7~9月,约占全年56%。

平均年雨天数126天。

年最大降水量2411.3mm ,最小降水量743.6mm 。

有雨季、旱季之分。

每年4~9月为雨季,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

雾况:雾日多集中于1~4月,约占全年雾日的83%,多于午夜形成,次日10时后渐散,多为平流雾。

多年平均雾日为52天,年最少雾日11天。

雷暴:年平均雷暴日100天,主要发生在3~11月。

1.42水文资料和水文条件:设计高水位:+5.86m 设计低水位:+2.62m 极端高水位+6.04m 极端低水位-0.08m本港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型。

一天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日不等现象。

湛江港是华南沿海海潮差较大的港口,受地形的影响,潮差自湾外向湾内增大。

港口工程计算书

港口工程计算书

港口工程计算书
1. 引言
本计算书旨在为港口工程项目提供计算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参数、结构计算、土力计算和水动力计算。

2. 设计参数
在港口工程项目中,确定设计参数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将直接影响港口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海岸线的地形、水深、波浪高度和方向、泥沙运移等。

本文档将针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3. 结构计算
港口工程的结构计算是确保港口设施稳定、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介绍常用的结构计算方法,并提供相关的计算示例。

重点关注的结构计算包括:码头结构、护岸结构和桥梁结构等。

4. 土力计算
土力计算在港口工程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将详细讨
论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
件和工程要求,我们将提供土力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 水动力计算
水动力学是港口工程设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将介绍水动
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港口工程中的作用。

计算过程将涉及波浪传播、波浪压力、水流速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6.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针对港口工程项目的计算指导,涵盖了设计参数、结构计算、土力计算和水动力计算等主要内容。

我们希望本文档能
为港口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并确保港口工程的
安全可靠。

以上是港口工程计算书的简要概述,详细计算和分析结果将在
具体项目中展开。

港口规划与布置设计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设计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学院:船舶工程学院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号::日期:2013 年1月18 日目 录1 设计基础资料 1.1 设计依据 1.2 设计标准、规 1.3 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石岛地处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随着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船舶运输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现有港口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

本 课题主要是对石岛新港湾码头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

该码头建设将使石岛港满足 第四代集装箱船和 10 万吨散货船的靠泊要求,缓解石岛港现在水域拥挤、深水 泊位不足、港区机械设备落后等问题。

港口设计吞吐量为:铁矿石 140 万吨,集 装箱 60 万 T EU 。

该港区规划可利用岸线 1200m ,陆域纵深 600m 。

码头水深条件良好,码头 选址区域无不良地质现象出现。

1.4 设计船型1.5 装卸工艺 1.6 自然条件 ┄┄(三)设计水位 (四)自然条件石岛属荣成市石岛镇,位于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南部石岛湾畔,处于山 东经济开放区的前沿地带。

属省荣成市辖境。

东及东北方向有镆铘岛掩护, 北有山,背依石岛山,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南敞开,与南、黄海相连。

1、水文气象年平均气温为11.8℃。

最热月份是8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最冷月份是1 月份,平均气温为-1.2℃。

极端最高气温为 36.8℃,极端最低气温为-14.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8.3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218.2mm,雨季集在7~9 月份,占年降水总量的60%。

年平均降水日数为86.3天。

2、风况石岛濒临海域,属于东南亚季风区,根据海洋站测风资速为6.2m/s,最小是9月,平均风速为4.5m/s。

3、雾况年平均雾日数52.7 天,多集中于4~7 月,占雾日数的75%。

年最多雾日数79天(1 9 6 4,年最少雾日数2 9天4、波浪50 年一遇,H1%波高值为:设计高水位:H1%=1.865m,T=6.3s 设计低水位:H1%=1.565m,T=6.3s 极端高水位:H1%=1.915m,T=6.3s2 散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2.1 散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一般规定2.2 散货码头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流程设计2.3 散货码头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2.3.1 泊位年通过能力2.3.2 泊位数2.3.3 仓库或堆场面积┄┄3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设计3.1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设计一般规定3.2 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流程设计3.3 集装箱码头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3.3.1 泊位年通过能力3.3.2 泊位数3.3.3 仓库或堆场面积┄┄2 散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散货(铁矿石)码头由于我国铁矿石稀缺,省份又属于进口铁矿石的大省,所以省石岛港的建设主要作用是服务于铁矿石的进口。

港口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港口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说明书一、目的要求通过《港口规划与布置》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港口码头布置原则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条件:1.水文资料:设计高水位:79.50m设计低水位:74.00m2.气象、地质条件: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水域条件较好,全年通航期近365天,铁路、公路、航运交通发达,可属天然良港。

3.工程地质:砂石。

4.运输货种:袋装粮食、杂货。

5.船型尺度:船型---1500t驳船;船长---70.00m;船宽---13.00m;型深---2.30m;吃水---1.60m6.机械设备:流动轮胎吊。

三、设计说明:1.本码头设计为顺岸式河港码头平面布置图。

由于本地区气象地质条件较好,是天然良港,所以宜采取码头前沿线大体上与自然岸线平行的布置方式,即顺岸式布置,而且此种布置对水流及泥沙冲淤变化影响甚小,船舶靠离码头也较方便,港区后方也较易获得所需的陆域面积。

顺岸式码头线几乎是天然河流中唯一合理的布置。

因此,本设计采用顺岸式布置。

2. 4个驳船泊位码头是港口生产的中心,一个港口可同时停靠码头进行装卸作业的船舶数量,即泊位数,是港口的主要规模之一。

港口其他设施的规模一般均与码头泊位数量配套或相互协调。

本港区码头采用4泊位设计。

码头前沿高程为80.0m;吞吐量为40万吨;岸线长度为498m,泊位长度为455m,陆域纵深为270m;绿化面积为1.66万㎡,陆域总面积为10.80万㎡;绿化率为15.37%;排水坡度5‰;陆域设施包括:4个流动轮胎吊、仓库、堆场、道路、变电所、维修车间、办公楼、供水调节站、食堂等。

四、设计计算:布置港口陆域时,需首先确定有关设计高程值。

河港中有关的陆域设计高程值有设计高水位、码头前沿设计高程、港口陆域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值的确定与港口所处河段水位特性、河岸地形及河岸高程有极大关系。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王日升).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王日升).

《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连云港西港区规划布置时间:月日至月日共 1 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一、设计内容及要求按照《课程设计规范》要求,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岸线利用规划。

(1)规划原则;(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3)岸线利用规划;2.港区总体布局规划:(1)规划原则;(2)陆域布局规划;(3)水域布局规划(4)港界二、设计原始资料1.工程地理位置:2、气象条件:(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度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风速特征值统计表表1-1(四)雾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1km)20d,最多36d,最少11d。

全年以3~4月雾日数最多。

雾的出现以晨雾居多,一般上午10时后消散,全天有雾时很少。

(五)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

(六)灾害性天气1、台风连云港地区受台风影响不太严重,基本为台风边缘影响。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影响江苏的台风平均每年1.5次。

1997年的9711号在山东登陆时对连云港地区的影响较大,台风过境时新浦实测最大风速32m/s,风向ESE;连云港海洋站最大风速瞬时35m/s,风向不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海港)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海港)

一、设计基本资料(一)、水文资料:设计高水位:+5.86m设计低水位+2.62m极端高水位+6.04m极端低水位-0.08m本港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型。

一天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有日不等现象。

湛江港是华南沿海海潮差较大的港口,受地形的影响,潮差自湾外向湾内增大。

平均高潮位3.20m,低潮位1.33m;历史最高水位7.09m,最低水平-0.27m,平均海面2.2m。

最大潮差5.13m,平均潮差2.41m。

经水文学计算,该工程水域处设计高水位为+5.86m,设计低水位+2.62m;极端高水位+6.04m,极端低水位-0.08m。

潮流:基本依水道方向流动,为往复流。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湾口附近流速最强,涨潮流速为3节,落潮流速为3.8节。

波浪:掩护良好,故风浪不大。

湾外则为开敞海区,受波浪影响较大,全年以风浪为主,年风浪频率达90%,涌浪为23%。

港内一般波高0.3m,最高0.8m,台风时浪高一般不超过1m。

外海岛口外航道附近海面涌浪很大,逢6级东或东北强风时,浪高约3~4m。

有时可达5~6m。

7级风以上轮船出入有困难。

台风侵袭时,港口外岛沙滩可翻起巨浪,浪高可达6米左右。

(二)、气象、地质条件:温度:湛江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

气温年平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曾达2.8℃。

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四季通航。

风况:4~9月多东及东南风。

10月~次年3月盛行北及东北风,一般3~4级,最大达6~7级。

热带风暴一般发生于5~11月,以7~9月居多,平均每年5~6次波及本港,风力大于8级以上的出现天数平均每年7天。

设计风速18m/s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 567.3mm,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56%。

平均年雨天数126天。

年最大降水量2 411.3mm,最小降水量743.6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姓名:班级:学号: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地形、地质资料 (2)二、水文与气象资料 (2)三、经济资料 (3)四、设计依据 (4)第二章:码头总体规模设计一、港址选择 (4)二、码头泊位长度 (4)三、码头泊位数 (7)第三章:港口水域设计一、港池、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和前沿停泊水域设计 (8)二、锚地设计 (9)三、航道选线和进出港航道宽度计 (11)四、码头前沿水深 (12)五、防波堤和口门布置 (14)第四章:港口陆域设施设计一、港区陆域分区布置 (15)二、码头前沿作业区设计 (15)三、码头后方作业区设计 (16)四、码头库(场)面积计算 (16)第一章: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地形、地质资料本设计采用的地形图如图1所示,其地质情况为软基,年回淤量(厘米/年)为12厘米/年。

如图所示,此地区陆域宽广,水域宽阔,水深适宜,足够布置船舶回转、制动、港内航行、停泊作业、锚地和港池等水域。

水域有一定的天然掩护,与陆地形成一个小型的港湾,十分适合建港。

此外,该地区右侧陆地陆域广阔,岸线充足且较为平整。

上部毗邻内陆河道,方便港口与内河水网相连接,可充分利用水运集疏运条件。

故拟在该地区右侧陆域建造顺岸式码头。

1 地形图二、水文与气象资料(一)半日潮型平均潮差3.6米(二)潮位历史统计资料潮位历史统计表表1潮位单位:米故潮位3.38~3.20m为H4%,在本设计中令H4%=3.38。

(二)风况统计资料风况统计资料表2(四)港口作业天数恶劣天气1~3/天年营运天:348天三、经济资料(一)吞吐量、集疏运方式吞吐量、集疏运方式统计表表3注:未来二十年,杂货吞吐量可能有成倍增长由表3分析可知,本设计中的主要货物品种为杂货和矿石,属于件杂货、散货多用途码头。

其中,杂货中有25%的适箱货,即有201ⅹ25%≈51万吨货物由集装箱船运输,150万吨货物由杂货船运输。

因此拟把杂货泊位设置成箱货两用码头,在码头前沿配备箱货两用起重机(装卸桥)。

(二)设计船型设计船型概况 表4(三)营运系数营运系数表表5注:(1)水—水能力为码头能力的20%。

(2)除上表所列参数外,其余均有设计人员自行确定。

四、设计依据本设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为主要依据,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港口规划与布置》教材等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第二章:码头总体规模设计一、港址选择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中有关港址选择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地形图(见图1)综合考虑。

本设计拟在三面陆地环绕而成的天然海湾中建设码头,采用顺岸式布置形式。

该地区右侧陆地陆域广阔,岸线充足且较为平整,故港口陆域拟建在右上侧陆域,上部毗邻内陆河道,方便与内河水网相连接,可充分利用水运集疏运条件。

二、码头泊位长度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中相关规定:4.3.7:当在同一码头线上(如图2)连续布置多个泊位时,其码头总长度宜根据到港船型尺度的概率分布模拟确定,也可按下式确定:端部泊位:L b=L+1.5d中间泊位:L b=L+d式中 L b ----码头泊位长度(m ); L ----设计船长(m ); d ----富裕长度(m )(见表6)图2 连续布置多泊位长度富裕长度d 表6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91-98》附录 A 设计船型尺度及典型船舶尺度中的有关规定(见表7、表8、表9)及原始资料(见表4)中相关数据可确定设计船型大小。

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 表7注:DWT系指船舶载重吨(t)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8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表9由表4,本设计船型吨位为:杂货船10000吨,散货船25000吨,集装箱船10000吨,驳船1000吨,故:设计船长:L 杂货船=153m ,L 散货船=190m ,L 集装箱=152m ,L 驳船=65m富裕长度:d 杂货船=18m ,d 散货船=20m ,d 集装箱=18m ,d 驳船=9m由于两个相邻泊位的船型不同时,d 值取较大船型的,即为d=d 散货船=20m ,故:杂货船泊位:端部泊位:L b =L +1.5d =153+1.5×20=183m中间泊位:L b =L +d =153+20=173m散货船泊位:端部泊位:L b =L +1.5d =190+1.5×20=220m中间泊位:L b =L +d =190+20=210m集装箱船泊位:端部泊位:L b =L +1.5d=152+1.5×20=182m中间泊位:L b=L+ d=152+20=172m驳船泊位:端部泊位:L b=L+1.5d= 65+1.5×20=95m中间泊位:L b=L+d= 65+20=85m三、码头泊位数船舶到港是随机的,每艘船在港装卸服务的时间也是随机的,这种随机服务系统可以用排队论方法进行计算。

船舶到港,加入此时所有泊位都已停满,到港船舶依次排队待泊,泊位一空闲,立刻依次靠泊作业,作业结束即离开泊位。

假设货源充足且船舶不断到达。

通过泊位能力估算法估算泊位数,按下式计算:N=Q t式中,N——泊位数;Q——码头年作业量(t),根据设计吞吐量确定;Pt——单个泊位的年通过能力(t)由原始数据分析得(见表3):本港年杂货吞吐量1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1万吨,矿石吞吐量1250万吨,煤炭290万吨。

杂货泊位年通过能力Pt杂货=3.4×12=40.8万吨,矿石泊位年通过能力Pt矿石=36×12=432万吨,煤炭泊位年通过能力Pt煤炭=19×12=228万吨,集装箱泊位年通过能力Pt集装箱=10×12=120万吨。

N杂货=Q杂货Pt杂货=15040.8=3.68,为满足吞吐量任务要求,取N杂货=4(个泊位)N矿石=Q矿石Pt矿石=1250432=2.89,为满足吞吐量任务要求,取N矿石=3(个泊位)N煤炭=Q煤炭Pt煤炭=210228=0.92,为满足吞吐量任务要求,取N煤炭=1(个泊位)N集装箱=Q集装箱Pt集装箱=51120=0.425,为满足吞吐量任务要求,取N集装箱=1(个泊位)N驳船=Q煤炭水−水Pt煤炭水−水=80228×20%=1.75,为满足吞吐量任务要求,取N驳船=2(个泊位)因此,本设计拟取11个泊位,分为多用途、矿石、煤炭三个港区。

其中,集装箱泊位与杂货泊位一同构成多用途港区,码头前沿配有箱货两用起重机等相关装卸设备。

由于未来二十年,杂货吞吐量可能有成倍增长,故而需在箱货两用港区预留4个泊位长度的陆域岸线和陆域面积,以便未来二十年内扩建码头所用。

第三章:港口水域设计一、港池、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和前沿停泊水域设计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中相关规定:4.2.1 港内水域包括港池、船舶制动水域(口门外)、回旋水域、码头前沿停泊水域等。

各水域应根据具体情况组合设置,必要时可单独设置。

4.2.2 船舶制动水域宜设在进港方向的直线上,布置有困难时,可设在半径不小于3~4倍设计船长的曲线上。

船舶制动距离可取3~4倍设计船长。

当进港条件较差时,对50000t级以上的重载船,制动距离可以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5倍设计船长。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

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灯因素,可按表10确定。

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表10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港口,垂直水流方向的回旋水域宽度为(1.5~2.0)L ;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2.5~3.0)L4.2.4码头前沿停泊水域为码头前2倍设计船宽B 的水域范围(见图3)。

对回淤严重的港口,根据维护挖泥的需要,此宽度可适当增加。

停泊水域的设计水深按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确定。

图3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4.2.5、4.2.8~10 顺岸码头前沿港池,当考虑船舶转头要求时,其宽度不应小于1.5倍设计船长。

港池宽度应根据船舶安全进出港池、靠离码头作业要求、岸线的合理利用和疏浚土放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当港池两侧均有泊位且沿港池方向布置两个以上泊位时,港池宽度不宜小于1.5倍设计船长;当港池两侧为单个泊位或风向对船舶靠离作业有利时,可适当缩窄港池宽度。

对有水上过驳作业的港池,应按过驳作业要求相应加宽。

港池的设计水深宜与航道设计水深一致。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确定。

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3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2倍设计船长。

当船舶不能在港池内转头时,连接水域的尺度尚应满足船舶转头的要求,其水深宜与航道设计水深一致。

顺岸码头端部泊位港池底边线与码头前沿线的夹角α(见图4),可采用30°~45°。

当航道离码头较远,并有拖船配合作业时,α值可适当加大。

港池顶端泊位的α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图4 顺岸码头端部泊位港池底边线与码头前沿线的夹角α故根据原始资料(见表4)可得:船舶制动水域长度=4×L散货船=4×190=760(m)回旋水域回旋圆直径=2.0×L散货船=2.0×190=380m则回旋水域面积按下式计算:S回旋水域=πR2=3.14×1902 =113354(m2)前沿停泊水域=2×B散货船=2×26=52(m)前沿港池宽度=1.5× L散货船=1.5×190=285(m)二、锚地设计土壤良好,易着锚,不走锚,不淤锚。

锚地地质以软硬适度的亚沙土和亚粘土较好,其次是淤泥质沙土。

应避免在硬粘土、硬砂土、多礁石与抛石地区设置锚地;水深及水域足够。

港外锚地水深不应小于船舶满载吃水的1.2倍,波高超过2m,增加波浪富裕水深;风浪小,流缓,尽量避免在横流较大地区设置双浮筒锚地;港外锚池边缘距航道边线不应小于2~3倍船长;单锚或单浮筒系泊的港内锚地距航道边缘不应小于1倍船长,而双浮筒系泊时不应小于2倍船宽。

4.7.3.4 采用单锚系泊时,每个锚位所占水域为圆面积如图5所示,其半径可按下式计算:图5 单锚系泊水域尺度风力≤7级时,90=RL+3h+风力>7级时,145LR=+4h+式中,R——单锚水域系泊半径(m);L——设计船长(m)h——锚地水深(m)4.7.5.1 单浮筒系泊水域的系泊半径(图6)可按下式计算:图6单浮筒系泊水域尺度=RLrel++式中,R——单浮筒水域系泊半径(m);r——由潮差引起的浮筒水平偏位(m),每米潮差可按1m计算;l——系缆的水平投影长度(m),DWT≤10000t,取20m,10000t<DWT≤30000t,取25m,DWT>30000t可适当增大;e——船尾与水域边界的富裕距离(m),取0.1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