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诗课件

合集下载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51张PPT)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51张PPT)
(1)“窈窕”写出了淑女的文静美好。 (2)“流”“采”“芼”三个动词描写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 那样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由此可见她的勤劳。 (3)采荇的过程其实就是淑女择偶的过程:广泛交往——逐个了 解——细心挑选。这一过程,足见淑女对待爱情的慎重理智。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为爱改变提升自己,情趣高雅。
蒹葭
朗读《蒹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双声词,描绘水草的状态。
这两句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喻淑女的难求;以捞取荇菜 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 而不舍的追求。
思念之苦 (实写)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两句极写主人公对淑女 追求之切,想念之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两句描写主人公对淑女 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两感公以个情长至“色夜难悠彩无耐悠·”,眠的字表、相哉,现思思·悠加出绪之重主万苦哉了人千来,。 辗·叠 词 相 眠韵,思的转·词刻而情反及画不状双出能。侧声因入。的 朝这相思 思两思念 暮第句之、 想二极情追 、章写。求 寝:主,食写人和难小公因安伙对求的子意中之情对人不形意深得。中深而人的
地点的 转移
路途的 变化
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34张PPT)

写作特色
1.韵律和谐。运用重言(关关)、双声(参差)、叠韵(窈 窕)、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让诗歌语言朴素优美。
2.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比兴,渲染 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 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 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淑女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课文梳理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想象画面,品味意境, 读熟成诵。
课文精读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且又漫长。 顺流而下把她追寻,她就像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水中沙洲。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流:捞取。 寐寐:日日夜夜。 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子。 友:亲近。 芼:挑选。 乐之:使她快乐。
课文精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比兴手法开篇,以立在河洲上和鸣 的雎鸠起兴,触景生情,引出淑女是君子 喜爱的配偶的情思,这是“兴”的手法; 同时雎鸠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 的,这是“比”的手法。开篇奠定全篇的 抒情中心。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第12课《_诗经_二首:蒹葭》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_诗经_二首:蒹葭》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诗经》中通常用这种水生植物 的形象来表现女子和其多变的心情。从形态来分析,荇 菜在水中有柔嫩摇曳之姿,颇有几分袅袅而行的女子的 形态。从心态来分析,植物的姿态随风而变,正契合了 女子心绪的易变和捉摸不定。这就使荇菜成为一种带有 暗示性的意象。
2.飞蓬 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诗经》中这种枯后根断、随 风飘飞、漂泊无依的意象,在后世诗文中被广泛运用, 常常用作天涯游子的象征。如唐代王维《使至塞上》中 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李白《送友人》中的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等。
蒹葭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 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 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能力提升
《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 ①《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②
同 点
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③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 术形式,反复咏唱;④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 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⑤都使用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课文小结
《蒹葭》中写深秋露重霜寒,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 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却在水一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 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又仿佛在水中央。伊 人似远而近,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即。主人公跟“伊人”并无 交往,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歌的动人之处。

诗经两首(采葛和褰裳PPT)PPT课件

诗经两首(采葛和褰裳PPT)PPT课件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标志着中国诗歌的成熟 和独立。
历代文学家推崇的典范
诗经中的作品被历代文学家视为典范,不断被传颂、模仿和引用。
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对未来的展望
01
02
03
深入挖掘研究
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诗 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动国际交流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推动《诗经》文化的国际 传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 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培养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为《诗经》的传承和发展 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03 褰裳
诗歌内容
01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春 日景象,展现出自然之 美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02
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的 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爱 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 的向往。
03
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 明,富有画面感,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
04
诗歌以主人公的口吻叙 述,情感真挚,表达了 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和 执着。
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
束缚和禁锢的反抗。
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 的氛围,强调了自由和生命力
的价值。
诗歌中的情感真挚,表达了对 爱情的坚定和执着,以及对个
体尊严和自由的追求。
主题思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 由、爱情和个体价值的追求, 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06 结语

《诗经二首——蒹葭》ppt课件

《诗经二首——蒹葭》ppt课件

当堂检测
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
当堂检测
2、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课本中的两首诗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 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D.《关雎》的感情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重点字读音
寤寐( wù mèi ) 蒹葭 ( jiān jiā )
溯洄 (sù huí )
萋萋 ( qī

未晞 ( xī )
沚 ( zhǐ

词语解释
苍苍: 茂盛的样子。 溯洄: 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 未晞:还没有干。 坻: 水中高地。 萋萋: 茂盛的样子。 采采:茂盛,众多。
古今异义
1、左右流之 古义: 捞取。 今义: 流动。
文章品析
芦苇。
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顺流而下。
仿佛,好像。
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艰险。
译文: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那日
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
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整体感知
4、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3、历经艰险、执著追求,却求 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1)执著追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2)历经艰险: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3)求而不得:在水一方(之湄、涘),宛在水中央(坻、 沚)。 (4)渴慕伊人:不畏艰险,上下求索,可见渴慕之致。

诗经中的爱情PPT(优秀课件) 通用

诗经中的爱情PPT(优秀课件) 通用

爱是... ...
多给他一次机会 !
褰裳 【诗经·国风·郑风】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爱是... ...
是一起走完人生的旅途 !
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首頁
你理想中 的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蜜 欧与朱丽叶;我的野蛮 女友;倾城之恋;唐玄 宗与杨贵妃……
爱是... ...
爱是... ...
爱是一见钟情
野有蔓草 【诗经·国风·郑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是勇敢地一起和他私奔 !
蝃蝀 【诗经·国风·鄘
风】
蝃蝀在东,莫 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 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 Leabharlann 其雨。女子有行,远爱是...
... 爱,是想着为他做任 何事; 爱,是想着她为你做 过的任何事!
绿衣 【诗经·国风·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爱是... ...
爱她,就要让她踏上 我的红地毯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诗经两首静女采薇课件PPT

诗经两首静女采薇课件PPT

(34)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 (35)思:语助词。 (36)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37)行道:归途。迟迟:步履缓慢貌。
创作背景
为了防止他人盗取本文档,我加入了这个页面,不影响您使用,用时把此 页删除即可。盗取的文档会失去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切割成了很多 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盗取的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并, 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会和下一图层合并,要想使用其中的图片素材, 需要你自己去除背景,这个就很麻烦了。
(6)玁狁(xiǎnyǔn):亦作“猃狁”。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 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一说启是跪,居是 坐,启居指休整。 (8)柔:柔弱,柔嫩。 (9)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10)载:语助词,又。
为了防止他人盗取本文档,我加入了这个页面,不影响您使用,用时把此 页删除即可。盗取的文档会失去动画效果,并且大段文字被切割成了很多 小文本框,在修改时比较麻烦;盗取的PPT的背景图层有时也被合并, PPT中无背景的PNG图片都会和下一图层合并,要想使用其中的图片素材, 需要你自己去除背景,这个就很麻烦了。
作品鉴赏
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 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 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 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这两章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照 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 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 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2024版《诗经》两首完整PPT课件

2024版《诗经》两首完整PPT课件
《诗经》两首完 整PPT课件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引言 • 《诗经》中的爱情诗 • 《诗经》中的劳动诗 • 《诗经》中的战争与徭役诗 • 《诗经》中的农事诗与祭祀诗 •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2
2024/1/28
01
CATALOGUE
引言
3
《诗经》简介
2024/1/28
8
爱情诗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爱情诗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相思、热恋、失恋、别离等,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 内涵。
爱情诗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既有直抒胸臆的坦率表白,也有含蓄委婉的借景抒情。
2024/1/28
爱情诗还善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比拟,来象征和暗示爱情的微 妙和复杂。
语言生动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 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和徭役的 残酷和人民的苦难。
2024/1/28
17
战争与徭役诗的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风格
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战争和徭役状况,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情感深沉
诗歌中蕴含了诗人对战争和徭役 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表达了 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诗经》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 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 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024/1/28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 编订。
题材广泛
这些诗歌涵盖了从战争准备到战争结 束的全过程,以及徭役给人民带来的 苦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许 瑶光《雪门诗抄》卷一)其中“已启唐人 闺怨句”一句,高度评价了此诗在中国诗 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诗经》
《关雎》——《诗经· 周南》
《蒹葭》——《诗经· 秦风》 《子衿》——《诗经· 郑风》 《柏舟》——《诗经· 鄘风》 《击鼓》——《诗经· 邶风》 《氓》
《邶风·击鼓》—牵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题解:
长年行役于外的士兵思念家乡和妻子,
蒹 葭
《蒹葭》
深秋的早晨,抒情主人公望着那芦
苇霜花的景象临水怀人,反复追寻 着那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抒发着 眷恋爱慕和惆怅失意的情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开头两句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 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 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 境地。
之死矢摩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郑风·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岂敢爱之 ,
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也是一个爱情的誓约。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依旧是人生最有分量的情话。
《卫风· 氓》—当爱已成往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 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

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思无邪’。”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
《蒹葭》——恋人永远在远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
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 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 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
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
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
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郑风· 子衿》—你知道 我在等你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
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
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 见,如三月兮。
《鄘风· 柏舟》—爱情不单是两人的事情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
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
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 无饥渴!
艺术上:
1.比兴手法的运用。
2.语言简单平实却饱含深情。
3.重章叠唱,不是简单的重复,往往有时
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是主题的升华 和感情的深化。
评价与影响:
“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
——《诗经· 卫风》
《关雎》——那一刻怦然心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诗经》中 的爱情诗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
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
“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