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教材解读
2024版考软考网络工程师请看最新第五版教材内容

促进网络工程师的职业发展
网络工程师考试是网络工程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个人职业竞 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024/1/27
4
考试内容与要求
模式(ATM)等。
广域网的应用
广域网被用于连接分布在不同 地理位置的企业分支机构、数 据中心和云计算资源,实现远 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 等应用。
10
互联网协议及应用
2024/1/27
互联网协议的概念
互联网协议(IP)是TCP/IP协议族中 的核心协议,负责在网络上路由和传 输数据。
互联网协议的应用
掌握日志分析方法,通过查看设备日 志定位并排除故障。
工具使用与故障排除
熟悉常用网络故障排除工具的使用方 法,如ping、traceroute、telnet等。
2024/1/27
16
04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
2024/1/27
17
网络安全概念与威胁分析
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 施,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 访问、攻击、破坏或篡改,确保网络系统 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024/1/27
7
计算机网络概念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自主的计算机互联而成的集合,这些计算机使用相同的通 信协议,以便在网络中共享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和广域网(WAN)。
计算机网络_第5版_严伟_潘爱民_课后问题详解

1.第一章1.狗携带的数据7GB*3=21GB数据传送21GB 的时间需要t=21GB/150Mbps = 1146.88s这段时间狗运动的路程s=18km/h* 1146.88s = 5734.4m如果够的速度加倍或者磁盘容量,最大距离也会加倍。
如果线路传输速率加倍,则最大距离减半N模型有可拓展性,如果LAN 只是一条单一线路,虽然成本更低,但如果出现错误,则链路将崩溃。
客户机-服务器提供了更好的计算性能和更好的接口。
3.大陆间的光钎网络,虽然能搭载大量数据,但由于距离遥远,所以延迟比较高56kbps 的调制解调网络带宽较低,延迟也比较低。
4.为提供数字语音流量和视频流量,需要统一的投递时间。
如果针对金融业务流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很重要。
5.交换时间不会成为延迟的主要因素。
信号传输速率为200 000 000m/s 在10us 传输距离为2km,而纽约到加州距离为5000km,即使有50个交换机,也只增加了100km的距离,整体影响为只有2% 。
6.req 来回需要2次传输,rep 返回也需要2次总共4次传输距离为40 000km *4 = 160 000km 。
传输延迟t = 160 000km / 300 000 000 = 523ms。
7.8.有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10种可能的线路,每个线路有高速线路中速线路低速线路不设置线路4种状态所有有4^10 = 1048576 中可能。
100ms 一种线路,需要花费104857.6s 。
9.总共n+2 个时间,事件 1 - n 表示对应主机成功反问信道,未遇到冲突,该概率为p(1-p)^(n-1),n+1 表示空闲信道该概率为(1-p)^n ,n+2事件是冲突。
所以冲突概率为1-np(1-p)^(n-1) - (1-p)^n.10.使用层次性协议,可以将设计问题,分解成各个更小并且更易于管理的小块。
这意味着协议可以更改却不会影响到高层或者低层的协议。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第一章笔记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第一章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文末有彩蛋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1.2.1 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概念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合体。
计算机系统:高级分布式系统(给用户提供透明的应用环境,简单讲用命令,远程进行处理)多机系统(同一机房许多大型机房互联组成的系统)计算机组成元素(两大类):a 网络节点:分为端节点,和转发节点。
端节点:信源(如用户主机)和信宿节点(如用户终端)转发节点:通讯中网络的通讯过程和信息转发,如交换机,集线器等。
b 通信链路:通讯过程中的信道,如电话线,同轴电缆等。
网络拓扑结构(6种):星型:计算机连接在一台设备上。
环型:计算机一台连接一台,如同圆圈。
树型:如同树杈。
全连接型:所有计算机相互连接。
总线型:一根线连接电脑。
不格则型:一台计算机可以连接1台,2台等。
网络分类(常规3大类):局域网(学校),城域网(城区),广域网(国内,国际)。
使用的方式:可分为校园网,企业网。
内网:使用防火墙同外部公网通讯,使用的技术:tcp/ip协议和b/s结构。
外网:公网通讯。
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 办公自动化。
(2) 电子数据交换。
(3) 远程教育。
(4) 电子银行。
(5)证券和期货交易。
(6)娱乐和在线游戏。
1.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接口协议:层之间的界限是另外一些相互作用的集合。
OSI/RM模型:a 应用层:协议直接为端用户服务。
b 表示层:提供一个可供应用层选择的服务的集合,使得应用层可以根据这些服务功能解释数据的含义。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数据的表现方式、它的语法和语义。
表示服务的例子有统一的数据编码、数据压缩格式和加密技术等。
c 会话层:支持两个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1) 把两个表示实体结合在一起,或者把它们分开,这叫会话管理。
2) 控制两个表示实体间的数据交换过程,例如分段、同步,这一类叫会话服务。
d 传输层:在低层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通用的传输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第五版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23 —
1.5.2 环形网络
环型网络(Ring Network)是将各个计算机与公共的缆线连接,缆线的两端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数据在环路上以固定的方向流动。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6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 29 —
1.6.1 有线传输介质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两个导体组成,其外导体是一个空心圆柱形导体,它围 裹着一个内芯导体,内外导体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结构和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 7—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结构和发展
— 8—
1.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多台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系统。 它和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的显著区别在于:这里的多台主计算机都具有自主 处理能力,它的典型代表是ARPA网(ARPANET)。
星型网络的优点是建网容易,网络控制简单,故障检测和隔离方便。其缺点是网络中 央结点数据转发负担过重,容易形成数据通信瓶颈。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26 —
1.5.4 其他拓扑结构
1.树型(层次型)网络 树型(层次型)网络是一种分级结构,可以看成是星型拓扑的扩展。它的形状像一棵 倒置的树,顶端有一个带分支的根,处于最高位置的结点(根结点)负责网络的控制。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网络工程师第5版教程已经上市,那么与第4版相比有哪些变动呢?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对比变化大吗?与第4版教程内容相比,第5版结合新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能够根据最新版教程来进行复习。
至于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的具体变化,想了解的考生能够在希赛网观看网络工程师教程对比公开课,希赛讲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的变化,让考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第5版教材的改版内容。
网络工程师新版教程具体目录如下: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3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61.3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7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9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11.5 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 18 1.5.1 SNA 181.5.2 X.25 201.5.3 Novell NetWare 211.6 OSI协议集 22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7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72.2 信道特性 282.2.1 信道带宽 282.2.2 误码率 302.2.3 信道延迟 302.3 传输介质 302.3.1 双绞线 302.3.2 同轴电缆 312.3.3 光缆 332.3.4 无线信道 342.4 数据编码 352.5 数字调制技术 382.6 脉冲编码调制 402.6.1 取样 402.6.2 量化 412.6.3 编码 412.7 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41 2.7.1 数据通信方式 412.7.2 交换方式 432.8 多路复用技术 462.8.1 频分多路复用 462.8.2 时分多路复用 472.8.3 波分多路复用 482.8.4 数字传输系统 482.8.5 同步数字系列 502.9 差错控制 502.9.1 检错码 512.9.2 海明码 512.9.3 循环冗余校验码 53第3章广域通信网 563.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63.1.1 电话系统的结构 563.1.2 本地回路 573.1.3 调制解调器 613.2 X.25公共数据网 633.2.1 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64 3.2.2 HDLC协议 693.2.3 X.25 PLP协议 753.3 帧中继网 783.3.1 帧中继业务 783.3.2 帧中继协议 803.3.3 帧中继的应用 823.4 ISDN和ATM 833.4.1 综合业务数字网 833.4.2 ATM虚电路 873.4.3 ATM高层 883.4.4 ATM适配层 893.4.5 ATM通信管理 90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 934.1 局域网技术概论 934.1.1 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934.1.2 LAN/MAN的IEEE 802标准 98 4.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004.2.1 LLC地址 1014.2.2 LLC服务 1014.2.3 LLC协议 1024.3 IEEE 802.3标准 1034.3.1 CSMA/CD协议 1034.3.2 CSMA/CD协议的性能分析 108。
计算机网络(第5版)

计算机网络(第5版)•内容简介:《计算机网络(第5版)》是国内外使用zui广泛、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经典教材。
全书按照网络协议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结合Internet给出了大量的协议实例。
在讲述网络各层次内容的同时,还与时俱进地引入了全新的网络技术,包括无线网络、3G蜂窝网络、RFID与传感器网络、内容分发与P2P网络、流媒体传输与IP语音,以及延迟容忍网络等。
另外,本书针对当前网络应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讨论,而且把相关内容与全新网络技术结合起来阐述。
《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适用对象非常广泛。
由于本书的重点立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同时兼顾了Internet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等内容,因此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都是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每章后面给出了大量练习题,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酌情安排课后练习。
此外,本书对于从事网络相关技术研究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Andrew S.Tanenbaum,获得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哲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荷兰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并领导着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小组。
同时,他还是一家计算与图象处理学院的院长,这是由几家大学合作成立的研究生院。
尽管社会工作很多,但他并没有中断学术研究。
多年来,他在编译技术、操作系统、网络及局域分布式系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设计规模达数百万用户的广域分布式系统。
在进行这些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他在各种学术杂志及会议上发表了70多篇论文。
他同时还是5本计算机专著的作者。
Tanenbaum教授,开发了大量的软件。
他是Amsterdan编译器的原理设计师,这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用来编写可移植编译器的工具箱。
华思世纪CCSP中文实验手册第五版

中国思科华为3COM网络技术论坛推荐使用 更多推荐:华思世纪网络安全系列教程 CCSP 网络技术实验手册 (中文第五版)内部资料翻版必究中国思科华为3COM网络技术论坛推荐使用 更多推荐:致学员:感谢你选择华思世纪学习认证中心制作的 《初级网络工程师试验补充教材》 , 本图书是由多名行业内资深网络工程师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而编写的, 编写的宗旨 是在没有脱离原认证考试的大纲的基础上,融合了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们在 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了生搬硬套。
在语言上,我们采用更简练易懂的词语让晦涩难 懂的理论知识原理很容易被学员接受。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随书配送教学光 盘,光盘包括老师的讲课录像和实际工程抓屏操作录像,使大家更好的将理论知 识应用到试验中去,理解试验中的精髓部分。
读者的反馈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读者确认书中有错误,请将 详细的信息发送至 windows5550@,以便我们及时更正书中的错误, 我们会不断努力,将我们的精华展现在您的面前。
再次感谢华思世纪的 CCIE 讲师们,从左起宁波老师(双 CCIE),白涛(安 全 CCIE),冯旭辉老师(路由 CCIE),范磊老师(双 CCIE),赵丽老师(路由 CCIE)。
感谢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和今后一直关心我们的这些 CCIE 讲师们,是 他们创造了网络教育的奇迹!努力吧!超越我们才是你们需要做的。
中国思科华为3COM网络技术论坛推荐使用 更多推荐:华思世纪网络攻防体验中心教材编写组 CCIE#13151 CCIE#13155 2006-12-1特此声明:此书作者冯旭辉老师郑重声明,此书版权归个人所有,任何人不得在未经 过作者授权的基础上出售,销售,印制此书,并作为商业活动,一经发现,作者有权 在当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中国思科华为3COM网络技术论坛推荐使用 更多推荐:中国思科华为3COM网络技术论坛推荐使用 更多推荐:我不想占用大家太多得时间去写一些所谓的公司的成功;所谓的公司取得的成就,假 相的东西是站不住脚的,我本身就是搞技术的,搞教学出来的,那么就没有那么多华丽的东 西呈现给大家,希望牺牲大家 5 分钟的时间阅读下面的文章,这是我个人的心血的总结,希望 能够对大家在网络的学习中起到点拨的作用.---------heyna 冯旭辉解读华思世纪网络大师创造的教育奇迹 精神篇章精神力量,古老而又神秘的东西,有很多人喜欢把精神和灵魂联系起来。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第五章无线通信网笔记

网络工程师(第五版)第五章无线通信网笔记2. 码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是一种扩频多址数字通信技术,通过独特的代码序列建立信道。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的信号不是用频率或时隙来区分,而是使用不同的码片序列来区分。
3. 第二代移动通信升级版 2.5G2.5G 是比 2G 速度快、但又慢千 3G 的通信技术规范。
5.1.3 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数字蜂窝通信系统提供第二代蜂窝通信系统提供的所有业务类型,并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
5.2 无线局域网5.2.1 WLAN 本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技术分为两大阵 IEEE 802.11准体系和欧洲邮电委员会 (CEPT) 制定的 HIPERLAN (High Performance Radio LAN 标准体系。
IEEE 802.11 定义了两种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一种是基础设施网络(InfrastructureNetworking), 种是特殊网络 (Ad Hoc Networking)。
在基础设施网络中,无线终端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 AP) 访问骨干网设备。
接入点如同一个网桥,它负责在802. 802.3 MAC 协议之间进行转换。
一个接入点覆盖的区域叫作一个基本服务区(BasicService Area, BSA), 接入点控制的所有终端组成一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 BSS)把多个基本服务集互相连接就形成了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 DS) DS 支持的所有服务叫作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它由两个以上 BSS 组成。
5.2.2 WLAN 通信技术现有的无线网主要使用种通信技术:红外线、扩展频谱和窄带微波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5版教程已经上市,那么与第4版相比有哪些变动呢?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对比变化大吗?与第4版教程内容相比,第5版结合新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根据最新版教程来进行复习。
至于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的具体变化,想了解的考生可以在希赛网观看2018网络工程师教程对比公开课,希赛讲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的变化,让考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第5版教材的改版内容。
网络工程师新版教程具体目录如下: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6?我国互联网的发展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9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9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11?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18?OSI协议集22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27?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7?信道特性28信道带宽28误码率30信道延迟30?传输介质30双绞线30同轴电缆31光缆33无线信道34?数据编码35?数字调制技术38?脉冲编码调制40取样40量化41编码41?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41 数据通信方式41交换方式43?多路复用技术46频分多路复用46时分多路复用47波分多路复用48数字传输系统48同步数字系列50?差错控制50检错码51海明码51循环冗余校验码53第3章?广域通信网56?公共交换电话网56电话系统的结构56本地回路57调制解调器61?公共数据网63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64 协议69协议75?帧中继网78帧中继业务78帧中继协议80帧中继的应用82?ISDN和ATM83综合业务数字网83虚电路87高层88适配层89通信管理90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93 ?局域网技术概论93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93 的IEEE802标准98?逻辑链路控制子层100 地址101服务101协议102?标准103协议103协议的性能分析108和PHY规范109交换式以太网114高速以太网115虚拟局域网118?局域网互连120网桥协议的体系结构120 生成树网桥123源路由网桥129?城域网131城域以太网132弹性分组环135第5章?无线通信网139 ?移动通信139蜂窝通信系统139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140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42 ?无线局域网143的基本概念143通信技术145体系结构150移动AdHoc网络156的新进展165?无线个人网169蓝牙技术170技术175?无线城域网181关键技术181子层182向4G迈进183第6章?网络互连与互联网186 ?网络互连设备186中继器186网桥187路由器188网关189?广域网互连190网络层内部结构191面向连接的网际互连192无连接的网际互连194?IP协议197地址198协议的操作200协议数据单元202?ICMP协议203?TCP和UDP协议204服务205协议205拥塞控制208协议211?域名和地址211域名系统213地址分解协议214?网关协议218自治系统218外部网关协议218内部网关协议220核心网关协议228?路由器技术229技术230技术232第三层交换技术234 ?IP组播技术236组播模型概述236组播地址237因特网组管理协议238 组播路由协议242?IPQoS技术247集成服务248区分服务250流量工程252?Internet应用254远程登录协议255文件传输协议256简单邮件传输协议257超文本传输协议258应用261第7章?下一代互联网265?IPv6265分组格式266地址270路由协议275对IPv4的改进277?移动IP278移动IP的通信过程278移动IPv6280?从IPv4向IPv6的过渡284隧道技术285协议翻译技术292双协议栈技术296?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298地址的分配299我国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301 第8章?网络安全304?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304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304网络安全漏洞305网络攻击305安全措施的目标306基本安全技术306?信息加密技术307数据加密原理307经典加密技术308现代加密技术308?认证312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312认证协议313基于公钥的认证314?数字签名314基于密钥的数字签名314 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315 ?报文摘要315报文摘要算法316安全散列算法317散列式报文认证码318?数字证书319数字证书的概念319证书的获取320证书的吊销321?密钥管理321密钥管理概述321密钥管理体制322?虚拟专用网325虚拟专用网的工作原理325第二层隧道协议327安全套接层337?应用层安全协议341安全的电子交易344?可信任系统346?防火墙348防火墙的基本概念348防火墙的功能和拓扑结构349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353计算机病毒概述353计算机病毒防护355?入侵检测357入侵检测系统概述357入侵检测技术363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364?入侵防御系统364入侵防御系统的概念364入侵防御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区别365的优势与局限性365第9章?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服务器367 ?网络操作系统367操作系统367操作系统简介370?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371本地用户与组371活动目录372远程桌面服务377远程管理381网络配置384文件和目录管理390用户和组管理398?WindowsServer2008R2IIS服务的配置404服务器的基本概念404安装IIS服务404配置Web服务器405配置FTP服务器407?LinuxApache服务器的配置409 的安装与配置409建立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410建立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410 中的访问控制411?DNS服务器的配置412服务器基础412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422服务器的安装424?DHCP服务器的配置427服务器基础427服务器的配置428服务器的配置431?Samba服务器的配置432协议基础432的主要功能433的简单配置434?WindowsServer2008R2安全策略435 安全策略的概念435账户密码策略设置438策略设置440站点数字证书443第10章?组网技术449?交换机和路由器449交换机基础449路由器基础455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458 ?交换机的配置459交换机概述459交换机的基本配置460 配置和管理VLAN464生成树协议的配置468 ?路由器的配置470路由器概述47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472 ?配置路由协议482配置RIP协议482配置IS-IS协议488配置OSPF协议490配置BGP协议494?配置广域网接入499配置PPP和DCC499配置帧中继503配置ISDN504?IPSec配置与测试506实现的工作流程506配置举例510常见的故障514?IPv6配置与部署517隧道配置518隧道配置521?访问控制列表525的基本概念525配置命令527综合应用531第11章?网络管理537?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537 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537 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538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540?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542管理信息的组成542网络监控系统的配置543网络监控系统的通信机制544 ?网络管理功能域545性能管理545故障管理551计费管理552配置管理553安全威胁555安全管理558?简单网络管理协议559?管理数据库MIB-2572被管理对象的定义572的功能组577管理信息库581?RMON584的基本概念584的管理信息库585的管理信息库586?网络诊断和配置命令587?网络监视和管理工具617 网络监听原理617网络嗅探器618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618?网络存储技术62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626网络存储630第12章?网络规划和设计633 ?结构化布线系统633?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636 网络系统生命周期636网络开发过程639网络设计的约束因素643?网络需求分析644需求分析的范围644编制需求说明书655?通信流量分析657通信流量分析的方法657通信流量分析的步骤658?逻辑网络设计664逻辑网络设计目标664需要关注的问题665主要的网络服务666技术评价667逻辑网络设计的工作内容668?网络结构设计669局域网结构669层次化网络设计673网络冗余设计675广域网络技术677广域网互连技术682安全运行与维护689?网络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工具694 网络故障诊断694网络故障排除工具696网络故障分层诊断698?网络规划案例699案例1699案例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