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究

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究
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究

31

2013年第9期 第29

[摘 要]台湾的社区规划师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许多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宝贵经验。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思想、人员与机制上的准备。社区规划师具有服务性、公共性和当地性三种基本特征,有明确的服务范围与工作内容,其选聘也有相关制度与要求。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实践可为我国大陆的城市发展与公众参与提供借鉴。[关键词]社区规划师;制度建构;社区营造;台湾

[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9-0031-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lanning In T aiwan/Y ang Furong, Huang Yinglin

[Abstract] Community planning in T aiwan has developed over decades and accumulated rich public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There was a preparation of thought, people, and institution before community planning came into existence. Community planner provides localized public service with clear scop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planners has related institution and requirements. Taiwan’s community planning system can be a reference for mainland Chinese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Key words] Community planner,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 Community creation, T aiwan

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究

□ 杨芙蓉,黄应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台湾地区体制转型以及政治、经济力量的重组,社会各阶层对于社会发展及社会学的关注热潮逐渐兴起,逐步建构起了以社区为核心的新的文化主调。社会团体和社区网络越来越强调市民权利与地方文化价值,这与原先相对封闭的规划体系,以及以行政当局为主导、强调经济发展主义取向的规划理念之间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对抗[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建构动力成为推动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形成的主要力量。本文试图对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加以探究。

1社区规划师制度形成的基础

1.1思想上的准备

台湾的社区运动最初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从工作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以争取社区生存环境权益为目的的抗争性活动。随着都市化程度的日益增高,都市人口快速扩张,使得对公共建设及住宅的需求增加。而原先传统的规划程序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管制,缺乏沟通渠道,以

至于公共政策与计划的执行遭遇重重阻碍,使得都市环境品质不断降低,空间规划中的问题层出不穷[2]。例如,1988年台北庆城街居民反对公司在社区内兴建敦南变电所,以及1990年南港山猪窟居民反对环保局在该地兴建垃圾掩埋场等。

(2)社区生活环境的经营式工作。不同于官方社区发展工作所采取的自上而下推动的方式,民生社区的工作者采取与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的“蹲点”方式推动社区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区的内外资源,并带动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忱。

(3)社区居民的环境参与式规划设计工作。由居民自己参与环境改造工作,提出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加以推动实施。这种参与式设计可望塑造出以社区居民为本的、体现新价值观的空间。例如,1992年台北市福林社区双溪河滨公园及1993年台北县三重后竹围社区公园等,都是采取这种工作方式完成提案并获得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进入发包及施工阶段[3]。

不管是以争取权益为目的的抗争性活动,还是自助性的社区发展工作,亦或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式规划设计,都使得当局与社会间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了变化,

[作者简介]

杨芙蓉,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黄应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

32

方自下而上的力量组织起来,以改善全台湾的社区生活条件。这一计划动员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术团体,在组织、技术咨询和管理方面为地方社区提供援助。这一计划尝试将不同部门和机构所拥有的资源横向整合起来,同时建立了从上到下并延伸至乡镇和社区的纵向实施体系[5]。这一计划最先开始在台北市探索并施行,采用图1所示的机制架构。

但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的推动过程中,当时的执行机制存在若干缺陷,给“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的推动与发展造成了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中,许多社区的《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由于工程造价太高、预算编制无法配合、后续管理维护困难等现实问题,加上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分工作业的沟通与协调困难,导致许多参与规划的居民在冗长繁复的协调工程中,对相关部门的不满愈来愈多。

(2)社区内部的里长、社区发展协会等各方由于利益与立场的冲突,自身整体意见的沟通、整合也很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部门的执行难度。

(3)最初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多少带有一定的中产阶级色彩,在一些中产阶级的社区比较容易开展,而更多弱势但更迫切需要进行环境改造的社区却由于资金筹措困难、难以找到适当的

从而宣告了一个新的格局—市民社会的来临。可以说,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思想基础由此奠定。

1.2人员上的准备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的地方文史工作室纷纷涌现。社区文史工作室将自身的工作任务定义为针对地方乡土的人文发展过程,寻根探源记录保存社区的文化资产,并建档出版,将土地、社区及人的关系以历史记忆串联,同时配合时代潮流,对未来社区理想的生活空间提出前瞻性规划,凝聚社区意识,激发居民参与,发展出独特的社区文化[4]

。例如,高雄的“柴山自然公园促进会”宣传生态保育,抗拒石油化工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沪尾文史工作室”和“赤文史工作室”则针对地方的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进行保护与整理。这种地方文史社团的兴起,反映的不仅仅是地方争取文化自主权、环境参与权的意识,同时也是对由当局所掌握的、以都市计划对地域社会进行角色分配的功能的一种质疑。这些文史社团的涌现,为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储备了人员组织上的力量。

1.3机制上的准备

1994年,台湾当局通过文化建设委员会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其目的是将地

专业协助等问题,而无法开展“社区总体营造”计划。

上述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有能够使社区与专业者成为更加亲密关系的制度来共同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的实施,由这些困境而引发的反思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形成做好了机制上的准备。

2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构建

1999年,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开始

推动社区规划师制度,以期为社区提供专业咨询和进行地区环境整治的规划设计服务,形成自下而上的参与规划,实

现“社区总体营造”目标。在1999年4月,台北市共有59家、62个提案报名参加了社区规划师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台北市的社区规划师呈现出了积极的发展热情,成效卓著。由此,规划部门希望通过地方立法,推动社区规划师工作和城市发展[6]。全台各地纷纷仿效,从而开始了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历史性的操作,同时也开始重新界定建筑空间专业的地位与意义,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建筑师的操作模式,以回应地方化的需求[7]。将“社区规划师”定义为“一群具有高度热情且走入社区的空间专业者,如同地区环境的医生一样,主要藉由在地化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坐落在各社区中,就近为社区环境进行诊断工作,并协助社区民众提供有关建筑与公共环境议题方面的专业咨询,亦可协同社区制订推动地区环境改造与发展的策略,以提升社区的公共空间品质与环境景观”(台北都市发展局,2001)。这可以说是将“社区规划师”作为一种制度在台湾各地进行了落实。

2.1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的基本特征

台湾的社区规划师具有“服务性” “公共性”“当地性”三种基本特征。

(1)“服务性”指社区规划师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环境专业背景,并具有服务社区的精神,是专为社区服务的“义工”。

1 台北市社区总体营造机制架构

资料来源:台北市都市发展局。

33

2013年第9期 第29卷

造,或于该地区执行过相关规划设计业务工作等),有热心投入的意愿。

(5)社区规划师应征者应在受聘期间内设置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并应将该工作室设置于拟服务的行政区内;若非位于拟服务的行政区内,则需在该区内寻求适当的场地设置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并需在受聘期间内定期派员驻点提供社区服务。

(6)社区规划师应征者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设备,并设有专属网页(或博客),以连结政府部门的相关网站,执行网络上的专业咨询服务工作[9]。

各地都市发展局先依据征选办法对申请者的应征资格进行书面审查,并视情况到申请者所提出的社区规划师工作室驻点位置进行实地走访,同时由专家学者与行政部门代表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就书面审查通过者进行评选。评选委员会一般要求应征者出席相关评选会议进行说明。评选委员会依据申请者的服务计划书,将申请者团队成员简历及相关合作团体、认养范围与工作计划、社区规划师工作室设置的相关计划、以往参与推动社区营造的相关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等作为评选重点来进行评选。考虑到服务范围的平均分布和使社区规划师相对较弱势的社区或地区也能享受到相关的服务,对报名去以往较少社区规划师参与地区的应征者,通常会予以优先考虑。

评选委员会得出的评选结果将由相关部门发函通知申请者,并办理“社区规划师”授权证书,如此即可被聘任为当届的“社区规划师”,开始对其服务范围进行为期1年的服务工作。

(2)“公共性”是指社区规划师的角色是介于当局与民众之间,自身拥有自主性,同时还要保持专业价值观,其专业职能和素养的发挥是以处理“公共空间”的议题为范畴的,而非处理为私人营利的事务。

(3)“当地性”是社区规划师最为重要的特征,要求社区规划师对其服务的地区环境和民情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具有深厚的地域情感因素,能够就近协助社区提供与当地公共环境相关议题的专业咨询及环境改造计划构想等[8]。2.2社区规划师的服务范围与工作范畴

社区规划师的服务范围不限行政区域,既可以以生活圈、里群为服务范围,又可以以议题导向方式为服务范围。社区规划师须提供设在当地的工作室,以使社区服务符合当地精神。

从1999年台北市率先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到2001年这一制度推广到台湾各地,十几年来,社区规划师在各地的工作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置社区规划师工作室,组成工作团队,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2)参与地区环境改造、都市更新的咨询、发掘、整理和协助研究,提出规划设计构想;协助社区提出《地区发展计划》。

(3)负责各地“社区规划师”网站等专属网页的经营维护管理。

(4)列席参加有关社区环境改造、都市更新等与规划设计相关的部门会议,参与都市发展研讨,成为社区与政府间沟通的桥梁。

(5)参与各地都市发展局委托的相关事宜,协助社区推动相关事务,如社会福利、健康医疗、产业发展、治安交通、公共卫生、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境心理和环保生态等社区事务。

(6)参与各地都市发展局举办的社区规划师交流活动及继续教育,并接受各地都市发展局的服务考评。都市发展局根据社区规划师协助推动社区营造工

作的成果,将其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届社区规划师续聘的参考。2.3社区规划师的征选和聘任

以台北为例,1999年第一届社区规划师采取服务制,即提供有偿服务,由台北市都市发展局提供年度工作经费补助;到2000年,大部分社区规划师工作团队仍采取服务制,但也出现了部分荣誉制,即无偿服务,无年度工作经费补助;到第三届(2001年),社区规划师已全部采取荣誉制(表1)。

以此为参照,以后在台湾各地实行的社区规划师也基本为无偿服务,其特定的角色定位为社区规划师的征选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1)社区规划师征选主要面向专业领域的个人或团体,专业领域主要包括都市计划、都市设计、都市更新、社区营造、环境规划、社区发展、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文化艺术、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社区福利与安全、地方产业、公共卫生等相关社区及环境规划设计专业领域。

(2)除此之外,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或团体,对社区营造工作具有高度热情,或曾经参与社区营造相关培训课程,且长期投入参与社区工作的志愿者,也可以报名参加社区规划师的甄选。但这些非专业领域的个人或团体,需要在服务计划书中说明可与之合作的团队,如学术团体、社区大学、民间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学会和公会等。

(3)社区规划师应征者必须是具有合法身份的机构,如技术顾问机构、公司、法人、事务所、学术团体、学校(系、所)、社区大学、社区发展协会、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民间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或为学会、公会之会员(个人会员或团体会员均可)及里办公处。

(4)社区规划师应征团队须对当地环境(拟从事服务的行政区范围,即拟服务的社区)有相当的了解或有地域情感的因素(如出生地、工作地、曾对该地区有深入研究、曾参与该地区环境改

表1 1999~2002年台北市社区规划师

工作团队数统计

服务制2829——荣誉制—135253合计

28

42

52

53

资料来源:台北市都市发展局。

2.4社区服务计划书

各地在征选社区规划师的过程中,要求提出申请的个人或团体能够提供服务计划书,作为征选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一般情况下,社区服务计划书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应征的个人或团队简介(团队须说明代表人),应说明过去3年内所陪伴社区的观察成果与记录,并说明合作的团队性质,如学术团体、社区大学、民间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学会和公会等。

(2)主要成员的职务、学历和经历说明、专业工作成就与表现。

(3)对于服务范围的相关议题、提案。

(4)社区规划师的参与动机和自我期许。

(5)未来的工作计划与重点项目。

(6)社区规划师工作室设置地点说明(含服务时段、设备概况、会议空间、设置地点照片说明、服务地区的相邻性关系等)。

(7)社区规划师工作室所处的土地或房屋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对于本届任期1年内的使用同意书。

(8)曾经参与推动或协助社区营造的经验与成果或代表性参考作品。例如,参与各类社区营造、都市发展、社区规划、环境改造等相关研习或活动,与社区互动概况,社区规划成果或计划、提案等。

2.5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室

通过各地都市发展局甄选的社区规划师,要求在其服务责任范围内设置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并提供工作室现场照片。社区规划师工作室可为所属工作团队的办公场所、里办公处或其他开放、公共的空间等,为社区民众提供可定时、定点就近洽谈、咨询、研讨各项地区公共空间环境相关议题的场所,或社区动员活动及规划设计方案的讨论场地。工作室的设置需取得该地点所有权人或管理人的使用同意书或合约书(至少1年以上,若变更工作室地点,须提前1个

月通知转发部门,并及时发出公告,使

社区居民周知)。加强各社区规划师工

作室、社区规划服务中心与各地都市发

展局及相关单位的信息和规划数据库

的连结,并使居民就近取得必要的相关

专业咨询服务及进行实时的行政事项

信息咨询。同时,各个社区规划师工作

室都要具体公告其服务时间、地点及联

络方式。

3台湾地区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推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台湾的社区规

划师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制度和工

作方式都在逐步优化。

3.1社区规划师培训

在社区规划师制度推动过程中,社

区规划师的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各地方居民的组成特性、社会经济条

件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制度实际推

动中发现,社区规划师在进行工作时,

除需具备空间领域的专业知识外,亦

需借助各个领域的经验与专长,尤其需

要对社区工作拥有持续热情的年轻人投

入。因而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于2000年

以行政部门为主导,开办对专业者进行

继续教育的方式,制订了“青年社区规

划师培训计划”,培养青年空间专业者

沟通、协调和整合的能力,使其具备推

动社区规划事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

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推行培养后备力量。

以此为先导,台湾各地纷纷开展了

此类计划,逐渐建立起了社区规划师培

训制度,这对社区营造工作的长远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培训中,邀请各领

域的专家与达人,与学员一起共同思考

城市及社区未来的生活模样,带领学员

体验城市及社区多样的生活与活力。此

外,培训课程串联民间非政府组织、非

营利组织、社区、学校以及相关企业组

织,让学员了解如何通过资源的连结创

造宜居的生活环境,社区规划师培训课

程还包括分享成功的社区经验等。

根据实际需要,各地每隔一两年就

会集中举办社区规划师培训,并将培训

内容与成果集结成册,作为这一年度培

训的总结,为以后的培训提供经验。这

一培训计划为台湾各地的社区培养了大

量社区规划师。

以台北市为代表,从2000年首度

开办“青年社区规划师培训计划”到

2012年转型为“储备社区规划师”,在

这个社区规划师培训制度中,社区规划

师的培养大约经历了以下四阶段。

第一阶段为培训阶段。这一阶段是

从无到有的阶段,通过社区规划师培训,

为社区提供了最初的服务于社区的“种

子”力量,使得社区规划师制度和社区

营造计划得以顺利地传承下去。

第二阶段为养成阶段。通过这一阶

段的培训,社区规划师在数量上得以增

加,服务能力上得以提升,逐渐成为陪

伴社区的“绿苗”,使得更多的社区居

民和专业人员认识和了解社区规划师制

度,为更多的人员投入到社区规划师培

训和社区相关服务中做了重要的宣传与

准备。

第三阶段为服务阶段。前两个阶段

的培训已为社区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专业

人员,同时,通过几年的社区服务实践,

这些社区规划师已得以成长并逐渐进入

茁壮期,成长为为社区规划与营造提供

更多帮助的“参天大树”,在各个社区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得社区规划

师制度和社区营造计划深入人心,让更

多的社区居民关注与社区相关的生活和

空间环境议题。

第四阶段为资深阶段。这一阶段

的社区规划师数量已基本满足社区的需

求,许多社区规划师通过多年的陪伴社

区和服务社区,已成为社区的资深规划

师。因此,培训的重点开始转向为社区

培训储备力量,让更多有为社区贡献意

愿的专业人员甚至非专业人员投入到这

一制度中。这一阶段的“储备社区规划

师”培训,突破了以往3个阶段的课程,

在核心课程中让学员提早进入社区参与

实习课程,促使学员提早陪伴社区,以

34

达到长期协助地区经营工作的目的。

3.2社区营造中心

为培养社区居民讨论社区规划问题的习惯,提供固定的讨论、聚会场所,并为居民、社区规划师或其他人员提供参与社区、邻里、空间、环境和规划等相关议题的学习机会,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于2001年起主导开设了“社区规划服务中心”。在这一机制建立过程中,开办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以及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鼓励相关专业者与大专院校的

学生走出校园,关怀邻近社区,走入社区,与社区结合,也为了利用相关院校及相关团体丰富的教学与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来解决短期内规划服务中心设置地点不易寻觅、经费筹措困难和人员短缺等现实问题,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优先鼓励台北市相关专业科系的院校以及相关专业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认养各个行政区。这个机制的设立激励了空间专业者,藉由这些具有奉献热情、熟知地区环境的空间专业者与团队发挥了“社区规划师”的功能,为社区提供了专业咨询或地区环境诊断的专业规划设计等服务性工作。

尤其是具有相关专业科系的学校与周边社区相邻,社区居民与学校师生间原本就具有密切的关系。社区为学校提供了部分宿舍出租与生活消费,而学校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假日运动休闲的场所,社区与学校互相依赖。“社区规划服务中心”的成立既为学生提供了在当地社区中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又解决了社区规划师短缺的问题,实现了专业人员、社区及行政部门三赢的效果。台湾各地也纷纷采取这一模式,并逐渐加以发展,成立了“社区营造中心”。

“社区营造中心”进一步调整了“社区规划服务中心”的工作属性,以大生活圈为主要工作服务范围,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社区内与环境相关课题的搜集、整理;检查与追踪社区内各公、私部门投资的相关计划;为社区规划师提供必要的工

作支持,协调讨论相关议题。

可以说,“社区营造中心”的建立,

建构了一个社区资源平台,同时结合社

区大学志愿者群体,完善了社区服务志

愿者网络,促成了横向人力资源的协助,

大大推动了社区总体营造的发展(图2)。

3.3社区营造网站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以及关注社

区生活与安全,希望能借助相关网页开

启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及空间美学的兴

趣,台湾地区各地县市都市发展机构仿

效台北市借助都市发展局架设“社区规

划师总网站”等计算机网际网络系统,

与各个社区规划师工作室次网络形成网

际网络联机,纷纷成立各自的社区营造

专门网站,如“台北市社区营造中心网

站”“台南市社区营造专属网站”等。

网站提供了各社区规划师的工作进度与

工作成果,同时开放线上咨询服务,方

便民众及时取得相关城市规划与建筑行

政事项和信息的咨询。同时,网站上传

有许多与社区规划相关的论文、讲义等

资料,成为台湾地区信息最丰富的官方

网站之一。

此外,为建构立体链接的社区营造

网络,引入社区大学丰富的民间资源参

与社区规划与环境改造工作。一些地方

都市发展机构在其已有的社区志工网络

基础上,建立起人力服务资源交流互助

的工作平台,协助“社区营造中心”与

社区规划师工作的开展。

3.4社区大学的社区营造课程

除了针对专业人员的社区规划师培

训制度外,各地都市发展机构为了更广

泛地宣传社区营造制度,推广社区规划

师制度,还结合各地的社区大学,共同

合作开办“都市规划与社区营造”等相

关内容的宣导课程。希望借助社区大学

的学分认证制度,让市民学员学习如何

参与地区环境改造,发现台湾各地的地

方特色,凝聚社区共同意识,以推动社

区全方位的发展。

4结语

社区规划师制度在台湾地区已经历

了十几年的实践推广,社区规划师的人

数在逐步增加,社区规划师的社会功能

得到了弘扬,在社区营造、地区发展计

划、都市空间改造及城乡风貌改造运动

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区规划师

服务市民的可及度与普遍性有了切实提

升,社区规划师成了生活环境空间改善

的重要推手,城市因他们的努力而发生

了很大变化。

可以说,台湾地区的规划经历了最

初的由专业规划师为人民规划(Planning

for People,简称“PFP”)阶段,到

社区规划师与人民共同规划的阶段

(Planning with People,简称“PWP”),

如今的理想目标是致力[下转第40页

]图2 社区营造中心的作用

资料来源:台北市都市发展局。

35

2013年第9期 第29卷

市场和社会之间权力与利益关系格局协调博弈的产物,必将随着制度之外各种力量的进一步变化而变化。笔者认为,随着深圳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均衡化,基于社区利益诉求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和市场驱动型的社会规划师制度将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而在基层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逐渐从当前的服务于政府的政府规划师群体中分化出更多的社区规划师。这部分社区规划师群体在价值观和归属感上,将进一步确立基于社会和市场的职业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体系。这也有利于在社区层面,规划师群体以规划手段成为推进社区发展转型的强大动力,促进基层民主的发育和加强社会建设。与此同时,政府主导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将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如同深圳的改革开放具有示范意义,深圳在社区规划师制度方面的探索同样对全国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意义。当前,我国内地(如成都)存在的社区规

划师制度主要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社

区规划师,但不远的将来,随着内地城

市自下而上的市场与社会力量的逐步崛

起,社区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社区规划师

群体也将逐步发展壮大,社区规划师作

为一种制度将不断完善。届时,社区规

划、平民规划和沟通规划也将成为城市

规划的主旋律。

[注 释]

①深圳市城市规划实行垂直管理,主管部门为市

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该部门在各区(新区)

设有若干个管理局的派出机构。

[参考文献]

[1]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英国的社区规划

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规划师,2009(3):

85-89.

[2]孙启榕.全球地方化的论述与实践—从

台北社区规划师制度谈起[J].世界建筑,

2009(5):27-28.

[3]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

及其在我国推广的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

2007(4):74-78.

[4]王婷婷,张京祥.略论基于国家—社会关

系的中国社区规划师制度[J].上海城市规划,

2010(5):4-9.

[5]布赖恩·贝利.比较城市化[M].顾朝林,等

译.商务印书馆,2010.

[6]陈有川.规划师角色分化及其影响[J].城市

规划,2001(8):77-80.

[7]胡伟.纽约市社区规划的现状述评[J].城市

规划,2001(2):52-54.

[收稿日期]2013-07-20

[上接第35页]于促成由人民自己规划(Planning by People,简称“PBP”)这一公众参与规划的最高阶段,即居民成为规划的主体。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推动及参与,并继续完善社区规划师制度,台湾的规划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通过各界热心于社区营造工作的团体、个人,借助其专业职能与“当地性”的特点,协助居民与社区开展公共空间(或议题)的环境改造工作。正如台湾社区营造的倡导先驱者陈其南先生所说,这是一项“造人”的工作。社区营造最重要的工作,即是为台湾各地社区培育人才。社区规划师的概念不仅仅偏重于社区硬件、环境的规划,最重要的是给予社区居民“学习”“操作”“开创”的社区营造机会。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出现,为营造台湾地区生活空间的生态性与多样性、实现公民社会与文化价值提供了希望与改革的契机,这被认为是社区规划师不辞辛劳、不计报酬投入社区营造工作的原动力[10]。

如今,台湾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以社

区营造的体制化、法制化与资源整合为

重点工作。同时,各地的社区环境改造

计划也在这一制度的引导下,通过民众

参与的方式,正在逐步扩展至区级、生

活圈、社区和邻里各个层次。通过整体

资源的整合、“社区营造中心”的功能

强化与社区规划师的成长,以及社区总

体营造体制与社区规划师制度建构的不

断完善,社区营造的活力将扩展到全台

湾。台湾的实践也为我国大陆及亚太地

区的城市发展和公众参与社区营造提供

了可资借鉴的地域性经验。

[参考文献]

[1]黄丽玲.新国家建构过程中社区角色的转

变—“生命共同体”之论述分析[D].台北:

台湾大学,1995.

[2]王鸿楷.社区环境自主运动案例之分析[R].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行政院国家科

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1994.

[3]黄瑞茂.从“英”鉴看本土社区运动[J].中

国时报,1994:11-20.

[4]台湾都市改革组织.社区总体营造研讨会会

议手册[Z].1994.

[5]刘可强.新城市职责下的规划:1990年以来

的台湾经验[J].焦怡雪,译.国际城市规划,

2008(3):101-104.

[6]中国城市科学代表团赴台参加“第七届海峡

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及考察报告[J].城市

发展研究,2000(6):2-5.

[7]孙启榕.全球地方化的论述与实践—从

台北社区规划师制度谈起[J].世界建筑,

2009(5):27-28.

[8]王婷婷,张京祥.略论基于国家—社会关系

的中国社区规划师制度[J].上海城市规划,

2010(5):4-9.

[9]第10届台北市社区规划师征选办法[Z].

h t t p://w w w.z s c c.t p.e d u.t w/N e w/

980402/10th/10th.pdf.

[10]吴茂成.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的契机与挑

战—从社区营造看台江社造愿景与潜力

[R].“文化沃土、生态净地、科技新城”研

讨会,2003.

[收稿日期]2013-08-13

40

(新)汇率制度习题与答案

汇率制度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被称为________。 2、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比价________,其波动的界限________的一种汇率制度。与此相对,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________的变化而自由涨落,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 3、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1994年1月l日开始,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形成了以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汇率制。 5、1996年底,人民币实现________可兑换,并且要扩大开放,逐步使人民币实现________可兑换,以最终达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属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有( )。 A.国际金本位制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D.以上都是 2、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点是( )。 A.自动调节国际收支B.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C.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D.避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传播 3、按照政府对汇率是否干预,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 )。 A.单独浮动B.清洁浮动 C.联合浮动D.肮脏浮动 4、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则实行同升同降的浮动汇率制度是()。 A.联系汇率制B.弹性汇率制 C.联合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 5、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

干预,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的汇率制度是( )。 A.管理浮动汇率制B.弹性汇率制 C.联合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 6、各国执行外汇管理的机构通常包括( )。 A.外汇银行B.外贸管理机构 C.海关D.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 7、外汇管制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 A.对外汇资金的管制B.对货币兑换的管制 C.对黄金、现钞的管制D.对汇率的管制 8、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1994年我国又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从这一年起( )。 A.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B.实行统一的银行结售汇制 C.建立了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D.停止发行外汇券 9、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该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主要包括( )。 A.美元B.日元 C.欧元D.韩元 10、我国香港使用的汇率制度是( )。 A.货币局制度B.联系汇率制度 C.管理浮动汇率制D.爬行钉住汇率制 1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类型是()。 A. 联系汇率制 B. 固定汇率制 C. 浮动汇率制 D. 联合浮动 12、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开始规定成员国汇率波动幅度为()。 A. ±10% B. ±2.25% C. ±1% D. ±10%~±20% 13、1973年春以后的国际汇率制度性质是()。 A.固定汇率制度 B.钉住汇率制度 C.联系汇率制度 D.浮动汇率制度

论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精编版

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因此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汇率制度是货币比价一系列关系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以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贬值,至1994年年初人民币元/美元下浮8.17人民币元/美元,同时,中行汇买价、中行钞卖价|汇卖价、央行中间价成同等趋势的下降。由于现汇的买入需要支付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所以中行钞买价略低于中行钞卖价。 2.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为稳定货币不贬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定了汇率不贬值,并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我国货币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保持相对稳定。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僵化的、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9月31日,现钞买价陡然上升到了819.38,比上个月上升了12.33。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次市场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结果。 3.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公告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向更富弹性的方向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同时导致现钞和现汇买卖价持续下降,中行的尽管汇率水平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尚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原因探析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原因探析 摘要: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汇率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如何解释开放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动因和目的?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原因 一、背景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民币在发行时未规定其金平价。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率先在天津产生。全国各地区以天津口岸的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1994年1月1日起,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汇率。2008年4月29日,《中国证券报》发表文章称: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推行,我国推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由此,与人民币升值问题密切相关的我国汇率制度演变历史,引起人们关注。 二、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原因 1.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年) 人民币诞生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金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管理浮动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生活费比价三者加权平均来确定;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确定的依据是物价,其作用实际上是调节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

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及未来展望:文献综述 国贸091班33号黄颖茵摘要:我国的汇率制度自建国以来,经历几度变迁,最后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何了解并且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汇率制度,让其更好的适应国际环境以及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回顾我国的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尝试揭示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汇率制度中央银行一篮子自由浮动汇率 一.引言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汇率制度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对于其经济、政治、贸易等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国家曾几度变更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以求达到适应周围经济环境的效应。因此,现在我们探讨汇率制度以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人民币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应该说,当时的汇率政策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民币汇价基本稳定的政策,有利于当时外贸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但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纯粹意义上的官定汇率,完全脱离了国内外当时的经济状况对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较大幅度的高估。而且这种高度计划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精)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趋势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近三年来,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 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当前我国面临两大压力,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信贷紧缩的压力。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得外需逐步增加,通胀的压力需要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若时机把握不当,又将会导致热钱的流入,从而进一步给我国的物价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从国内来看,低端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的走高,工资的增长,以及货币的过量发行,都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 信贷规模的急速扩充, 未找到投资出口的资金流向资产市场, 形成大量的购买力, 国内资产泡沫严重。然而,信贷扩张的短期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在信贷紧缩情况下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后果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恶化,进而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在考虑作为短期应对危机的信贷扩张策略的退出时,我们又面临与通胀相类似的两难的困境,即一方面,国内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升温需要紧缩信贷;另一方面,信贷的紧缩会抑制市场需求导致资产供给的大幅下跌,资产价格的控制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长期来看,将带来“多米诺效应”。因此,原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再适用于我国。 当前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提出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法,取代了持续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相应部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所出的重要决策,使经济工作的“稳增长”取代了之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保增长”。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微调以保持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它是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我国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等各项措施,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进而起到释放经济信号、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二、香港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本土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西方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孕育和早期发展 (一)英国的济贫法 1、历史背景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导致大量贫民产生,城市贫困问题加剧,慈善机构和教会的财力入不敷出。 2、主要内容 (1)每个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由政府办理社会救济事业。 (2)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主办,每个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察人员。(3)凡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5)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 (6)将贫民分为三类:一是体力健全的贫民;二是缺乏工作能力的贫民;三是失去依靠的儿童。 3、意义 (1)政府负担起了社会救济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济活动的组织工作; (2)以教区为单位推行济贫事务; (3)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 (4)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 (5)济贫法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二)德国汉堡制(1788~1801) 1、性质: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2、背景:工作化所导致的社会贫困。 市政府 中央办事机构 分区监察员分区 监察员 分区 监察员 对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对贫民进行 调查和救济 对贫民进行 调查和救济

(1)为失业者介绍工作; (2)将贫苦儿童送往工艺学校学习; (3)将患病者送往医院救治; (4)对沿街乞讨者不予救济,避免养成依赖。 (三)爱尔伯福制(1852~1980年代) 1、性质: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2、内容: 3、意义 (1)建立了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济贫工作信息畅通,灵活高效; (2)由地方热心人士担当赈济员,提倡志愿服务精神; (3)赈济员分段管理,贫民人数不多,保证了工作实效; (4)不仅注重消极的救助,而且积极扶助贫民自助; (5)对受助者实施救助前后,赈济员需做家庭访问调查。 (四)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1917年) 1、背景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贫困加剧,社会问题严峻,慈善组织和救济机构缺乏协调,导致社会福利资源的浪费。 2、内容 市政府 中央委员会 赈济区 监察员 监察员 赈济区 监察员 段 赈济员 段 赈济员 段 赈济员 市政府 理事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分区 志愿委员会 咨询部 咨询部 咨询部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汇率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率先在天津产生。全国各地区以天津口岸的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1994年1月1日起,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汇率。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 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年) 人民币诞生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金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管理浮动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生活费比价三者加权平均来确定;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确定的依据是物价,其作用实际上是调节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 2. 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 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一)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建议(一)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外汇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完善;对外部均衡产生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巨大。面对今后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取向,可以应正确认识和应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动应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的压力;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改革迄今为止,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先后经过多次调整: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I973-1980),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至今)。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问题在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完全按照意愿持有外汇的前提下,我国外汇市场具有封闭性、垄断性、交易品种稀少和汇率波动空间狭小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一)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足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即银行结售汇制及对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外汇银行实行额度管理,这使得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资企业和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必须卖给外汇银行,不能根据自己未来的需求和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选择适当的出售外汇的时机和数量;另一方面,就银行售汇而言,要么存在一定的条件约束,要么存在严格管制,因此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供求关系不对称的市场,即是一定制度约束下的充分外汇供给和部分外汇需求相作用的外汇市场,中央银行通过对外汇银行的额度控制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权,使得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权,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除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1.6%,2005年“7·21”升值2%外,其余几年基本都保持在1美元兑8.27-8.30元左右的水平,波动幅度和弹性区间极小,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诚然,汇率的稳定对经济发展固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应反映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的动态的稳定,而绝非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在过分静态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能及时随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仅丧失了汇率的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也淡化了交易主体的风险概念;同时为了维护汇率稳定致使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入市大量收购外汇形成巨额的国家外汇储备,央行持有的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资产将面临重大的汇率风险。(二)外汇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外汇市场存在交易主体过于集中、交易工具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主体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央行操作室构成。从交易额来看,中国银行是外汇的最大卖方,中国人民银行是外汇的最大买方,双方交易额占总交易量的60%以上;从交易品种上来看,只有美元、日元和港元,且其成交量主要以美元为主。主体构成较为单一,交易品种及交易量相对集中,使得汇率带有“官方与民间”交易的色彩;从远期外汇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以实际需求为原则的银行和客户间的远期外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量较少,不允许投机交易。但在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上,投机交易则是与套利、套汇活动并存的。 另一方面,外汇市场与其它金融市场的隔离。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完善的短期货币市场和灵活的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是保证外汇交易活跃和汇率动态稳定的重要经济杠杆。而我国因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及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外汇市场与短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几乎处于隔离状态,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相关程度极低。(三)对外部均衡产生不利影响 1、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2003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分析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 宿玉海 [内容摘要]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上是以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实际上是一种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此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不 仅丧失了有效性,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增加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 和成本。要发挥货币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的积极作用,就应改革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效应;汇率目标区 作者简介:宿玉海,男,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教授,济南250014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受到政府结售汇制度的严格管制。近年来这方面的管制有所放松,但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外汇交易的总体格局没有重大改变。中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仍然由结售汇制度、银行外汇结算头寸限额和中央银行干预三位一体构成。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凭自己的意愿持有外汇,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具有封闭性、管制定价、交易品种单一和波幅较小的特征。中国目前名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是一种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一、钉住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分析 在人民币钉住汇率制度下,由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汇率的稳定,所以,中国现行钉住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不能对总需求和产出产生有效的影响。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将被迫不断干预外汇市场,这不仅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增加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和成本。 (一)丧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至今Mundell—Fleming模型仍是战后以来产生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工具,其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下列方程组: IS曲线:Y=A(Y,i)+NX(Y,E pf/P)(1) LM曲线:M=L(Y,i)=KY—hi(2) BP曲线:BP=NX(Y,E pf/P)+CF(i,i3)(3) Y:本国国民收入;i:本国利率;E pf/P:实际汇率;A:国内吸收支出,通常包括消费、国内投资和政府购买;NX:净出口或贸易帐户盈余;K: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反映的敏感系数;h: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系数;BP:国际收支盈余;CF:资本帐户盈余;系数;h: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系数;BP:国际收支盈余;CF:资本帐户盈余; 责任编辑:潘德平 收稿日期:2004111128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案例三十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有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导游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演变。 1、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制度(1949-1978年) 1949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天际公布人民币汇率。以后,上海、 广州在中央统一管理下以天津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物价状况,公布各自的汇率。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一直钉住一揽子货币。 2、转轨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3年) (1)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对外公布汇率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1984年间,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1月1日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汇率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次并轨。 (2)根据内外物价变化调整官方汇率。1985-1990年期间,我国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多次调整汇率至1990年11月17日的1美元折合5.22人民币。 (3)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80年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实行外汇调剂制度,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开办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业务,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从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实行汇率有管理的浮动,1993年底调至1美元折合5.8元人民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 (1)自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汇率。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二次并轨。 (2)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中国为维护地区经济与金融稳定,以大国负责任的姿态,保持人民币汇率坚挺,从而也使中国的汇率实质上形成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币汇率至1美元折合8.7 元人民币。 (3)2005年7月21日央行发布公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至此人民币汇率进入稳中有升的态势,并且2007年人民币汇率更是节节攀升,屡创新高,至2007年9月13日已达到1美元折合7.516元人民币。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选择的原因 摘要:汇率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特别市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涉及到贸易、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体带来较大的影响,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并分析了选择该汇率制度的原因以及影响。 关键词:汇率制度;历史演变;形成机制;制度评价 一、引言 中国与周围的经济远近、大小,都细细刻画在“汇率”这个历史计量器上。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叙说着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镶嵌深度。60年一甲子。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中,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意义稳定,七十年代的错误升值,八十年代前期的贬值,九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的固守,2005年至2008年的过慢升值,2008年至今的的再固守美元。回眼望去,一路走的蜿蜒曲折。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及选择原因 (一)汇率只是计划 人民币的历史始于新中国的前夜。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先于共和国而成立。当年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与惊人的物价波动相适应,面值跨度从1元到5万元。1949年3月,6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美元,到1950年3月,就变成4.2万元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 1953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机制迅速覆盖全国,1955年新的人民币开始发行,按1万元旧币折1元新币进行兑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之后16年间都保持了一条平直的直线,长期稳定在2.4618:1。 (二)“一篮子”政策的失败 1971年11月,由于各国疯狂向美国要求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无法承受而崩溃,此后西方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带来的频繁大幅度波动,使得中国无法“稳坐钓鱼台”。于是采用了“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方法。 “篮子”中所选用的货币是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再根据这些货币在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爆发世界性通货膨胀时,美元汇率下跌,导致了人民币对外汇价的节节上升。从1972年至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调为1.53:1。1980年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1:2.75,比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高出1.22元。这使中国出口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每出口1美元的商品就要亏损1.22元。 (三)两个官方汇率并存 1979年8月,国务院撕开了人民币汇率“铁幕”的一个缺口,决定除继续保留人民币的公开牌价之外,另外制定内部贸易结算价(实质是人民币贬值),从1981年1月1日起实行。对外公布的人民币牌价为1美元=1.50人民币,用于劳务外汇,侨汇和捐赠外汇等非来源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兑换和结算。而进出口贸易则使用内部贸易结算价1美元=2.80人民币,按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1美元=2.58元人民币加上10%的利润计算而来。 在当时,要调整汇率,步伐非常艰难,所以采取“一国两汇”的招式。改革只能不以直接触动官方汇率为开端,借助于另辟市场、壮大市场的方法,稳步实现市场化的目标。 1983年,中国的贸易汇率与公布的汇价相差40%。1984年在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和中国出现同伙膨胀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逐步调低,到该年底,对外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社区工作的发展趋势

社区工作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党建工作要从社区特点出发,发挥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运用社区党的组织资源,建设文明社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进行社区建设与管理,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提出来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行政管理体制和党建工作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低水平的居民单一的平均需要,已经改变为居民多层次的不同需要。过去我国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造成居民收入来源的单一和平均低水平。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开始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使居民收入的来源出现多样化,差距也开始拉大。居民的需求开始出现多层次、多样化:下岗、失业的居民需要保持起码温饱;中等收入的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较高收入的居民要求得到多层次的服务,等等。这些需要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还包括政治上和环境、卫生、精神、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几乎全部资源都由政府掌握,居民的需要只能由政府来满足。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部分由社会各单位掌握,就应该由社会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满足居民需要的社会承担者,主要是居民居住的社区。 第二,企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把过去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还给社会。它所承担的安全保卫、环境卫生、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等职能,都得由社会来承担,其中不少职能就得由企事业单位所在社区和职工居住的社区来承担。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只有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完善社区服务,才能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发展。 第三,当前,我国大批劳动者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经济效益差的单位流向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职工下岗分流,面临再就业问题。要保证劳动者大规模健康有序地流动,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安置,以及对困难者及时救助,在很大程度上要由社区来承担。 第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社区的精神文明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在职的党员干部和职工。没有他们的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就失去基本力量。随着双休日制的实行,广大职工、党员、干部在单位的劳动工作时间、政治活动时间减少了,流动中的职工、党员、干部原单位的教育管理实际也无法有效进行,失业人员更无单位管理教育。所有这些都需要列入社区工作来组织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给城市社区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工作任务:协调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社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领导和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内居民和单位的不同需要;全面领导社区内精神文明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现代化社区”,进而巩固党在社会基层的执政地位,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所有这些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以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来保证。 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所有的社区都必须有一个核心。在社会主义中国,社区的核心就是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这是中国社区建设、管理的一个显著特色。 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 第一,共同目标和共同需要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动力。社区内的所有党组织和党员之所以能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大前提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有一个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工作环境。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地区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由于工作性质和任

中国汇率体制改革

我国汇率体制改革 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五十多年来的演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清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们保持现阶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起伏回升阶段。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但因建国之初全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因此各地人民币在中央统一政策和管理下,以天津口岸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公布各自外汇牌价。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1)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在“统制对外贸易”的原则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扶植出口,积累外汇资金,购买主要进口物资,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奖出即奖励出口,保证75—80%的大宗出口物资私商获得5—15%的利润;限入即限制奢侈消费品进口,并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由于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汇率大幅度波动,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期间汇率调整达52次之多。 (2)从1950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逐渐调高,起伏回升。1950年3月全国财政经济会议后,国内金融、物价日趋稳定,而国际市场物价上涨,为保障外汇资金安全,加速进口物资,汇率政策由“奖出限入”变为“进出口兼顾”。从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升幅46.7%。 总之,这一时期,国家用汇需求很大,但由于外国的经济封锁,外汇资源紧缺,进出口渠道不畅,侨汇汇率阻塞。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建立外汇集中管理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作用为调整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物价。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3—1972):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阶段。 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世界经济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能发挥作用,维持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鉴于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1964年起还采取了对一部分进口商品加成的办法,即外贸为用货部门的进口商品作价,按进口成本加价103%,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不需要再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汇率已适当照顾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收入,也无调整必要。为了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内部核算和编制计划,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只有在外国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

我国的汇率制度及影响因素

我国的汇率制度及影响因素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09级金融二班刘盈燕 200901060714 摘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中,商品、劳务和资本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范围日益扩大,外汇市场随之形成了一个24小时连续运作的全球统一市场,其交易规模大大超过了债券、黄金等其他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标的即静态意义上的外汇。两种货币间的折算比率称为汇率。作为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汇率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市场心理预期等。 关键字:我国汇率制度影响因素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动 正文:在不同的时代,为了适应我国自身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政府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 1978年以前,我国仅有中国银行可以办理外汇业务,不存在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基本以换汇成本定价。 1979年到1993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阶段,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即计划汇价与市场汇价并行的双重汇率制度,同时实行外汇额度留成制度。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步,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生成机制逐渐形成,中国外汇市场产生、发展。 1994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我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影响我国汇率变动的因素

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精选.)

社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社会事务、解决社区问题、发展社区居民的一个专业工作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关系建立、社区资料收集、社区计划拟定、实际问题介入和工作成效评估5个阶段。 1、建立专业关系 正如其它社会工作方法一样,社区工作首先也要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为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二:一是“让社区居民知道我是谁”,即社区工作不同于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后者往往是由受助者提出申请,社工再给予协助,因而他们对社工的角色与职责是明确的,但在一个社区中,一般并不是由全体居民或所有机构一致决定邀请社工,所以社工有必要让社区中的一般居民与机构了解其作为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职责;二是“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即建立专业关系一般从拜访社区类领导人物和知名人士以及社区发展机构入手,因为社区居民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认识,对社工而言,最关键的是要获得社区重要组织与人士的了解和支持。 2、收集社区资料 建立专业关系以后,为了确认社区问题,有的放矢地推动社区工作,必须对所介入社区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社工了解社区和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家访、拜访社区领袖、居民小组座谈、文体活动、社区调查、政府统计资料、各类文献等,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社区调查、个别拜访和居民小组座谈。社工需要收集的社区资料包括:①社区基本情况——地理环境(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情况等)、人口状况(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及年龄结构等)、社区资源(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权力结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的自助小组和互助小组等)、文化特色。②社区需求——关于需求的类型,英国学者布赖德肖(Bradshaw)归纳总结出4种:一是规范性需求(Normative Need)。这种需求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要的标准。例如民政部颁布的《全国示范地区标准》规定,每个街道都要建有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同时也规定了社区服务中心应配备的服务项目。当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不符合规定时,就存在规范性需求。二是感觉性需求(Felt Need)。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求。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求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求。这里要注意的是,居民的感觉性需求有时可能是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需求。三是表达性需求(Expressed Need)。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求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求。表达性需求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它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此外,表达性需求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团体。四是比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这类需求的认定是针对某种特征所作的比较,如果一些居民获得服务,但另一些条件相似的居民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后者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得出来的需求就是比较性需求。比较性需求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以由专家提出。③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的范围十分宽泛,通常分为3大类:一是人力资源,包括社区中所有的个人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人力资源重视的人包括社区领袖、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领导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二是财力资源,主要是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经费,一般有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和服务收费三个来源。三是物力资源,主要是可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例如社区内大中小学的教育、运动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器材等。社区资源分析就是要对所介入社区的资源种类及可利用资源进行检查,如表1、2所示。

(完整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国贸12-2班李慧武学号28 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汇率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人民币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率先在天津产生。全国各地区以天津口岸的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人民币汇率。1950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以后,于同年7月8日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外汇,公布人民币汇率。1994年1月1日起,改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汇率。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 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年) 人民币诞生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布人民币不以黄金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管理浮动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日用生活费比价三者加权平均来确定;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确定的依据是物价,其作用实际上是调节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

2. 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 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物价由国家规定且基本稳定。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而制定的汇率已适当照顾了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收入,亦无调整的必要。由于在此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汇率不常变动,因此人民币汇率亦保持稳定,实质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3. 人民币实行"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度(1973-1980) 1973年3月,西方国家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人民币对外比价要保持相对合理,就必须根据国际市场汇率的波动,相应地上调或下调。人民币汇率在固定汇率时期已确定的汇价水平的基础上,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确定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价。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 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1981-1984) 为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从1981年起,我国实行两种汇价。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另一种是适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在此期间,我国实际存在着三种汇率:一是对外的,并适用于非贸易收支的官方牌价;二是适用于贸易收支的贸易内部结算价;三是外汇调剂市场的外汇调剂价。 2. 实行以美元为基准的有限弹性汇率制(1985-1993) 1985年1月1日,我国停止贸易内部结算价的使用,贸易收支与非贸易收支均按官方牌价结算。贸易内部结算价虽然与官方牌价并轨,但调剂外汇市场仍然存在,实际上除官方牌价外,仍存在一个调剂外汇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