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纤维染色研究要点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2 0 l 4 年 第 3 期 针织 工丛
大豆蛋 白复合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刘凤 兰 . 李 翠 艳
( 丹 东 优 耐 特 纺 织 品有 限公 司 , 辽 宁 丹东 1 1 8 3 0 3 ) 摘要: 文 中通 过 选 择 3 种 活 性 染 料 分 别 对 大 豆蛋 白复 合 纤维 进 行 染 色 , 探 讨 了染 色温度 、 染色时间、 固 色时 间 、 食 盐浓度、 纯碱浓度、 染 料 浓 度 等 因素 对 活 性 染 料 染 色K / S 值 的影响 , 测 试 并 比较 了3 种 活 性 染料
S t u d y o f t h e Dy e i n g Pr o c e s s o f S o y b e a n P r o t e i n Co mp o u n d F i b e r b y Ac t i v e Dy e s
L i u F e n g l a n,L i C u i y a n
( D a n d o n g Un i t e wi n T e x t i l e C o . ,L t d . ,Da n d o n g ,L i a o n i n g 1 1 8 3 0 3,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o y b e a n p r o t e i n c o mp o u n d i f b e r wa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d y e d b y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a c t i v e d y e s .T h e e f f e c t s
-
} 生 染料 染 色后 的摩 擦 牢 度 和 皂 洗 牢 度 纤 维 ; 活性染料 ; 染 色工 艺 ; 上 染率; 染 色 牢度
活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研究

p 值等因素的影响。 H 结果表明: 大豆蛋白纤维中舍有可与活性染料发生反应的极性基团, 因此即可在酸 性条件下染色, 又可在碱性条件下染色, 且在碱性条件下得 色浓, 耐洗牢度也稍高。 活性染料染色时纯碱
用量一般控制在6 L 最多不超过 1 L , Og 。而弱酸性染料染 色时, / 随染浴p 值 的降低 , 染百分率提 高 , H 上
选 用 活性 红 K 2 P 不 同 酸 一B 在
大 豆蛋 白纤 维分 子 结构 中含
有羟基 、 基 、 醛基 、 羧 缩 氨基等多种
碱条件下进行实验 , 见表 1 。
作者简介 : 马雪玲 (94 )女 , 15一 , 高级实验师 。主要从 事纺织 印染方面的分析及测试研究 。
・
5 ・ 3
维普资讯
20 年 4月 06
针 织 工 业
N. o 4
着 性 染料 、 酸 性 染料 弱 对 大 豆 蛋 白织 物 的 染 色 研 究
马 雪玲
( 河北科技大 学, 河北 石家庄 0 0 1 ) 50 8
摘要 : 根据 大豆蛋 白纤维的特 性 , 分别选用活性 染料 和弱酸性染料 染 色, 分析 了活性 染料 上染大 豆 蛋 白织物 时, 酸碱 条件、 纯碱 用量、 温度等 因素的影响 , 和弱酸性 染料上染 大豆蛋 白织物 时 , 温度 、 时间、
差, 生产中很少使用 , 还原和硫化
染料因染色需在强碱条件下进行 ,
32. 1 7 9 1 — 9 方法 ,用灰色样卡评 3 9
定等级。
1 实验材 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 1
导致大 豆纤 维 中的蛋 白质损 伤 而 不使用 。
21 活性 染料上染大豆蛋 白织物 .
大豆蛋白纤维碱/酸/变性浴染色工艺对比研究

试结果表 明, 变性浴染 色工艺不但提 高 了染 色质量 , 简化 了染 色工艺 , 而且 提 高 了染料 利用率和废 水 治理 的效果 。 更适合
于大豆蛋 白纤雏染 色 关毽词 : 大豆蛋 白t  ̄ I - 碱性浴 ; t - 酸性浴 } 变性 浴
中图分类号 : 1 0 5 TS 9 .
文献标识码 : A
联 处理 , 但仍保 留较多 的单一羟基 , 与纤 维素纤 维类 似 , 带有 相 同的染 色反应基团 , 故在碱性条件下 , 可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 由于大 豆/ 乙烯醇 共 混 纤 维 中 聚 乙烯 醇 占有 8 的 份 聚 o
额, 因此在选择活性 染料染色时 , 以在 碱性 条件下上染 率较高 的 染料 为宜 。本实验选用 含有两 个活性 官能 团 ( 一氯 均三 嗪 +乙
维 以离子键 结合 , 它的染 色牢 度视染 料母 体的 性能而 异 。换 句
仁活性染料)无水硫 酸钠( 2 (4 , 水碳酸 钠 ( 2 0 , ; NaS))无 NaC ) 氢 氧化钠 ( OH)HA ( Na , c 以上均为 分析纯 ) 尿素 , , 平平 加 0, 中性 净洗剂等( 以上均为市售商 品) 。
仪器 :2 型分 光 光度 计 。D 002电子 天平 , — 72 J 10— HH S电热 恒温水浴锅 , 82 型八篮 恒 温烘箱 , 5 1 Y 0A Y 7D型多 功能 色牢 度 摩擦仪 。
12 测 定 方 法 .
话说 , 活性染 料酸性浴染色就是将活 性染料当作酸性染 料使用 , 在中性 浴染 色时 , 纤维来说是碱性 , 对 纤维上未 电离 氨基 比酸浴 中多。因此 , 染料 与纤 维主要发生共价键结 合 , 但也 有部分可 能
料相似 , 它们 均带有可溶 性磺 酸基 团) 可 以说此 时的 活性染 料 ,
大豆蛋白纤维变性浴染色工艺研究

Vo. 4 N . 14 o 4 Au u t 2 0 gs 07
研 究 论 文
大 豆 蛋 白纤 维 变 性 浴 染 色 工 艺 研 究
张字 唐淑娟 宋晓 峰
( 长春 工业大学, 长春
10 1 ) 30 2
聚乙烯醇双组分 共混纤维 的活性染料染 色 药 品 : i oo R dS K s zl e HF—E Ksoo BakS 豆蛋白/ c P、 i zl lc HF c
—
由于纤 维 中聚 乙烯 醇 占 4 % 一 7 的份额 , 5 7% 因 E 、 i o l ie S F— P 韩国京仁活性染料) 问题 , P Ks z o t H E ( c o V l 。 以碱性条件下上染率较 无水 硫酸 钠 ( aS 、 水 碳 酸 钠 ( aC 3 、 此在选择活性染料染色 时, N 2O ) 无 N O )
第4 4卷第 4期
学反应 , 被称 为 固色剂 。但 是 在 碱 性条 件 下 , 性 染 在碱 性浴 中上 染 后 的活 性 染 料 即 便 失 活 , 有 机 会 活 仍 料 的活 性基 团不 但 和被 染 物 纤 维 大 分 子 反 应 , 且 在酸 性浴 中继 续上 染 大 豆 蛋 白纤 维 的 大分 子 。由试 而 还和碱 直接 发生反 应 , 即水解 反应 :
浴的 p H值 , 即所谓 “ 变性浴” 。我们对变性浴染色工 2 实验研 究与工艺设计 艺与传统碱性浴工艺进行 了试验 比较, 并分析 了变 2 1 工 艺原 理 . 性浴 优缺点 及 可行性 。 大豆蛋 白纤 维 是 聚 乙 烯 醇 大 豆 蛋 白改 性 纤 维 , 其 中大豆蛋 白占2 % 一 5 3 5 %。大豆蛋白由多种氨基
大豆蛋白纤维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喻红芹
化学性能:(1)大豆蛋白纤维不耐浓酸,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等强酸中几乎全
部溶解,在冷稀酸中只有少量溶解。(2)大豆蛋白纤维的耐碱性很好,即使在强 碱中也只有少量损失。这一点在后加工特别是染整加工中应予以注意。(3)大豆 蛋白纤维在氧化性溶液中色泽变白,外观更接近羊毛,强力稍有下降。在还原性 溶液中变化不是很明显,经处理后与蚕丝外观相似。
1 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简史与概念 2 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 3 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以及与其他纤维性能比较 4 大豆蛋白纤维的优点和缺点 5 大豆蛋白纤维纱线与面料的开发 6 大豆蛋白纤维的应用及产品开发
大豆蛋白纤维的发展简史
一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研究历史较早,大约在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研究。 二 由于受早期科技水平的限制,研制的再生 蛋白质纤维因为强力低、物理和机械性能差、 无服用性价值等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后来由 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研制出了粘胶、锦纶 (nylon)、涤(dacron)等化学纤维,代替 了一部分天然纤。但由于现代人对自然环保的 追求,国内外对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研制工作又 开始重视起来。 三 2000年3月,河南濮阳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 合集团公司,河南省遂平华康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的李官奇先生潜心研究了十年,投资7000 万,终于将大豆纤维试纺成功,并且首次成功 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是棉 型和毛型的大豆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工艺流程
半成品交 从大豆粕 凝固浴丝 中提取纯 联(缩醛 条 蛋白质 化)
PVA(聚乙 纯蛋白质 烯醇)溶解 溶解制成 卷曲定型 半成品 水洗 成所需要 要求浓度 浓度
按比例混 切断为成 合搅拌成 干热牵伸 湿浴牵伸 品 纺丝原液
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活性染料染色的研究

N. o 8
针 织 工 业
2 0 年 8月 07
巍虱 大 白 结 l 活料 的 j 性染构 I 豆纤研 1 染维与 i 蛋色究 } 寮 日 皇 斗 扫 虽
宋晓 峰 靳 玉伟 宋 呖 , ,
(. 春 工 业 大 学 , 林 长 春 10 1 ;. 林 大 学 , 林 长 春 10 1; 1长 吉 3022 吉 吉 302
合 条件 的不 同 .可能 存 在着相 转 变 I 本 实验 采用 纤 维 中 聚乙烯 5 _
醇 与 大豆蛋 白的质量 比为7 :5 52 , 因此 聚 乙烯 醇 为连续 相 .大豆 蛋
联 因此 . 豆蛋 白纤 维 的 聚集 大
态 结 构 是 以 直 线 形 大 分 子 网 状
11 大豆蛋 白纤维 的化 学结构 . 大豆 蛋 白纤维 是 由大豆 蛋 白 (P ) 聚 乙烯 醇 ( V 共 混 纺 SF与 P A)
总体 来说 .大 豆蛋 白属 于蛋 白质
纤 维 . 和酸性 染料 有亲 和力 它 而
丝形 成 的 . 中蛋 白质2 %~ 5 其 5 4 %
和聚 乙烯醇7 %~ 5 5 5 %组 成 在大
聚 乙烯 醇大 分 子 主 要携 带 羟 基 .
这一 点和棉 纤维 相 似 .因此对 碱
豆蛋 白纤维 在染 色过 程 中 .染 料
首 先上 染大 豆蛋 白纤 维 中的聚 乙
豆蛋 白纤 维 中 .羟 乙烯 基高 聚物
大分 子 是 以平 面锯 齿直 线及 大豆
性 染 料 有 亲和 力 唐 人成 等 在
下 .可 能 产 生 能 量 较 高 的化 学
蚕丝 的柔 和光 泽 .兼 有 棉纤 维 的 吸湿 和导 湿性 . 穿着 十 分舒适 . 同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 2 吸尽 率和 固色率 的 测 定. 7 1分 光 光 度 计 , 用 2 以无 色 染 浴 作 参 比 , 别 测 定 空 白染 浴 的 吸 光 度 分
( )和残液 的 吸光度 ( ) 上 染率计 算公 式 : A。 A。 ,
E 一 ( 一 A1A0 × i o 1 / ) o .
维普资讯
第 z 卷第 l l 期
20 0 6年 3月
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n u U ies yo e h oo y a d S in e o r a o h i nv ri f c n lg n c c A t T e
2 结 果 与讨 论
根据 不 同类 型 活 性 染 料 的染 色 性 能 , 单 因素 实 验 的基 础上 , Cbco 在 对 iarn红 L 一 2 Cbco s G, iarn黄
收 稿 日期 :0 5 2 6 20 —1 ~1
基金项 目: 安徽 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资助项 目(0 5i3 z) 2o k0 6d
1 实
验
1 1 实 验 材 料 及 仪 器 .
试 样 :8大豆蛋 白纤 维针 织 物. 3 仪器 : 温水浴 锅 ( 恒 常州 市 国华仪 器 厂 ) 7 1分光 光 度 计 ( 海市 第 三 ;2 上
分析 仪器 厂) 染 化料 助剂 : ia rn红 L 一2 C b co . C b co S G, ia rn黄 HW2 0 , ia rn红 F — R; 2 O ( 0 C b co N Na C 分
摘 要 : 用 3种 类 型 的活 性 染 料 ( iarnRe S 2 选 C bco dL 一 G.Cbco el iarnY l w HW . iarnR dF o C bco e N— R 对 大 豆 )
大豆蛋白质纤维仿丝绸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大豆蛋白质纤维仿丝绸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大豆蛋白质纤维(又被称为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人造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在纺织和服装产业中应用广泛。
由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以采用多种染料和技术工艺进行染色和染整,从而实现健康环保、优质耐用的服装染色。
大豆蛋白质纤维属于中档纤维,采用碱性酸碱染色染色,可以使纤维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和光洁度,同时有利于纤维的软化和水洗。
作为精细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选择染料调整容易,但也需要注意纤维特有的发质,太多染助剂可能会使纤维发硬,从而导致服装着装不良。
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染整多样,可以用于柔性织物和仿丝绸织物。
当染色染料为柔性染料时,应采用原色染法,一般纯大豆蛋白质纤维服装可选用山茶素胴染,双宁、塔里木素等直接染料亦可;当染色染料为仿丝绸染料时,可采用现场染色;浸渍染色时,可采用一段染料染色,以保证深色段的染色稳定及染料的有效抵抗力。
服装染色是复杂的整个系统,除了要求符合环保标准外,尽量减少染料违规排放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染色工艺中,必须使用节能环保、耐氯漂、耐酸碱和耐大型机械洗涤装置的染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染色工艺中还要关注产品的色牢度,尽量保证染料的固定性和耐磨性,以免在实际使用中产生色差等问题。
大豆蛋白质纤维仿丝绸染色染整工艺需要结合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在印花中,需要采用反应性染料;在水洗中,可以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淡化剂。
染整工艺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产品的性质来进行控制调整,以保证服装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延长大豆蛋白质纤维仿丝绸织物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蛋白纤维应用资料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大豆纤维散纤染色注意点
(2007-3-12)
一、填棉(装笼):
国内厂家采用的散纤染色设备以国产常温常压开口设备为主,也有部分采用高温高压缸。
填棉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前处理和染色的均匀性。
最好采用自动填棉、温水加湿、一次压实的工艺,若人工填棉,不能大块装笼,边温水冲浸边填棉,四周均匀压实,包布包好,(包布可采用涤纶网眼布,如蚊帐布)确保笼体与笼盖之间无间隙,避免漂液短路和渗透不匀。
若人工填棉,纤维在热水浸洗或精练后,应开盖检查纤维缩水情况,及时补加纤维,或将笼盖贴紧纤维层,并盖好包布,防止喷笼。
二、前处理
1.主要进行精练,或精练加漂白,即加入精练剂、纯碱、分散剂后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然后三次水洗,温度递减,避免急剧降温使纤维收缩,残存在沟槽与微孔中的油剂、杂质不易被清除,会干扰染色。
2.浴比1:7-15;用水总硬度<50ppm,水质硬度、碱度高时加入适量分散剂。
3.染中深色时,对本色纤维只需进行精练去油去杂,染浅色、深色(黑色)时,对本色纤维需进行精练+漂白。
4.前处理工艺:
(1)本色纤维精练:
还原剂3%owf(二氧化硫脲)
纯碱 3.6%owf(PH=10~10.5)
精练剂0.72%owf
分散剂(水质硬度、碱度高时酌情加入)
90℃×30~45min
升温速度:1.5℃/min
(2)本色纤维精练+漂白
精练同上
三次水洗(逐渐降温、充分水洗)
漂白:
27.5%H
2O
2
36%owf
水玻璃(泡化碱) 7.2%owf
纯碱 2.4%owf(PH=10~10.5)
95℃×60min
升温1.5℃/min
三次水洗(逐渐降温、充分水洗)
5.由于大豆纤维本身湿模量低,遇热水夯实变得紧密,纤维层密度在0.4左右,比棉/羊毛等要大将近一倍,使染液渗透较困难,在还原、氧化漂时也可以加入渗透剂,改善漂液的渗透性。
三、染色
大豆纤维上含有-NH2,-COOH,-OH,可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中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硫化染料染色,从实验结果看,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对大豆纤维的染色牢度较差,生产上很少使用,还原和硫化染料因为染色条件的强碱性会损伤蛋白质,不适用。
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可染,但湿摩擦牢度、水洗牢度较差,目前,主要选择使用双活性基团的棉用活性染料,干湿磨擦牢度4级。
(1)活性染料染大豆纤维,主要是与蛋白质上的氨基、羧基反应,同时与PV A 上部分极性基团反应,上色速率快(比粘胶还快),染色时须缓慢升温,如<1℃/min(一般控制在0.5℃/min);
(2)染色温度60-70℃时得色量最高;
(3)双组分材质比单一组分的纤维在吃色均匀性上更难掌握,因此,须通过小试,确定盐/碱投放量和频率。
元明粉(盐)、纯碱的用量根据颜色深、浅来确定(以下为参考值):
浅色g/L 中色g/L 深色g/L
元明粉用量10-30 40-70 70-100 PH=10-10.5,可用纯碱调节纯碱用量2-4 5-8 11-14 棉用量的1/2-2/3 (4)染深色需充分皂洗(二次皂洗)
四、烘干
大豆纤维在湿态下的粘束性较大,染色完成后经过脱水,手感较硬,需要进行预开松,再喂入烘箱热风烘干。
大豆纤维对湿热十分敏感,纤维在湿态时温度超过100℃时手感变硬,应注意烘箱各区(如5节烘箱)温度,即纤维从湿态向干态变化时的温度,以保持纤维原有的柔软手感。
烘干温度(5节烘箱):
第1节:95~105℃(纤维含水量大,表面有油剂,热风促使水分挥发,带走部分热量,以确保纤维实际受热温度<100℃为准);
第2~4节:110℃(纤维半干→干态时,烘干温度可适当提高,烘箱内循环风量可配合调节);
第5节:自然风冷却。
五、大豆纤维在散毛染色中常见的问题是色花、染不透
色花原因分析:
(1)前处理的不均匀不充分是引起色花的主要原因。
影响前处理的因素:纤维本身湿模量低,遇热水夯实变得紧密,纤维层密度在0.4左右,比棉/羊毛等要大将近一倍,使漂液渗透较困难;如果人工填棉,纤维密度均匀性差,渗透不匀,易造成漂液短路。
纤维为大豆蛋白质与PV A双组分的材质,经过湿法纺丝工艺,纤维表面形成沟槽与微孔,使纤维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对前处理及染整要求较高,要求前处理必须充分,残存在沟槽与微孔中的油剂、杂质不易被清除,会干扰染色。
(2)填棉密度不匀,或染液短路,形成色花。
(3)活性染料染大豆纤维,色牢度和提升性较好,但蛋白质上色速率快(比粘胶还快),染色时升温快易产生色花。
双组分材质比单一组分的纤维在吃色均匀性上更难掌握,因此,须通过小试,确定盐/碱投放量和频率,筛选合适的固色剂。
(4)纤维本身色差太大,前处理无法弥补,造成色花。
(5)所选择染料的配伍性。
染不透原因分析:
(1)纤维为大豆蛋白质与PV A双组分的材质,染色基团主要由蛋白质提供,PV A基本不上色;
(2)前处理不充分,残留的助剂、杂质不但干扰色花,还影响染透;
(3)所选择染料的得色量和固色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