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掌握电泳的一般原理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1、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方向泳动。
2、分类:按支持介质、电场强度、技术特点等分类。
支持介质:自由界面电泳;区带电泳:滤纸、醋纤薄膜、凝胶等。
3、基本原理---电荷效应:F=Eq,f=6лrηv。
匀强电场中,F=f,v=Eq/6лrη。
在同一电泳条件下,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将因其r和q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
因此,电泳一定的时间(t),就可以互相分离。
通常使用“迁移率”(m)表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移动速度的特性。
m=V/E指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带电颗粒的移动速度。
4、影响电泳的因素:内在因素:样品本身所带净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
外界因素:电场强度、缓冲液、支持介质。
5、血清蛋白的分离:血清蛋白各组分pI≤7.5,缓冲液pH=8.6,净电荷为负电荷,向正极泳动。
由于各蛋白质成分的pI不同,所带电荷量q不同,加上分子半径大小r和形状的差别,依V=Eq/6πrη 可知,不同蛋白质成分向正极泳动的速度不同,电泳一定时间就可相互分离(Δd=Δv·t)。
分离后的蛋白质须经显色才能检测鉴定,通常用氨基黑10B 将血清蛋白质显色。
三、实验步骤:1.泡膜洗净手,戴乳胶手套,取薄膜,于毛面距一端1.5 cm 处用铅笔轻画一直线。
小心将膜浮于巴比妥缓冲液上,待下面湿润后再将膜完全浸入,浸泡1小时。
2.仪器准备检查电源,接好电线(不通电),注意正负极。
加巴比妥缓冲液于电泳槽内,调整水平。
3.点样取出泡好的薄膜,用滤纸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毛面向上,于毛面膜的一端画线处点样,注意点样量适当。
待样品渗入膜内后,将点样面翻转朝向下方(以防电泳时薄膜表面蒸发干燥),置于电泳槽的支架上,点样端放在负极。
4.电泳盖上电泳槽盖平衡 5 分钟。
然后检查电源正负极无误后通电,E= 15V/cm,电泳 60分钟后断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报告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报告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蛋白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血清蛋白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以期获得关于血清蛋白的更深入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本实验所需仪器包括电泳装置、电源、薄膜电泳槽等。
试剂包括醋酸纤维、缓冲液、血清样品等。
2. 实验步骤(1)制备醋酸纤维薄膜:将醋酸纤维溶液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待干燥后剥离,得到醋酸纤维薄膜。
(2)制备电泳槽:将醋酸纤维薄膜固定在电泳槽中,保证其平整并与电极接触良好。
(3)样品准备:将待测血清样品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实验样品。
(4)电泳操作:将实验样品均匀涂布在醋酸纤维薄膜上,接通电源进行电泳,设定适当的电压和时间。
(5)染色和观察:将电泳结束后的薄膜进行染色处理,然后观察薄膜上蛋白带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醋酸纤维薄膜上形成了多个蛋白带,这些蛋白带代表了血清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蛋白带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
讨论:1.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凝胶电泳技术,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具有以下优势:操作简单、分辨率高、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
因此,该技术在血清蛋白分离和鉴定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血清蛋白的研究意义血清蛋白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血清蛋白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内不同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从而为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论:本实验利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成功分离和鉴定了血清蛋白,观察到了不同蛋白质在薄膜上的分布情况。
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血清蛋白的功能和生理意义提供了基础数据。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血清蛋白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一、前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血清蛋白的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
二、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加入到离心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红细胞等杂质。
然后取出上清液,进行下一步处理。
2. 薄膜电泳将制备好的样品加入到电泳槽中,并在两端接上电极。
然后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时间等参数,使得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向不同方向移动,并最终被分离开来。
3. 银染将分离好的样品进行银染处理,使得其中存在的蛋白质能够被显色。
然后观察显色效果,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得到了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结果。
具体结果如下:1. 蛋白质谱图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出来的血清蛋白质谱图如下图所示:(图片略)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成功地将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了不同的条带,并且这些条带在电泳过程中向不同方向移动,最终被分离开来。
2. 蛋白质种类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蛋白质进行银染处理后,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多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具体包括:(1)白蛋白(2)球蛋白(3)免疫球蛋白(4)转铁蛋白等。
3. 调整实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了调整一些实验参数,以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具体包括:(1)电场强度:当电场强度较大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能够更快地向两端移动,并且更容易被分离开来。
但是,如果电场强度过大,也会导致蛋白质的断裂和聚集,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2)电泳时间:当电泳时间较长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能够更充分地被分离开来,并且条带也更加清晰。
但是,如果电泳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蛋白质的断裂和聚集,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四、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有效的血清蛋白质分离方法。
实验4 醋酸纤维薄膜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表 血清中各Biblioteka 白组分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量清
三、实验试剂和材料
血清:抗A血清(医用) 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溶液(pH8.6) 染色液:1%氨基黑10B染料 漂洗液 浸出液 透明液 醋酸纤维薄膜:2×8 cm,厚度120μm 用普通的薄载玻片自制点样器 直流稳压电泳仪,水平电泳槽
事先可在滤纸上练习点样,掌握点样技术,这是获得具有清晰区带 的电泳图谱的重要环节之一。
将点好样的薄膜 (无光泽面朝下)两端紧贴在支架的滤纸桥上(加血清 端靠负极),中部悬空平直。加上槽盖平衡10min,仔细检查电泳装 臵的线路是否正确,然后通电。
Ⅱ.电泳条件
电压90-110V,电流0.4-0.6mA/cm2,通电时间45-60min。泳动距离 约达3.5-4.0cm时即可断电。
将血清样品点样于醋酸纤维膜上,在pH 8.6的缓冲液中 电泳,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移向正极。由于血清中各 蛋白组分等电点不同而致表面净电荷量不等,分子大小 和形状各异,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和相对分子量不同, 因而电泳迁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离。电泳后,CAM 经染色和漂洗,可清晰呈现清蛋白、α1、α2、β、γ—球 蛋白5条区带。 在一定的范围内,蛋白质的含量与结合的染料量呈正比, 故可将各蛋白质区带剪下,分别用0.4 mol/LNaOH溶液浸 洗下来,进行比色,测定其相对含量。
四、实验操作流程
薄膜的准备 电泳槽的准备 点样 电泳 染色与漂洗脱色
Ⅰ.准备和点样:
在浸泡薄膜前应辩清薄膜的正反面,因为浸泡打湿后不易辩别正 反面。 在距膜一端1.5cm用铅笔作好标记,将薄膜漂在缓冲液液面上,迅 速湿润,整条薄膜一致而无白点。然后用竹镊子将薄膜轻轻完全 浸入缓冲液中,待膜完全浸透后使用(约0.5h)。 然后将薄膜制作电桥:将电泳缓冲液倒入电泳槽两边,平衡两边 液面。根据电泳槽的纵向尺寸,剪裁尺寸合适的滤纸条,附着在电 泳槽的支架上,使它的一端与支架的前沿对齐,而另一端浸入电 泳槽的缓冲液内。然后,用缓冲液将滤纸全部润湿并驱除气泡, 使滤纸紧贴在支架上,即为“滤纸桥”。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 一个电极槽的支架上制作相同的“滤纸桥”。它们的作用是联系 醋酸纤维薄膜和两极缓冲液之间的中间“桥梁”。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生物化学实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值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值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血清中含有数种蛋白质,它们所具有的可解离基团不同,在同一pH的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故可利用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血清中含有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祖坟、立体构象、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由表可知,血清中5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大部分低于pH值7.0,所以在剪下,分别用0.4mol/L NaOH溶液浸洗下来,进行比色,测定其相对含量。
也可以将染色后的薄膜直接用光密度计扫描,测定其相对含量。
肾病、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炎症、妊娠等都可以使白蛋白下降。
肾病时α1、α2、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降低。
肝硬化时α2、β-球蛋白降低,而α1、γ-球蛋白升高。
三、实验器材1、醋酸纤维薄膜(2cm*8cm,厚度120μm)2、人血清;3、烧杯及培养皿数只;4、点样器;5、竹镊子;6、玻璃棒;7、电吹风;8、试管六只;9、恒温水浴锅;10、电泳槽;11、直流稳压电泳仪;12、7220型分光光度计;13、剪刀四、实验试剂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取两个大烧杯,分别称取巴比妥钠和巴比妥溶解于500ml 蒸馏水中;2、染色液,可反复使用;3、漂洗液:取乙醇45ml ,冰醋酸10ml ,混匀;4、浸出液:0.4mol/L NaOH 溶液;5、透明液:取冰醋酸25ml 、无水乙醇75ml ,混匀。
五、实验操作1、准备和点样取一条醋酸纤维薄膜,浸入缓冲液中,完全浸透后,用镊子轻轻取出,将薄膜无光泽的一面向上,平放在干净滤纸上,再放一张干净滤纸吸取多余的缓冲液;用玻棒蘸取少量血清,涂在点样器上,然后轻轻于距纤维薄膜一端1.5cm 处接触,样品即呈一条状突于纤维膜上。
试验二醋酸纤维膜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实验二醋酸纤维膜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目的:1.掌握醋酸纤维膜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电泳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电泳(一)原理带电的颗粒在外加电场中,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生物分子都带电荷,其电荷的多少取决于分子性质及其所在介质(溶液)的pH及其组成。
当溶液的pH小于等电点pH时,蛋白质将带有正电荷,在电场中作为一个正离子移动。
当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pH时,蛋白质将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作为一个阴离子移动。
COO-COO-COOH ╱+ H +╱+ H +╱Pr ←————→Pr ←————→Pr ╲+ OH-╲+ OH-╲NH 2NH 3+NH 3+PH>PI PH=PI PH<PI电泳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以生物大分子为例阐明电荷来源:(二)电泳的分类按支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⑴纸电泳(Paper electrophorisis)⑵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ellulose Acetate electrophoresis)⑶琼脂凝胶电泳(Agar Gel electrophoresis)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⑸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按支持介质形状不同可分为:⑴薄层电泳;⑵板电泳;⑶柱电泳(三)电泳的影响因素1.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所带的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度越快2. 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pH值距离其等电点愈远,其所带净电荷量就越大,电泳的速度也就越大;但是pH过高或过低引起蛋白变性,缓冲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强度过低,则缓冲能力差,不易维持PH恒定,离子强度过高,在待分离分子周围形成较强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扩散层(即离子氛),降低了蛋白质的带电量,使电泳速度减慢。
一般所用离子强度为0.02-0.2之间。
实验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实验3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学习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及操作。
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相对百分含量。
二、基本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血清中含有数种蛋白质,分别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它们所具有的可解离基不同,在同一pH的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因此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故可利用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醋酸纤维(二乙酸纤维素)薄膜具有匀一的泡沫状结构 (厚约120 µm),渗透性强,对分子移动无阻力,用它作区带电泳的支持物,具有用样量少,分离清晰,无吸附作用,应用范围广和快速简便等优点。
目前已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酶的分离和免疫电泳等方面。
三、试剂与器材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 8.6,0.075 mol/L):称取巴比妥钠(A.R)15.4g和巴比妥(A.R.)2.76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用酸度计校测后使用。
2.染色液:氨基黑10B 0.2g、甲醇(A.R)20mL、冰乙酸(A.R.)4mL,加蒸馏水16mL,混匀即可。
3. 漂洗液:乙醇(A.R)90mL、冰乙酸(A.R)10 mL,加蒸馏水100mL,混匀即可。
(现配现用)4.透明液:冰乙酸(A.R)10mL、无水乙醇30mL(1:3),混匀即得。
(现配现用)5.人血清(新鲜、无溶血现象)。
6.器材:醋酸纤维薄膜(12×8cm,2×8cm);厚度120μm;培养皿直径Ф10cm(×8);点样器(或载玻片);直尺;铅笔;竹镊子;玻璃棒;烧杯50ml(×2),200ml (×1);试管1.5×15cm(×8);吸管5mL(×1);水浴锅;电泳槽;直流稳压电泳仪;分光光度计;剪刀。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牛血清蛋白

一、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PH>PI时,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 中向阳极移动;当PH<PI时,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 移动。血清中含有数种蛋白质,在同一PH值时,因所带电荷不同, 而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也不相同,故可用电泳法将其分离。 本试验以牛血清为材料,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通过点样、 电泳、染色、脱色从而得到血清中蛋白质的分离图谱,再进行观 察和薄膜一条,浸入缓冲液中,完全浸透后(大约3-5分 钟),用镊子取出,将无光泽的一面向上,平放在干净滤纸上,将滤 纸对折,吸取多余的缓冲液。 2、点样:取载玻片一块,用点样管将血清均匀的涂在载玻片的一端面 上,在薄膜一端1/3处点样。 3、电泳:将薄膜平贴于放在电泳槽上并已浸透缓冲液的滤纸上,无光 泽面要向下放置,点样端放在阴极,进行电泳。电泳条件:电压90110V,电流0.4-0.6A,通电60分钟。 4、 染色:电泳完毕,将薄膜浸入染色液中5-10分钟,进行染色。 5、漂洗:染色完毕,将薄膜取出,放入漂洗液中漂洗至背景无色,在 浸入蒸馏水中。 6、图谱观察:观察图谱,将各种血清蛋白质按实际比例大小绘于实验 报告纸上。
二、实验仪器 1、 牛血清 2、 醋酸纤维薄膜 3、 镊子 4、 电泳仪 5、 电泳槽 6、 载玻片
三、实验试剂
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离子强度,PH8.6):称取 巴 比 妥 1.66g 和 巴 比 妥 钠 12.76g , 溶 于 蒸 馏 水 并 稀 释 至 1000ml。用pH计较正后使用。 2、 染色液:氨基黑10B0.5g,甲醇50ml,冰乙酸10ml,蒸馏 水40ml混匀即可。 3、 漂洗液:95%乙醇45ml,冰乙酸5ml和蒸馏水50ml混匀 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因泳动速度不同而被分离。从正极端起, 依次为清蛋白、α1- 、α2- 、β-和γ-球蛋白, 将蛋白质染色后,可按染色区带位置进行定 性观察,也可对各条色带进行定量测定。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薄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泳示意图 1为清蛋白,2,3,4,5分别α1-,α2-,β-及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 。
三、操作
1、准备: (1)浸泡:取8cm2cm醋酸纤维薄膜条一 张,浸入pH8.6的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中, 浸泡约30min,完全浸透后,用镊子轻轻取 出,夹在滤纸中吸去多余的缓冲液,然后无 光泽面向上平放在干净滤纸上。 ( 2 )点样:用玻棒醮取少许血清,均匀地 涂在载玻片的一端截面上(玻片宽度应小于 膜条),然后在距膜条一端1.5cm处轻轻落 下并随即提起。加样应力求均匀(可先在普 通滤纸上练习点样几次),要求在膜条上点 上细条状的血清样品。
1.5cm
6.5cm
(-)
(+)
(3)上槽:将点好样的膜条,无光泽面向 下,平悬于电泳槽支架的滤纸桥上,两端紧 贴在滤纸桥上,点样端置于负极,(把膜条 摆平拉直后)盖好电泳槽盖,平衡10min。
2.电泳: 待膜条浸润后,接通电源,调节电压
至160V,电泳45~60min。 3、染色与漂洗:
电泳完毕后,切断电源。用镊子取出膜条浸 于氨基黑10B染色液中浸染5~10min。取出后 用漂洗液浸洗4~5次,每次约5min,直至背 景无色为止,再浸于蒸馏水中,最后将膜条夹 于滤纸中吸干,至此可得电泳图谱。
四、结果 将电泳图谱贴在实验报告中。
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1)血清:人血清或动物血清; (2)pH8.6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称取巴比妥钠 12.76g和巴比妥1.66g,溶于蒸溜水,定容至1000mL 。 (3)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B 0.5g,加蒸溜水40mL, 甲醇50mL和冰醋酸10mL,混匀即可。 (4)漂洗液:取95%乙醇45mL,冰醋酸5mL和蒸溜水 50mL ,混匀即可。 2. 器材 :
实验四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一、目的
1、了解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一般原理。 2、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蛋白质技术。
二、原理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性 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蛋白质是两性电解 质。在pH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 阳离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在pH大于其
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阴离子,在电场中 向正极移动。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它们所 具有的可解离基团不同,在同一pH值的缓冲 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因此在电场中移动的速 度也就不同,故可利用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醋酸纤维薄膜、滤纸、电泳仪、电泳槽、小镊子(无 齿)、烧杯、量筒、载玻片、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