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合集下载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电泳技术,它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分离介质,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分离。

其原理如下:1. 醋酸纤维素薄膜制备首先需要制备醋酸纤维素薄膜。

通常采用将醋酸纤维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涂布在玻璃板或硅片上,通过挥发有机溶剂使得溶液中的醋酸纤维素形成均匀的薄膜。

2. 薄膜上形成静电场接着,在制备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形成一个静电场。

通常使用高压直流电源将两个金属极板连接到两端,然后将极板放置在离玻璃板或硅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这样就可以在玻璃板或硅片表面形成一个强大的静电场。

3. 样品准备样品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进行分离。

通常需要将样品溶解在缓冲液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将样品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

4. 样品注入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上,让其在静电场作用下进行分离。

通常使用注射器或微量泵进行样品注入。

5. 分离过程在静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着极板移动。

不同大小、不同电荷的粒子会受到不同的力,从而发生分离。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几十分钟到几小时才能完成。

6.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的色带可以得到分离结果。

不同大小、不同电荷的粒子会形成不同位置和形状的色带。

通过比对标准样品可以确定待测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总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静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分离原理的技术。

它具有高效、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鉴定三种腺苷酸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鉴定三种腺苷酸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鉴定三种腺苷酸一、目的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带电颗粒原理;观察核苷酸类物质的紫外吸收现象。

二、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控制电泳条件(如pH 等),使混合试样中的不同组分带有不同的净电荷,各组分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或方向各不相同,从而达到分离各组分的目的,这就是电泳分析法。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支持物进行电泳分析的方法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在pH4.8 电泳缓冲液条件下,带有不同量磷酸基团的AMP、ADP、ATP 解离之后,带有负电荷量的顺序为:ATP>ADP>AMP,它们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得到分离。

又利用核苷酸类物质的碱基具有紫外吸收性质,将分离后的电泳醋酸薄膜放在紫外灯下,可见暗红色斑点,参照标准样品在同样条件下的电泳情况,对混合试样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鉴定。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1)电泳仪、电泳槽(平板式)(2)紫外灯(3)电吹风、医用镊子(4)醋酸纤维素薄膜(8 cm×12cm)(5)微量进样器(10μl 或50μl)2.试剂(1)柠檬酸缓冲液(pH4.8):称取柠檬酸8.4g,柠檬酸钠17.6g,溶于蒸馏水,稀释到2000ml。

(2)标准腺苷酸溶液:用蒸馏水将纯AMP、ADP、ATP 分别配成100mg/ 10mL 溶液。

其中AMP 需略加热助溶。

置冰箱备用。

(3)混合腺苷酸溶液:分别取上述标准液AMP、ADP、ATP 各1 份等量混匀。

置冰箱备用。

四、操作步骤1.点样: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放入pH4.8 柠檬酸缓冲液中,待膜完全浸透(约0.5h)后用镊子取出,夹在清洁的滤纸中间,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仔细辨认薄膜无光泽面,用微量进样器在无光泽面上点样。

点样点距薄膜一端1.5cm,样点之间距离1.5cm。

点样量为2~3μl,按少量多次原则分2~3 次点完。

2.电泳:向两个电泳槽内注入pH4.8 的柠檬酸缓冲液,缓冲液的高度约为电泳槽深度的3/4。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等电点 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在 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染色后可显示5条主 要区带。其中清蛋白的泳动速度最快,其余依 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
三、实验材料
醋酸纤维薄膜(2×8 cm) 镊子
5. 放薄膜的时候毛面朝下,要注意放平,与 滤网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点样端。 6. 电泳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一般电流 强度为0.4~0.6mA/cm膜宽度。电流强度高, 则热效应高;电流过低,则样品泳动速度慢 且易扩散。
7. 操作过程为防止指纹污染,应戴手套。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厚 度约为120 μm,有很强的通透性,对分子移动 阻力很小,该法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 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 血清蛋白。
血清中各主要蛋白质的等电点均低于pH8.6, 在该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 动。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 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2. 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 吸去,以免引起样品扩散。但不宜太干,否则 样品不易进入膜内,造成点样起始点参差不起, 影响分离效果。
3. 点样时,点样不要过多,恰到好处,动作 要轻、稳,用力不能太大,以免损坏膜片或 印出凹陷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 4.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常选用pH8.6巴比妥- 巴比妥钠缓冲液,其浓度为0.05~0.09 mol/L。 (选择何种浓度与样品和薄膜的厚薄有关。缓 冲液浓度过低,则区带泳动速度快区带扩散 变宽;缓冲液浓度过高,则区带泳动速度慢, 区带分布过于集中,不易分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6.5~12
12~29
缓冲液pH=8.6
pI<pH
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在醋酸纤维素薄膜分为五条带。电泳迁移率最大的是白蛋 白,其后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
白蛋 α α β
γ
白(A) 1
2
实验器材
电泳仪,电泳槽,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 脱色摇床,染缸,点样器
血清中几种主要蛋白组分:
血清蛋白质 等电点
分子量
白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4.8白 6.85~7. 50
69,000
200,000
300,000
90,000~ 150,000 156,000~ 950,000
占总蛋白的 %
57~72 2~5 4~9
步骤
4、平衡 将膜条无光泽向下置于电泳槽支架上
,点样端靠近负极。薄膜两端要紧贴滤纸,(点
样线不要压在滤纸上)中间平直悬空,加盖密封
,平衡5min。
5 、电泳
将点样端的薄膜平贴在阴极电泳槽支架的滤纸桥上 (点样面朝下),另一端平贴在阳极端支架上(见下图)。 要求薄膜紧贴滤纸桥并绷直,中间不能下垂。连接好电泳 仪。在室温下电泳,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流强度 0.5mA/cm膜宽度,通电50min后,调节旋钮使电流为零,关 闭电泳仪切断电源。
试剂
4x电极缓冲液:1.5mol/L Tris-HCl(pH 8.6)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染色液:称取0.5g氨基黑,甲醇50ml,冰醋
酸10ml,蒸馏水加至100ml。
漂洗液:取甲醇45ml,冰乙酸5ml和蒸馏水
50ml,混匀置塞试剂瓶内贮存。
实验操作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高效、快速和准确的分离和鉴定分子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将醋酸纤维素质地的薄膜作为分离介质,样品通过电泳移动分离在薄膜的表面。

这种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通量和半制备规模的优点。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蛋白质分离和鉴定。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和鉴定,对于寻找新的蛋白质、筛选生物标志物和新药物的作用非常重要。

2、核酸分离和鉴定。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还可以高效地分离和纯化核酸,对于对基因筛选和遗传学研究非常重要。

3、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

对于药物制剂的分析和质量控制,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

4、环境分析。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分析,例如分析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

在应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保证样品的纯度和完整性。

2、选择合适的运行条件,如电场强度、分离介质pH值、电泳时间等,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荧光检测、吸收光谱检测等,以达到最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总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推动这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一、前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血清蛋白的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结果。

二、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血清样品加入到离心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红细胞等杂质。

然后取出上清液,进行下一步处理。

2. 薄膜电泳将制备好的样品加入到电泳槽中,并在两端接上电极。

然后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时间等参数,使得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向不同方向移动,并最终被分离开来。

3. 银染将分离好的样品进行银染处理,使得其中存在的蛋白质能够被显色。

然后观察显色效果,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得到了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结果。

具体结果如下:1. 蛋白质谱图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出来的血清蛋白质谱图如下图所示:(图片略)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成功地将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了不同的条带,并且这些条带在电泳过程中向不同方向移动,最终被分离开来。

2. 蛋白质种类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蛋白质进行银染处理后,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多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具体包括:(1)白蛋白(2)球蛋白(3)免疫球蛋白(4)转铁蛋白等。

3. 调整实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了调整一些实验参数,以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具体包括:(1)电场强度:当电场强度较大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能够更快地向两端移动,并且更容易被分离开来。

但是,如果电场强度过大,也会导致蛋白质的断裂和聚集,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2)电泳时间:当电泳时间较长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能够更充分地被分离开来,并且条带也更加清晰。

但是,如果电泳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蛋白质的断裂和聚集,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四、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有效的血清蛋白质分离方法。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清蛋白 前清蛋白
制备。
临床意义:
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所以与肝脏疾患密切相关。
α球蛋白的增加与发热有关,与炎症有关。 β球蛋白增加常伴随血中脂质的增加。
γ球蛋白含有抗体成分,在许多慢性感染、免疫性疾病中有异常。
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在β球蛋白与γ球蛋白之间出现一个尖峰:M蛋白
肝硬化病人γ球蛋白增加,白蛋白降低。
红蛋白、球蛋白、脂蛋白、糖蛋白、甲胎 蛋白、类固醇及同工酶等。它具有简单快
-球蛋白
-球蛋白
速、对蛋白质样品吸附极少,无“拖尾”
现象,染色后蛋白质区带更清晰等优点, 电渗作用虽然较高但很均一 ,不影响样
品的分离效果。不足之处是分辨率比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低,由于薄膜厚度小(约 10~100μm),样品用量很少,不适于
思考题
P2:1、2、3
预习:实验五、六
• 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原理?何谓分子筛
效应? 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薄膜层析中,各种氨 基酸是怎样得到分离?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根据迁移率分离
操作步骤
标记 用铅笔在薄膜无光泽面(毛面)一端2cm处
轻画一细线 ,并在右上角做好标记。
浸泡 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毛面向下,在缓冲溶液中浸泡,使其充分浸透。 点样
用镊子将薄膜置于滤纸上,吸收多余的液体(不要太干),利用载玻片 一侧蘸取样品,45度角于毛面细线处点样。
(有效长度)
设:混合物中有A、B两物质:
• 物质A在电场中移动的距离为: dA= AVt/l
物质B的移动距离为:dB= BVt/l 则两物质移动距离之差为: Δd=(dA-dB)=(A-B)Vt/l 即:物质A、B能否分离取决于两者的迁移率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电泳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初步掌握电泳仪的基本操作。

3.了解常用的蛋白质显色方法。

实验器材醋酸纤维薄膜,pH8.6巴比妥缓冲液:称取巴比妥钠10.30g,巴比妥1.84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或者称取10.3g巴比妥钠,加1mol/L盐酸8ml,加蒸馏水至1000ml。

染色液:氨基黑10B1g溶于10ml冰醋酸与90ml甲醇的混合液中。

洗涤液:冰醋酸10ml加甲醇90ml,或者甲醇50ml,冰醋酸10ml加蒸馏水40ml.透明液:甘油溶液,或用苯甲醇,水杨酸甲醇等溶液。

微量注射器,蛋白质样品液和电泳仪一台。

实验原理以醇酸纤维等制成薄膜作为支持体的电泳仪称为薄膜电泳。

在一定酸碱度条件下,蛋白质分子由于基团电离而带有一定的电荷,在含有缓冲液的薄膜上,受电场力作用以一定的速度向一定的方向移动。

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由于所带电荷的不同,移动的速度和方向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

这种薄膜对蛋白质样品的吸附作用小,几乎完全消除纸蛋白质电泳中出现的拖尾现象,又因为薄膜的亲属性比较小,它所容纳的缓冲液也少。

电泳是的电流大部分是样品在传导,因此具有简单,快速,区带清晰,灵敏度高,易于定量和便于保存的特点。

本方法样品用量少,5ug的蛋白质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因此特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蛋白检测。

以广泛用于蛋白质和同工酶的分离分析,也可以用于免疫电泳等方面。

实验步骤1醋酸纤维薄膜的准备将醋酸纤维薄膜切成10cm*2.5cm的膜条,用镊子夹住缓慢放入巴比妥缓冲液中30分钟,充分浸透,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2点样用微量吸管将5ug但白字样品点在薄膜中英。

3电泳仪湿润的薄膜条置于电泳仪的长条架子上,薄膜条两端与滤纸相接触,拉直膜条,将滤纸条的另一端浸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两槽的液面要水平,以避免虹吸现象。

加盖密封,注意防止缓冲液蒸发并避免水滴落在膜条上。

静止10分钟。

接通电源开始电泳,调节好电压使之稳定,以20mv/cm的电场强度电泳1小时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ⅣA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 称取巴比妥2.76g、巴比妥钠15.45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

(2)氨基黑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B 0.5g,溶于甲醇50ml、冰醋酸10ml及水40ml的混合液中。

(3)漂洗液量取乙醇45ml、冰醋酸5ml及水50ml,混匀。

(4)透明液量取冰醋酸25ml、无水乙醇75ml,混匀。

测定法取醋酸纤维素薄膜,裁成2cm×8cm膜条,将无光泽面向下,浸入巴比妥缓冲液(pH8.6)中,待完全浸透,取出夹于滤纸中,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后,将膜条无光泽面向上,置含巴比妥缓冲液(pH8.6)的电泳槽架上,通过滤纸桥浸入巴比妥缓冲液(pH8.6)中。

于膜条上距负极端2cm处,条状滴加蛋白含量约5%的供试品溶液2~3μl,在0.4~0.6mA/cm [总电流量=电流量(mA/cm)×每条膜的宽度(cm)×膜条数]电流条件下电泳;同时取新鲜人血清作对照,电泳时间以白蛋白与丙种球蛋白之间的电泳展开距离约2cm为宜。

电泳完毕,将膜条取下浸于氨基黑或丽春红染色液中,2~3分钟后,用漂洗液浸洗数次,直至脱去底色为止。

将洗净并完全干燥的膜条浸于透明液中,待全部浸透后,取出平铺于洁净的玻板上,干燥后即成透明薄膜,可供测定纯度和作标本长期保存。

将干燥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用色谱扫描仪采用反射(未透明薄膜)或透射(已透明薄膜)方式在记录器上自动绘出各蛋白组分曲线图,以人血清作对照,按峰面积计算各蛋白组分的含量(%)。

附注:采用全自动电泳仪操作时,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