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量

合集下载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内容(一)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内容(一)

-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内容1. 测量身体基本指标- 测量身高体重详细阐述:身高体重是评估个体体格是否匀称、标准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可以初步了解个体的肥胖程度、健康状况等。

- 测量体脂肪率详细阐述:体脂肪率是评估身体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体脂肪率,可以了解个体的肥胖类型,进行科学的身体管理和减肥计划。

- 测量腰围详细阐述:腰围是评估腹部脂肪堆积情况的重要指标,过大的腰围往往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2. 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详细阐述:通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个体提供心理健康干预和辅导建议。

3. 进行体能测试- 有氧耐力测试详细阐述:通过有氧耐力测试,评估个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为制定科学的运动锻炼计划提供依据。

- 肌肉力量测试详细阐述:肌肉力量测试可以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水平,为制定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4. 进行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详细阐述:骨密度测定是评估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5. 进行营养水平评估- 膳食结构调查详细阐述:通过膳食结构调查,评估个体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为合理膳食提供建议。

- 血液检测详细阐述:通过血液检测,评估个体的营养水平和代谢情况,及时发现血液中的营养元素不足或超标情况,为调整膳食提供依据。

6. 评估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调查详细阐述:通过生活习惯调查,了解个体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睡眠等习惯,为个体的健康改善提供建议。

- 运动习惯调查详细阐述:通过运动习惯调查,了解个体的运动习惯和方式,为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项目内容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个体制定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体质达标测试标准

体质达标测试标准

体质达标测试标准一、身体形态1.身高:测量身高时,受试者应脱帽、双脚靠拢、足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挺胸拔背,保持正常呼吸状态。

2.体重:受试者应穿单薄衣服,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进行测量。

二、身体机能1.肺活量:受试者以坐位或站立位,双手握肺活量计的把手,深吸气至最大量后缓慢呼出,检测仪记录并显示呼气量。

2.50米跑:受试者听到信号后,从起跑线处向终点线全力冲跑,记录时间。

3.立定跳远: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双臂前后摆动,两腿做爆发性屈伸,两脚同时离地,向前跃出后,尽量向前方跳出。

记录距离。

4.坐位体前屈:受试者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双臂伸直并拢向前弯腰,尽量用手指去触碰脚尖。

记录受试者的手指能够触及脚尖的最远距离。

5.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时,受试者双手正握单杠,握距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双脚离地悬垂;仰卧起坐时,受试者仰卧于垫上,双手交叉于头后或双臂交叉互抱于胸前,上体前屈约90度左右。

记录次数。

6.1000米/800米:受试者听到信号后从起跑线处向终点线全力跑进,记录时间。

7.体前屈(主要看脊椎有没有弯曲):受试者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并拢向前弯腰,双手尽力向前伸展,测试人员用观察和触碰的方式判断受试者的脊椎是否有弯曲。

三、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性等。

这些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来评估。

例如:1.力量:可以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测试来评估。

2.耐力:可以通过长跑(如1000米或800米)来评估。

3.速度:可以通过50米短跑或400米跑来评估。

4.灵敏:可以通过往返跑、急停、急转等测试来评估。

5.柔韧性:可以通过坐位体前屈等测试来评估。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是指根据中国国情和体质健康需求,制订的全面、科学、合理的体质健康评估指标,用于评估人群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我国常用的一些测试标准:
1. 体重指数(BMI):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用于评估个体的体重状态。

2. 腰围:用于评估中心性肥胖,腰围超过一定范围则表示存在肥胖风险。

3. 血压:用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4. 心率:用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活动状态,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

5. 肺活量: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一般以每分钟的吸气量来衡量。

6. 握力:用力握住一个测力器,评估手臂的肌肉力量和身体的整体力量水平。

7. 柔韧性:通过测量身体的关节活动范围,评估身体的柔韧性水平。

8. 灵敏度:通过测量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评估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

9. 平衡能力:通过一系列平衡测试,评估身体的平衡控制能力。

上述指标是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一部分,可以综合评估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并为制定个体的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这些测试标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健康需求。

儿童体质发育测量方法

儿童体质发育测量方法

儿童体质发育测量方法
1、身高: 是指站立位足底到头部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2、测量工具:身高贴纸、米尺、硬纸板
3、测量方法
(1)测量前脱去外衣、鞋、袜、帽。

(2)测量身高时,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硬纸板)与头顶点接触。

(3)读测量板(硬纸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4)记录格式: 厘米(cm)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如98.1cm。

4、最佳测量时间段:晨起后
1、体重: 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体重最易波动,是反应幼儿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2、测量工具:
3、测量方法
(1)测量前将体重秤四角放在同一平面上。

(2)脱去外衣、鞋、袜,排空大小便。

(3)幼儿仅穿单衣裤,站在体重秤中心区域。

(4)在称量过程中幼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5)幼儿处于安静时读数。

4、记录格式:
体重以千克(kg)为单位,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若体重秤只显
示小数点后1位,第二位用0补齐)。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对国民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的依据,也是指导国民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重要工具。

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旨在全面了解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全民健康行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信息采集。

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首先需要采集被测试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生活习惯等。

这些基本信息对于评估被测试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后续的测试内容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体格测量。

体格测量是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等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被测试者的身体形态特征和肥胖程度,为评估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是评估被测试者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包括肺活量、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柔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通过体能测试,可以全面了解被测试者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是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被测试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行为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估其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风险程度,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

五、心理健康评估。

心理健康评估是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被测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对国民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工具,其制定对于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客观的体质健康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促进计划,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希望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能够为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以下是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教材内容,供参考:第一章: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1.1体质概念及其重要性-体质定义和构成-体质对健康的影响1.2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意义-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体质测量与评价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1.3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原则与要求-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章:体质测量项目与方法2.1体格测量项目-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体格测量项目-皮褶厚度测量、骨骼肌测量等高级体格测量项目2.2功能测量项目-最大摄氧量(VO2max)测量-心率、血压、肺活量等功能测量项目2.3柔韧性测量项目-坐位体前屈、身体旋转等柔韧性测量项目2.4力量测量项目-握力、屈膝力量、引体向上等力量测量项目2.5速度与敏捷性测量项目-50米冲刺、立定跳远等速度和敏捷性测量项目第三章:体质评价方法与标准3.1体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多个体质指标综合评价体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将体质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评价3.2体质评价标准-儿童体质评价标准:根据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成人体质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制定适用的体质评价标准第四章:体质测量与评价实施与解读4.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受测者的准备和说明4.2测量操作和数据记录-测量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保存4.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将测量数据与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和分析-结合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第五章: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案例5.1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课上的体质测量与评价方法和内容-利用体质评价结果进行课程设计和个性化指导5.2健身场所和体育俱乐部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健身场所中的体质测量服务和评价报告-体育俱乐部中运动员的体质测量与评价5.3社会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公共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项目和方法-健康推广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宣传和指导希望以上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对体质健康进行评估的一种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
1. 身高和体重测量: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判断学生的体重是否正常。

2. 肺活量测试:学生进行呼吸深呼吸测量,以评估其肺功能。

3. 纵跳和立定跳远:测量学生的垂直跳跃和水平跳跃能力,以判断其爆发力和运动能力。

4. 50米和1000米跑:测试学生的短跑和长跑能力。

5. 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测试学生的腹肌和上肢力量。

6. 柔韧性测试:测试学生的柔韧性,如前屈、侧屈等动作。

7. 静态平衡测试: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能力,如静态体前屈、单腿站立等。

8. 眼保健操测试:测试学生的视觉和眼部协调能力。

9. 心肺耐力测试:使用有氧运动,如跳绳或模拟跑步机,测试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

以上测试方法可以综合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改善措施。

国家健康体质测试标准指标

国家健康体质测试标准指标

国家健康体质测试标准指标
国家健康体质测试一般以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和俯卧撑等方面为主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健康体质测试标准指标:
1. 身高和体重:根据身高和年龄来确定身体质量指数(BMI),用来评估体重是否正常。

2. 肺活量:用指标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FVC(用力肺活量)来衡量肺活量,一般以体重和年龄为参照。

3. 握力:通过握持一个标准握力计测量手部肌肉力量,反映整体身体强壮程度。

4. 俯卧撑:评估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连续做俯卧撑的个数来测试。

此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健康体质测试标准可能会有所偏差。

具体的标准和指标会因测试的目的、年龄段和性别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根据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标准来进行健康体质测试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质测量一、判断题【√】1.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2.代表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3.代表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

【×】4.标准差是反映数据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统计P26】【√】5.标准差决定正态分布的形态。

【√】6.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7.正态分布曲线以x=μ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8.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面积为1。

不同形态的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都为l。

【√】9.变量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10.相关关系是变量间最常见的关系形式。

【×】11.变量间相关系数越大,表示相关关系越密切。

【-1——+1】【√】12.变异系数CV可以用于单位不同的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

【×】13.使用百分位数量表的前提条件是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14.评价量表是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

【×】15.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

称为测量量表。

【×】16.测量的实测值(X)、被测量的真值(T)和测量误差(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T=X+E 【X=T+E】【×】17.被测真值是只包含了很小的测量误差的测量值。

【×】18.离差法的基准值是中位数。

【√】19.标准分量表常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20.可靠性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的指标。

【×】21.有效性可以分为两种,即内容有效性和结构有效性。

【√】22.积差相关法可用于估价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23.身高、体重的测量,-般在上午10时进行为宜。

【×】24.身体形态测量,受试者-律取直立姿势。

【×】25.测量肢体的长度和围度,测量者一般应站在受试者的左侧面。

【×】26.在未提出特定测量要求时,测I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左侧肢体。

【√】27.肌肉和骨器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28.体育领域中,身体成分的测量主要是对人体脂肪成分的测量。

【×】29.上肢长是指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挠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0.下肢长A在下肢长中是最长。

【×】31.下肢长A是指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2.“小腿长+足高”是指大小腿屈曲90度时,腔骨点至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3.力量型运动员瘦体重的增加表明力量增强。

【√】34.循环机能的三态反应测量,是指在相对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和最大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测量【√】35.定量负荷试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评价心血管耐力的最有效方法。

【×】36.哈佛台阶试验指数越小越好。

【√】37.最大摄氧量是测定有氧耐力的重要指标。

【√】38.克兰普顿测量可以测量心血管机能。

【×】39.侧跳是反映感觉机能的测量方法。

【灵敏 p203】【√】40.30秒30次蹲起是一种测量心脏机能的简易方法。

二、填空题1.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量度测量、长度测量、宽度测量、围度测量】2.身体形态测量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身体姿势测量】3.测量身高、体重的时间, -般在___________左右为宜。

【上午10时】4.身高测量三点一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靠立柱,保持___________。

【足跟、骶骨、两肩胛间,耳眼水平位】5.髂嵴点是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测量点【下肢长H、骨盆宽】6.确定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骨性标志、皮肤皱褶、肌性标志、皮肤特殊结构】7.对于径赛运动员选材,下肢长C 下肢长H×100 指数应该是___________。

【越大越好】8.跟键长是指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跟点的垂直距离】9.LBW的全称是___________, BMI的全称是___________。

【瘦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身高体重指数/体质指数】10.亚洲人坐高指数54的体型为___________。

【正常】11.反映人体发育的基本指标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身高——纵向指标、体重、胸围——横向指标】12.反映肥胖程度的体格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体重、胸围、腰围、臀围】13.哈佛台阶实验方法的心率测量反映的是___________。

【恢复期心率】14.背肌力测量的目的是反映人体的___________。

【最大肌力或绝对肌力】15.30秒30次蹲起试验测___________次心率。

【3】16.某学校男生50m测验,⎺X=7.6s, S=0.6s,7.9s成绩的Z标准分是__________。

【P48】【(-0.5),Z=(⎺X-X )/S】17.某学校女生立定跳远测验⎺X =1.70m,S=0.18m,2.00m成绩的T标准分是__________。

【P48】【(67),T=50+10(X-⎺X)/S】 T=50+10Z18.某考试成绩中,优秀的人数为25%,优秀标准的百分位数分是__________。

【75分】19. 18.5<BMI<24为__________。

【正常体重】20.30秒30次蹲起试验指数越__________,PWC170机能试验的指数越__________,哈佛台阶指数越__________,表明循环机能越好。

【小、大、大】21.反映人体体型的主要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肩宽/身高、肩宽/骨盆宽、骨盆宽/身高、坐高/身高】22.短跑运动员下肢形态选材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下肢长、小腿长、跟腱长、踝围】23测量体脂的F%可以通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计算。

【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生物电抗阻法】三、单项选择题【D】1.从理论上讲,直接影响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是A.测量对象B.样本含量C.测量长度D.测量误差【C】2.评价者的可靠性是指A.测量的可靠性B.测量的有效性C.测量的客观性D.测量的实用性【A】3.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高,说明A.测量的可靠性高B.测量的有效性高C.测量的客观性高D.测量的有效性和客观性都高【B】4.表示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的是A.测量的可靠性B.测量的有效性C.测量的客观性D.测量的实用性【A】5.测量中由一些主观或客观偶然因素引起,又不易控制的测量误差称为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抽样误差【D】6.测量的客观性常用于体育运动项目中的A.田径B.球类C.游泳D.体操【A】7.根据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如增加测量长度,其测量的A.可靠性提高B.有效性提高C.客观性提高D.可靠性和有效性都提高【B】8.比较标准进行的评价是一种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评价D.终末评价【D】9.体育比赛中,100米跑成绩和跳远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是A.完全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无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B】10.使用标准分量表的前提条件是:原始数据资料应服从A.常规分布B.正态分布C.非正态分布D.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B】11.百分位数法的基准值是测量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最大值D.最小值【B】12.直接反映相应成绩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评价量表是A.标准分量表B.百分位数量表C.回归量表 D累进量表【D】13.某学校立定跳远测验,好于1.60m成绩有75%,1.60m的成绩的百分位数是A.第75百分位数B.第60百分位数C.第40百分位数D.第25百分位数【C】14.百分位数量表的第60百分位数对应的成绩,意昧着低于此成绩的人数有A.40%B.50%C.60%D.70%【C】15.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重要指标是A.体重B.下肢长C.身高D.坐高【A】16.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的整体指标是A.体重B.肩宽C.腰围D.骨盆宽D.累进量表【B】17.确定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有A.3个B.4个C.5个D.6个(骨性标志、皮肤皱褶、肌性标志、皮肤特殊结构)【A】18.测量胸围和骨盆宽时,测量者应站在被测量者的A.前方B.后方C.右侧D.左侧【C】19.已发育女性的胸围测量,带尺在胸前定位于A.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B.带尺上缘置于乳头下缘C.带尺通过胸中点水平环绕-周D.带尺置于肩M骨下角【A】20.未发育女性的胸围测量,带尺在胸前定位于A.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B.带尺上缘置于乳头下C.带尺通过胸中点水平环绕-周D.带尺置于肩胛骨下角点【D】21.下肢长B是指A.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B.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22.下肢长A是指A.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B.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23.找肩峰点的方法是将同侧手臂A.上举B.平举C.后伸D.斜上举【B】24.根据人体脂肪组织总量中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人体皮下脂肪组织,可推算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是A.水下称重法B.皮稽厚度法C.BMID.生物电抗阻法【A】25.用皮榴厚度法测量身体成分,其方法是属于A.间接测量法B.直接测量法C.水下称重法D.主观观察法【D】26.身体成分测量科学性最强的方法是A.皮褶厚度法B.BMIC.围度法D.水下称重法【A】27.在进行身述成分测量时,根据水下称重法的特点,其对象不适宜测量A.婴幼儿B.成年男性C.成年女性D.运动员【B】28.f和LBW表示的是A.体重和胸围B.体脂重和瘦体重C.体脂百分比和瘦体重D.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D】29.对胖程度评价较准确的指标是A.BMIB.LBWC.FD.F%【A】30.判断男性肥胖的标准是A.体脂百分比大于25%B.体脂百分比大于30%C.体脂百分比大于35%D.体脂百分比大于20%【B】31.判断女性肥胖的标准是A.体脂百分比大于25%B.体脂百分比大于30%C.体脂百分比大于35%D.体脂百分比大于20%【C】32.对人体某个阶段身体形态结构及身体组成成分的描述是指A.身高B.体重C.体型D.体成分【D】33.在进行体格测量时,反映人体纵向和横向发育的指标是A.肩宽和骨盆宽B.下肢长和肩宽C.坐高和身高D.身高和体重【D】35.BMI测量适用于A.运动员B.女性C.男性D.普通人【C】42.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测量时间通常测A.1分钟B.30秒C.10秒D.1分30秒【A】43.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测量通常反映A.运动强度B.运动量C.运动时间D.运动能力【D】44.哈佛台阶试验的心率测量反映的是A.安静状态心率B.运动后即刻心率C.运动中心率D.运动后恢复期心率【D】45.应用哈佛台阶试验评价心血管耐力水平,心功能良好的标志是台阶指数A.<50B.60C.70D.>80【B】46.哈佛台阶实验S则心率的时间为A.15秒B.30秒C.10秒D.60秒【D】47.哈佛台阶实验结束停表的时间为A.3分30秒B.9分30秒C.9分D.8分30秒【C】48.哈佛台阶实验指数:A.心率 (收缩压+舒张压) /100B.Pl+P2+P3-200/10C.运动持续时间 (秒) ×100/ (2×(fl+f2+f3) )D.W×F%【B】49.PWCl7O机能试验间接测量的原理是A.体重和身高呈正相关B.心率和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相关C.机能与体型有密切关系D.希思——卡特原理【C】50.30秒30次蹲起实验方法3则心率的次数为A.1B.2C.3D.4【A】51.测量灵敏素质的方法是A.侧跳B.哈佛台阶实验C.立卧撑D.感知跳跃距离测量【D】54.立卧撑测量方法是由A.1个动作组成B.2个动作组成C.3个动作组成D.4个动作组成【C】55.10秒立卧撑3则量可反映人体的A.力量素质B.速度素质C.灵敏素质D.柔软素质【D】56.12分钟跑测量可以反映人体的A.力量耐力素质B.速度耐力素质C.静力耐力素质D.心血管机能耐力水平【D】57.感知跳跃距离测量方法的距离为A.6OcmB.54.cmC.1.2mD.6lcm【B】58.感知跳跃距离测量的总成绩为A.12次B.10次C.15次D.8次【B】59.感知跳跃距离测量方法需在地面划A.1条线B.2条线C.3条线D.4条线四、简答题1.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有何关系?1)测量的可靠性是有效性的必要条件;2)测量的有效性高,可靠性也必须高;3)但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却不一定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