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丶交换丶市场

合集下载

市场和交换相关主干知识

市场和交换相关主干知识

市场和交换相关主干知识一、生产与交换的关系二、市场调节1.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作用:(1)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制实现资源配置(2)利益杠杆作用下,推动科技、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市场秩序1.市场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2.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四、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3.市场调节的消极影响: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混乱两极分化五、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平等性2.竞争性3.法制性4.开放性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公有制为主体2.基本目标:共同富裕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七、经济全球化1.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造成南北发展不平衡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载体)3.影响:(1)积极影响:A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要素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经济B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加强合作(2)消极影响:A南北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B一国经济波动殃及他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构成极大威胁4.正确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八、对外开放1.国际经济组织—WTO (1)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市场准入、互惠、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贸易政策法规透明(2)作用:组织多边谈判,制定基本原则和规定,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2.对外开放的原因:(1)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3.对外开放的措施:(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管理经济学02 交换、效率与市场

管理经济学02 交换、效率与市场

31
Supply Shifts (demand constant)
Qd = 1800 – 20P + 0.6M – 50PR Qs = 50 + 10P – 8PI + 5F
D0: M = $20,000; PR = $250
S1: PI = $50, F = 90 S2: PI = $31.25, F = 90 S3: PI = $50, F = 30
40



企业的架构是指它的组织方式,企业的边界和架构 是通过效率定义的。 市场是通过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地域交换产品和服务 的买者和卖者来定义的。 根据一价定律,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会以同 一种价格出售。套利是一价定律成立的理由。
41
案例讨论:


人民币升值与低利润出口企业? A股的“反常”? 中国经济失衡? 姚明股权?冯小刚股权? 广告代理?
•使用价格系统来协调经济活动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的完整定义:为了完成交易所必须的度量、界定和
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 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 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13
• • •
• •
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力如何界定,都可以通 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但 实际上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这样,不同的权力界定,会带 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市场就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了) 市场与企业是组织经济交换可选择的两种方式 公司应该比较内部组织一项活动的成本和通过市场体系进行 交易的成本 市场交易依赖合约体系 企业是为了最小化某些市场交易的内在成本而成立的组织
42
经典文献

公共基础知识: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公共基础知识: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公共基础知识: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1.商品市场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

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

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A.土地的一级市场。

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

B.房地产开发市场。

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

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

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

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

E.房地产金融市场。

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2013_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知识体系(全)

2013_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知识体系(全)

劳动、技术、资本、土 地、管理、信息……
分配 (2)效率与公平
注重社会公平《创新设计〉P51




: 分 配
2、 国家 财政
分配
(1)财政 (2)税收
①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 ①财政的作用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财政的收入
①渠道:税、利、债、费 ②影响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②分配政策 ③财政的支出:①②③④
①收入=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④财政的收支关系 ②收入>支出 财政盈余
③收入<支出 财政赤字
①税收的基本特征
偷税
②税收的种类及其作用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纳税人的权利 (P72)
违反税法 欠税 的现象 骗税
抗税
①市场与计划
1、社 会主义 市场经
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①世界多极化; 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建立国际新秩序
4、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 (2)基本内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①宗旨 ②基本目标 ③基本立场 ④基本准则
我国坚持和 平发展道路
1、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
第一单元: 是什么
2、作用
①对社会 ②对个人
一般: 文化 第二单元: 怎么样
1、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横向)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 系统优化的方法 内因与外因
②发展观 3、 辩

法 ③矛盾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前进性与曲折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量变与质变
矛盾的概念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基础,它们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普遍性。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通过生产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通过交换商品获得生活必需品和其他商品。

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分工的结果。

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专门从事某一种生产活动,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然后用这些产品交换其他产品,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种分工必须建立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经济的高效运转。

第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上供需关系决定的。

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同时也引导了生产者的生产决策。

第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进行生产和交换,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他外部力量来指导。

这种自发性不仅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也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历史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有其发展的局限性和特定的历史时期。

- 1 -。

生产、交换、市场

生产、交换、市场

生产、交换、市场在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时,有值得注意的新事物,即人口的急剧增长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内会促进生产的集约化和细分化,是以明清时代的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现象,它促进了商品粮与经济作物种植的普及,同时,也发展了农业加工和动力原料的开采和制造。

明清始终是一个封建社会,它的生产中心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是这时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由于明清时代已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这时的农业生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有一部分系为满足工业生产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生产的。

所以这时农业生产是多种多样的。

据《天工开物》的记载。

当时天下的主食为稻、麦。

它说:‚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小麦)、牟(大麦)、黍、稷居什三‛。

又云:‚燕、泰、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而饔飧不及焉。

种余麦昔五十分而一,闾阎作苦,以充朝膳‛。

以上推定是否正确,固有待考究,但在明代主食生产只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高粱、玉蜀黍、蕃薯等新品种开始普及,这对于养活明清以来大量增长的人口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谚语的出现,到了清代,台湾以及东北的粮食生产也发展很快,福建的军糈民食有一部分仰给于台运。

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苧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

其著者,则蚕桑的栽育几遍天下,江浙、四川则为著名产地,还有柘叶,山东、贵州、四川均有种植。

特别是棉花种植的普及,种遍天下是明清时代的一件大事,‚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①。

又有‚江花出楚中,……北花出畿辅、山东,……浙花出余姚‛②诸称。

棉花种植普及的原因,自然由于商品生产的发达所刺激而成的。

生产、交换、市场

生产、交换、市场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文化与舶来品,利益集团、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利益集团全民基金国企改革一、关于利益集团的问题作为至今仍存在的唯一的古文明,中华文化所散发的魅力及其曾经造就的辉煌是不容质疑的。

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用大炮打开国门,西方文明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大行其道,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无奈仁人志士也只能试图靠抓住舶来品来当救命稻草。

改革开放以来,伤痕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的修缮和发扬。

但在与强大的以高科技高质量商品为依托的西方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华文化仍未表现出人们寄予很大希望的足够的自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迷信或者说薄弱的抵御力。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有谈到经济模式,不论是以前的苏联模式,现在的美国模式、瑞典模式等等都有一些人对之奉若神明,恨不得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他们的副本,似乎只有那样,中国才有出路。

但我们对苏联模式的盲目照搬,给我们带来的却并非通往繁荣之路。

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实事求是地探索。

不可否认,某些模式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但每个模式都有其特定生长、发展及益于优越性发挥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也都有其特定无法规避的限制因素。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的、永恒的真理。

因此,对任何舶来品都不应盲目照搬甚或顶礼膜拜。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也应善于有选择地借鉴舶来品的长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辨证取舍、择善而从。

此外,借鉴利用舶来品不应超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消化吸收能力。

中华文化就像一个框子,对任何舶来品都应首先大体地“框”一下,符合规格或接近规格的就可以坚持,不合规格的那就需要根据中华文化进行转化、整合,然后才可以输出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

这点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对其固化与教条都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格的决定

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格的决定
市场需求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当需求 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也会影响价格,例如政府的关税、 补贴等政策会影响市场价格。
06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 衡与调节
市场均衡与市场调节
市场均衡
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和生产 者愿意进行交易的数量正好相等,没 有任何剩余或短缺。
市场调节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消费者和生产 者改变他们的需求和供给,从而达到 市场均衡。
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 格的决定
汇报人:
2023-12-03
目录
CONTENTS
•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 劳动力市场及其价格决定 • 资本市场及其价格决定 • 产品市场及其价格决定 •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与调节
01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义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生产要素进行交换 和流通的场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 间实现交易的领域。
生产要素市场的政策干预
价格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或 者干预价格来影响市场的 运行。
资源配置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 引导资源流向某些行业或 地区,从而影响生产要素 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产业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支持或限制 某些产业的发展来影响生 产要素市场的运行。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 动态平衡:劳动力市 场存在动态平衡。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 步,劳动力需求和供给 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 响市场的平衡状态。
3. 信息不对称:在劳动 力市场中,供求双方往 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雇主可能不完全了 解劳动力的真实质量和 劳动者的真实能力,而 劳动者也可能不完全了 解雇主提供的岗位和待 遇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