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用于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合集下载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评价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评价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吸入有害物质引起,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在慢阻肺的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即通气功能受损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潴留增加,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症状。

目前,无创呼吸机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

无创呼吸机通过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气体交换,减轻呼吸肌疲劳,从而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

对于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结合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和并发症观察,全面评估该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作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道阻塞和气体交换障碍。

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评价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症状缓解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参考,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气压伤
避免过度通气和高气道压力, 定期检查患者的胸片和血气分 析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气压
伤。
05
呼吸机在急性心力
衰竭中的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指标
呼吸功能改善
观察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呼吸频率、节 律、深度等变化,评估呼吸功能是否 得到改善。
心功能改善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 征,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结果,评估心功能是否恢复。
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等)开展呼吸机治疗研 究,为临床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吸状况及循环功能。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
02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具有合适功能和参数的呼吸机。
检查呼吸机及相关设备
03
确保呼吸机、氧气供应、电源等设备完好无损,处于良好工作
状态。
呼吸机设置与调整
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如容量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等。
调整通气参数
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循环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的 通气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确保患者舒适
调整呼吸机参数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避免过度 通气或通气不足。
操作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监测呼吸机运行状况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处理故障和报 警。
记录操作过程和病情变化
观察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 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措施。
死亡率
预后情况
统计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分析 死亡原因及与呼吸机治疗的关系。

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善情况 。结果
治疗 7 后 ,治疗组患者呼 吸频率及 心率 显著 优于对照组『(0±3 次 /i V.( 6±3 2 h 2 ) mn S 2 )
次/ n 9 mi,( 1±1 )次 / i S 19± 1 1 m n .( 0 V 2)次 / i ,P<0 5,p mn . 1 H、P O 、F 、F /VC显著高于对照组 0 a 2 V1 V1F
【 bt c】 O j te o xleh iclfcc onn vs e o te r srvn li era A sat b c v T p r t cn ae a i ai si e ue et tn nh et r ei e o eli i y fo n v p iv p s i o i t t — a
c nrl ru 尸<00 p o t o p( og . 5 H,P O ,F ,a dF / V ee i ic nl hg e i es d ru 尸<00 , a 2 V1 n V1 C w r s nf a t i rnt u ygo p( F g i y h h t . 5) w ee s a O a g i cnl lw r 尸< . , h e o i i c n c a g s c u rd nte o t l o p s o ae h ra C 2 s i f a t e ( 00 w i g f a t h n e c re nr u mp rd P w s ni yo 5) l n s ni o i h c og r ac w t eb sl e ( >O0 . osv r a v rera t n c u rdd r gt a n . o c so s N nn a ie i t aei s P hh n .5)N e e d e s e ci s c r u i e t tC n l in o iv s e o o e n r me u v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王欣妍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王欣妍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王欣妍发表时间:2018-07-03T16:56:43.7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8期作者:王欣妍[导读] 对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150010 摘要:目的对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4月-2017年10月救治的68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O2、PaCO2以及LVEF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以及LVEF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以及心功能,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功能;血气分析;新功能能重症肺炎是肺炎的危重类型,进展快、并发症多,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1]。

本文观察了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15年4月-2017年10月救治的68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8-84岁,平均年龄(61.8±6.8)岁。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策略的作用分析张啟慧袁霞黄霞通讯作者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策略的作用分析张啟慧袁霞黄霞通讯作者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策略的作用分析张啟慧袁霞黄霞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7-11T06:17:01.425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7期作者:张啟慧袁霞黄霞通讯作者[导读] 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策略的作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策略的作用。

方法:2021年7月到2022年10月,选取100例确诊重症心力衰竭且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策略。

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

护理1周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护理1周后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策略,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动脉血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常规护理;护理有效率;护理策略;动脉血气重症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疾病,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令静脉血液淤积,是导致动脉系统血供不足,最终发展为心脏循环障碍,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1]。

该病主要特征是肺淤血、血液灌注不足等等。

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细菌毒素、肺气肿等。

该病病情严重,已经进入终末期,需及时应用无创呼吸机等治疗[2-3]。

但要保证治疗效果,需做好护理工作。

此次研究探讨护理策略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1年7月到2022年10月,选取100例确诊重症心力衰竭且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2-77岁,平均(59.78±5.23)岁;病程2-7年,平均(4.74±0.88)年。

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9.42±5.20)岁;病程2-6年,平均(4.42±0.85)年。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解决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创呼吸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创呼吸机的原理、应用场景、优势以及具体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无创呼吸机原理及应用场景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通过口、鼻等自然通道,不经过气管插管或切开,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呼吸支持设备。

其原理是通过正压通气,帮助患者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从而改善氧合和通气比例,缓解呼吸肌疲劳。

无创呼吸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1、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呼吸机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无创呼吸机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治疗SAS,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4、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等,无创呼吸机可提供呼吸支持,减轻呼吸肌疲劳。

二、无创呼吸机优势相较于传统有创通气方法,无创呼吸机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由于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操作,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对喉部、气管的损伤风险较低。

2、舒适性高:无创呼吸机使用自然通道,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且不影响正常吞咽、说话等功能。

3、操作简便:无创呼吸机操作简便,医护人员容易掌握,且易携带、移动。

4、疗效显著:无创呼吸机可快速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提高肺功能,对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三、具体病例分析病例一: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入住ICU。

患者双侧肺部分布着大片的阴影,血氧饱和度仅为80%。

在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至95%,肺部分阴影逐渐吸收,最终成功脱离机械通气。

病例二: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在活动后出现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由吸烟和空气污染引起。

无创呼吸机可用于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期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碳酸血症和降低住院率。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足够有效地泵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无创呼吸机可通过以下机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供正压通气支持,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肺部排水,减少肺水肿;改善通气/血流比例。

3.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和其他血管性疾病。

无创呼吸机可用于脑卒中后的呼吸衰竭患者,以便提供呼吸支持,并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水平。

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来改善脑血管病变。

4.神经肌肉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是一组影响神经和肌肉的疾病,如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无创呼吸机可用于这些患者的呼吸衰竭治疗,以减轻呼吸肌的负荷,并提供呼吸支持。

5.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

无创呼吸机可通过提供高浓度氧气或通过正压通气增加肺泡通气换气,改善低氧血症。

6.保护性通气策略:无创呼吸机在重症监护中心的机械通气管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避免或延迟气管插管的需要,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风险。

7.中暑和烧伤:中暑和烧伤会引起循环和呼吸功能受损。

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呼吸补偿和通气支持来辅助这些患者的适当通气。

尽管无创呼吸机在多个疾病中都具备重要的临床应用,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对于一些情况下,如无法耐受面罩、严重意识障碍、无法维持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

此外,无创呼吸机的适应症和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

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改善血糖的作用 。通 过消除葡 萄糖 毒性作 用 ,部分恢复葡 萄糖
杂志 ,2003;11(1):5~9
刺激 的第一 时相胰 岛素分 泌 ,可以使患者 及时 回到 2型糖 尿病
(2007-04-05收稿 )
自然病程 的早期 阶段 ,即不用 任何 药物 ,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
维普资讯
作用是很大 ,但并发 症多 ,费用大 ,患 者有 一定 的痛 苦 ,往往 不 易被患 者及家属所接受 ,笔者总结 了我院近 4年来 52例 COPD 患 者使用无 创呼吸机治疗 的情况 ,发 现无创通 气能 有效 地改善 患 者病。现报道 如下 :
作者单位 :230061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 内科
志 ,2006;8(22):4
峰 ,使血糖得到更快而有效 的控制 ,且 24小时维持平衡 ,从 而改 2 Poitout V ,Briaud 1,Kelpe C,et al1.Gluco—Lipotoxicity of the
善对胰岛 B细胞 的 高糖毒 性 作用 ,有 利于 p细胞 功能 的恢
胞功 能衰竭发 展到功能丧失就不 可逆 。
发生率 ,特别是对于初发的 2型糖 尿病患 者可 以带来长期 改善
既往对 于血糖控制不理想 的患者通常给予加大胰岛素用量 血糖控制 的作用 ,部分恢 复胰岛 B细胞 分泌功能。
或增加注射次数 ,不能完全按血糖变化曲线控制血糖 ,要求患者 生活方式 固定 ,依从性差 ,而且 所需 血糖达标 时间长 ,甚至 有时
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9;2(15):61
示两种治疗都是较为安全 的降糖方法。有研究表明在 2型糖 尿 5 祝 方 ,纪立农 ,韩 学荛 ,等.短期胰 岛素强化 治疗 诱导初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用于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研究ICU病房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

方法:临床纳入116例我院2012.6-2014.6期间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

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作为观察组。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2、PaCO2以及SpO2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以及Sp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7%、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血气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ICU;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疗效
急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左心功能异常,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脏排血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增大,发生肺水肿、肺淤血等一系列病理反应,多数患者可伴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以往临床使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机械通气的出现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广泛应用于ICU病房中,成为急性心力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1] 。

本文对我院ICU病房患者进行研究,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11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
2.6-2014.6期间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检查和诊断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 。

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9.2±5.5)岁。

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1.4)年。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1.5±5.1)岁。

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1.1)年。

排除标准:①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排除有意识障碍等精神疾病造成无法交流沟通的患者;③排除不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④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对研究有影响的患者等。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包括抗生素、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给予吸氧的治疗手段。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

将患者头部抬高与水平呈30度夹角,将输氧管与呼吸机相接,氧流量调至6L/min,固定鼻面罩,选择S/T呼吸模式。

吸气
压调至8-15cmH2O,呼气压调至4-8cmH2O,氧流量调至5-7L/min。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情况,包括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情况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情况可见,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PaO2、PaCO2以及SpO2对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以及Sp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腹胀以及刺激性结膜炎等,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7%、17.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发生率也显著上升,成为我国常见疾病之一。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患者突发心率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成为临床上极为重视的疾病。

在以往治疗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等。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等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但在既往报道中显示,针对性用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3] 。

随着人们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短时间内纠正患者心衰及缺氧状况可进一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无创呼吸机对ICU记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研究表明[4]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同时可减少心肌跨壁压力,从而有效增加心肌耗氧量,缓解患者临床肺泡水肿和呼吸困难症状,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并且大量数据还显示[5] ,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由于其仅通过面罩对患者进行供氧,操作方面简洁,不损伤患者气道,故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较少。

在本文研究中可见,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2、
PaCO2以及SpO2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以及Sp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明显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降低了二氧化碳潴留,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改善了患者体内的微循环系统,治疗效果显著。

而表2中还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7%、17.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无创呼吸机由于充足的氧气供应和双水平正压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上述结果与目前研究相一致。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血气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柏成,黄林,黄嘉正等.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z2):98-99.
[2] 谭并志,马旅明.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3,(1):65-66.
[3] 尹浩晔,齐延芳,周馨等.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51-52.
[4] 翁云龙,沈勇.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15,(5):950-952.
[5] 王磊.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4):3231-3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