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改变等症状。

这类患者的病情往往进展迅速,需要快速的干预治疗。

传统的氧疗和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将气道内正压送气机构将压力传送到肺部,提供辅助呼吸和呼吸机治疗的设备。

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通过无创呼吸机可以提供正压通气,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缓解呼吸困难,减轻肺水肿,改善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次临床疗效观察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并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根据患者自愿和医生建议,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另外5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治疗(氧疗和药物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肺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

四、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氧合指数、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改善,肺水肿情况得到缓解,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而传统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及无创呼吸机治疗组,部分患者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较长。

五、临床疗效观察结论本次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减轻肺水肿,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氧合指数,减少心脏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0-2012年于本院ICU病房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间内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2周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气管插管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治疗前后的表现如呼吸、心率以及pH、PaO2、PaCO2等血气结果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率、气管插管率,在心衰和呼吸衰竭的其他比较中,同样优势明显。

标签:ICU病房;无创正压通气;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功能障碍疾病,因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障碍,从而导致患者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和代谢方面的紊乱[1-2]。

ICU病房的本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检查多表现不良预后,因此对其进行辅助呼吸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治疗措施[3]。

本次研究针对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无创正压通气以及低流量持续吸氧在临床效果上的比较,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012年于本院ICU病房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

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9~68岁,平均(61.42±5.71)岁。

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0~71岁,平均(63.14±6.33)岁。

所选患者入院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水肿、肺纤维化等引起的肺部急、慢性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肺心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龚冬生,吕长兴*(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摘要:目的研究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

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仅用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02.036本文引用格式:龚冬生,吕长兴.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63,65.0 引言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主要指因为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心脏,造成患者的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以及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因而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1]。

对于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症状的治疗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

本文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80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探讨研究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发布时间:2023-02-23T05:21:06.09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2期作者:郭宏[导读] 探究无创呼吸机在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患中的治疗效果。

郭宏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34000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患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例,选取44例进行分组实验。

其中探究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参照组采用基础治疗。

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治疗后,探究组病患呼吸频次(28.15±1.61)次/min、心率(101.21±5.67)次/min、SaO2(98.58±6.41)%、PaO2(82.15±3.31)mmHg、PaCO2(36.47±5.71)mmHg较参照组的(31.22±3.65)次/min、(128.57±6.65)次/min、(84.39±2.18)%、(71.74±2.60)mmHg、(47.24±2.22)mmHg水平更优。

结论:无创呼吸机在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ICU;急性心衰;呼吸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CU. Methods: 44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to ICU of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sic therap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dmission. After two different modes of treatment, the respiratory frequency (28.15 ± 1.61) times/min, heart rate (101.21 ± 5.67) times/min, SaO2 (98.58 ± 6.41)%, PaO2 (82.15 ± 3.31) mmHg, PaCO2 (36.47 ± 5.71) mmH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1.22 ± 3.65) times/min, (128.57 ± 6.65) times/min, (84.39 ± 2.18)%, (71.74 ± 2.60) mmHg (47.24 ± 2.22) mmHg level is better.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ICU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Keywords: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CU; Acute heart failure; respiratory failure 心衰是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受到限制,导致心脏射血的功能或者主动吸纳血进心室的功能出现明显的降低[1]。

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桂卫科教发[2021]8号)①岑溪市人民医院 广西 岑溪 543200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莫绍鸿①【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HF 合并RF 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采取高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

比较两组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pO 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AHF 合并RF 可使心功能恢复正常,血气指标趋于正常水平,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doi:10.14033/ki.cfmr.2023.26.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6-0134-04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in Acute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MO Shaoho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6): 134-13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HF)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RF). Metho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AHF combined with RF admitted to Cenxi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flow oxygen inhal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 effects,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lood gas indexe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4%, higher than 77.14%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7 d of treatment,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7 d of treatment, the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 2) and oxygen saturation (SpO 2)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 2)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for AHF complicated with RF can restore cardiac function to normal, blood gas indicators tend to normal levels, effectively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ve high treatment safety. [Key words]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cute heart failure Respiratory fail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Cenxi People's Hospital, Cenxi 543200, China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力衰竭(AHF)常见,此疾病发展较快、病情严重,如不能第一时间治疗会危及生命安全。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心衰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合并呼吸衰竭,并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治疗。

传统的呼吸机治疗方式存在许多局限,包括创伤性、感染风险增加以及不适应程度高等问题。

针对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进行分析。

一、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1.1 适应症广泛无创呼吸机(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治疗被广泛应用于ICU 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呼吸机通过面罩、鼻罩等无创途径,提供定制化的气流支持,减轻患者的呼吸负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氧合和减轻二氧化碳潴留。

1.2 创伤性低相对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治疗方式,无创呼吸机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性较低。

因为无创呼吸机治疗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患者的呼吸道完整,减少了感染风险和管道阻塞的可能性。

1.3 患者舒适度高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伴随着呼吸困难,而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劳累感和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与有创呼吸机相比,无创呼吸机使用方便灵活,患者可以配合自身的呼吸模式进行通气,减少了不适应程度。

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分析2.1 治疗效果显著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于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通过提高通气功能,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减轻呼吸困难,缓解患者的症状。

另一方面,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衰发作导致的呼吸肌疲劳,减少心肺负担,从而减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

2.2 减少重症监护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治疗方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在ICU内的住院时间。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症、 肺水肿等临床症状 。此类患者可合并有呼 吸衰竭 , 严重威 胁到患者 的生命 安全 。传 统救 治措施 主要有 强心 、 利 尿、 扩张
血管 、 吸氧等 , 但 救治效果 有限 , 无创呼吸机 的应用对 该病有 很好的疗效 … , 笔者 旨在探 讨无创 呼吸机 治疗急 性左心 衰肺 水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的护理方法 , 现选取我 院 2 0 l 1年 1 月
S P S S 1 3 . 0统计 学软件处理 , 组间对 比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1 . 4 护理方法 . 对照组 采用常规 临床 护理 , 观察组 积极进 行 护理干预 。具体方式如下。 1 . 4 . 1 治疗前准备 :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合并 呼吸衰竭 主要会 有憋气 、 气促等临床表 现。患者在治疗过 程中通常 会有 焦虑 、
2 结 果
±3 . 7 ) 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各 5 O例 , 两组 患
者一般资料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比性。 1 . 2 方法 : 治疗 中两组患 者均采 用无 创 呼吸机 进行治 疗 , 对
两组患者并发症 情况 、 呼 吸机使用 时 间以及病 情好 转时 问比较 , 观察组并 发症腹胀 、 面部 肿胀发生 率少 于对照组 , 观 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 时间以及病情好 转时间与对 照组相 比有 明显缩短 , 两 组 比较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详见
表 1 。
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 , 观察 组实施护理 干预 , 对 两组 患
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 呼吸机 使用时 问和病情 好转 时问进行 观 察记录并对 比分析。 1 . 3 统计 学 分析 : 本 次 研 究 所 有 患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均 采 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

首先介绍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原理和慢阻肺的特点,接着探讨了呼吸衰竭的护理策略,并指出了无创呼吸机在治疗该病情中的应用。

通过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论指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重要,同时展望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促进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阻肺、呼吸衰竭、护理效果分析、护理策略、作用、不足、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肺功能逐渐下降,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在慢阻肺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氧疗,但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目前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尚未有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评估该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其疗效和安全性;2. 比较无创呼吸机治疗和传统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差异,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3.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4. 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5. 提出进一步完善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工作的建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上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SjvO2和SpO2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上,能够使疗效更佳,显示出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无创呼吸机;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心力衰竭的产生原因一般是患者的心功能异常,心脏负荷的增加导致患者心脏收缩能力下降,于此同时患者的肺循环压力逐渐上升,心脏的排出量减少,导致患者血液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1]。

呼吸衰竭指的是患者肺功能的受损,它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机体缺氧可以导致患者生理代谢异常,如果不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的话,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2]。

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较快,起病危急,致死率较常见病高。

本研究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0名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进行研究,旨在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整个病情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5例。

观察组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3.5)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5.3±2.7)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4.2)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6.2±3.3)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史等一般个人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了强心、利尿、平喘、扩血管、抗感染、祛痰等医院常规治疗。

观察组的患者处理进行常规治疗以外,还进行了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将患者的头部进行抬高,太高的角度要大于30°。

同时给予患者鼻面罩吸氧,将呼吸模式调整为S/T上,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呼吸阀,将氧流量控制在5~7 L/min,吸氧浓度在40%~50%之间,气压控制在8~14 cmH2O。

在此基础上要对患者吸入的氧浓度进行合适的调整,确保医师根据每一个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必须保证氧饱和度在95%左右,氧浓度在34%以下,且每天的治疗时间要高于8小时,必要时全天都要吸氧。

在治疗的期间气道峰压要在3.99 kPa以下,而呼气末正压一般控制在1.064~1.596 kPa范围内,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监控患者的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采取血氧检测仪对血氧指标进行具体的监测,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PH值、SPO2和SjvO2。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血氧分析指标、治疗效果等表现,评价的指标分别为患者胸闷、端坐呼吸、呼吸困难、哮鸣音、呼吸频率、心率、湿罗音等。

可以将治疗的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无效、有效和显效。

无效:患者在治疗48小时以后,患者的症状非但没有明显的缓解甚至出现了加重的现象;有效:患者在进行治疗24~48小时后,患者的上述症状有所减轻,心率、呼吸频率、PH值、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中的血氧饱和等都逐渐好转,向着正常发展;显效:患者在治疗的24小时内,上述症状,比如端坐呼吸、呼吸困难、哮鸣音、呼吸频率、心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中的血氧饱和等都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经过两位研究者核对无误后,使用SPSS 23.0对资料进行录入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且进行t检验,其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联系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显效了17例(68%),有效7例(28%),无效患者1例(4%),总有效率为96%(24/25);而对照组的患者显效14例(56%),有效5例(20%),无效6例(24%),总有效率为76%(19/2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PO2、SjvO2值在进行统计学比较的时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比较患者SPO2、SjvO2时候,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SPO2、SjvO2的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开展,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有些疾病的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

尤其是老年人患病人数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尤其得心脏病的人数,心脏病不仅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随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临床上心力衰竭相对于其他常见病而言,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其发病情况较危急,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心率异常、心率加快等为主,患者一旦出现发病的状态,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话,很容易失去生命,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无创呼吸机也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一种装置,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现今很多医院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引起的患者血液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PH值的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等现象。

在临床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

常规治疗假设无创呼吸机使用,患者可以经口鼻、鼻罩、全面罩等方式连接患者和呼吸机,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带来的痛处,另一方面,它带来的痛苦较小,保留了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的痛苦小,费用也相对较低。

临床上采用常规治疗结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患者的呼吸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改善,能够在合理的治疗下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这种结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指标变化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過程中,若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波涛,孙瑞府,王英.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61-62.
[2] 胡宏.无创呼吸机在急诊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