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设计实验的规律总结
高考物理电学规律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电学规律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而电学则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
在高考物理中,电学部分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考物理电学规律,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电学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础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当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且比例关系由电阻R决定,即I = U/R。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R = U/I。
二、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解决电路中节点电压和环路电流问题的重要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电流守恒定律,它指出一个支路的电流等于进入节点电流的总和;第二是电压守恒定律,它指出环路中所有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于这两个原理,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组来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
三、电功率和能量守恒定律电功率是衡量电能转化效率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
电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乘积来计算,即P = UI。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电能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而电阻则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四、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是描述电流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规律。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上会产生磁场,而磁场则会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安培定律是解释电磁感应和电动机原理的重要依据。
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规律。
根据法拉第定律,当磁场穿过一个线圈变化时,线圈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且其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应用广泛,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表示一个点受到磁场力作用的大小。
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导线上,电流与磁场之间会产生力的相互作用,这个力由洛伦兹力定律描述。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答案版)

电学实验总结(答案版)【探究性、测定性实验对比】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小灯泡的阻值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方法/原理控制R 不变,U→I控制U 不变,R→IIU RP=UI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的目的得到多组数据,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得到多组数据,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小灯泡的实际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图像【特殊方法测电阻思路】方法条件电路图示例说明安阻(双安)2电流表,1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并联目的是得出两个支路的电流安阻1电流表,2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并联安阻1电流表,2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串联局短滑变滑到两端,思路同局短已知电阻伏阻(双伏)2电压表,1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串联目的是得出两个电阻的电压伏阻1电压表,1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串联局短局短得到电源电压,滑变滑两端思路同局短已知电阻伏阻1电压表,3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电阻,串联思考:如果改成测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或额定功率),选择哪个图能实现?安阻(测正常工作电阻或额定功率)1电流表,3开关,已知电阻,待测灯泡,并联思考:步骤如何操作?如果电流表和已值电阻换位置可以吗?等效1电压表/电流表,3开关,待测电阻,电阻箱、(滑变),串联/并联思考:为什么操作中要先闭合待测电阻支路的开关?等效(测额定功率或正常工作电阻)1电压表,2/3开关,待测灯泡,电阻箱、滑变串联等效(半偏)1电流表,1开关,待测电阻,电阻箱,串联思考:这个的测量步骤是?【习题总结答案】1、学习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

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篇一:电学取值范围方法规律总结电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电气现象的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势等的测量。
在测量这些物理量时,需要确定其取值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总结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
一、常规取值方法1. 经验法则经验法则是电学中常用的取值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1000伏特。
对于电流的取值,通常使用经验法则来确定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2000安培。
2. 标准规则标准规则是依据科学实验和理论推导而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公认的、标准化的取值方法。
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国际单位制(SI)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3500伏特,单位为伏特。
对于电流的取值,国际单位制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1000安培,单位为安培。
3. 公式规则公式规则是依据公式推导得出的取值规律,它是相对经验法则和标准规则更为精确和可靠的取值方法。
例如,对于电压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压的范围为0伏特至无穷大伏特,单位为伏特。
对于电流的取值,欧姆定律规定电流的范围为0安培至无穷大安培,单位为安培。
二、拓展除了以上三种常规取值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取值方法,例如:1. 国际标准:国际单位制是当前国际上最精确和最全面的标准体系,其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取值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工程规定:工程规定是工程领域中的取值方法,它通常基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和设备。
3. 实验室规则:实验室规则是实验室中的取值方法,它是根据科学实验的要求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范围,适用于各种实验室实验。
综上所述,电学取值范围的方法规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取值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实验电学实验报告结论

物理实验电学实验报告结论物理实验电学实验报告结论引言:电学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研究电学现象,深化对电学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对进行的电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欧姆定律实验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在电路中加入不同电阻,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验证了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即I ∝ V,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
这一结果符合欧姆定律的描述。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电压也相应减小。
这与欧姆定律中的R(电阻)的概念相吻合。
实验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研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等的,而电压则分担在各个电阻上,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等的,而电流则根据电阻的大小进行分配。
这一结果与串并联电路的理论分析相符。
实验三: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
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我们通过连接电容器和电源,观察电荷的积累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电容器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接时,电容器会逐渐充电,直到电压达到电源电压。
而当电容器与电源断开连接时,电容器会逐渐放电,直到电压降为零。
这一结果说明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并在适当的条件下释放电荷。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欧姆定律成立: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分担在各个电阻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根据电阻大小分配。
3.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并在适当的条件下释放电荷。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验证了电学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通过实验我们也深化了对电学原理的理解。
电化学知识规律总结

电化学知识规律总结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在化学过程中的转移和反应的学科,它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电极、电池、电解等诸多内容。
在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电化学知识规律。
下面我将对其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总结,以展示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是电化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流的大小与化学反应物的物质转化的量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即电流的大小正比于物质转化的量。
这个比例关系由法拉第定律所描述,即I = nF/t,其中I是电流的大小,n是反应物转化的物质量的摩尔数,F是法拉第常数,t是时间。
2. 纳诺电化学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纳米电化学成为了电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电化学研究主要关注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和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电子结构,可以显著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纳米电化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高效的电化学催化剂、能量转化和储存材料等。
3. 活性电极电势在电化学中,活性电极电势是指该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根据电化学中的基本定理,活性电极电势可以反映电极上化学反应的平衡性质和反应的方向。
活性电极电势与物质的化学活性有关,通常用标准电极电势来表示。
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电极反应的电势差。
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可以确定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性能和反应机理。
4.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电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之一。
它是指溶解了电离物质的溶液,如酸、碱、盐等。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离物质会发生电离反应,释放出离子。
通过控制电极间的电势差,可以实现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输运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溶剂等因素都会对电化学反应产生影响,这些因素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新材料和开发新技术。
5. 电池电池是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子能量。
初中电学实验总结

初中电学实验总结引言初中电学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究电学现象,从而加深对电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器材,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以巩固和扩展我们对电学知识的学习。
本文将对我在初中电学实验中的体验和总结进行分享。
实验一: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分别搭建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连接电池、导线和灯泡,我们观察到不同电路中的不同现象。
串联电路中,我们发现当灯泡一个接一个地连接时,灯泡会逐个发光。
而在并联电路中,所有的灯泡都同时发光。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同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分支中会分流。
实验二:用电器的功率和电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了不同电器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了它们的功率。
我们发现功率与电流和电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I×V。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功率较大的电器通常需要更高的电流和电压,而功率较小的电器则需要较低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三:电阻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观察和比较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发现电阻的增加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而电压增加。
这是因为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探究电阻和电路性质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电阻的作用。
实验四:伏安特性曲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记录了电路中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并绘制了伏安特性曲线。
我们发现伏安特性曲线呈非线性关系,且不同电阻值下的曲线形状不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非线性规律,并深入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特点和意义。
实验五:测量导线电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长度和不同材质的导线的电阻,并观察了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和材质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导线的电阻与导线长度呈正比,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而导线的电阻与导线材质有关,不同材质的导线具有不同的电阻。
物理电学小实验总结归纳

物理电学小实验总结归纳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理论的推导结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对物理电学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读者理解和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提供帮助。
一、静电实验静电实验是电学实验中最基础和简单的实验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静电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静电仪器如静电手、电极等。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2. 实验步骤a. 将一个带电体A用绝缘材料悬挂在空中,使其平衡。
b. 将另一个带电体B靠近带电体A,观察带电体A的变化情况。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会发现,当带电体B靠近带电体A时,带电体A会发生电荷重新分布,最终两者会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二、电流实验电流实验是电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通过电路搭建、电流计的使用等实验手段,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察和测量结果。
电流实验可以加深对电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如电压、电阻、电流的关系等。
1. 实验目的a. 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
b. 学会使用电流计进行电流的测量。
c. 掌握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
2. 实验步骤a. 使用导线将电池与灯泡连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b. 使用电流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会发现,电流的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三、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是研究电磁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改变磁场的相对运动或改变线圈回路的状况,观察和分析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发电原理、电磁感应定律等电磁学知识。
1. 实验目的a.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
b. 通过实验验证和探索电磁感应定律。
c. 了解电磁感应与发电原理之间的联系。
2. 实验步骤a. 将磁铁放置在金属线圈附近,改变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一、影响电阻大小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三、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情况:①、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②、扩大电流表量程;③、扩大电压表量程。
例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V,内阻小于1Ω);
电流表G(满偏电流1 . 5 mA,内阻RG=20Ω);
电流表A ( 0—0.6A,内阻0.1Ω);
1、欧姆表直接刚量法:此方法简单,只能粗测,为精测提供依据。
2、伏安法:
3、替代法:此法简捷、精确度高,没有系统误差,但要完成实验必须有电阻箱.
①、用电流表作为计表仪器:
②、用电压表作为计表仪器:
注:计表仪器可能不读出刻度值。
4、比值法
原理为:
例题:右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该实验可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500Ω)。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实验步骤如下:
如被测电阻 与临界电阻接近则内外均可。
把以上内容记成口诀:“大内大、小外小”。
2、试触法
在 、 、 均未知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法,如图,将电键分别接触a、b两点,电流表和电压表计数分别为: 、 、 、 。
当 > 时,选用内接法; < ,选用外接法。
(二)供电电路的的选择:
分压器:结构简单,节能……限流器:电压调节范围大……
电流表A1(0—0.6A)电流表A2(0—3A)
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滑动变阻器R2(0—100Ω,0.5A)
阻值为1Ω的标准定值电阻R0开关1只,导线若干.
已知待测电源为电动势约2V,内阻约0 .1Ω的蓄电池,为了使测量出的电动势和内阻都尽可能准确,实验时:
电压表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
A、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B、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
C、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R0、V1的内阻r1、V2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
5、半偏法:
①、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电路图:
步骤:
误差分析:
(一)、测量电路的选择
电流表接入的方式有两种,即外接法和内接法,无论采用哪种接法,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都会存在系统误差。为了减少误差,常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选择电路:
1、临界值计算法:取临界电阻 ,与之比较:
如被测电阻 比临界电阻大则内接法,测量值为 ,测量值偏大;
如被测电阻 比临界电阻小则则外接法,测量值为 ,测量值偏小;
选择方法可能从下面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若负载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分压式;若负载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相差不多,则分压、限流均可。
(2)、若要求负载上的电压或者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必须用分压电路。
(3)两种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则必须用限流式电路。
三、设计电路的三条原则
A、10Ω2.5 WB、50Ω、1.0W
C、150Ω、1.0 WD、1500Ω、5.OW
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用来增大待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例3、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电压表Vl(0—3V)电压表V2(0—15V)
请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4、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可当作电压表使用
例4、现欲测测量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1,给定器材有:
A、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B、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2=1 kΩ)
C、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10Ω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
1、安全性;
2、精确性;
3、方便性;
四、四个基本实验
1、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2、描绘电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伏安法、电流表或者电压表与电阻箱结合……)
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①、测电压;②、测电流;
③、测电阻:红正黑负、中值附近、大小小大、换档调零……
④、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五、定值电阻的五种应用
仪器选择:
②、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
电路图:
步骤:
误差分析:
仪器选择:
6、惠斯通电桥法
此法较精确,中学较少用。
电路图:
原理:(电桥平衡)。 。
提醒:十堰市一中2010级培优班物理辅导
第二讲:电学设计实验总结
高二物理组:李秀学
2011、10、27
一、一个中心
物理电学实验考查形式多样,题型变化多端,但几乎所有题型都围绕一个核心,即测电阻,如测定值电阻的电阻、电源的内阻、表头的内阻等。
二、两个基本点
在各种实验考查中,解决问题的最终落点多在于测量电路的选择和供电电路的选择上。
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②、合上开关s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有明显偏转。
④、记下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U1和U2
⑤、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V1和V2的多组读数U1和U2。
⑥、求Rx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B、电流表量程1.2 mA,内阻约500Ω
C、直流电源E约2.4V,内阻不计
D、定值电阻3个:R1=40000Ω, R2=10000Ω;R3= 15 000Ω
开关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量程的一半.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一个与其他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画出原理图。
六、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滑动变阻器R2( 0—100Ω,1A );
定值电阻R3=980n,开关,导线若干。
请你画出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
2、用于保护电路
例2、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一55Ω范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 mA。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忽略;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定值电阻,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量程的一半.
①、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电流表内阻rl=_________。
5、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可当作电流表使用
例5、测量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
A、待测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4 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