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 小学 科学 植物的叶 说课稿

合集下载

《植物的叶》的科学教案(通用6篇)

《植物的叶》的科学教案(通用6篇)

《植物的叶》的科学教案〔通用6篇〕《植物的叶》的科学教案〔通用6篇〕《植物的叶》的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根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场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根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颖叶和落叶。

老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一、统计搜集到的树叶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搜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搜集树叶的。

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如今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展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观察比拟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拟:同时观察所有完好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一样的构造吗?是呀,大局部叶具有叶柄、叶片构造,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拟新颖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一样和不同?考虑:长在树上的新颖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如今哪里?是呀,新颖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绘: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渐渐地长大,变老。

植物的叶说课

植物的叶说课

说明:鼓励学生尽可能找出辨别同种植物的叶的 条件,表达不一定与以上相同,清楚即可。大部 分学生是根据形状相似、纹路相似判断同种叶。
1、过度。刚才我们观察了这么多叶子,你们 发现它们有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到对叶的结构的认识上来。 2、孩子们说叶的一个部分,老师在黑板上画一 个部分,并且让它们给这个部分取个名字,老师 再出示科学的名称,加深印象。 在认识叶脉时,适时出示叶脉书签,让孩子们能 一目了然。知道叶脉是分布在整个叶片上的。 设计意图:认识叶各部分的名称 • • •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 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1、开叶子展览会,初步认识各种叶子;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分出同一种树叶;画叶来认识叶的 结构。 3、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的不同,知道叶是有生命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态度和意识。
3、最后揭示叶的相同结构是分为叶柄和叶片 两个部分。叶脉在叶片上。 教师适时板贴一片叶子,把叶柄和叶片剪开板 贴,不经意间加深叶的相同结构是分为两部分 的印象。
1、(过度)师:老师还准备有一个3号材料包,想知道 是什么吗? 2、小组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有什么不同? (用时2分钟) 3、(指一片新鲜的叶)师:这片叶子一生出来就是这样 的吗? 设计意图:引导到叶的生长过程上。 4、孩子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出示一段叶子生长过程的 视频,认识到叶子也是有生命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第五课
大同第二小学
黄荷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八 、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叶》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叶》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叶》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叶》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探究叶子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叶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入手,探究植物的叶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

但在观察和探究植物叶子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了解叶子的功能,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叶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叶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叶子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叶子的功能。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叶子标本、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透明胶带等。

3.教学资源: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叶子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叶子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叶柄等。

同时,展示叶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叶子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

第5课植物的叶说课稿

第5课植物的叶说课稿

第5课植物的叶说课稿一、说教材:《植物的叶》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

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事物和研究事物的能力。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适时给学生适当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将自己观察到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说设计理念:本课是由整体到局部转变的一课,不仅植物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有生命特征。

尽管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丰富的,但对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不够。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去观察叶子:(1)交流捡到了多少叶及是从哪里捡来的,既教育了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也为后面认识叶是有生命的做铺垫。

(2)观察众多的叶后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认识到叶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但同一种叶尽管颜色、大小、完整度不同但形状、叶缘、叶脉等是相同,不同的叶也有相同结构。

(3)观察同一枝条上叶子的变化过程,了解叶子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观察到新鲜的叶与落叶的不同,显示出叶子的生命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树对生态的重要意义。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过程与方法:(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五、说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的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叶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叶

植物的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徵。

2.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3.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後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過程與方法:統計撿到的樹葉的數量和樹葉的種數;根據一定的判斷依據,劃分出同一種樹葉和不同種的樹葉。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研究樹葉的興趣,培養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和意識。

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

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的判斷。

教學準備學生自備材料:撿一些落葉。

分組材料:同一種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

教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的樹枝。

教學過程一、統計收集到的樹葉課前大家分別從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種樹葉,說說你是怎麼收集樹葉的。

是呀,樹木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們不能隨意摘樹葉。

現在把樹葉放在桌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我撿了幾片落葉?這裡面有幾種樹葉?二、觀察比較樹葉1.質疑:我們小組共有幾種樹葉?這些葉子是同一種葉嗎?2.討論:觀察到了什麼,才說它們是同一種葉?觀察到了什麼,才說它們不是同一種葉?同一種葉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呢?3.比較:同時觀察所有完整的葉,我們能發現不同種葉有什麼相同的結構嗎?是呀,大部分葉具有葉柄、葉片結構,葉片上還有葉脈。

三、觀察葉的生命特徵1.觀察:比較新鮮的葉與落葉,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思考:長在樹上的新鮮葉與落葉的最大的不同表現在哪裡?是呀,新鮮的葉是活的,而落葉是死的。

2.描述:觀察一種植物的葉,我們能從中看出葉的生長變化過程嗎?能找到這條樹枝上有幾種不同的生長階段的樹葉嗎?(如葉芽、小葉片、嫩葉、成熟的葉、老葉、將枯的葉等)能從幾張葉的不同生長階段去推測一片葉的生長過程嗎?3.總結:葉也是有生命的,它從葉芽長成小小的嫩葉,又慢慢地長大,變老。

許多植物的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死去,完成了葉的一生。

有些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它們的葉同樣也有生長和衰老的完整過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说课稿

《植物的叶》说课稿《植物的叶》是科教版《科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16至19页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各种各叶的形态,知道叶是由叶片和叶柄等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还有一个拓印树叶的活动,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1. 说教学达标馈况(1)展示教学目标:①认识各种各样叶的形态,知道叶片是由叶片和叶柄等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和进行科学想象的思维能力。

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学生注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但缺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b5E2RGbCAP(2)根据课堂学生问题的回答,学生观察叶活动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前的评价反馈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以达到了目标要求的层次,并且会对一片叶子是否完整性做出科学的判断。

p1EanqFDPw2、说教法运用情况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围绕目标,通过复习引入、教师诱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小结,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DXDiTa9E3d课堂引入时我采用了复习一株完整的植物共有几个部分?这样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有一个先整体后局部的概念,然后利用课件出示一根有叶片的枝条,让学生再进一步明确枝条上长有叶片,并马上揭示课题“到底怎样才是一片完整的叶子呢?”利用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叶子图片,引出怎样才是一片完整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的意见吗?再用课件介绍一片完整叶的组成,并引出各种各样的叶子它们有没有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因为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怎样是一片完整的叶,作为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最后的活动是“拓印树叶”。

RTCrpUDGiT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学生欠缺探究的自主性,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认真考虑到的,有牵着学生走的感觉。

把教学思路调整后我又重新上了一次,以“叶子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

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一篇关于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开始说起。

一、说教材余映潮老师说:“语文老师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把教材读好、读深、读细、读美,要悉心玩赏,为教学设计作好充分有利的铺垫。

”(见《余映潮阅读教学50讲》)这是在告诫我们语文老师在走进课堂之前,一定要先做足对文本理解的功夫,只有自己将教材烂熟于心,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植物的叶》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植物》第五课。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

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说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引导学生对一些树叶,能够辨别分类。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

科学《植物的叶》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植物的叶》。

一、说教材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本课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叙述植物在秋冬季各方面的变化。

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呢?一年生的植株会枯萎死亡;落叶树的叶子渐渐变黄、变红并掉落下来;常绿树几乎不变;一些植物在秋冬季又开始生长、开花;一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

对学生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除此之外呢?植物的其他变化必须要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做好记录,才能看出来。

植物的变化归根到底就是生命体的特征体现。

因此,观察植物的变化,也就是体会生命体变化的特征。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他们对这个词比较有神秘感,他们那天真、可爱的性格加上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采用观察法,挖掘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科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子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的变化记录表。

四、说教学重难点1、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2、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的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流程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叶的观察》。

这节课是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的基础上教学。

本单元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节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

可以说这一课是引入细致观察的一个铺垫,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就是在这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观察活动中要引领学生发现更多关于植物的叶的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新知和技能,又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
学习目标: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过程,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能力目标:能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区分同一种叶和不同种的叶,初步意识到观察是细致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叶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说教学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科学有序的观察事物,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叶进行观察。

难点:判断是否同一种叶的标准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观察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对树叶的观察、描述,相互交流,形成对树叶的认识。

同时又与比较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说学法:利用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利用合作学习。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些叶子,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的图片
六.说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利用各种美丽的叶子图片,让学生感受叶子的美,感受树叶的缤纷。

并用一句话来赞美叶子。

(二)出示课件,观察植物的叶:观察多媒体课件上叶子,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总结树叶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它们的大小也不一样。

并认识叶的结构。

(三)小组合作,观察讨论:1.统计捡来的各种落叶,数一数你们组有几片叶子?这里面有几种叶?2.小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给予表现好的同学适当的鼓励
(四)观察叶的生长变化,讨论交流:1.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将结果予以记录
(五)课后拓展延伸:在课下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树叶拼组图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