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及反思总结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及反思总结
• 引入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 优化实验教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技能,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实验教学效果
• 设计实验教学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
• 了解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 学习和借鉴实验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分析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指导实验教学改革
• 分析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如实验教学信息化、实验教学个性化等
• 根据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指导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等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
•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应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挑战,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实验条件限制等
• 针对挑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 借鉴国内外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实验教学效果,评估实验教案的实施效果
•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反馈意见,评估实验教学效果
• 分析实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解实验教案的实施效果
• 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足,了解教案的实施过程
意见,评估实验教学效果
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第一节1.滴定管的使用步骤是什么?1、使用时先检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体时必须洗涤、润洗。

3、读数前要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

4、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读数时,视线、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6、读数时,边观察实验变化,边控制用量。

7、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读数;实验一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1、什么叫干燥失重?加热干燥适宜于哪些药物的测定?解:干燥失重指系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至恒重后所减失的重量,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适应于对热较稳定的药品。

2、什么叫恒重?影响恒重的因素有哪些?恒重时,几次称量数据哪一次为实重?解:恒重应该就是指分析天平上所测物体显示的示数不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吧。

影响恒重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空气中的水蒸气,流动的气流等等。

一般来说把测量比较接近的三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重,但要注意是接近的三次数据,如果有不接近的数据的话,很有可能是有什么因素影响,需要重新测量。

实验二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NaOH试剂?为什么?解: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不稳定,氢氧化钠固体也会吸湿,也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并不是根据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来计算溶液的准确浓度的,而是配制完成后用基准物质对它进行标定。

由于标定时候可以做的非常准确,所以称取氢氧化钠的时候并不需要准确到使用分析天平。

2、邻苯二甲酸氢钾使用前没有烘干对结果有何影响?解:有影响,是KHP和NaOH反应,含水时KHP肯定不足量使C(KHP)偏小,消耗V(NaOH)变小,待测C(NaOH)增大3、为什么NaOH标准溶液配制后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解:配置出来的溶液是一个初步含量,浓度值还没有达到真实值,为了让滴定液的浓度更接近真实值还需要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实验三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有哪些?滴定方式有哪些?解:(1)直接配制法(2)间接配制法。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分 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 、 工 、 用化学 、 物 、 化 应 生 医药 专 业 的基 资 料 。设 计 性 实 验 的实 验 方 案 应 包 括 详 细 的 实 验 原 理 , 出 的 所 需 试 列 础课 之 一 ,是 培 养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意识 及 实 践 能 力 的 重要 环 剂 及其 处 理 、 配制 方 法 和 使 用 的仪 器 及 其 规 格 , 整 的 实 验 步 骤 , 验 完 实 节 【 目前 的分 析 化 学 实 验 课 程 基 本 上 都 是 验 证性 实 验 . l 】 。 即先 由教 师 讲 注 意 事 项 , 据记 录 与处 理 及 分 析 实 验 误 差 等 。 数 授 实 验 原 理 、 点 、 骤 、 意 事 项 等 , 后 学 生 按 照 已经 规 定 好 的 操 要 步 注 然
独立完成 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强调 了学生 的主动性 , 学生不 I生积极思考 , l , 并及 时给予积极发言 以鼓励 , 从而调动起学 生的参与积
再 是 信 息 的被 动 接 受 者 , 是课 程 的主 动 参 与 者 , 整个 实 验过 程 _ 而 在 中 极性 生疑 惑不 解 处 , 学 由教 师 帮 助 分 析 解 答 。 最 后 , 师 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 和 总 结 教
2l 年 ・ 9 oi 第 期
S IN E E H O O YIF R A I N CE C &T C N L G O M T O N
0高校讲坛 。
科技信息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杜 娜 娜
( 阳师范 学院化 学化 工学 院 安徽 阜 阳 2 6 4 ) 阜 3 0 1
… … ~ 一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为分析化学实验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实验的设计和步骤,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

本教案包括了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析化学原理的理解,掌握实验技能,并培养实验操作中的注意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在此教案中,我们将涵盖以下实验原理:- pH指示剂的性质与应用- 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比色法测定物质浓度的原理3. 实验仪器设备为了完成实验操作,学生需要熟悉并使用以下仪器设备:- 酸碱滴定管- pH计- 比色计- 称量仪器- 试剂瓶4. 实验步骤本教案涵盖了多个实验步骤,其中包括了以下内容: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2. 样品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使其适合进行实验分析。

3. 方案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确定所需试剂的用量。

4.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比对标准值或数值计算,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解释。

5. 安全注意事项分析化学实验需要注意安全,以下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戴上实验室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处理,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 操作酸碱试剂时要小心,避免溅到眼睛和皮肤。

- 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使用。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并提升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基二班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分别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过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碳酸钠标定过的盐酸来滴定混合溶液,并分别以百里酚酞和甲基红为指示剂,对Na2HPO4和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

关键词:酸碱滴定0引言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在本实验中,由于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的Ka2=6.3×10-8,Ka3=4.4×10-13,Ka2/Ka3>10,故可分别滴定。

用标定过的NaOH溶液准确滴定H2PO4-,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成微蓝色。

因为Ka3很小,不能直接连续滴定,所以另取溶液,用盐酸滴定HPO42-,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1实验部分1.1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称取约2g固体氢氧化钠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置于500ml 的试剂瓶中并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6g 邻苯二甲酸氢钾试样3份,记录称取的质量,将其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用配制的浓度约为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至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平行测定三次并记录数据。

1.20.1mol/L HCl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用量筒量取4.5ml浓盐酸,倒入500ml试剂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15-0.20g无水碳酸钠试样3份, 记录称取质量,将其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

用配制的浓度约为0.10mol/L的盐酸滴定溶液至其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平行测定三次并记录数据。

分析化学方案设计

分析化学方案设计

分析化学方案设计一、引言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是指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解决化学分析问题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我们选取了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析作为示例,目的是确定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三、实验原理铁离子浓度的测定可以使用光度法。

当铁离子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强吸光物质时,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间接确定铁离子的浓度。

四、实验步骤1. 校准曲线的制备:- 准备一系列标准溶液,其中铁离子的浓度依次为0.1 mg/L、0.2 mg/L、0.4 mg/L、0.8 mg/L和1.0 mg/L。

-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加入相同体积的邻菲罗啉溶液。

- 将各个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测量,并绘制标准曲线。

2. 测试未知水样:- 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水样,并加入相同体积的邻菲罗啉溶液。

- 测量未知水样的吸光度。

3. 计算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根据标准曲线,利用测得的未知水样吸光度,确定其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五、装置与试剂1. 装置:-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吸光度。

- 容量瓶、移液管等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用于制备溶液和取样。

2. 试剂:- 铁标准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

- 邻菲罗啉溶液:与铁离子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利用标准曲线,通过未知水样的吸光度找出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按照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容量、体积等参数,避免误差的产生。

3. 注意实验室安全,遵守相关实验操作规范,佩戴实验室常规防护设备等。

八、结论通过光度法测定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可以得出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为XX mg/L。

九、总结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是分析化学领域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

在实验中,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实验题目:胃舒平药片中铝和镁含量的测定引言:胃舒平,即复方氢氧化铝,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

它具有中和胃酸,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的作用,主要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

且为了能使药片成型,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糊精。

摘要:目前,在测定胃舒平药片中的铝含量主要采用返滴定法和置换法。

即将药片用酸溶解,分离出去不溶于水的物质,配成混合溶液,然后分成均匀相同的两份,平行进行滴定。

第一份先用返滴定法或者是置换法测出铝的含量;而第二份试样采用除去或者掩蔽铝离子的方法,之后再使用合适的指示剂来单独滴定混合液中的镁离子。

此外,我们也设想了另外的一种方法:(1)试样用HCl溶解后,在PH=10时,先用EDTA将铝离子和镁离子络合,测两者的总含量,用EBT 指示剂来指示终点,EBT与Al或Mg生成红色络合物,当用EDTA滴定到终点时,游离出指示剂,溶液呈蓝色。

记录好滴定所用EDTA的总体积。

(2)另取一份溶液,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再用控制PH=10时,以EBT 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来单独滴定镁离子,记录所消耗的EDTA体积即可得出镁的量。

这样就可以通过差减法得出滴定铝离子所需EDTA溶液的体积,进而最终分别计算出铝和镁在胃舒平药片中的含量。

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调节好混合溶液的PH值,这在实验原理与方案选择中会详细说明。

实验方案选择:经过我们两人的一番探讨和分析:我们设想的方案是很难实现的,即不可行。

理由如下:要滴定铝离子和镁离子的总量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PH范围内,而该PH 范围的要求是:在该酸度下,铝离子和镁离子都不会沉淀出来,同时,铝离子和镁离子都能被EDTA完全络合。

而事实上,当PH较小时,虽然溶液中的铝离子和镁离子都不会沉淀,但与EDTA络合的只有铝离子;当PH较大时,如PH=8~10,镁离子能够被EDTA滴定,然而该条件下Al3+被沉淀;若PH=12~13时,氢氧化铝会溶解,而镁离子则被沉淀了。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引言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化学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和分离化合物。

设计性实验在分析化学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重点是确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该实验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钠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锻炼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目的•了解钠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一种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实验设计过程;•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钠离子的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滴定法等。

本实验将采用滴定法来测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反应进行配平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用来与未知溶液进行反应,从而确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该实验的反应方程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反应中,氯化钠是产物,而二氧化碳是气体,可以通过实验条件进行排除。

因此,我们只需要测定生成的氯化钠的量,就可以计算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了。

实验步骤1.准备标准溶液,计量一定量的已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并记录其体积和浓度。

2.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指示剂,使溶液呈现橙黄色。

3.在滴定管中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缓慢滴入未知溶液中,同时轻轻搅拌。

4.当溶液呈现颜色从橙黄色变为淡粉红色时,表示反应已经结束。

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5.据实验数据计算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常规安全设备。

2.滴定过程中要缓慢滴加标准溶液,避免滴加过多。

3.实验室用具要洁净干燥,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数据记录准确,计算过程严谨。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