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

合集下载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建筑物结构形式为_____,基础设计采用预应力管桩。

二、试桩目的1、确定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如桩锤选型、落锤高度、贯入度控制等。

2、检验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验证桩身质量及完整性。

三、试桩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3、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4、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四、试桩准备1、场地平整:对试桩区域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保证桩机行走和施工的顺畅。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试桩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3、桩材准备: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管桩,检查桩的外观质量、尺寸等,确保桩的质量合格。

4、施工设备:选用合适的打桩设备,如柴油锤桩机,并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五、试桩施工过程1、桩位就位:将桩机移动到试桩位置,调整桩机的水平和垂直度,使桩锤与桩位中心对准。

2、吊桩:采用吊车将预应力管桩吊起,缓慢放入桩机的桩帽内,确保桩身垂直。

3、打桩:启动桩锤,按照预定的施工参数进行打桩。

在打桩过程中,密切观察桩的入土情况、桩身垂直度和贯入度等,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4、接桩:当桩的长度不够时,需要进行接桩。

接桩采用焊接法,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送桩:当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送桩器将桩送至设计标高。

六、试桩检测1、静载试验:在试桩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静载试验,以确定桩的承载力。

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分级进行,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2、低应变动力检测:对试桩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检测结果表明,试桩桩身完整性良好,无明显缺陷。

七、试桩结果分析1、承载力分析:根据静载试验结果,试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分析:通过试桩施工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施工工艺合理,施工参数选择恰当。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资料.doc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资料.doc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由于本路段属于冲湖积亚区,所以大部分地段为软土地基。

表层为冲湖积粘土、亚粘土,厚度0.8~7.0m ,软 ~硬塑;其下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粘土,流塑,多呈层状,夹薄层亚砂土,含腐植质及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淤泥,顶板埋深 1.0~15m ,层厚 0.8~22.3m. 含水量33%~42% 左右,孔隙比 1.0~1.15 ,压缩系数为 0.4~0.8Mpa -1,该层软土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为本工程主要地基压缩层,易变形和失稳,局部缺失;以下一般为性质较好的硬土层,为结构物的主要持力层,对路基影响较小。

根据图纸设计,预应力管桩用于桥头、箱通软土路基的加固。

管桩直径40cm ,壁厚60mm ,砼强度C60 。

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目的1、正式施工以前,应进行试桩,以检验各种资源的数量、性能和组合,并积累正式施工时的各项操作指标。

2、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施工纪录,以便于分析和总结施工过程,评价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进度和质量等的管理要求,评价拟定的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确定适宜的日工作量。

4、验证管理体系运作和信息交流的可行性。

5、检验拟定的试验、测量等控制方三、预应力管桩试桩位的选择根据现场工作面展开的实际情况,选择K65+545~K65+598段的L1J-17 号桩。

四、资源配备情况1)、人员配置情况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序号职务姓名职责备注1 工程部负责人孙永良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工作2 安检部负责人陈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3 质检部负责人蒋得华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4 试验检测部负责人周大明负责施工现场质量检测5 施工队长宋可全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工作6 施工现场负责人曹万奎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技术7 1 号机机长徐成平负责 1 号桩机的施工8 2 号机机长陈方景负责 2 号桩机的施工9 3 号机机长张广春负责 3 号桩机的施工10 4 号机机长李安负责 4 号桩机的施工2)、材料配备情况材料配备情况见下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预应力管桩PTC φ 400( 60) 6-12.A 型m 1171952 管桩桩帽100× 100× 35cm 块64163 柴油0 #、 -10 # T 155预应力管桩向管桩厂订购,进场验收及存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 预应力管桩出场前应进行检验,出场时应具备出场合格检验记录,否则,不予进场;b 预应力管桩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 )混凝土强度( Mpa )符合设计要求长度± 50横 横截面边长± 5± 5 截空心桩空心(管心)直径 面空心(管桩或管桩) 中心对桩± 5中心桩尖对桩纵轴线10桩轴线的弯曲矢高桩长的 0.1%且≤ 20桩顶面与桩纵轴线的倾斜偏差1% 桩径或边长且不大于3接桩的接头平面与桩轴平面垂直度0.5%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管桩本身不应当有裂缝;2、预应力管桩表面应无蜂窝、麻面。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总结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总结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总结范本1:正文:一、试桩目的及背景试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试桩可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

本次试桩旨在检验项目A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及变形性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总结。

二、试桩方案1. 桩径和桩长:根据设计要求,试桩选取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 桩基处理:试桩前对桩基进行充填处理,保证桩身与软土层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

3. 预制桩体安装:将预制好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并安装至试桩位置,保证垂直度和稳定性。

4. 浇筑混凝土:对桩顶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头。

三、试桩过程及数据记录1. 桩机施工参数:在试桩过程中,记录桩机的施工参数,包括振击次数、振击频率、振击力等。

2. 荷载施加与记录:按照设计荷载要求,逐渐施加荷载至设定值,并记录荷载与沉降之间的关系。

3. 桩身检测:试桩过程中,利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桩身进行监测,包括桩身变形、裂缝情况等。

四、试桩结果分析1. 承载力评估:根据试桩中的荷载与沉降数据,计算出试桩的承载力,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桩身变形分析:分析试桩过程中桩身的变形情况,评估桩身的刚度和变形性能。

3. 结论总结:根据试桩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给出下一步施工的建议和调整。

附件:1. 试桩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表格。

2. 试桩的监测报告和分析结果。

3. 相关设计图纸和文档。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种利用预应力技术对混凝土管桩进行施力的桩基施工方法。

2. 承载能力:指土与桩身之间产生的力,即桩身所能承受的荷载。

3. 桩身变形:指桩身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产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

4. 摩擦力:指桩身与土层之间产生的摩擦作用力。

范本2:正文:一、试桩目的及背景为了验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参数,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调整施工过程,进行试桩是必要的。

本文总结了项目A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过程和结果,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总结。

预应力管桩分析和总结.docx

预应力管桩分析和总结.docx

预应力管桩分析和总结.docx【范本一:预应力管桩分析】一、引言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构造物,其用途广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长期的运用。

本文旨在对预应力管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预应力管桩的定义与分类预应力管桩是指通过在管体中预应力布筋的地下工程构造物,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X型、Y型、T型等多种类型。

三、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1. 预应力管桩的基础处理: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测,并根据勘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案;2. 预应力管桩的基础施工:包括挖掘基坑、安装基础桩、浇筑基础砼等步骤;3. 预应力管桩的预应力施工:通过预应力机械设备进行管桩的预应力布设;4. 预应力管桩的灌浆:对管桩进行灌浆处理以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预应力管桩的设计原则1. 桩长的确定: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荷载等因素确定预应力管桩的合理长度;2. 管桩的直径和壁厚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荷载特性等因素选择预应力管桩的合适直径和壁厚;3. 预应力力值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桩身的受力特点确定预应力的合理数值。

五、预应力管桩的监测与检测方法1. 预应力管桩的静载试验:通过施加外部荷载对管桩进行静力试验,以评估其承载性能;2. 预应力管桩的动态监测:通过对管桩振动进行监测与分析,以了解其受力情况和结构稳定性。

六、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1. XXX大桥预应力管桩施工案例:介绍了XXX大桥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整体方案和工程效果;2. XXX地铁预应力管桩监测案例:阐述了XXX地铁预应力管桩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

七、总结与启示通过对预应力管桩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XXX。

【范本二:总结】一、引言本文旨在对XX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总结经验,指导未来工程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工程项目;2.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3. 项目范围:详细说明项目的范围和相关工作内容;4. 项目周期:列出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预应力管桩总结

预应力管桩总结

预应力管桩总结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桩型,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预应力管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应力管桩的特点1、高强度预应力管桩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制作,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建筑工程的需求。

2、施工速度快管桩在工厂预制,质量稳定,现场施工时,沉桩速度快,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3、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如软土、砂土、黏土等,并且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4、经济性好相比其他桩型,预应力管桩的造价相对较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工程成本。

5、环保节能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位。

同时,要对管桩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吊运和堆放管桩在吊运过程中要保持平稳,避免碰撞和损坏。

堆放时要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设置垫木,防止管桩滚动。

3、沉桩常见的沉桩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和振动法。

锤击法是利用桩锤的冲击力将桩打入土中,施工速度快,但噪音较大;静压法是通过静力将桩压入土中,噪音小,但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振动法是利用振动器的振动使桩沉入土中,适用于砂土等地质条件。

4、接桩当桩的长度不够时,需要进行接桩。

接桩的方法通常有焊接法、法兰连接法和机械连接法。

焊接法是最常用的接桩方法,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5、送桩如果桩顶标高低于地面,需要采用送桩器将桩送至设计标高。

6、终止沉桩当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或入土深度时,即可终止沉桩。

三、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钢筋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制作过程质量控制在管桩制作过程中,要对模具、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保证管桩的质量。

预应力管桩试桩工作总结

预应力管桩试桩工作总结

预应力管桩试桩工作总结预应力管桩试桩工作总结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拓宽改造工程立交桥二标段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一、试桩概况根据我部实际情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我部选择EWK0+075右侧排桩为试验桩。

202*年8月31日我部进行了试验桩施工。

该处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塑格栅处理段,设计管桩长9m、间距2.5m。

二、试验桩施工情况(一)主要施工人员职责技术负责人资料、记录测工姓名李云华2人2人机械工普工1人5人职责电焊工姓名2人(二)主要机械设备设备名称履带式柴油锤桩机电焊机全站仪水准仪规格、型号W-1001型SD-3501CYTopon苏光单位台/套台/套台台数量1221备注(三)材料预应力管桩:采用山东建华鑫国管桩有限公司生产的预应力管桩,其各种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现场8月30日进场200米管桩(长度为9米)。

三、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现场采用一台履带式柴油锤桩机进行施工,柴油锤重4t;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拓宽改造工程立交桥二标段冲程1.8~2.5m之间。

其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施工放样、桩位标设→桩机安装就位→吊装预应力管桩→柴油锤打桩→接管→重复打桩→测量桩顶标高→移机→打设下一根桩预应力管桩施工控制的主要技术参数项目桩长度第一节桩垂直度后续桩垂直度桩间距内容(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设计长度(本段为7米)≤0.5%≤1%±10cm(本段设计桩间距为2.5米)四、具体施工情况8月31日下午我项目部质检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了K15+075右侧段预应力管桩试桩施工。

1、材料进场及外观检验现场8月30日进场200米管桩(长度为9米)。

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输过来卸至EWK0+120路基右侧堆放,管桩堆放层数为二层。

管桩进场后,我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对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具体检查结果如下:项目粘皮和麻面局部磕损内处表面露筋表面裂缝内表面砼塌落检查结果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未大于桩身总面积的0.5%无磕损不允许。

预应力管桩基施工总结

预应力管桩基施工总结

预应力管桩基施工总结预应力管桩基施工总结悦龙华府(龙岗区保障性住房宝龙工业城地块)6-11号楼预应力管桩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用地面积31526.86m2,建设保障性住房2146套,总建筑面积为136914.45m2,其中地下室1层建筑面积为24156.6m2,地上建筑面积为112757.85m2;分为6栋17~34层建筑(6#楼34层;7#楼33层;8#楼34层;9#楼29层;10#楼29层;11#楼17层)。

本工程所有单体建筑±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7.20m,建筑高度为50.8~98m,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项目桩基础采用锤击预应力管桩(PHC桩)AB型,砼强度等级C80,桩直径为600mm,壁厚130mm,闭口型十字桩尖;管桩内填灌C30微膨胀混凝土;灌注高度不少于1.2m,抗拔桩不少于桩2.00m。

管桩总数2168根,其中抗拔桩61根。

承台下的单桩坚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200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

二、施工机械和设备:本工程预应力管桩基础采用锤击桩机(型号为:HD-62)进行施工。

三、管桩试桩情况:本工程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选择不同位置试桩共5根,桩号为:2110#、1675#、1373#、1883#、261#。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1、测量定位线及轴线的复核1.1、管桩施工前,专业测量员对标高及管桩轴线、桩位等进行了测量放线、复核,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1.2、管桩施工后,测量员对标高及桩轴线、桩位偏差进行检查、复核,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进场材料、构件的质量控制选购材料前均向监理部申报材料品牌,未经审核的材料不准进场,其中经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选定东莞市建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为管桩供应厂家。

材料、构件进场自检后,报监理部门对进场材料进行现场验收,外观不合格者退场。

3、施工质量检验批3.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查及外观质量检验62批,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预应力管桩施工总结

预应力管桩施工总结

预应力管桩施工(一)加固原理预应力管桩(带桩帽)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桩网结构。

由于桩体的强度大和承载力高,因荷载作用下,桩顶应力比桩间土表面应力大,主桩来承担荷载。

桩将承受的荷载向较深的土层中传递并相应减少桩间土承担的荷载。

这样,由于桩的作用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小,显著提高基础承载力。

(二)原材料验收预应力管桩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现场按要求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复见表1-1-1、表1-1-2。

表1-1-1预应力管桩验收标准表1-1-2预应力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三)施工工艺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

图1-1-1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1)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整平地面,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排干地表水,然后根据原地面情况进行平整。

(2)工作垫层施工。

根据桩机走行需要以及地面软硬情况,填筑0.5~1.0m厚工作垫层。

分两层,底层填碎石,面层填中粗砂。

(3)打桩机械:采用DD53型柴油打桩机。

桩帽选择适宜,构造坚固,垫木易于拆换和整修,其尺寸与锤底、桩顶及导杆相吻合,顶面与底面均与中轴线垂直,并附有挂千斤绳的耳环,以便起吊;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为5—10mm, 弹性衬垫采用质地优良的胶合板加工制作。

送桩器采用自制套筒式钢送桩器,长度为3m。

2. 桩位放样采用全站仪准确测设线路中线,用经纬仪和水平仪定出各桩位,测设高程,确定打入深度。

对测设好的桩位明显标志并保护好。

对每一根桩进行分区和编号,以便施工过程的统一管理。

3.配桩应力管桩由厂家按一定长度批量预制,根据试桩结果以及设计桩长,合理进行桩长组合搭配,即配桩。

例如成一根32m桩,可选用12m+10m+10m三根桩组合.也可选用8m+8m+8m+8m四根桩组合,首根桩要有桩尖,以便减小入土阻力,应尽量减少接桩,单根桩接头不宜超过四个。

地质变化时及时调整配桩。

购买管桩时按型号采购,施工时按照“长桩在下,短桩在上”的顺序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由于本路段属于冲湖积亚区,所以大部分地段为软土地基。

表层为冲湖积粘土、亚粘土,厚度0.8~7.0m,软~硬塑;其下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粘土,流塑,多呈层状,夹薄层亚砂土,含腐植质及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淤泥,顶板埋深1.0~15m,层厚0.8~22.3m.含水量33%~42%左右,孔隙比1.0~1.15,压缩系数为0.4~0.8Mpa-1,该层软土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为本工程主要地基压缩层,易变形和失稳,局部缺失;以下一般为性质较好的硬土层,为结构物的主要持力层,对路基影响较小。

根据图纸设计,预应力管桩用于桥头、箱通软土路基的加固。

管桩直径40cm,壁厚60mm,砼强度C60。

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目的1、正式施工以前,应进行试桩,以检验各种资源的数量、性能和组合,并积累正式施工时的各项操作指标。

2、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施工纪录,以便于分析和总结施工过程,评价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进度和质量等的管理要求,评价拟定的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3、确定适宜的日工作量。

4、验证管理体系运作和信息交流的可行性。

5、检验拟定的试验、测量等控制方三、预应力管桩试桩位的选择根据现场工作面展开的实际情况,选择K65+545~K65+598段的L1J-17号桩。

四、资源配备情况 1)、人员配置情况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2)、材料配备情况材料配备情况见下表预应力管桩向管桩厂订购,进场验收及存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预应力管桩出场前应进行检验,出场时应具备出场合格检验记录,否则,不予进场;b预应力管桩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管桩本身不应当有裂缝;2、预应力管桩表面应无蜂窝、麻面。

若因特殊情况出现表面蜂窝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5mm,每面蜂窝面积不得超过该面总面积的0.5%:3、有棱角的桩,棱角碰损深度应在5mm以内且每10m长的边棱角上只有一处破损,在一根桩上边棱破损总长度不得大于500mm;c、构件移运及堆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构件的移运时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扁担,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3、构件移运和堆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牢固,避免损伤构件。

在顶起各种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4、使用平板拖车或超长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车长应能满足支承间的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以免搓伤构件混凝土。

运输道路应平整,如有坑洼而高低不平时,应事先修理平整。

5、堆放构件的场地应整平夯实;6、构件堆垛时,应放置在垫木上,吊环向上,标志向外,砼养护期未潢的,应继续洒水养护。

7、水平分层堆放时,其堆垛高度高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而定,承重大构件一般以2层为宜,不应超过3层;小型构件一般不多于6~10层,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吊点处,上下层垫木必须在一条竖直线上。

8、雨季和春季融冻期间,必须注意防止因地面软化下沉而造成构件断裂及损坏。

柴油从市场采购,并由商家定时送至工地,供桩机上使用。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根据设计的桩长、桩径、承载力和工程地质资料提供的地层特征,结合以往的施工情况,拟选择4.0型柴油爆发锤桩机施工。

为了保证工期,开始先进4台桩机,然后视施工进展情况,决定是否再增加桩机。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44)、内外业准备在工程开工前负责施工的工程人员要进行充分的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内业人员要进行施工图纸的研读,施工方案的编写,技术交底,施工填写和通用表格的准备;外业人员要进行现场协调,桩位的确定,材料部门准备材料的进场等。

五、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六、施工方案桩。

本次试桩选择在K65+560~K65+598地段的L1J-17#一)试桩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1、场地平整施工前,路基队应按设计标高要求将场地修筑整平,满足施工要求。

2、打桩前已布置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并按桩位的平面布置图放出试桩的桩位。

放出桩位后经自检及监理复核,桩位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3、机具安装调试在测量放线的同时,便组织打桩机、发电机等机械设备进场,然后根据施工顺序的安排,在确定先打桩的位置附近安装机具,桩架安装就位后应垂直平稳,打桩前,应用经纬仪和线垂对打桩机进行垂直度调整,使导杆垂直。

每根桩打桩期间都需进行校核检查,随时保持导杆的垂直度。

二)打桩打桩过程记录:L1J号桩位桩孔深19m,采用11m和8m两节管桩对节。

上午10:00桩机移至L1J号桩位(桩位布置图见附图)起吊第一节11米长的管桩,(起吊管桩位置在桩顶向下2m处),然后把吊起的管桩插入L1J17号桩。

用经纬仪调整管桩的垂直度,垂直偏差4cm。

10:09分开始起锤施打。

根据地质情况:0.3~-12.6m 为亚粘土,第一锤打下1.2m,第二米锤击数为1击,第三米锤击数为2击,第四米锤击数为1击,第五米锤击数为2击,第六米锤击数为2击,第七米锤击数为2击,第八米锤击数为2击,第九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一米锤击数为3击并在桩顶离地面50cm处停锤。

在起吊第二节桩时,为确保上下段的中心偏差不大于5mm,在第一节桩上焊好两块靠铁,对好桩用经纬仪调整桩的垂直度再开始焊接。

(垂直度偏差为2cm)。

焊接先在管桩根部焊透并清除焊渣,然后在对接处焊满并清除焊渣(焊缝高度为1~2mm)并焊缝自然冷却后,请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始起锤施打第二节管桩。

(-12.6~-20.5为淤泥质亚粘土)第二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三米锤击数为3击,第十四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五米处锤击数为5击,第十六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七米锤击数为4击,第十八米锤击数为7击,第十九米锤击数为20击并离地面20cm处停锤(总锤击数为72击)把送桩器放在桩顶后开始送桩,送桩至自然地平以下35cm停锤。

七、结论1、开工前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无明显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2、插桩就位位置及垂直度是保证沉桩精度的关键。

插桩方法如下:按桩位布置地桩,用小木桩或竹桩插入桩位中心,就位时将桩尖对准地桩。

吊桩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打桩机倾斜,钢丝绳从桩上脱落或破断,桩和打桩机导管碰撞及其他人身事故的发生。

插桩后,应调正桩锤、桩帽、桩垫及打桩机导杆,使之与打入方向成一直线,可使经纬仪测定垂直度,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机移动及打桩作业影响的位置,并经常与打桩机导杆成直角的移动。

3、第一根桩在桩锤自重作用下即可压入土中,即使施打,也可能经常发生不跳锤,总锤击数很少,因此,在确认桩的中心位置及垂直度无误后,缓缓将锤放上桩顶,直到桩自沉到某一深度不动为止。

在桩的垂直度得到正确调整后,即可正常施打。

打桩初期如桩发生偏斜,可将桩拉起修正或拔起再重打,重打时,可能仍会向原打入方向偏斜,此时可使用坚固的导材按所定方向导正。

接桩时,下节桩的地面预留高度 4、接桩采用电焊焊接,焊条采用4300-4313一般为50-80厘米,上下段桩的中心偏差不宜大于5mm,上下端板应除污、除锈,端口出现金属光泽,方可焊接。

焊接应分层、对称、均匀、连接施焊,根部必须焊透,焊接道数不得小于二道,每道焊接接头应超前引弧,注意焊接的始端和终端的焊口处理,表面加强焊缝高度宜为1-2mm,力求平滑。

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裂缝,夹渣等表面缺陷,发现缺陷时应返修,但同一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二次。

接桩时应使上下桩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错开量和间隙应保证在允许误差内。

焊接结束后应自然冷却2分钟后方能施打5、施打的每一根桩中心要准确对准桩位,以尽量避免施工误差;6、桩身须垂直打下,为此,施工前桩机施工人员要用经纬仪从互成90?的两个方向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7、桩帽与桩型相匹配,桩帽与桩顶周边的间隙控制在5~10mm,桩顶与桩帽之间应加垫层,以保护桩顶不被打坏;8、根据本标段路基地层垂直分布上的特征,地下不深处便是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层。

当桩机临近从亚粘土层进入淤泥质土层时,柴油爆发锤的油门不宜开的太大,以重锤轻打为好;当桩尖进入该层后,桩身下沉速度会加快,桩机操作人员应谨慎操作,以确保桩身在施打的过程中不发生歪斜;9、接桩要注意上下节对齐,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5mm,节点的弯曲矢高不大于L/1000(L为桩长),且不大于20mm。

为加快上下节桩对位准确,应设置导向箍找正。

如桩节间间隙过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要求接合面间的间隙不大于2mm;焊接接头时应先沿桩周对称焊几个点,固定住上下节桩接头,然后再沿桩周挨着焊。

注意不要在一个局部位置焊的时间太久,应换着地方焊,以免烧坏接头处钢箍内的砼。

直到桩接头一圈凹形槽焊平止;10、桩顶标高要严格控制,应置水准仪观测,为下道工序施工桩帽提供条件;11、注意在桥头路段2桩长的递减数值;13、认真做好打桩记录,边打桩边记录,不得事后补记;14、桩帽的施工,待一块场地的管桩施工结束并请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组织钢筋工、模板工和砼工进场施工。

15、桥台部位应注意留出灌注桩的位置,即适当改动与灌注桩有冲突的管桩位。

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杭浦高速公路工程第10合同段2005年4月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