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血糖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护理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3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治疗,并且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4~4.5h。

详细记录透析过程中血糖水平,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低血糖变现,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血糖水平开始逐步下降,血糖变化在透析1小时左右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进食及用药血糖又可逐步上升。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透析前应用降糖药物以及进食量少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透析前应当减少或者停用降糖药物,并加强透析过程中血糖监测,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预防性用药,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35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 were given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general treatment. Their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Hemodialysis was 4-4.5 hours at every time for 2-3 times one week.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 was a detailed record. In addition,clinical symptoms were carefully observed,hypoglycemia liquidation was timely discovered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timely taken. Results With the prolonged time of hemodialysis,blood glucose levels of patients started to gradually reduce. Decrease amplitude of blood glucose after one hour of hemodialysis was biggest and it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eating and medication.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hemodialysis,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ere easily founded to have hypoglycemia. Patients who take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 and intake less food are easily to have hypoglycemia.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they need to reduce or stop usage of medicines of reducing blood sugar,strengthen blood sugar detection during hemodialysis,carefully observe disease condition,take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hemodialysis.[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Hemodialysis;Hypoglycemia;Nursing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防治,才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风险。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若降糖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增加低血糖风险,从而加重肾脏负担。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有效的选择降糖药物,不仅仅是医生关心的问题,还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了解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合理选择降糖药物的方法,帮助患者安全用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功能之间的联系胰岛素抵抗一般是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作用,胰岛素能够促进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导致水钠潴留,从而诱发高血压,对肾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

高胰岛素血症会使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肾脏微循环的自我防御机制受到损害,使肾血管出现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胰岛素能够直接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动脉壁平滑肌进行刺激,使动脉内膜增厚,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加快肾小球硬化速度,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查时,会发现患者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降低,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继发性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有一定的联系,而肾功能降低也有可能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降糖方案,同时也要加强注意。

①在对患者用药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②充分考虑肾功能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受损之后会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容易使药物在体内堆积。

③注意药物经肾排泄比例,以免药物使用过多而增加肾脏负担。

④注意肾功能与胰岛B细胞之间的影响。

二、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期降糖用药糖尿病肾病可以分为五期,根据患者的分期不同,选择的降糖药物自然不同。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情况时,这类患者不宜使用双胍类降糖药,以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使用糖适平和瑞格列奈药物,这两种药物能够经肝胆排泄,能够减轻肾脏负担。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升高,与此同时民众的生活调节与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在肾病发生初期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及时发现肾功能下降现象,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现象发生时,说明其肾脏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

为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控制。

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呢?该种疾病的防控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内容来寻找答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肿:患者在早起后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在中午时水肿会消退,在劳累时甚至脚踝内侧、双下肢有水肿现象。

2 排尿量增多,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时,会表现出肾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排尿量会出现增多现象,且颜色较重通常呈现出棕褐色,而且尿液不澄清,有一定的浑浊现象。

3 视力下降: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微血管发生病变,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说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已经发生病变,而肾小管周围围绕着大量微血管,当视力下降时患者应尽快去检查,及时确诊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在肾脏病变发生初期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较难被察觉,因此后期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我们可以从下文的分析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1 遗传因素:得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他的后代得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类人群此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长辈患有糖尿病肾病,就一定要注重控制血糖,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高血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大多都合并有高血压,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的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负担,更容易发生肾病。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研究作者:周晓燕薛慧娟郁静华祝捷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将160例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0%,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

结果:两组经干预后血脂、血压均有所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强化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0-0025-04近年来,我国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DM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

DN早期肾损伤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不易发现,临床实验室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清尿素、肌酐)多呈正常,一旦临床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其肾功能损害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DN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尤其重要。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标志性症状,早期微量蛋白尿的排出量成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1-2]。

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肌酐(Ucr)比值(A/Cr)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3],A/Cr值30~300 mg/g即为早期DN[4]。

因DN 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尚处于可逆阶段,如及时进行干预可阻断或延缓肾病的进程,本研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社区160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干预对照研究,观察其A/Cr值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于2008年起对DM患者进行建档管理,共管理1 002例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促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蹭蹭地往上增长。

根据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在20岁至80岁这个阶段的成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大概就有4亿人,其患病率高达9%。

如果不加以控制,估计到2035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中大概会有6亿人患上糖尿病。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世界中是属于患者最多的国家。

1.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因为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浓度上升及糖尿。

感染、肥胖、环境等因素都会诱发糖尿病的产生。

2.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产生的肾脏疾病,在糖尿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划分为5个阶段,一般去医院就医时多为3期、4期的病人。

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患者,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感,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会发现有些许的白蛋白,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

当处于第四阶段时,尿中会时常出现蛋白,表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损伤,精力与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当到第五期时,患者伴随着高血压、全身水肿,需要依靠人工透析来延续生命。

此时需要注意,当在进行尿检时,如果尿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一定要引起重视,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好好的进行控制是可以改善病情的。

引起病因的因素有很多种,在一定的遗传和潜在危险的共同发力下,都会引起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时会促使肾衰竭,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此类型的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方法进行完全治愈,只能通过预防的方式,延缓它的进程。

3.对血糖的认识(1)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是指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

避免肾脏病严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症状初期时对血糖进行控制,使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

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死亡率减低。

当人体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l/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时为糖尿病的判定标准。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肾性贫血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一般用糖化白蛋白(GA)来评估。

该研究拟在探讨糖尿病肾病(CKD 5期)的患者的糖化白蛋白水平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同时分析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该院于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220例,根据糖化白蛋白水平分为A、B两组。

A组糖化白蛋白19%(118例)。

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年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脂(TG)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

结果A组Hb均值较B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F、PTH均值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血脂均值较B组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提示Hb、TG与GA呈正相关,年龄、PTH、SF呈负相关,TG、SF、PTH与GA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CKD5期)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間接通过影响PTH、铁蛋白等指标,从而影响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标签:糖尿病肾病;CKD5期;糖化白蛋白;肾性贫血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5原因中除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位病因。

糖尿病病史的控制与治疗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

而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性贫血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其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及死亡率。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与其肾性贫血严重程度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有文献详细报道。

同时该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该院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该院收集的糖尿病肾病(CKD 5期)患者220例。

糖尿病肾病(CKD5 期)诊断符合KDIGO相关指南。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糖尿病肾病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五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正常 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和终末期肾衰竭。
预防措施
02
控制血糖水平
01
02
03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 重要环节,包括疾病知识、治 疗方案、自我监测等方面的指 导。
通过患者教育,可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心理支持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 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生活质 量,是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发症处理策略
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 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年龄、并发症、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措施。
治疗方案应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有效地 控制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02
检测尿中β2-微球蛋白、NAG酶等,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肾损伤分子标志物
03
检测尿液中KIM-1、NGAL等肾损伤分子标志物,早期发现肾脏
损害。
早期诊断意义及策略
早期诊断意义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 助于及时干预,延缓病 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筛查策略
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 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 等检查,实现早期筛查
05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体会论文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体会论文

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的体会【摘要】目的: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安全有效地选择降糖药。

方法:对目前临床常用降糖药的排泄途径和肾损害时应用情况进行归纳。

结果:在糖尿病肾病ⅰ~ⅲ期需注意对患者并发症的考虑和服药时间、方法的指导;糖尿病肾病ⅳ期已开始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可考虑换用胰岛素或选择经肾排泄较少的口服降糖药;糖尿病肾病ⅴ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胰岛素,因某些原因不能使用胰岛素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肾排泄少且半衰期短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降糖方案时要考虑每一患者肾损程度及并发症,并对药物剂量、用药间隔等进行个体化调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降糖药;个体化调整【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7-0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9年10月发布的糖尿病地图(diabetes atlas fourth edition),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据who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1],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2],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目前15%~25%的ⅰ型糖尿病及30%~4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dn,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病因。

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联合用药[3-6]。

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又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加重肾脏负担。

因此,安全有效地选择降糖药物至关重要,故将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用药体会和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情况,见表1:在糖尿病肾病ⅰ~ⅲ期:由于ⅰ~ⅲ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因此在选择降糖方案时无需特殊注意,可参照指南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但需注意对患者并发症的考虑和服药时间、方法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药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 的选择
–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轻 度降低;
– 单纯Ccr中度降低(30-60ml/min)
• 选择非肾脏代谢为主降糖药或胰岛素 (慎用二甲双胍)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 的选择
–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中度降 低;
– 单纯Ccr明显降低(<30ml/min) • 选择非肾脏代谢为主降糖药或胰岛素(忌用
降糖药的种类——口服降糖药
•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根据作用)
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碳水化合物 的消化和吸收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增加胰岛素分泌
二甲双胍
促进糖酵解 抑制肝糖输出
格列酮类
促进葡萄糖的利 用和贮存
不同肾脏病变状态降血糖药的选择
① –有其它肾脏病变的异常指标,Ccr 正常;
– 单纯Ccr轻度降低(>60ml/min) •② 以降血糖需要为主,可选择任何降
*人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的代谢途径
– 胰岛素主要在肝脏(60±%) – 其次为肾脏( 35±% )被分解 – 血浆中的半衰期仅有几分钟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1)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肾 功 能 不 全
19.2%
死亡率 / 年
Adle AI,et al. Kidney Int 2003,63: 225
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异常
• 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规律
– DN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增 高。
– 随着病程的进展,GFR降至正常。 – 然后逐渐下降,并出现血尿素氮和肌酐
升高,最后进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异常
• 肾功能不全的特点
– (1) 蛋白尿相对较多; – (2) 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 – (3) 肾体积缩小不明显; – (4) 贫血出现较早; – (5) 心血管并发症较多、较重; – (6) 血压控制较难。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线索:
①确诊有糖尿病(1型 或 2型)。 ②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或有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 血糖控制方法
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患病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万4千余例住院糖尿病患者
• 早期肾病: 18.0%
• 临床肾病: 13.2%
• 肾功能不全: 5.3%
• 尿毒症:
1.2%
• 肾脏病变总计:33.6%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 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微量白蛋白尿
20-200µg/min 30-300mg/24h
大量白蛋白尿
>200µg/min > 300mg/24h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正 常 2.0% 白 蛋 白 尿
1.4%
微 量 2.8% 白 蛋 白 尿
3.0%
临 2.3% 床 蛋 白 尿
4.6%
二甲双胍)
注意掌握剂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联合用药的方 法
肾功能正常的肾脏病变 -降糖药应用
• 口服降糖药
– 磺酰脲类 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奇特(缓
释片)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格列本脲
–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 双胍类 二甲双胍 – 格列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空腹血糖下降可带动餐后 血糖下降
胰岛素补充治疗的建议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 IU/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IU 空腹血糖控制在4-6 mmol/L(个体化)
疾病。确诊常需要肾活检病理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运动、定期服药) 2. 低蛋白饮食(水肿-低盐;肾衰-α酮酸) 3. 严格控制血糖(教育-生活习惯-饮食-药物-胰岛素) 4. 严格控制血压 (首选ACEI/ARB) 5. 纠正血脂紊乱 (TC高-他汀类;TG高-贝特类) 6. 抗氧化及其他药物治疗(普罗布考、舒洛地特等) 7. 透析、移植治疗(血透、腹透、胰肾移植; GFR降至
15ml/min时应开始透析) 8. 避免或减轻危险因素 (脱水、感染、肾毒性药物-造影剂)
• 合理控制血糖是最基础的治疗
—— 控制高血糖的靶目标值
• 从糖尿病发生起即应认真控制血糖 • 靶目标值如下:
空 腹 血 糖 应 < 6.1mmol/L ( 110mg/dl ) 餐后 血糖应<8.0mmol/L( 144mg/dl ) 糖化血红蛋白应<6.5%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多症,慢性胰腺炎等)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2)
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 仍然未达标的患者 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可予胰岛素联合治疗 对 难 以 分 型 的 消 瘦 患 者 ( BMI<18.5kg/m2) , 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开始为间歇性,后来为持续性)。 ③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
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为:
①确诊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程常超过 10年,2型糖尿病罹病时间常超过5年。
②微量白蛋白尿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③持续、大量白蛋白尿。 ④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
肾功能正常的肾脏病变 -胰岛素的应用
• 胰岛素 –短效、速效胰岛素 –中效、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
– 动物来源:普通胰岛素 R (短效)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PZI (长效)
– 基因合成:
– 速效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赖辅胰岛素(速效) – 中效胰岛素 N (中效) – 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长效) – 预混胰岛素 25R 30R 50R
– 微量白蛋白尿 – 大量白蛋白尿
• 高血压 • 水肿 • 肾病综合征 • 肾功能异常 • 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
– 视网膜病变 – 大血管病变(心、脑、足) – 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 大量持续蛋白尿 • 伴发严重高血压 • 血糖控制困难/胰岛素抵抗 • 血脂代谢紊乱 • 代谢产物聚集引起尿毒症症状 • 心血管并发症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 患者合并贫血、营养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