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浅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浅谈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作者:李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摘要: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初期,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还有较大的影响。

德国还是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包豪斯设计学校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

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开创了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关键词:现代主义;包豪斯;设计教育[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2德国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之一。

德国还是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教学体系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包豪斯设计学院简介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

它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

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

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

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开创了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现在,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成为了一种“国际风格”,大家对包豪斯的研究,已经成为设计理论界和设计史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

包豪斯中的美术教育大量吸收了20世纪初期欧洲美术界产生的新的流派及思想,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欧洲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动荡时期,所以新的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层出不穷,在格罗佩斯的主持下,一些激进的现代派画家和雕塑家到包豪斯进行教学工作,一时间,包豪斯成了德国现代派艺术的中心。

包豪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魏马时期(1919年-1925年4月)、艰难的创业时期。

2.德索时期(1925年4月-1932年9月)、包豪斯的成熟时期。

魏玛时期: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创建了很多与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工厂来作为教学实践的场所,每个工厂都有技术教师和艺术教师进行指导,目的是把“技术和艺术”完美充分结合,从而实现包豪斯的建立目标和宗旨,其中的主要工厂有:编制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书籍装帧工厂等。

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ppt课件

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ppt课件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目的是培养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其他现代设计师, 提高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的总体水平。乌尔姆要求 学生必须接受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社会政治三个大方面的训练,成为 企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应该在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 同时还要具有尖锐视觉敏感和表达能力。乌尔姆设计教育逐渐成为一个 体系,代表了战后西德设计的最高水平,影响其他设计教育机构,也通 过这所学院密切联系的布劳恩公司而成为战后西德设计的风格。
10
学旅 研居 究美 生国 中的 心大 。师
格 罗 佩 斯 设 计 的 哈 佛 大
11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49 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 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1953 年乌尔姆设计学院建立,地点 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最大贡献, 在于它完全把现代设计― 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 面设计等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完全地、坚 决地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 设计在这所学院内成为单纯的工科学科,因而,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 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 。
战后德国能够把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是建 立干50 年代初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德国的设计理论的大发展 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70 年代,德国对于设计美学的研究和 设计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人发展,这种研究活动主要是在高等 院校中进行的。70年代以来的德国设计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研 究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对于促进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 重要的作用。
乌尔姆的设计哲学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从德国产品 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的特征。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

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等设计实验在德国的活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德国设计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得重大发展。

1953年德国一批设计师在乌尔姆市建立乌尔姆设计学院(the Ulm Institute of Design)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

一方面德国人希望能够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为振兴德国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服务,使德国产品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与初衷相违背,开始向商业主义、实用主义转化。

德国人一向把设计看作是社会工程的工具,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为国家、国民的利益服务,而不仅仅是商业利益。

何况现代主义在德国开始时,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明确提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和目的,这个设计宗旨到美国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单纯的商业推广工具。

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包豪斯式的试验中心,把设计作为一种为国为民的学科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德意志民族和联邦德国物质文明总体水平的目的。

这种努力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的直接动因。

1949年,平面设计家奥托·艾舍(Otl Aicher,1922年)提出建立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他的这个提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Ulm)艺术学院建立,地点就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由于准备工作的拖延,直到1955年才正式开始招生,校舍建筑是由包豪斯早期毕业生、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年)设计的,他同时担任第一任校长。

马克斯·比尔长期在瑞士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战后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一个设计师,他具有和格罗佩斯一样的雄心大志,要把这个学院办成联邦德国最杰出的设计教育中心。

在他和教员的努力下,这个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来了解设计‎在德国的成熟过程,同‎时了解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世界的设计关‎键词:德国设计‎工业一、德‎国的工业设计1、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高速‎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设计不‎仅得到重视,而且也开‎始出现职业的设计师。

‎2、发展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时,德国曾派出了由‎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率领的代表团,‎通过参观,谢姆别尔认‎识到德国设计落后的同‎时,认为必须改革德国‎的设计现状.此后,德‎国的设计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改革‎。

1876年谢姆别尔‎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一‎次国内范围的工业展览‎,以显示改变德国各邦‎过去那种粗犷,野蛮的‎畸形风格,而进入普遍‎的文艺复兴古典式样时‎期的高雅设计。

与此同‎时,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发展迅速。

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第二年,‎G·戴慕尔发明了四轮‎汽车,后来两人合作成‎立了"本茨汽车公司"‎,这是后来风行世界的‎"奔驰"汽车的缘起.‎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欧洲英,法等国家一‎样,存在着外观设计丑‎陋的毛病.1896年‎,德国政府举办了一次‎博览会显示出这个问题‎,导致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青年风格"设‎计的出现.二、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1、背景‎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论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从德国工业同盟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德国经历了两次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分裂局面。德国的设计却一直朝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德国不断地完善他们理性的现代设计思想,始终走着一条科学性的设计发展道路。
二.德国现代设计的特点
德国的设计师们认为设计可以使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他们的设计哲学是“清除我们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他们所设计出来的生活方式是重功能的、重技术的,强调系统性和秩序感的。德国的设计几乎完全摈弃了传统的装饰,而从造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强调设计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他们的设计是通过把混乱的现象秩序化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取得均衡、简练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德国还是最早提出“绿色设计”的国家之一,重视环境保护成为德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计的重要内容。但德国的设计因为过于理性,而被人们认为少了一分人情味,多了几分机械化的冷漠感。
1955年正式招生的乌尔姆国际设计学院,其最大成就在于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完全的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将设计作为单纯的工科学科,坚定地从科学技术方面来培养设计人才,因而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这也是战后德国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
三.德国现代设计对中国的影响
1.机器美学思想
机器美学是德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工作联盟和包豪斯全面发展了这一思想。它的贡献之一是为工业时代的产品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美,即产品造型的几何结构的形式语言。
2.功能主义思想
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的、和效率
3.民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民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德国设计师的一种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的产生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分不开,他的思想不仅对德国,更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按照义务的要求,不以外在的目的(如职业、赚钱等目的),把人培养成为有人格(Personlichkeit)的人。”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

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德国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在世界设计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设计影响到世界设计的发展,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的设计理论形成,德国对于设计的理性态度,对于设计的社会目的性的立场,使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最为完整的思想和技术结构。

从德国设计的讨论中,可以找到许多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向来,也同时可以找到许多潜在的问题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东德的设计发展落后,直到目前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本章将不讨论东德的设计。

德国的现代设计在1933 年前后开始遭到纳粹政权的扼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年4 月份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强行关闭。

因此,德国设计在纳粹上台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和压制,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基本结束,包豪斯也被强行关闭,对于国际设计运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挫折。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运动在意大利、俄国也遭到挫折,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到30 年代中期左右,基本在欧洲停顿了。

1933 年元月,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进人纳粹时期,也就是所谓“第三帝国”时期,这个时期从1933 年一直延续到1945 年,在德国纳粹被盟军彻底打败之时结束。

德国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立场,对于德国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纳粹乐于提倡所谓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口号不但是一个社会改革的纲领,同时也在相当深的程度上涉及到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

这个巨大的社会和政治转折,完全改变了魏玛政府时期的软弱的民主特色,而在文化上、设计上都显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古典复兴主义的强悍特色,而曾经在包豪斯一度达到国际高度的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试验,几乎全部停顿下来,即便包豪斯本身,也在1933 年4 月被希特勒下令关闭。

可以说,从总体来讲,德国的现代主义试验基本结束了。

浅谈德国设计与现代主义

浅谈德国设计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一种设计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设计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德国是现代主义产生的发源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缩影,从中能够看到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德国设计还集中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的形成和壮大。

一、早期的德国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源起和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等国,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现代都市大量出现,各种工业产品、商业海报不断涌现。

面对大工业生产带来的新鲜事物,设计界却一筹莫展,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在工业、建筑、平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囿于传统,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提倡回到中世纪,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没能找到正确的解决现代化大生产带来的设计丑陋的问题。

所以必须有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始于从20世纪初期,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德国、俄国和荷兰。

而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发展的最为完善,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体系。

(一)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萌起1907年,正当法国新艺术运动风行欧洲之时,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等人认识到功能性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他们从受法国影响的“青年派”中分离出来,组成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工业同盟。

弗雷德里克·瑙曼起草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宣言,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提倡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业。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从宣言的内容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工业设计的统一化与标准化的雏形。

贝伦斯风格名词解释

贝伦斯风格名词解释

贝伦斯风格名词解释贝伦斯风格是指德国设计师彼得·贝伦斯的设计风格。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他的设计风格受到新艺术运动和青年风格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强调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注重从功能出发,基本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

他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

在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上,贝伦斯敢于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并注重标准化和批量生产。

贝伦斯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他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品包括德国通用电器(AEG)的厂房建筑设计等。

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他设计了诸如电风扇、电水壶等一系列现代工业产品,同时他还为AEG公司设计了标识,这被认为是CIS系统设计的先河。

在平面设计方面,他的作品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他的功能主义设计理念。

贝伦斯风格是一种注重功能、简洁、技术和美学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和世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注重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

这种设计理念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中,贝伦斯的设计风格被广泛应用。

他的建筑设计代表作品包括德国通用电器(AEG)的厂房建筑设计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对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也影响了德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推动了德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总之,贝伦斯的设计风格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理念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现代设计
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

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

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 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所学院得到斯图加特市政府的支持,从50 年代到1968 年关闭为止,迅速完善了设计教育的体系,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它的作用有如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

德国著名灯具公司艾科(Erco Linghting Company) 的总经理克劳斯?容根?马克(Claus -urgen Maack)曾经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甚至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或者那个方面受到乌尔姆传统的影响。

到底是德国传统形成了乌尔姆,还是乌尔姆传统铸造了德国设计品味,这个问题迄今依然是理论家争议的主题之一。

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Braun)。

这家公司早在5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与乌尔姆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设计交流关系,它的设计人员,比如汉斯? 古格洛特(Hans Gugelot)、迪特?兰(Dieter Rams)都与学院有密切的教学关系,他们建立了把学院的思想灌输到布劳恩产品设计的渠道,在设计中灌输了乌尔姆强调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发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产品,影响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继而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设计。

现在的工业设计,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的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人一机适应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乌尔姆一布劳恩体系的成功。

促进这个原则的最主要人物就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领导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不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家,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 gute form,是德国设计理论的先驱赫尔曼?穆特修斯H.Muthesius提出的),造成整整几代德国设计家对干设计责任的高度重视,因而,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对他们来说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

这与其他西方国家常常出现的那种在商业压力下放弃设计基本原则的情况大相径庭。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

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

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杰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

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 Melitta)、西门子公司等等。

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

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德国的企业在80 年代以来面临进人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

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以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

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青蛙设计”。

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
德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刻板、理性、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各种非常新潮的产品来,为德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对于“青蛙设计”的这种探索,德国设计理论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其中比较多的人认为:虽然“青蛙设计”具有前卫和新潮的特点,但是,它是商业味道浓厚的美国式的设计的影响产物,或者受到前卫的、反潮流的意大利设计的影响,因此,“青蛙设计”不是德国的,不能代表德国设计的核心和实质。

这个问题依然在争论之中,而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一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二是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设计,主要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在平面设计方面,德国也同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德国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也是从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起来的。

乌尔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德国杰出的设计家奥托?艾舍在形成德国平面设计的理性风格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他主张平面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强调设计应该在网格上进行,才可以达到高度秩序化的功能目的。

他的平面设计的中心是要求设计能够使使用者有最短的时间阅读,能够在阅读平面设计文字或者图形、图像时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了解误差。

1972 年,艾舍为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全部标志,他运用自己的这个原则,设计出非常理性化的整套标志来,功能非常好。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他的平面设计理论和风格影响了德国和世界各国的平面设计行业,成为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础。

德国的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比如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科隆、法兰克福等等,都有非常强有力的平面设计集团。

这种情况,使德国的平面设计具有明快、简单、准确、高度理性化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沉闷的、缺乏个性的倾向。

德国平面设计与德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一样,虽然杰出,但是毫无幽默感、毫无文化个性可言。

长期处于前民主德国内部的西柏林对于前联邦德国的这种设计原则非常不满,因为西柏林的孤立环境,造成了西柏林平面设计的特殊发展。

西柏林设计强调人情味道,强调设计的风格特点,强调个性和文化品味,具有艺术的、幽默的特色,在沉闷的德国设计之中,西柏林平面设计非常突出。

比较重要的西柏林平面设计家有伯纳德?斯坦恩(Bernard Stern)、斯皮克曼( Spickermann)和尼古拉?奥托等。

从西柏林平面设计的探索开始,一批以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创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流派来,称为“新德国设计”( New German Design) ,以非正统德国理性主义为中心,他们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具有生动的特点。

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是克里斯提安?邦格拉博(christian Borngraber),他以他的设计事务所“设计工作室”( Designwerkstatt)作为宣传新设计思想的论坛,公开反对沉闷的主流德国现代设计。

他曾经说:“我反对的不是兰姆斯,而是那种说德国设计必须像兰姆斯的刻板教条。

”重要的以西柏林为中心的“新德国设计”组织和个人包括有加布利尔?康莱舍、安德里亚斯?布兰多里尼、斯提列多设计事务所等等。

这个流派的设计常常充满了放荡不羁的戏谑成份,利用一些废品组合,比如破木箱、铜管来组成家具或者其他用品,与意大利的前卫和激进设计运动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这是德国设计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内容。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统一以后,前联邦德国的设计面临如何改造落后的前民主德国设计问题。

前民主德国的企业水平非常低,统一以后,大部分原国有企业都变为私有,设备落后,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几十年没有变化,与先进的前联邦德国设计无法立即接轨。

统一以前,大部分前民主德国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Kombinate中工作,负责为全国各种企业提供设计,是中央计划经济下的刻板设计体系,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而政府不允许私人的设计事务所发展,几十年中,前民主德国只有非常少的独立的、私有的设计事务所,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根本起不到促进作用。

前民主德国的消费产品设计长期以来都处在拙劣地模仿前联邦德国的设计水平,但是它们没有能够超过布劳恩设计的高度,根本没有新的探索。

统一以后,一旦企业变成私有,设计就成为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前民主德
国的设计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目前,德国设计界正与工业界联合,设法为转型中的前民主德国产品找出一条新的折衷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