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二)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名著阅读(二)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名著阅读(二)含答案及解析

51.文学常识填空。

(1)吴敬梓的《》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范进中举》是其中著名选段。

(2)《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觉得子路负米、等做法还能效仿,但对、等故事不但不明白,甚至心生反感。

【答案】(1)《儒林外史》。

(2)陆绩怀橘;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5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答案】A5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共蝉娟”里的“蝉娟”指月亮。

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

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答案】A【解析】“曦和”非月亮的别称。

5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答案】A【解析】“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

55.下列文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浙江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满分训练04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满分训练04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试题新人教版

满分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2024·宁波模拟]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陋室铭》《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铭”“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D.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挚友,“布衣”指百姓,等等。

2.[2024·嘉兴模拟]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依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3.[2024·金华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C.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

D.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欧阳修的《卖油翁》。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C.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下列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此诗写于解放战争时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学生,“桃李”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书信。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知识积累专题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知识积累专题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新人教版

专题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考点技法突破重要作家作品及课文重点知识梳理课文作者常识简介主要内容《济南的冬天》老舍作家,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抒发了作者热爱济南、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感情《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本诗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本文出自《朝花夕拾》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述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启蒙学习生活。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文出自该书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续表)(续表)。

浙江语文学考重要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语文学考重要文学常识整理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文学常识1.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朔:每月农历初一。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既望:过了望日,即望日的后一日,十六日。

3.先大母:已逝世的祖母。

4.先妣:已逝世的母亲。

5.归/来归:指女子出嫁。

6.归宁: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7.七录斋:是明代张溥书斋的名字。

张溥读书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

随后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

如此反复7次,把这篇文章背熟。

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8.束发:指男子成童之年,15岁。

9.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10.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角状,叫总角。

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11.古代纪年法:古代通常使用三种纪年法。

一是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合称。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叫“地支”。

如“壬戌之秋”“岁在癸丑”“戊戌变法”就是采用干支纪年法。

二是年号纪年法: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名号,是皇帝继位后颁布年号用来纪年的,比如“永和九年”、康熙41年等等。

三是帝号纪年法:帝号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的谥号。

如“鲁衰公十四年”。

12.谥shì: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等的称号。

13.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逍遥游》里“而御六气之辩”)14.修禊:一种消除不洁的祭礼。

古人习俗,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临水而祭,祓除不祥,之后饮酒游戏。

曹魏后固定在三月三日。

15.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

16.长亭:古时路旁亭舍,供人歇息,亦是送别的地方。

17.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01 考点知识详解 01 典型考题精析 01 中考真题精选
1.文学常识考查常设置的错误点有:作家作 品搭配错误,作家国别或所处时代错误,作品 体裁归类错误,人物评价、形象分析错误等。 解题时宜从这些方面考虑。
2.文学常识侧重于识记,要准确掌握,主要 复习手段是背诵。一可采用“各个击破法”, 记住某一位作家的名(名、号)时(朝代)地(国别)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惊蛰
春分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7.(2018衢州)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 中的礼C仪,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 传》) 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给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3分)
C
B
(1)永嘉上塘殿戏A 台
(2)文成刘基庙
_
(3)江心屿文天祥祠
.
A.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B.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
6.(2018金华、丽水)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
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2分)
4.(2019杭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 当的一项是( A )(3分) 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 花夕拾》、《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
5.(2019温州)寻找“最美”对联。根据内容,
标题借用了古代中医用语。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文化文学常识(二)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文化文学常识(二)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文化文学常识(二)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迅哥儿并不是鲁迅本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

C.《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寄情山水,所写游记统称为《永州八记》。

2.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D.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以一首《老马》成名,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3.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骆驼祥子》一文围绕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019浙江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自主读背复习手册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共66张PPT)

2019浙江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自主读背复习手册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共66张PPT)

7.《聊斋志异》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 说集。 8.《儒林外史》 :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 是我国 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9.鲁迅: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 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等。 10.老舍: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等。
如贤家 ( 称对方 ), 贤郎 (称对方的儿子 ), 贤弟 (称对方的弟 弟)。仁, 表示爱重, 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 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人: 丈、丈人(后来指妻父), 又称“泰山”, 妻母称丈母, 又称 “泰水” 。 ⑥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间的敬称有: 君、 子、 公、 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⑦称谓前加“先”表示已逝。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称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语 文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一、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1.《诗经》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 “雅” “颂”三部分。其名篇有《关雎》 《蒹葭》等。 2.诸子百家: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等, 《论 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 与《大学》 《中庸》 《孟子》并称为“四书”;道家主要代 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22.《名人传》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 品, 包括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列夫· 托尔斯泰传》 。 23.《格列佛游记》 :英国作家乔纳森 · 斯威夫特的一部 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24.《简· 爱》 :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 代表作。
二、传统文化 (一)古代称谓 ◆谦称 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 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 不肖。④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⑤古人称自 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 舍妹、舍侄。⑥其他自谦: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 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二)
18.某兴趣小组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明朝文人家庭生活的微电影《秀才传》,并撰写了各位演员的台词。

请你帮文文完成以下任务。

人物介绍丁秀才:浙江钱塘江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黄秀才:浙江钱塘江人,参加了嘉靖二十年的会试,中举人李老爷:在这次会试中向主考官推荐了丁、黄二人的卷子
你我同在桑梓,今后当互相帮衬。

丁同年,有缘与兄会试中举,
以后定多多讨教。

多谢两位仁兄今日登门,日后必向上头举荐!感谢房师提携,
晚生荣幸之至!
(1)“你我同在桑梓,今后当互相帮衬”这句台词中“桑梓”一词的意思:家乡(1分)
(2)根据剧中人物关系,对话中称呼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A.同年B.仁兄C.房师D.晚生
19.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B.“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一经”指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的一种经书。

C.古诗文中,“杜鹃”常用来表达悲苦之情,“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也是如此。

D.“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折柳”指乐曲名《折杨柳》。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后庭花”是花名。

20.(2019凉山)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
“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21.(2020拱墅二模)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思想;农历五月初五的__端午__节,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着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而在与友人离别之时,人们常在路边折杨柳(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22.文学常识填空。

(4分)
(1)《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包括《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和《__贝多芬传__》。

(2)__法布尔__ 是法国的昆虫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__莫泊桑__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4)《__儒林外史__》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23.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传统礼貌用语是否使用正确。

(写“正确”“错误”的汉字。

)(2分)
(1)听说你搬新房子了,今天我有事来不了,改天我一定赏光
..拜访。

(2)家里来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须出去一下,你可以说:“我失陪
..一下,请稍等!”
答案:(1)错误__(2)正确_
24.选择两个我国传统节日,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使前后结构一致,语意连贯。

(2分)
遥远的先民遗风,时下的世态人情,尽在民风民俗中。

或在元宵,家家户户同赏一盏花灯;或在清明,九州大地共寄绵绵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示例一:或在端午,大江南北同观千舟竞发;或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

示例二:或在重阳,长城内外共插一枝茱萸;或在除夕,天南地北共听声声鞭炮。

25.说起古人经常会说起“号”,经过查询,发现号有别号、诨号、谥号、年号、尊号等,请把下列号的解说填入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6分)
①名字以外的自称。

②按人的容貌、性格特点所取的别号,又称绰号。

③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以及高爵显贵死后由朝廷根据他们平生行为所给予的一种称号。

④是纪年的名称。

⑤也叫徽号,是颂扬帝王和皇后的称号。

⑥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年号:__④__ 别号:__①__ 谥号:__③__
诨号:__②__ 庙号:__⑥__ 尊号:__⑤__
26.文学常识填空。

(2分)
(1)作为盛唐时代的风云人物,李白(人名)有仙风道骨,更有侠肝义胆,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苏轼使得词(诗歌体裁)摆脱了对于音乐的依附,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提高了它的文学地位。

27.(2019南京)关于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位置正确B.结构相应
C.词性相对D.意义相关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文化常识。

对联末尾字的音韵应上仄下平,题中对联为上平下仄,位置错误,应将上下联对调位置;“火树银花”是并列短语,“花灯万盏”是主谓短语,二者结构不相应;“辞旧岁”是动宾短语;__“新春迎”是主谓短语,二者词性不相对。

上下联都与辞旧迎新有关,故应选D。

28.文学常识识记。

(2分)
小文同学负责记录三年来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以下是《班级大事记》的部分内容:2016年9月,同学们相聚在实验班,开始了精彩的初中生活……
2016年10月,班级开展感恩主题班会,同学们想起了操劳的父母,泪流满面……
2017年3月,同学们集体前往衢江的某个农场,开展班级活动,有些同学第一次生火,第一次炒菜,第一次……
2017年11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2018年9月,我们迎来了一位无比可爱的科任老师——窦老师……
2019年4月,我们参与了各种考试,考到晕头转向,但是非常充实……
2019年6月,我们走向了中考的战场,开始这场无声的战役,我们一定是胜者……
我们发现,小文同学所编写的《班级大事记》是按照编年体(按时间顺序排列)编写的,教材涉及的按照该形式编写的史书有《左传》和《资治通鉴》。

29.语法知识。

(1)区别单句和复句,一般情况下要看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下列选项中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B )(3分)
A.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

B.凭借着他的令人吃惊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

C.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D.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2)小明在阅读卞之琳《断章》这首诗时,对画线句使用的陌生化处理方法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进行选择( C )(3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量词混搭B.名词并置
C.主谓反常搭配D.动宾反常搭配
(3)下列诗句所用的陌生化处理方法是( D )(2分)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A.名词并置B.量词混搭
C.动宾反常搭配D.主谓反常搭配
(4)阅读语句,完成任务。

(3分)
总而言之,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__既__)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

——培根《论礼貌》
①请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分)
②画线句的复句类型是( B )(2分)
A.递进复句B.并列复句
C.因果复句D.选择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