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工艺规程指导书

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工艺规程指导书

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工艺规程指导书工艺编号:艺1酸洗、钝化是为了去除不锈钢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运输、划线、下料成型及焊接,等工序中在零部件表面留下的划伤、划痕、榔头印痕迹等。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不锈钢零部件抗腐蚀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零部件表面质量所进行的必要工序。

2酸洗、钝化前对表面质量必须达到如下要求:2.1焊缝表面熔渣,焊接飞溅必须去除干净。

2.2钢板表面严重划伤,砂轮磨痕应用细砂轮打磨干净,然后用抛光机进行局部抛光。

2.3钢板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坑。

3酸洗、钝化前对钢板表面先用清水进行冲洗,初步去除表面灰尘;4用砂布或回丝蘸汽油或四氯化碳擦拭酸洗零部件的全部表面,一般须擦二遍,对油污较多处擦干净为止。

5用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处理。

1.1酸洗钝化膏对焊缝氧化物的处理时,应先将焊缝表面的焊渣及油污处理干净,涂上酸洗钝化膏,厚度1~2mm,滞留一小时,可根据温度适当掌握(天冷时间长一点,天热时间短一点)然后用回丝或布头将清洗面上的残渣擦净(如用清水冲洗效果更佳)直至光洁锃亮。

1.2对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热处理设备(如热压封头)的厚氧化层酸洗钝化处理时,应将原表面的油污清洗干净后涂上酸洗钝化膏,厚度2mm左右,待1~2小时后清洗,清洗时先用不锈钢钢丝刷普刷一遍,用清水冲洗,直至光洁铮亮。

1.3对整个设备的表面酸洗钝化时,应先清洗设备的油污后,均匀涂上酸洗钝化膏,厚度2mm左右,待1~2小时后刷洗即可。

6使用操作注意事项6.1操作时应佩戴胶皮手套、耐酸鞋、口罩。

6.2如在密闭环境中操作,须使用通风设备。

操作时一旦不慎侵蚀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即可。

6.3酸洗钝化膏使用剩余后,应封好瓶口保存。

7质量检验标准7.1对于无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容器表面酸洗钝化处理质量检查要求为:a、酸洗过程中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b、氧化皮要彻底清除,焊缝热影响区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c、焊缝飞溅熔渣要彻底清除;d、表面不得留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e、不锈钢表面不得粘有碳钢微粒。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将工件浸入酸洗液槽内至预定时间(至预定时间2/3时可吊起工件检查一下酸洗情况,防止过酸洗);
●吊起工件,放置于带有防护的地面或托架上,用清洁的高压水冲洗干净;并用PH试纸检查冲净程度.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当温度≦50C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如电加热或通热风)提高酸洗液温度;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酸洗钝化之表面1~2mm (一般先涂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或热压封头可略涂厚些2~3mm;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适用产品
不锈钢压力容器
共5页
方 法
浸泡法
膏涂法
湿拖法
适用范围
小型容器及零部件;
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或不锈钢与碳钢组焊的工件,焊接部位
适用于大型设备内外表面及局部处理;
配 方
304
316L
采购成品酸洗钝化膏
同浸渍法
硝酸20%
氢氟酸10%
水70%
硝酸20%
氢氟酸5%
水75%
酸洗、钝化前பைடு நூலகம்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起轻放,防止碰撞;产品应摆放于橡胶板或木板上,当短管较多时应有枕木支撑;
●过酸洗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过酸洗现象,应向工艺人员反映,制订方案后方能处理;原则上轻微的过酸洗采用抛光处理(注意减薄情况),如个别零部件出现较严重的过酸洗应予以更换;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服、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罐内操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应有人监护.
●按膏说明书的要求,使膏保持足够的时间.
●酸洗钝化期间,应用铜丝刷对焊缝和热压封头表面进行刷洗,使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程度一致.
●涂刷酸洗钝化膏的工件严禁在阳光下暴晒或被雨淋,以防酸洗钝化膏失效.

钝化作业指导(1)

钝化作业指导(1)

槽液维护:
在钝化过程中,由于钝化液中氧化剂不断消耗以及工件携带物的影响,钝化液的 pH 值会随着这些因 素的产生而有所变化,标准溶液 pH 约为 0.5,若大于 1.2 说明溶液中酸值偏低,需向钝化槽补加ID3000新 液使槽液的 pH值恢复到工艺指标范围内(PH值0.3-1.0)。
钝化质量检查:
检测方法: 盐雾测试 参考标准:GB/T10125-1997,24小时内无生锈现象,则为合格。
不锈钢钝化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作业区域Fra bibliotek钝化 清洗房
操作者 责任人
钝化操作员 周建平
使用产品范围: 应用于各类 SUS200 和 SUS300 系列国标与非标不锈钢的钝化处理 使用药剂 1、除油剂(环保清洗剂) 2、钝化液(ID3000)
一、操作方法
工序
工序1 工序2
超声波除 油
过水
工序3 钝化
工艺流程 工序4 工序5
其他注意事项: 1.使用安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 医治疗。
2.废水处理:为了环保,使用后废水不可随意排放,需排入废水收集池中。
3.储藏与包装:25Kg/桶化工桶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常温存放。
批准
审核
制成 卢平良
工序6
完成
过水
过水 烘干/吹干
温度(℃) 40-60°
使用试剂 环保清洗剂
时间 (min)
3
使用注意事项:
常温
常温
自来水
钝化液
(PH值0.3-1.0)
2
30.00
常温 自来水
2
常温 100度以下 自来水
2
1、工件进入酸洗/钝化前,请将工件表面的油污渍处理干净,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医药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08清洗钝化

医药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08清洗钝化

版本 1.0清洗钝化页码 2 of 11 发行日期2015.07.25 生效日期2015.07.24 复审日期一、 编制目的本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医药行业常用的卫生型管道系统的清洗和钝化作业程序,以延长卫生型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

二、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如下情况的需要清洗和钝化作业的医药行业卫生型管道系统:✓设计文件和URS文件未指定具体化学处理方法✓设计文件和URS文件指定的化学处理方法与本指导书第五节第7条相同✓其它合理的、经批准的清洗钝化作业程序应按照经批准的程序和步骤执行,这些程序和步骤在建立时可以参考本指导书三、 引用文件CTGD-SOP-MP-08-A01清洗钝化记录四、 职责专业工程师负责将本指导书提交客户确认并指导现场操作。

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对本指导书规定的安全作业进行监管。

经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负责清洗和钝化操作。

五、 操作程序1、编制依据:✓ASTM A380/A967✓ASME BPE版本 1.0清洗钝化页码 3 of 11 发行日期2015.07.25 生效日期2015.07.24 复审日期2、必须进行清洗钝化作业的工况2.1 新建系统完成后,设计文件/URS文件指出要进行清洗及钝化作业的管道系统。

2.2 在已完成清洗及钝化作业的管道系统内焊接连入新的系统组件后。

2.3 客户指定要进行清洗及钝化作业。

3、主要程序步骤3.1 系统预清洗3.2 系统碱洗3.3 系统漂洗3.4 系统钝化3.5 系统漂洗3.6 检测4、清洗及钝化前应具备的条件4.1 水压试验已经完成,试验结果合格。

4.2 本作业指导书已经过客户及监理批准。

4.3 现场清洗钝化用水、电、气已经接通。

化学制剂已经运抵现场指定位置。

版本 1.0清洗钝化页码 4 of 11发行日期2015.07.25 生效日期2015.07.24 复审日期钝化用酸中和用碱4.4 全身式防护服、全面式防毒面罩、搅拌棒、石灰、碳酸氢钠等安全防护用具/品已经齐备。

09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09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规范操作,满足不锈钢表面质量控制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不锈钢产品的酸洗钝化处理。

3. 操作流程3.1作业准备3.1.1设备:酸洗钝化池、自来水、冷水池、热水池、行车、吊篮、温度计、高压水枪、时钟、3-8%NaOH溶液等。

3.1.2待酸洗铸件:铸件应抛丸清理,表面无粘砂、氧化皮、油脂等附着物。

3.1.2铸件搬运过程中,应用非铁基材料托盘,禁止与普通碳钢混装,防止不锈钢污染。

3.1.3酸洗钝化液的制备:不锈钢清洗钝化液A液: B液=2.5:1比例配制。

每3-4天对酸洗效果进行检查,如酸洗后铸件仍有黑斑、黄斑、锈蚀点时,则要添加或更换清洗钝化液,直到酸洗效果符合要求为止。

3.1.4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中应配戴长筒靴、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避免酸洗液损伤眼、口及皮肤。

3.2操作3.2.1 毛坯铸件A将待酸洗的毛坯铸件按材质和品种浸入酸洗钝化池中浸泡15-30分钟(时间长短依清洗钝化液使用次数而定)。

B将铸件从酸洗液中吊出,沥净残余的酸洗液后用高压水枪冲洗不低于5分钟。

C将酸洗后的铸件打磨、抛丸。

3.2.2成品铸件A将待酸洗的成品铸件按材质和品种浸入酸洗钝化池中浸泡15-30分钟(时间长短依清洗钝化液己使用次数而定)。

B将铸件从酸洗钝化液中吊出,待沥净残余的酸洗液后用高压水枪冲洗不低于5分钟。

C将铸件放入含有3-8%NaOH热溶液中浸泡1-2分钟左右。

D将铸件从碱水池中取出,待沥净残余的碱水液后放入热水池中浸泡2-5分钟,然后将铸件吹干,热水温度不低于40℃。

E铸件要表面吹干后,应呈银白色,无锈斑。

如不符合应重新处理。

4. 注意事项4.1 操作中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4.2操作中应避免眼睛、皮肤接触清洗钝化液,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3现场环境按“5S”要求执行。

编制:批准:。

铜材钝化作业指导书BX-QWI75

铜材钝化作业指导书BX-QWI75

工具:清洗篮/胶框/胶手套作成盛玖松序号更改人更改日期作成日期2020/4/10承认承认日期四.注意事项:二.钝化液质量标准:1.使用安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医治疗。

2.热风烘干等方式,注意温度切记不可太高(低于100℃),重点注意事项:产流通过程中,请轻拿,轻放,严禁积压,堆放。

更改履历更改内容2.准备好清洗剂/剂钝化液/及常温自来水/适量,用胶框装好,3.将产品放于清洗篮,如下图一,注意轻拿轻放产品不可碰伤,如图一一.操作方法:目的:为正确指导员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作业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H58以上黄铜、青铜、紫铜和白铜的抗变色处理,使铜件经过处理后长时间能够保持原有光泽,避免出现铜绿、发暗、发黑或红斑等氧化物。

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盐雾性能。

原料及辅料:1.自来水 2.铜材清洗剂(MS0217)3.铜材钝化液(MS0423改)5.过常温清水洗净产品,如图三。

6.将产品放入钝化液(MS0423改)胶框,作业时清洗篮轻微摇晃,制定日版本/版次:A/02020/4/10BX—QWI751.作业前,目视产品有无生锈/氧化/碰伤等来料不良,铜材钝化作业指导书之后静置5分钟。

7.过常温清水2遍,清洗产品如图 图五-图六。

8.过清水后,立即将产品用吹风机吹干,与现品票一起转到下工序密度:(25℃) 1.00±0.05 (比重计)外观:无色微浊液体 (目视)pH 值:7~9 (用PH 试纸检测) 钝化液密度:测量方法 选用量程为1.0-1.1的精密比重仪,精度为±0.01可直接测量。

或用量程为1.0-1.1的精密玻璃浮计测量钝化液pH值的测量:将本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到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版比较,就可得出其PH值。

或取试纸一条浸入待测液中,半秒钟后取出与标准比色版比较,即可得出PH值。

钝化效果:盐雾测试,客户无要求的,中性盐雾测试24小时,客户有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测试。

79-不锈钢柠檬酸钝化作业指导书

79-不锈钢柠檬酸钝化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WI-PD-018
A 2015年8月25日 1 of 1 备注
不锈钢柠檬酸钝化作业指导书
工序槽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名称 钝化 流动水洗 纯净水洗 二次钝化 流动水洗 中和 流动水洗 纯净水洗 吹干 烘干 检验 包装 交货 溶液组成 钝化剂 自来水 纯净水(PH=5~8) 钝化剂 自来水 Na2C03:50±5g/L 自来水 纯净水(PH=5~8) 压缩空气 干燥箱 根据客户要求逐件检查 按客户要求包装 温度 室温 室温 室温 50~60℃ 室温 50~60℃ 室温 70~80℃ 室温 60~80℃ 时间 30~60分钟 5~10秒 5~10秒 20~30分钟 5~10秒 30~35分钟 5~10秒 5~10秒 除去湿膜 烘干为止


生效日期 页 码
每周化验两次 上下往复3次,适当摆动工件,每天 换水1次 上下往复3次,适当摆动工件,每天 换水1次 每周化验两次 上下往复3次,适当摆动工件,每天 换水1次 每周分析两次浓度 上下往复3次,适当摆动工件,每天 换水1次 上下往复3次,适当摆动工前必须先清洗干净

工业钝化作业安全作业指南

工业钝化作业安全作业指南

工业钝化作业安全作业指南一、作业前的准备1、了解钝化工艺和化学品在进行钝化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详细了解所使用的钝化工艺和相关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安全操作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例如,常见的钝化剂如硝酸、铬酸等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必须谨慎操作。

2、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防护装备的选择应根据所使用的化学品和作业环境的特点进行,确保能够有效防护身体各个部位免受伤害。

3、作业环境检查在作业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通风良好,无火源、静电等危险因素。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管道、阀门是否有泄漏现象。

同时,应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工具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搅拌器、计量器具、喷枪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清洁卫生。

对需要用电的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化学品的储存和搬运1、化学品储存钝化作业所使用的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储存,避免相互接触发生反应。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阴凉,远离火源和热源。

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中,并标明化学品的名称、浓度、危险性等信息。

2、化学品搬运在搬运化学品时,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如托盘、手推车等,避免化学品泄漏和洒落。

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和摔落。

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应采取防爆措施。

三、钝化作业操作流程1、配液按照工艺要求准确计量化学品,在配液过程中应缓慢加入,搅拌均匀,避免溶液飞溅和过热。

2、表面处理在进行钝化处理之前,应对金属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和预处理,去除油污、锈迹等杂质,以确保钝化膜的质量和附着力。

3、钝化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部件浸入钝化液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不断搅拌溶液,确保金属表面与钝化液充分接触。

4、后处理钝化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金属部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钝化液。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不锈钢通常要求的钝化作业指导。
适用于所有轨道项目的不锈钢产品的钝化操作
特殊要求的钝化效果需专门的钝化工艺
所有钝化的操作人员需严格按此工艺执行。
无。
5.1操作前准备
5.1.1确定钝化区域
5.1.2工具:钝化膏、毛笔、毛刷、高压水枪、抹布、压缩空气
5.2操作步骤
5.2.1使用压缩空气、酒精清洁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区域的灰尘与油污;
5.2.7至全部涂抹钝化膏结束夏季等待1~1.5h,冬季等待2~2.5h;
5.2.8冲洗前使用干净的抹布将产品表面的钝化膏擦净;
5.2.9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钝化处,按顺序逐一清洗,涂钝化膏附近区域材料夹缝中也需清洗,勿遗漏;
5.2.10操作者自检,有无漏钝化、漏清洗位置;
5.2.11冲洗结束后立即使用压缩空气将产品表面及板材夹缝中的水吹干。
5.3操作注意事项
5.3.1当板厚≥3mm,使用不锈钢钢丝抛盘打磨焊缝表面,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后才能进行钝化;
5.3.2非正常打磨区域,去飞溅部位务必使用美纹纸标识出,防止后道漏钝化(焊缝及焊缝附近30mm范围内的打磨、图纸要求的打磨、工艺要求的打磨为正常打磨区域,其余打磨区域均为非正常打磨区域);
5.3.3所有板厚≥3mm不锈钢板的折弯压痕部位都需涂上钝化膏,进行钝化;
5.2.2使用毛笔或毛刷涂钝化膏,涂抹的区域尽可能小;
5.2.3钝化膏涂抹的厚度为2~3mm,不允许钝化膏有下淌的现象,,当发生钝化膏下淌现象立即使用抹布擦净;
5.2.4每类零件的涂抹工作须由专人负责,不允许多人同时操作;
5.2.5必须保证每种零件涂抹钝化膏的持续性,不允许随意间断;
5.2.6涂抹钝化膏后的零件不允许叠加摆放,以免钝化膏伤及未钝化材料表面区域;
5.3.4所有需钝化的产品(包括钝化前、钝化中、及钝化后)不允许直接暴露在雨水中;
5.3.5涂抹钝化膏及等待时间不允许钝化处受到太阳的直射;
5.3.6所有返工后破坏不锈钢表面的都需要重新钝化清洗;
5.3.7未钝化的区域不允许存在大面积的水斑;
5.3.8钝化冲洗后应立即使用压缩空气吹干。
5.4.1钝化时产生操作人员需及时做好自检工作;
5.4.2钝化过程中及钝化后需质量部人员全程监控,监督其操作人员的工艺实施。
批准:
审核:
制表:程永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