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酸洗钝化标准作业指导书1
油系统管道酸洗作业指导书

1、作业任务:福安动力技改工程1#汽机油系统管道酸洗。
1.1 油系统管道简介:B6-3.43/0.785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系统采用两级放大全液压式调节系统,主要由主油泵、压力变换器、调压器、油动机及同步器等组成。
汽轮机转速变化引起主油泵出口油压变化,油压变化量即为调速脉冲信号;汽轮机排汽压力变化量为调压脉冲信号。
本机组的电负荷与热负荷不能同时调节,当机组按电负荷运行时,调压器应退出工作,此时的热负荷由电负荷确定,机组可并网或孤立运行。
当机组按热负荷运行时,需并网运行,同步器退至空负荷位置,由调压器控制运行,此时电负荷由热负荷确定。
2、工程量:油系统需酸洗的管材、弯头等重约3500Kg。
3、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3.1青岛汽轮机厂家图纸3.2广东省轻纺工业设计院图纸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2000年版4、作业准备及条件4.1作业准备4.1.1人员配备:4~5人(有一定的酸洗管道经验)4.1.2机具配备:25t吊机:1部5t东风汽车:1辆立式酸洗槽:1个空压机:1台4.2作业条件4.2.1作业区域范围道路应畅通,便于倒运及吊装。
4.2.2区域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装置。
4.2.3区域内应有充足的水源及排水沟。
4.2.4区域范围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5、施工进度: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特别紧,故要求油管道酸洗必须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准备工作:4月22日至4月23日配酸:4月24日至4月24日油管酸洗:4月25日至4月28日6、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6.1酸洗工艺流程:压缩空气吹洗油管浸泡(8小时)吊出晾干(除污泥杂物)(除铁锈)(除水分、利存放)6.2工艺要求及操作要点:6.2.1酸洗原理磷酸除锈化学反应式:Fe2O3 + 2H3PO42FePO4 + 3H2O3FeO + 2H3PO4Fe3(PO4)2 + 3H2O2Fe + 2H3PO42FePO4 + 3H2可以看出,钢铁表面的锈蚀物(氧化皮、铁锈Fe2O3. H2O)中的氧化物Fe2O3/ FeO在磷酸的作用下,生成难溶的磷酸铁盐沉淀,达到金属表面除去铁锈的目的;同时磷酸也与铁发生反应,放出少量氢气,促使氧化皮剥落。
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不锈钢制波纹管膨胀节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1.⽬的规定铬镍奥⽒体不锈钢波纹管膨胀节酸洗钝化处理的⼯艺要求,确保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于OCrl8Ni9、1Crl8Ni9Ti、0Cl7Nil2Mo2等18-8型奥⽒体不锈钢制波纹管膨胀节的整体或局部酸洗钝化处理。
3.酸洗钝化前的准备⼯作3.1 酸洗和钝化应在各⼯件最后成形或各零部件装配前进⾏。
3.2 凡是需要酸洗和钝化的波纹管膨胀节或零部件表⾯局间的划伤、刻痕,在酸洗钝化处理前应打磨圆滑。
打磨去的厚度不能超过材料厚度规定的负偏差数值。
3.3 酸洗钝化前,应将焊缝及两侧的焊渣、飞测物清理⼲净。
波纹管膨胀节特别是加⼯件可⽤氢氧化钠(NaOH)5~10%+⽔(H2O)95~90%(体积⼩)的碱液清洗去除污物。
3.4 准备⼯作完毕,波纹管膨胀节、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可进⼊酸洗钝化⼯序。
4.酸洗钝化的⽬的4.1 不锈钢产品酸洗的⽬的是在于清除⼯件表⾯的氧化膜、油污和锈渍,使表⾯达到光洁、美观。
4.2 钝化的⽬的是在产品表⾯造成⼀层钝化膜,提主防腐蚀能⼒。
5.酸洗和钝化的配⽅5.1 酸洗钝化⼀次处理配⽅5.1.1 销酸20%、氢氟酸10%、其余为⽔,室温清洗时间15~30分钟。
.5.1.2 销酸10~15%、其余为⽔,室温清洗时间1~1.5⼩时。
5.2 酸洗液配⽅5.2.1 销酸(r=1.42)20%、氢氟酸5%、其余为⽔,在室温下浸30~40分钟。
5.2.2 硝酸25%、盐酸(r=1.19)1%,其余为⽔,在室温下浸20~25分钟。
5.2.3盐酸50份(体积)、硝酸5份(体积)、⽔50份(体积)抑制剂0.1~0.2%(重量⽐)[⽊⼯胶∶硫酸=1∶3(重量⽐)],酸洗温度30~50℃,时间5~15分钟。
(适⽤于热加⼯和热处理后的⼯件)。
5.3 酸洗膏配⽅盐酸20毫升、⽔100毫升、硝酸(r=1.42)30毫升、膨润⼟150克。
5.4 钝化液配⽅5.4.1 硝酸(r=1.42)5%、重铬酸钾2%,其余为⽔,室温处理。
钝化作业指导(1)

槽液维护:
在钝化过程中,由于钝化液中氧化剂不断消耗以及工件携带物的影响,钝化液的 pH 值会随着这些因 素的产生而有所变化,标准溶液 pH 约为 0.5,若大于 1.2 说明溶液中酸值偏低,需向钝化槽补加ID3000新 液使槽液的 pH值恢复到工艺指标范围内(PH值0.3-1.0)。
钝化质量检查:
检测方法: 盐雾测试 参考标准:GB/T10125-1997,24小时内无生锈现象,则为合格。
不锈钢钝化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作业区域Fra bibliotek钝化 清洗房
操作者 责任人
钝化操作员 周建平
使用产品范围: 应用于各类 SUS200 和 SUS300 系列国标与非标不锈钢的钝化处理 使用药剂 1、除油剂(环保清洗剂) 2、钝化液(ID3000)
一、操作方法
工序
工序1 工序2
超声波除 油
过水
工序3 钝化
工艺流程 工序4 工序5
其他注意事项: 1.使用安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 医治疗。
2.废水处理:为了环保,使用后废水不可随意排放,需排入废水收集池中。
3.储藏与包装:25Kg/桶化工桶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常温存放。
批准
审核
制成 卢平良
工序6
完成
过水
过水 烘干/吹干
温度(℃) 40-60°
使用试剂 环保清洗剂
时间 (min)
3
使用注意事项:
常温
常温
自来水
钝化液
(PH值0.3-1.0)
2
30.00
常温 自来水
2
常温 100度以下 自来水
2
1、工件进入酸洗/钝化前,请将工件表面的油污渍处理干净,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钢管酸洗作业指导书

一、钢管酸洗润滑工艺流程:毛管或在制品→酸洗→清洗冲洗→磷化→清洗→润滑二、酸洗操作1 核对生产工艺流转卡,按批次、炉号、规格、支数和质量情况进行验收。
2 凡具有下列情况的钢管不能进行酸洗:a、锤头质量不符合要求(如头部不圆整,有棱角,管头部严重氧化,有断头管等)。
b、退火严重氧化或表面有油污。
c、钢管弯曲严重(芯棒管弯曲度>15mm/m,回拔管≥50mm/m).d、钢温高于50℃(手不能触及,严禁热管下缸)。
三、钢管入缸时应头低尾高,呈倾斜状态,起吊时则需头高尾低,待残液全部流尽后吊开。
四、根据钢管质量要求和表面氧化情况、壁厚尺寸,掌握酸液成分,温度计时间,以洗净管内外表面氧化皮为准。
要勤观察,严防过酸洗形成氢脆及腐蚀麻点,又要防止欠酸洗。
五、酸洗时间、酸液浓度、亚铁含量、酸洗温度必须调整,符合下表5要求:六、冲洗必须逐支进行,直到管内无残液,无杂物为止。
高压水>0.6Mpa.七、酸洗溶液的配制及操作应符合以下规定1 根据测试报告,当酸洗溶液浓度在4%以下,并且硫酸亚铁含量大于250克,小于300克/升时应放缸,重新配制新溶液。
2 配制溶液前要用清水将缸内的残存物洗净。
3 根据新开缸酸洗溶液浓度为13%要求,先在缸内放入一定量的清水,再加入适量的硫酸,然后升温。
经测试浓度达到要求后,才能经行生产。
4 当酸洗溶液浓度偏低,亚铁含量低于200克/升时,需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酸液浓度。
八、磷化皂化操作1 磷化溶液的配制及调整a、使用的硝酸锌、磷酸二氢锌的技术质量指标必须符合进货检验标准。
b、开新缸时,在洗净的磷化槽内放入清水,加热到40~50度后,按规定加入硝酸锌和磷酸二氢锌。
配好的新磷化液须取样化验,其成分必须符合下表规定范围:c、磷化液经化验分析,如其成分超出规定的范围,需进行成分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提高总酸度(4M3溶液)提高游离酸(4M3溶液)d 、溶液经调整以后,要进行成分含量分析,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磷化。
酸洗作业指导书

酸洗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酸洗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物和其他杂质,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酸洗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符合质量要求。
二、作业前准备1. 确定酸洗作业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 检查酸洗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准备所需的酸洗溶液,根据具体材料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酸洗剂和浓度。
三、作业步骤1. 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将清洗后的材料放置在酸洗槽中,确保完全浸泡在酸洗溶液中。
3. 根据具体要求,控制酸洗溶液的温度和酸洗时间。
一般情况下,温度在40-60摄氏度之间,酸洗时间根据材料的表面状态和质量要求而定。
4. 在酸洗过程中,定期检查材料的表面状态,如有需要,可使用刷子或其他工具轻轻擦拭,以加速清洗效果。
5. 酸洗完成后,将材料从酸洗槽中取出,并用清水彻底冲洗,以去除残留的酸洗溶液。
6. 将清洗后的材料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7. 对酸洗后的材料进行目视检查,确保表面无明显的氧化物、锈蚀物和其他杂质。
8. 根据需要,对酸洗后的材料进行后续处理,如涂层、抛光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酸洗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酸洗溶液具有腐蚀性,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酸洗溶液。
3. 酸洗作业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以排除酸洗溶液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
4. 不得将酸洗溶液倒入下水道或其他环境中,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5. 酸洗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洗作业区域和设备,确保无残留酸洗溶液。
五、质量控制1. 酸洗作业前,应根据具体要求制定酸洗方案,包括酸洗剂的种类、浓度、温度和酸洗时间等。
2. 酸洗后的材料应进行目视检查,确保表面清洁、光滑,无明显的氧化物、锈蚀物和其他杂质。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施工指导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施工指导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指导1、酸洗钝化的目的酸洗钝化的目的是对已完成焊接施工的不锈钢卫生管道及与其连接的不锈钢卫生物料容器的管道内壁与焊缝进行清洗,清除焊接氧化层并在其内壁表面形成金属保护膜,以保证管道与容器的内部清洁,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不锈钢管道的酸洗可分为两种:1>采用浸泡法对管道进行的酸洗钝化2>管道循环酸洗钝化2、酸洗钝化的原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一、Br一、F一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仍应控制水的Cl 一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3、酸洗钝化前的准备(以下以管道循环酸洗为例)3.1管道与移动储缸的连接:3.1.1将需要酸洗钝化的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压力表、温度表、压力传感器等全部拆下,并用塑料薄膜包好,对应拆取部位和阀门仪表进行编号并作好标识,以便完成施工后安装复原。
3.1.2阀门拆下后的空缺应用临时管道连接,压力表、温度表等拆除位置应用堵头或堵盖妥善密封,其他短管应用各种连接方式连接到本循环系统中。
管道酸洗钝化方案

管道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管道酸洗钝化操作流程,保护作业人员、管道、设备安全。
管道经过酸洗钝化,使其表面暴露于空气或其它含氧环境中时会自发形成化学惰性表面,表面经过彻底清洁或除垢,在含氧环境中会自发形成惰性膜。
1.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化工和食品行业用于储存和分配系统中的洁净管路系统,用于该系统中与物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SUS304)管道和管件。
2.施工准备2.1进行酸洗钝化区域及管道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所有与酸洗钝化无关的人员不得任意进出2.2操作人员所需的劳保用品必须齐全,作业中必须规范穿戴(如防护手套、防护面具、防护口罩、防护工作服、排风扇等)2.3操作人员及监护人员需了解使用化学品的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应急处理方法2.4根据酸洗钝化使用情况,备齐所需酸碱量;2.5根据使用酸量配备相应的石灰、碳酸氢钠、氢氧化钠,防备在有滴漏的地方中和溶液2.6参照化学品安全说明2.7使用循环设备及贮罐等需要耐酸碱腐蚀2.8准备合适的酸碱废液收集罐,以便中和后排放3.管道钝化步骤4.1 管道预清洗4.1.1 检查管道各连接点是否紧固,用水点阀门是否关闭4.1.2 进行管道清洗,打开循环泵、回流阀,冲洗一段时间(15-3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时间),检查管道各连接点是否紧固,有无泄漏点4.2 管道脱脂处理4.2.1 排尽管道清洗时的液体4.2.2 配置1%的氢氧化钠液体放入贮罐加热到70℃,循环15-30分钟后排尽4.2.3 用纯化水冲洗管道至出水点和贮罐电导率一致,检查PH值至7.0左右4.3 管道钝化处理4.3.1 配置8%硝酸溶液放入贮罐加热到49℃-52℃,循环60分钟4.3.2 循环60分钟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当PH值等于7.0时,打开排水阀,加入纯化水边循环边排放(循环5-15分钟)4.3.3 放掉清洗用纯化水4.4 管道清洗处理4.4.1 再加入纯化水,循环30分钟及以上,直到出水点和贮罐电导率一致,检查PH值为中性4.4.2 检测合格后,排出清洗用纯化水5. 合格标准5.1 管道脱脂处理清洗合格标准:各点PH值在6.5-7.5范围内5.2 脱脂处理合格检验方法:① 用干净的白色滤纸擦抹脱脂件表面,无油荧光为合格;② 用无油蒸汽吹扫脱脂件,取其冷凝液,放入一直径为1mm以下的纯樟脑,以樟脑粒不停地旋转为合格;③ 用波长320~380nm的紫外线检查脱脂件表面,无油荧光为合格;④ 上述方法所需条件不具备时,可从脱脂后的溶剂取样检验,油脂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为合格;⑤ 用溶剂脱脂的管道必须将残留溶剂彻底吹出至无溶剂气味为止,用碱液脱脂的,必须用无油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干燥,用于冲洗不锈钢管道的水中的含氯量不得大于25×10-6mg/kg。
酸洗作业指导书

酸洗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酸洗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蚀、油污等杂质,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和附着力。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酸洗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酸洗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酸洗作业区域:酸洗作业区域应设立专门的操作区域,远离易燃、易爆等危(wei)险物品,并确保通风良好。
2. 准备酸洗设备和工具:包括酸洗槽、酸洗液、搅拌器、酸洗喷枪、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3. 检查酸洗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设备和工具没有损坏或者漏洞,以免发生泄漏事故。
4.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避免酸洗液溅到皮肤或者眼睛。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将待酸洗的金属工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酸洗液配制:按照酸洗液配方,在酸洗槽中加入适量的酸洗液,并使用搅拌器将其充分搅拌均匀。
3. 酸洗槽预热:打开酸洗槽的加热装置,将酸洗液加热至设定温度,普通为60-80摄氏度。
4. 将工件浸入酸洗槽:将准备好的工件缓慢地放入酸洗槽中,确保彻底浸没在酸洗液中。
5. 酸洗时间控制: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表面情况,确定酸洗的时间,普通为5-30分钟。
6. 酸洗喷洗:使用酸洗喷枪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洗,以去除残留的酸洗液和杂质。
7. 中和处理:将中和剂加入酸洗槽中,与酸洗液反应中和,确保酸洗液的中和处理。
8. 冲洗工件:将工件取出酸洗槽,用清水充分冲洗,确保酸洗液和中和剂彻底清除。
9. 干燥工件:将冲洗干净的工件晾干或者使用烘干设备进行干燥。
10. 检查工件质量:对酸洗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达到要求的表面质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酸洗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酸洗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穿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3. 酸洗作业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4. 酸洗液和中和剂应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标明成份和危(wei)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核和批准
修订历史
1.目的
规范管道酸洗钝化的操作流程。
经过酸洗钝化,使管道表面暴露于空气或其它含氧环境中时会自发地形成化学惰性表面,表面经过彻底清洁或除垢,在含氧环境中会自发形成惰性膜。
2.适用范围
对制药、化工和食品行业的存储和分配系统中的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汽等洁净管路系统,用于该系统的管道和管件是与产品接触的SS316L不锈钢,并且是经过抛光处理的。
3.施工准备
3.1在进行酸洗钝化的管道区域树立明显的警告标志,所有与酸洗钝化无关的人员不得任意出入。
3.2操作人员所需的劳保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护口罩,防护工作服、排风扇等)
备齐。
3.3根据使用酸的量配备相应的石灰,或碳酸氢钠、氢氧化钠,防备在有滴漏的地方中和溶液。
3.4参照化学品的安全说明
4.操作程序以及技术要求
系统隔离纯化水预清洗碱洗清洗酸洗钝化纯水冲洗
4.1系统隔离:将需要进行酸洗钝化的系统与设备隔离开来。
所有的用水点、出水点、排污点和单
流管在适当的位置要有手动阀。
移除任何不适合酸洗钝化的部件,进水回水软管上以及系统中任何可能有断点处需安装隔离阀。
4.2安装扬程与系统匹配的供水泵、循环泵、软管、储罐等。
4.3纯化水预清洗:开动供水泵向储罐内(如储罐不允许/不需要酸洗钝化,则需自备一台储酸碱的
储罐)添加纯化水,用循环泵向管道系统注入纯化水直到系统有充分的回流,整个系统内充满水;
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直至管道进出水质相同,出水排至排污处。
4.4泄漏检查:目测系统的所有连接处是否有泄漏并修复泄漏点。
在没有修复好所有泄漏点之前不
允许添加任何化学制剂。
酸洗钝化前系统应压力试验合格。
4.5碱洗:在常温下按容积添加纯度为96%的氢氧化钠,按1:20的比例与纯化水在储罐中配制,开启循环泵,边配制边循环,在环境温度和0.1-0.3MPa的压力下,循环冲洗45分钟。
对各使用点每15分钟排放一次并做好记录。
对于纯蒸气管道、洁净压缩空气管道等单管路系统,在环境温度下,使各使用点充满溶液,浸泡60分钟,并做好记录。
4.6将碱液排放到合适的废液容器内,中和后排至排污处。
碱洗的目的是为了清洗管道内壁的油污、杂物及其它有机物。
如管道无油脂,此条不适用。
对于压缩空气、氮气、CO2和真空系统一般只进行脱脂处理,不需要酸洗钝化。
4.7清洗:开动供水泵向储罐内添加纯化水,用循环泵向管道系统注入纯化水直到系统有充分的回流,整个系统内充满足够的纯化水,使用纯化水冲洗管路直到出水PH值与进水值误差不超过± 0.5。
打开所有的阀,检查所有用点、阀门、单流管的PH值(6.5-7.5之间)。
4.8酸洗钝化:开动供水泵,向储罐添加纯化水,然后在储罐中配制酸洗钝化溶液,应计算好整个系统需要添加的硝酸量,开启循环泵,边配制边循环(整个管道系统中硝酸的浓度为20%(ASTM 标准)。
4.9使溶液在21º和38ºC之间循环60分钟。
单管路系统需浸泡120分钟。
4.10该循环时间结束后,必须打开储罐排放阀和用点阀门将装置排空,溶液中和后排至排污处。
4.11纯化水清洗:排出钝化处理溶液后,必须关闭阀门并往储罐中加入纯化水。
开启循环泵,循环15分钟,最好温度为40-50ºC,之后必须再次打开阀门对该装置进行排放。
4.12采用纯化水完成清洗后,应检查是否满足验收标准。
如果不满足,必须重复进行清洗。
4.13验收标准:当最终清洗水的pH值为6.5 – 7.5之间时,或者流出的清洗水的pH值与流入的漂洗水的pH值相差不超过± 0.5时,则认为最终漂洗完成并通过验收。
注:
a.如果要进行钝化处理的回路被设计为经过消毒或灭菌,并且可确认,则可以接受在进行静水压试验和钝化处理试验时使用饮用水。
无论如何,应由双方明确同意;
b.如果系统允许采用消毒或灭菌程序,建议在完成钝化处理和清洁之后,在最后启动之前执行。
5.注意事项
5.1发生事故时,第一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5.2若碱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净,然后用醋酸涂于溅落处片刻,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3若酸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净,然后用小苏打溶液涂于溅落处片刻,最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
5.4严禁直接用手或其它裸露皮肤直接接触酸液、碱液,用抹布擦拭酸碱液时必须配戴好防护装备。
5.5配制酸碱溶液时,应缓慢将碱、酸液沿容器壁流进水中,严禁直接将酸碱溶液倒入水中,以防
溅起酸碱液。
5.6对可能溅落到酸碱液的设备、管道、仪表、地面、墙面、吊顶应尽可能事先用塑料纸包扎保护,
对设备、管道上的仪表也可事先拆除。
5.7发生酸碱流出时应尽可能保护所有设备、管道、建筑物及装饰物。
5.8对流到吊顶、缝隙处的酸液,应先用干布擦净,然后再用小量稀释过的碱液倒在该处,以中和
可能剩余的酸液,防止以后腐蚀吊顶板和支架。
6. 资料
对管道酸洗钝化的过程应做记录,以便作为质量验收依据。
7.附表
酸洗钝化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