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2)(1)

合集下载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人民版(精汇教案)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人民版(精汇教案)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课设计一、课标内容;认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源,要点认识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论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材剖析:(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人文主义发源的重要原由;认识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论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侧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升辩证思虑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经过多种门路、网上资源等感觉西方古典期间伟大圣人的丰富思想。

讲堂上经过创建问题情形,领会人文主义内涵,追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论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够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持续商讨。

、感情、态度、价值观:我们应当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的问题都应采纳历史的、辩证的态度,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二):专题联系: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课时可参照其余新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纳的史料;人民版中与有关其余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三):本课内容:叙述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包含三个阶段: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年前年),代表看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约前年前年),主要贡献:、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当去想,不该当去做,哪怕遇到当权者和任何法庭的逼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观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首创人芝诺(约前年前年)、西塞罗、塞内卡等,代表看法:、“逻各斯”是一个贯串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自然界的全部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切合理性的;、人类社会也拥有理性;、人同自然界相同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进而得出人人生而同等的结论。

三、重难点打破要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门派。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苏格拉底像[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2.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可以进行预习,感受一下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2.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2.苏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课时]一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景; [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课堂设计]导入新课:古希腊有一个伟大的智者,他是第一个收费的教师。

学生入学时,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待学成并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付另一半学费。

有一次,他向一个叫优安塞隆的学生收另一半学费,这个学生说:“我还没有打赢一场官司。

”他说:“不行,……。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吗?你们如何理解智者一词?你们知道古希腊智者学派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吗?(很多学生还会回答苏格拉底等人,这时教师要及时解惑)讲授新课:一、智者的启蒙1.智者及其言论特点(对教材做一个简单的调整,与导入相衔接)(1)智者的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言论特点: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2.智者运动的兴起(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结合此时间,指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此从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比较中西方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教材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地、辩证地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综合法四教学过程(一)、智者的启蒙(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运动)1、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也指知识和能力都很杰出的人)。

2、出现背景(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入境。

②、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④、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鼓励城邦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成为当时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得自由民具有表现自己并为自身的利益进行辩护的权利与自由(因此,学习雄辩术与修辞学,学习安邦兴国的知识就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条件)。

⑤、思想家们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本身,出现智者学派。

(地理环境—希腊工商业发展—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平民地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智者学派产生)。

3、运动性质: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旧传统的运动。

4、研究领域:人类社会(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5、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6、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事物的存在与否、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因而人的感知也就成为了一切真理的标准,从而也就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7、言论特点: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怀疑神灵、否定绝对权威、批评传统、敢于创新、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1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省优获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1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省优获奖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学习要求:懂得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自我测评”以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可以进行预习,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流程】投影:基本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⒈什么是人文精神?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板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播放:世界七大奇迹之宙斯神殿。

投影: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

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Pheidias 负责。

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怎样生活才算幸福?
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6)明显局限:忽视道德束缚:不明确的是非观
2、苏格拉底
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特别关注道德的作用。
(1)人物:苏格拉底
(2)主要观点:“美德即是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背景
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美德来源与教育”(知德合一)
(3)意义: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扛起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大旗,倡导自然人性观、和谐发展观和个性解放的理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
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知识丰富等。
PPT显示智者学派主要观点
PPT显示苏格拉底小故事
PPT显示相关文本资料
PPT显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PPT显示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知识迁移
文本
边播放边讲解
提供信息、形成表象
普罗塔戈拉
文本
边播放边讲解
引导观看和思考
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考”
文本
设疑、解答
引导思考
苏格拉底的故事

61“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案 (1)

61“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案 (1)

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本专题结构】公元前5世纪——智者运动人文精神产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4——17世纪——文艺复兴人文精神复兴17.18世纪启蒙运动人文精神成熟【本节结构】智者的启蒙——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人生而平等——斯多亚学派【基础知识回顾】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背景:(1)经济——古代希腊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2)政治——___________政治的繁荣(3)______的地位提高2.主要代表A.智者学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

(1)主要内容:①智者学派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他们以_____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______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智者学派特别强调____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言论特点:①言论从____________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__________主义和__________主义。

②注重____________。

③怀疑_________,否认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智者运动的影响: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有利于____________,推动雅典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注意: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1)进步性: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的可能性,从而___________了人的存在价值,_________了传统的人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_______次觉醒。

历史: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人民版必修三[1]

历史: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人民版必修三[1]

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预习案预习提纲:一、第一阶段: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1.产生时间:公元前。

2.背景:⑴希腊的发展、的提高。

⑵希腊的成长、解决的需要。

3.性质:是一场反对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密切相关的问题。

5.智者含义:教授和的教师。

6.言论特点:⑴言论从和出发,倾向于和。

⑵注重。

⑶怀疑,否认。

7.代表人物:。

⑴思想核心:。

⑵评价:西方的先驱。

⑶作用:启蒙作用。

二、第二阶段: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1.研究范围:。

2.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否定(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

(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⑷“”。

4.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5.评价:⑴马克思:“”,“”的化身。

⑵德菲尔神谕:他是的人。

⑶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

三、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1.产生时间:公元前末至公元前初。

2.创始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3.代表人物:芝诺、等4.哲学划分:⑴哲学划分:、和三部分,其中以和最重要。

⑵物理学:即,阐述的关系,也揭示人与人的关系——。

5.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

得出结论:“顺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6.历史意义:⑴第一次系统论述的理论。

⑵第一次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课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被视为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先驱的古希腊思想家是()A、芝诺B、苏格拉底C、但丁D、普罗塔戈拉2、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芝诺D、普罗塔戈拉3、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B、美德是知识存在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D、知识能充实道德4、下列哪一项思想主张不属于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思想组成部分()A、物理学B、伦理学C、逻辑学D、生物学5、在古希腊,提出“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的主张的()A、斯多亚学派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普罗塔戈拉6、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案2

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案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学习要求:懂得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自我测评”以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可以进行预习,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流程】投影:基本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9页的“导语”部分,思考:⒈什么是人文精神?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板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播放:世界七大奇迹之宙斯神殿。

投影: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

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课标内容;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继续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的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专题联系: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新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用的史料;人民版中与相关其他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三):本课内容:讲述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包括三个阶段: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主要贡献: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和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约前336年-前264年)、西塞罗、塞内卡等,代表观点:1、“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3、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三、重难点突破重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派别。

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导学材料:1、大约在,希腊开始了一场。

它是在、及其由此产生的和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2、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其思想观点是“”。

他被视为西方第一次的先驱。

3、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的创造者”,“”的化身。

4、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

两句名言也代表了其思想观点:“”“”。

他被视为18世纪的先驱和战友。

六:重难点问题分析及教法学法建议1、通过图片《美神维纳斯》、《智慧女神雅典娜》《众神之神——宙斯》《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等提炼概括古希腊的神化故事的基本特点:人格化、人性化。

由此引导进入本课主题——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2、结合专题导语解释概念:人文精神及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

3、古希腊哲学家的各自主张及评价,这是本节重点。

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有何主张?意义何在?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即可。

4、苏格拉底的思想被称为西方哲学源头,其思想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合其名言和课本引导学生提炼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3)认识你自己4)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名言如;“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及悲剧性的结局都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予以介绍。

下面就是“精神助产术”最经典的一段: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

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

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

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对于《苏格拉底之死》这幅创作于1787年的油画,可与学习延伸第二题结合起来进行评述。

先介绍苏格拉底被判饮毒药酒处死这件事,然后引出问题:如何评价苏格拉底的行为?通过讨论,最后希望能够达成下面的一些认识:法律首先要符合人性和尊重生命。

法律是为人产生并为人服务的,法律不应该异化为人的枷锁。

其次必须体现对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人的权利重于泰山,法律既要尊重人的权利,又要限制剥夺权利的行为。

同时,法律要“公平地”和“正当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

人的本性有善、恶之分,合理与否之别,一定时期的法律保护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善、合理的本性要求。

5、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析: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对人的看法的不同点是(1)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

这一学说本质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

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变化。

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2)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4)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苏格拉底对“认识自己”提出了新的观点:认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认识人的灵魂;而认识人的灵魂,不在于认识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认识灵魂的理性部分,只有认识到了灵魂的理性部分,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

因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

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

希腊人文主义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最高体现。

概括: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异: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6、有兴趣可介绍一下时代较近的两位思想家:孔子与苏格拉底。

7、人生而平等这一目为课外阅读。

它为人文精神“智者运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建议讲清斯多亚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意义等。

可通过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作是一种宗教。

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了。

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养公民,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人物,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

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

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

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

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问答:(1)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2)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3)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张?8、历史启示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②先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

七:课后练习:1、被视为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先驱的古希腊思想家是()A、芝诺B、苏格拉底C、但丁D、普罗塔戈拉2、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芝诺D、普罗塔戈拉3、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D.知识能充实道德4、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平等”的是斯多亚学派,该学派创始人是()A.芝诺 B.普罗塔戈拉 C.泰勒斯 D.亚里士多德5、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这说明斯多亚学派()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B.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C.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D.其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6、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都又复归于水。

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

材料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他主张人不应该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要“认识你自己”,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请回答(1)泰勒斯提出的观点的意义是什么?(2)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有何变化?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3)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参考答案:①冲破宗教神话对世界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