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材 幼儿园中班综合
幼儿园中班综合《果子熟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果子熟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果子,知道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果子的种类:苹果、梨、香蕉、橙子等。
2. 果子成熟的时间:不同种类的果子成熟的时间不同。
3. 果子特点:果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种类的果子实物或图片。
2. 准备果子成熟的季节时间表。
3. 准备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果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果子。
2. 讲解:讲解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果子成熟的规律。
3. 实践:发给幼儿画笔、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果子,并描述果子的特点。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画的果子,引导幼儿总结果子成熟的特点和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果子成熟时间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描述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活动:1. 观察活动:带幼儿去果园或者公园,观察不同果子的成熟情况,让幼儿亲身体验果子成熟的过程。
2.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手工纸制作果子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音乐活动:教唱《果子熟了》歌曲,让幼儿通过音乐感受果子成熟的喜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果农家长来园讲解果子的种植、管理和成熟过程,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果子。
2. 组织幼儿参观水果店,了解水果的销售和储存过程。
3.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果子的种植实践,观察果子的生长过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讲解果子成熟的时间和特点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容易理解。
3.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动物的家”。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认识到保护动物家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图片、动物家园模型、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教师讲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生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家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为小动物建造一个舒适的家。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为小动物设计一个家。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我们还可以为小动物做些什么?”,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的家》2. 内容:(1)小动物的生活习性(2)小动物的居住环境(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小动物设计一个家2. 答案:(1)画出小动物喜欢的家园。
(2)用文字描述小动物家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居住环境,培养了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班综合《有趣的平衡》教学活动设计

二、利用任务卡充分在各种宽窄不同的物体上行走,再次感知平衡感
1.介绍任务卡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带着任务在中庭游
戏,请小朋友们先仔细看一看这张任务卡,上面有什么?
2.交代规则
过渡语:想要完成卡上的任务,规则要求可要听清楚哦:
(1)根据单子上物体的照片在中庭里找一找。
(2)找到后请在上面走一走,玩一玩。
(3)玩过以后,请你给这些物体排排序,哪个走起来最难保持平衡,可以给五颗星,哪个走起来很容易,可以给一颗星。
3.自由游戏,自主记录
过渡语:听清楚要求的小朋友可以带着自己的任务卡去试一试啦。
小结:游戏时间到,请大家带着你们的记录板回到位置上吧!星星、卡片
数量的不一
样
根据幼儿现场
的互动及时跟
进、追问。
渗透规则意
识,关注幼儿
的科学品质,
关注幼儿的游
戏行为以及操
作的思维过程
三、交流分享,发现影响平衡的因素以及保持平衡的方法
过渡语:孩子们,刚刚你们都去体验过了,先和边上的朋友说一说你的发现、你的记录。
1.相互交流
2.个别分享
3.请孩子上来帮助大家进行记录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感受和想法,在越宽、平整、低矮的物体上走很容易保持平衡,在越窄、活动的、圆形的物体上走越难保持平衡。
竹竿难,因为
细细的,圆圆
的,滑滑的。
木板容易,因
为扁扁的,宽
宽的。
根据现场情况
抓取资源分
享。
帮助幼儿
归纳整理关于
平衡的影响因
素以及可以保
持平衡的方
法。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1.1 活动背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我们设计了这个综合活动。
1.2 活动意义: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共同点,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1.3 活动适用对象:中班幼儿二、知识点讲解2.1 社交技能:教授幼儿如何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询问他人名字等基本的社交礼仪。
2.2 团队合作:让幼儿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在团队中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3 情感认知: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友谊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教学内容3.1 活动主题:找朋友3.2 活动流程:自我介绍 > 寻找共同点 > 合作游戏 > 分享感受3.3 活动材料:姓名贴纸、小玩具、彩虹伞等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幼儿能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寻找共同点,体验团队合作。
4.2 技能目标: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情感目标:幼儿培养自信心,学会关心他人,体验分享的快乐,感悟友谊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共同点,并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
5.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幼儿体验到友谊的温暖。
以下是后续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教学步骤6.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姓名贴纸、小玩具、彩虹伞等。
6.2 活动开始: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介绍,粘贴姓名贴纸,让幼儿熟悉彼此。
6.3 寻找共同点:教师组织幼儿寻找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交流。
6.4 合作游戏:教师发放小玩具,引导幼儿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如拼图、搭建等。
6.5 分享感受: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让幼儿体验友谊的快乐。
七、教学评价7.1 幼儿自我评价: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我爱我家9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我爱我家9篇我爱我家 1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3.妈妈的录音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谈话活动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二、基本部分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4.集体听录音,了解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后的想法。
教师:看完这段录像,其实爸爸妈妈的是无私的,伟大的,所以在心里是爱我们的,虽然每次批评我们的声音大了点,但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
5.幼儿讨论:你们看了之后感觉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6.教师小结:爸爸妈妈是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知道了怎样去爱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家里,没有不开心的事,时时充满了爱,充满了笑声,一家人和和睦睦,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里吧!三、结束部分师幼共同欣赏《让爱住我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表现出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3.妈妈的录音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谈话活动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二、基本部分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通用14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通用14篇)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认识蚂蚁》 1活动目标:1.认识蚂蚁的身体各部位名称、特征2.可以按照蚂蚁各部位的特征进行拼接,能画出蚂蚁正确数量的触角和足3.对观察活动感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活动准备:蚂蚁(活)、蚂蚁挂图、PPT、彩纸、水彩笔、蚂蚁身体各部分、放大镜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播放PPT。
师:刚刚老师看到电脑上“嗖”的一下闪过去了一个黑点,但是我没有看清那是什么,你们又看到吗?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看看它还会出现吗?师:这次老师看清了,它是谁呀?对,它就是小蚂蚁。
二、认识小蚂蚁1.回想蚂蚁的样子师:你们有见过小蚂蚁吗?在那里见到的?小蚂蚁长得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小蚂蚁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像我们人的身体由头、颈、胸、腹、四肢组成,那小蚂蚁呢?2.播放PPT,认识蚂蚁的身体各部位名称师:小朋友们平时观察小蚂蚁还是很仔细的,但是蚂蚁有些身体部位还不了解,老师把一只蚂蚁变成大大的图放在了电脑上,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重新认识一下蚂蚁朋友。
分步认识蚂蚁,每个部位的名称、作用等。
三、观察操作1.通过对实物蚂蚁的观察,将老师准备好的蚂蚁身体各部位按顺序拼贴在彩纸上,拼贴完画出蚂蚁触角和足的正确数量。
师:小朋友想一想刚才认识的蚂蚁,它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然后将小蚂蚁的.身体拼接在彩纸上,拼完的小朋友可以去拿你的水彩笔画出小蚂蚁足和触角的数量,有几条触角?有几条足?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盒子里的小蚂蚁,自己去数一数。
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放大镜,你可以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下。
2.检查比对师:画完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操作纸给老师送过来,把你的水彩笔送去就可以做做好了。
没画完的小朋友再给你们一点时间,要加快速度了。
分部检查幼儿的操作纸,看一看自己的小蚂蚁身体各部分有没有贴对,触角和足的数量有没有画正确。
四、活动结束师:我们几天认识了小蚂蚁的身体组成,你们猜猜小蚂蚁喜欢生活在幼儿园的哪些地方呢?每个小朋友想一个地方。
幼儿园中班综合《古今大不同》教案

幼儿园中班综合《古今大不同》教案第一章:了解古今差异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现代和古代在生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古今生活的不同,如交通工具、通讯方式、服装等。
教学活动:1. 展示现代和古代的生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古今交通工具、通讯方式、服装等方面的变化。
3. 引导幼儿讨论古今差异的原因,如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
第二章:探索古代文化教学目标:让幼儿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些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图片等资料,介绍古代的文化成就,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教学活动:1. 讲述一个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事,如王羲之、杜甫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成就。
2. 展示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作品,让幼儿欣赏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幼儿讨论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第三章:感受科技发展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活动:1. 展示现代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互联网、高铁、无人机等。
3. 引导幼儿讨论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如方便生活、环境污染等。
第四章:探索未来生活教学目标:让幼儿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教学活动:1. 展示未来科技产品的设计图或模型,让幼儿想象它们的作用和用法。
2.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未来生活的场景,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
3.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担忧,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幼儿对古今大不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幼儿反思古今差异和未来展望。
教学活动:1. 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总结古今生活的不同。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小动物的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综合课程,以《小动物的家》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涵盖动物的居住环境、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视频、故事书、动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折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PPT和视频,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小动物,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故事书和图片,讲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
3.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剪下来,粘贴在另一张画纸上,制作成小动物的手工作品。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动物的家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贴上不同小动物的图片,旁边写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小动物的手工作品,并在作品旁边写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动物的居住环境: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居住环境,如: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狮子生活在草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