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必修3作文 2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 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 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 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 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 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不与人计较斤两得失,大度处之,古人 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诗可作佐证。
论点:凡事预则立 事实论据: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 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但没 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语文,改学数学,等等 。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学习不 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 有用,学得巩固。
战士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 “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三、如何选择论据
合作探究一
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论述“勤能 补拙”?为什么?
①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
士、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第一位 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 ,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 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 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 拒绝休息。正是如此刻苦,才使她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
论点:学贵有恒 事实论据: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 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到十 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 常到深夜两点钟。
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论点是“学贵有恒”, 例子却是非常刻苦。“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 可选用理论论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什 么事只有有恒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4、论点:不要轻视小事
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不准确。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 “不要轻视小事无关”。
5、论点:挫折是一种财富
引言:罗素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 最好的东西。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 见识”。 明确:张冠李戴。这句话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说 的。
方法点拔
选择论据:
1、论据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真实。 3、论据要典型。 4、论据要新颖。
论据的选择
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 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 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 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 的是石子。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 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 是石子。
了解论据类型
阅读下面论据并指出哪些是事实
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
1、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同桩 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 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 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 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 的言论。 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 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论据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俄国著名物理学家 列别捷夫说: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 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 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
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 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 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 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 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论据不典型
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 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 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 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 造就了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 的作文高手。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选择论据的原则,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选择合适的事例论据。
学习根据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为证明论点服务。
注意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明确组合事例论据的意义,了解组合事例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围绕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学习紧扣论点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三、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失误例文片段引入找一找,下面作文片断在运用事例材料证明论点时存在哪些问题?出示课件宽容是一种美德。
生活中别人的宽容让我们觉得温暖。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铺着漂亮的木地板的商店里,她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漂亮的地板,她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像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她感激地笑了,笑得很灿烂。
这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女士被老板的热情打动了,决心“投桃报李”,她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商店。
老板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幽默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这就是宽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
学生自由发言,找出其中的问题。
归纳明确:所选材料不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缺乏典型意义,没有代表性;事例叙述过程中旁生枝节,有一些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事例叙述后缺少必要的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从刚才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议论文事例的选择和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二、论据的选择平时的作文中,许多同学在选择事例论据时,没有明确的标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同学们在想材料时应该是有一定方向的。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的作文,你会选择哪些事例作为论据?出示课件学生各自说自己选择的论据,边说边评,学生在讨论中增强对论据选择原则的感性认识。
老师有意识地分类板书,为后面使用论据作准备。
注意提醒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正面的事例,也可以选择反面的事例。
如果学生说出的事例论据很有限,可以补充材料让学生来做出选择和评价。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小结:要运用一定的技巧。
不少考生在叙例时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罗列材料,堆积词 语,导致平淡寡趣、枯燥呆板。尽管所讲的道理千真万确,所用 的语言却干瘪乏味。因此,在例子的表述上也应讲究技巧,
1.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有意的铺排与盲目的堆砌不同, 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它能够使语言构成 一种铺张之态,排比举例简洁充分,一个接一个,让人不能不信 服 其论述的观点。我们在作文时,如果所举事例是众所周知的, 铺展开来则难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妨考虑 用排比举例。
14、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有宽广的
是胸怀。
提炼观点:
1、忍让以下海阔天空,宽容处事风平浪静 2、宽容需要容忍被人的缺点 3、宽容使友谊更加牢固 4、不记前嫌成大事 5、宽容的环境使人心情更加舒畅 6、宽容是话化解恩怨的良药 7、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爱 8、宽容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 9、宽容需要理解 10、宽容要有原则 11、宽容也要看对象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 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 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宽容的名言
1、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明其德。──[秦]李 斯《谏逐客书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尔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 他闻风丧胆。
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包裹无门,而自刎于乌江。
小结:论据要真实。
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 摇论点。一般来说,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 “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用作事实的论据。 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 硬伤。
学习选取和运用论据

读一读
请认真阅读《学法大视野》P91中 “范文揣摩”中的优秀作文《绕树 三匝,何枝可依?》,看看作者是 如何使用论据的。
改一改
依据论据选择和使用的原则 对材料中的《冠军,曾输在起 跑线》这篇文章进行修改。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
①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 半。”可是我认为,好的开头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过程 也是至关重要的。 ②如果有人因为自己输在起点上,输在起跑线上而灰 心、气馁,我认为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影响成功的因素有 很多,不仅仅取决于起点。输在起跑线上,而在过程中加 速,同样可以达到终点,取得成功。 ③古今中外,不乏输在起点而赢在终点的人。究其原 因就是他们注重了过程,在过程中比别人付出得多。林肯 竞选总统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在美国的选举基本上 就是要靠金钱,没有金钱几乎不可能获胜。可林肯偏偏就 是一个穷小子,而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却是超级大富翁。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zxxk zxxk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 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
事实论据: 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 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 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 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 语。
议一议
阅读《学法大视野》P90“文段 点评”所给材料,说一说这些例文 在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有何问题?
⑤好的过程是成功的另一半,甚至是一大半,所 以我们平日里要注意过程,万不可因为起点较好而沾 沾自喜,也不能因为输在起点就灰心丧气。过程做得 好,并不仅仅要求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求掌握方法, 只要二者得到统一,那么过程必定做得好,成功也是 水到渠成。 ⑥因此,让我们谨记吧,只要过程做得好,成功 离我们必不远。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

•
• •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 你吗?为什么?
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 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 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 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 于取得了胜利。 • 中国女排在与世界强手——古巴队的决赛中获得胜利,取得了“ 三连冠”。这正是在反复较量中,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做 到知己知彼,并毫不气馁地奋力拼搏的结果。 • 明确:不能,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
• 明确:论据② ④合适,①③不合适。因 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 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梅兰芳小时候口 吃,这些都是“拙”,这两个例子紧扣 了论点; ①并不能表明韦钰是“拙”的 ;③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 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 沾边。
• 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 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 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合 适吗?
•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 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 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 ,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 法似乎不具备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是需要 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时, 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得不对,要么 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是适合这项运动的。
其中1、4是道理论据;2、3、5是事实 论据。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必须围绕论点,为证明论点服务。
二、议论文的论据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是指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大家所熟知的道理、规律等;事实论据是指能证明论点的事实,它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也可以是生活的事例或报刊杂志上的事实。
(《论度量》判断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例论据)三、论据的要求1、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①论据要真实。
作为事实的论据必须确凿,切忌胡编乱造。
【错例】有同学在作文中写“东坡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霍金曾经是美丽的女孩,年轻的时候很可爱,后来瞎了眼睛,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错误很可笑,极大地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论据要典型。
典型就是指论据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证明观点。
《论度量》中的例子就属于典型的例子2、选用道理论据要注意:①引用名言警句等要准确,不要张冠李戴或出现其他表述错误。
【错例】有同学在作文中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疏不知,这是爱迪生说的话。
有同学写“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为记忆模糊,把李清照的词与李煜的词混在了一起。
又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②尽可能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更有说服力。
小提示:我们在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对自己的成长、励志等方面有益的名言警句,在作文时也能顺手拈来而不出错误。
(三)论据的来源1、源自课本。
这是同学最熟悉的一座论据的宝山。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量多,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课文里,都可以找到鲜活论据;二是熟悉,学生看课外书如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留下的只是一鳞半爪的印象,而课本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练习的巩固,加上有些课文要求复述,有些语段要求背诵,课文给学生的印象深。
请看以下事例: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事物的事例不胜枚举。
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为对马谡的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却街亭,从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三、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举例讨论:2、论据要紧扣论点这包含两层意思:①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与论点有密切关系。
②运用论据过程中切忌出现与证明论点无关的内容。
病例:有同学在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时这样写道: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然而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了回来。
他痛苦至极,打算把书稿付之一炬,妻子却夺过书稿,给他鼓励,于是他毅然走向第16家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不但马上决定出版,而且还同凡尔纳签定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凡尔纳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点评:这是一则内涵丰富的论据:凡尔纳一生创作了104部小说,可谓丰富,这也许能证明他的勤奋,但材料并没有强调这一点;他的第一部小说15次被拒绝,他又做了第16次尝试,获得了成功;从他妻子的角度可以论证一个人的成功与亲人的鼓励、支持密不和分;从赫哲尔的角度又能论证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
这四个侧面没有哪一点与论点统一。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两者要高度统一,不能偏离,论据内容也不能多于论点的需要。
2、论据要真实;事实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说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的结果。
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往,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对此,我们丝毫马虎不得。
3、论据要力求新颖;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
4、论据要典型。
例子:挫折与成功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时可觅。
要成功,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其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
对待挫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典例引路论度量尹荣方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
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
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
”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
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
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7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明确①度量大的好处;②有德、识者度量才大;③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明确:①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1)(4)是道理论据(2)(3)(5)是事实论据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补充明确:如“七尺巷”的故事、“负荆请罪”、“管鲍之交”等等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3、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法.卢梭4、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5、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俄.普希金6、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7、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
——斯宾诺78、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
——爱因斯坦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二、论据的选择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和黑人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7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①④合适,②③不合适。
因为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无粘边,②也并没有能表明韦钰是“拙”的。
而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是“拙”;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他们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2、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马克思是我7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
3、以“学贵有恒”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学贵有恒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
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
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
论点是“学贵有恒”,例子却是非常刻苦。
“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
可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也就是说,做什么事只在有恒心,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以“凡事预则立”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凡事预则立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
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7语文,改学数学,等等。
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
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
明确:不确切。
论点中的“预”,是指做事情要预先估计准确,作好充分准备。
而选例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目标明确,不能凑热闹。
5、以“不要轻视小事”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
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合适?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不准确。
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不要轻视小事无关”。
6、试着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使用上的妙处。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7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师总结: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总之,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
第三论据要典型,要新颖。
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所谓新颖,这几句话可以很形象的告诉大家: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第四论据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
三、论据的使用1、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2、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
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明确:最后一句的议论偏到“毅力”方面,属于议论不当。
应改为:“爱迪生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取得成功。
”教师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四、成功范文:稳中求胜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
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