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1)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课题:《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授课者:连江侨中胡能胜授课班级:高一(5)班时间:2010-4-13 上午第2节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选择和使用事实论据的能力。
2、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会宽容》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使用事实论据要做到详略得宜,要学会适当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请学生概述印象最深的一个事例,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导语设计: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同学们在作文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事实论据,但在运用事实论据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事实论据。
二、论据的选择:1、问:选择事实论据有什么要求?明确:要紧扣论点,事例要典型,还要力求新颖。
2、问:怎样的论据才是新颖的?明确:精彩深刻的人物事迹、发人深思的自然现象和寓言故事,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热点等。
三、论据的使用:1、运用事例论据要详略得宜。
讲解:事例中表现论点的部分要重点叙述,但尽量不使用描写;其余部分只能用概括叙述,要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展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片段,指导学生评议修改。
展示一个学生作文《持之以恒》的片段,学生评议修改。
2、要学会适当分析。
讲解: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同学们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①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片段为例说明。
②再以《良知》作文片段为例说明。
③给“2010感动中国人物阿里帕-阿力马洪”的事例补上适当的分析。
3、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论据并安排好顺序。
讲解:一篇议论文中通常都要使用几个事实论据,如果能从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去选例,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先国内后国外、先正面后反面的顺序合理排列,会使论证全面,层次分明,更有说服力。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典例引路论度量尹荣方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
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
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
”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
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
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永瞧在眼里,却不言语。
别人都不知情,惊寻失物。
彭却回答:就这么几只,并未丢失。
众人离去时,那个偷金钏的人作揖告别,抬手不慎将金钏落在地上。
众人此刻都钦佩彭思永的大度,彭某宁可自己在财利上损失,不肯当众出他人之丑,确是厚德大度之举。
④度量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在于人的德行,也在于人的见识,有趣有识者才能有度量,德、识是靠不断学习、修行才能获得。
有人问程颐:“度量可学否?”程颐回答:“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进行有效论证。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论据,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能够将论据融入到自己的论述中。
第一章:论据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论据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论据在论证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论据的定义和分类论据在论证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际案例分析:重要性和效果展示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论据?小组活动:分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使用第二章:不同类型的论据2.1 教学目标:熟悉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特点学会区分和评估不同论据的有效性2.2 教学内容:事实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理由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权威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其他类型的论据:定义、特点和例子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不同类型论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练习活动:评估给定论据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不同论据的使用第三章:论据的评估与选择3.1 教学目标:学会评估论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学会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3.2 教学内容:论据的可信度评估:标准和方法论据的相关性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合适论据的策略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评估论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练习活动:选择合适的论据支持不同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第四章:将论据融入论述4.1 教学目标:学会将论据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论述中掌握不同的论证结构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论证的定义和功能不同类型的论证结构和技巧如何有效地使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论证结构和技巧练习活动:编写段落或短文,使用论据支持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论证中论据的使用和效果5.1 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改进方向5.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5.3 教学活动:教师反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第六章:情感论据的使用与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情感论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合理运用情感论据增强说服力6.2 教学内容:情感论据的定义和分类情感论据在论证中的优势和局限实际案例分析:情感论据的有效使用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情感论据在日常论证中的运用小组活动:分析情感论据的效力和适用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实际情境中情感论据的使用及其效果第七章:反驳与质疑论据7.1 教学目标:学会识别和分析反驳与质疑的论据掌握有效的反驳和质疑技巧7.2 教学内容:反驳与质疑论据的策略逻辑谬误的识别与反驳构建有力的质疑和反驳论据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反驳和质疑的不同策略逻辑谬误游戏:识别和反驳常见的逻辑谬误辩论练习:模拟辩论,实践反驳和质疑技巧第八章:跨文化论据的运用8.1 教学目标:认识跨文化论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学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使用恰当的论据8.2 教学内容:跨文化沟通中的特殊考虑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论据选择跨文化论证的案例分析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跨文化论证面临的挑战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论据的场景案例分析:讨论跨文化论据的有效使用及其挑战9.1 教学目标:学会构建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论文结构9.2 教学内容:学术论文中论据使用的规范和原则论文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的论据布局引用和参考文献:正确引用使用论据的来源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术论文中论据使用的案例分析教师反馈:提供论文草稿的反馈和建议第十章:综合运用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论据选择和使用的知识与技巧评价个人和他人论证中的论据运用效果10.2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评价标准:有效论证的标准与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10.3 教学活动:小组项目:综合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评价练习:评价个人和小组的论据使用效果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论据使用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论据的定义与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论据的概念、分类、功能和实际案例分析。
《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课程篇【教学背景分析】高中语文第一册“表达交流”有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写作话题和写法指导,还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练习。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写作话题”,归纳总结一定的写作技巧,并运用这些有限的技巧指导写作训练。
教材内容集中、洗练、讲练结合,深入浅出。
四个专题分别从立论的角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学会论证及学习议论文中的记叙四个方面阐述了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本节课的内容是“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在复习巩固“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的基础上,通过充分探讨“学会宽容”这一话题的内涵,调动学生广泛搜罗自己在课内外所掌握或可查询的能直接或间接阐明这一话题的事实或道理论据,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挑选出最有说服力、最鲜明的论据作为论证论点的备选素材。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前提前布置任务,每个学生可以借助不同的手段,课外搜集一到两个与“宽容”有关的名句或故事。
将话题“内涵的探讨”及“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留在课堂上解决。
练习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抛砖引玉,群策群力,围绕一个话题寻找尽可能多的论据并加以筛选。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选择论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选择论据,不仅要明确论点的内涵,还要有足够的论据储备。
前者不明了,选择就没有针对性,无的放矢;后者不足,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大课堂、大语文”的概念,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从而重视课外阅读和积累,最终实现“不教”的目的。
【教学过程】写作专题: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写作话题:学会宽容一、“宽容”的内涵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善意,是以一种理解、友爱的姿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宽容是对人格的尊重,对他人生命的珍视。
颜回与人打赌,找孔子评理,孔子判定颜回输,他说:“说你输,只输一顶帽子;说他输,那可是一条人命啊!”明明是那人无理、蛮横,然而孔子却以“仁者爱人”的宽容与大度对他的弟子进行言传身教。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

论据选择与使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论据,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能够将其有效地融入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第一章:论据的基本概念1.1 定义论据1.2 论据的类型1.3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第二章:识别和评估论据2.1 识别不同类型的论据2.2 评估论据的有效性2.3 评估论据的适用性第三章:选择合适的论据3.1 确定论点3.2 筛选相关论据3.3 选择最有力的论据第四章:将论据融入写作4.1 引入论据的方法4.2 组织论据的顺序4.3 使用论据支持论点第五章:将论据融入口语表达5.1 口语表达中的论据使用5.2 使用论据进行辩论5.3 应对反驳和质疑教学活动:1. 讲座和讨论:介绍论据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论据在论证中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评估不同类型的论据,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4. 口语表达练习:组织辩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口语表达中有效使用论据。
5. 反馈和修正: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他们如何改进论据的使用,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
评估方式:1. 写作作业:评估学生使用论据支持观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口语表达评估:评估学生在辩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论据使用和应对反驳的能力。
3.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论据的定义和示例,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辩论视频:提供不同类型的辩论示例,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论据进行辩论。
3. 写作样本:提供优秀的学生写作样本,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明确论据的基本概念,理解论据在论证中的重要性。
2. 识别不同类型的论据,并能够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3. 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论证能力。
4.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有效地使用论据,表达清晰、有说服力的观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三一、知识准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论据的类型有:和。
3、概括出《论度量》使用的论据,并指出所属类型:论据内容论据类型(1)(2)(3)(4)(5)二、预习思考:1、在论据选择上有过怎样的经验和教训?经验:教训:2、在论据使用上,你有什么高招可供借鉴?3、请列举出与“宽容”有关的事例三、课堂实践(一)论据选择1、第一组:以下哪些材料不适合论述“我为追梦狂”?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聪明的中国人——万户手里拿着风筝,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想飞上天去,结果被炸得粉身碎骨。
2)姚明刚进NBA时,身体条件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
所以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连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都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都能倒出水来。
”3)仗义执言,为了还原真相,司马迁表现出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含垢忍辱,为了践行父亲的遗愿,他忍受了任何男人都无法承受的耻辱;言信行果,为了不灭的信念,他用赤诚之心铸就了中国史学的丰碑。
4)王选,一个曾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柔弱女子,只因为无意间听说了日军曾在她的家乡进行细菌战的信息,就决计为家乡父老讨回公道,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
她一做就是二十几年,耗尽了全部家当,至今她仍然奔走在这条似乎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
5)谭晶,曾是系主任眼里“最不起眼的女生”,她也从来不懂什么叫“一夜成名”。
在自己热爱的歌唱道路上,她一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打通民族、通俗、美声各个领域的实力派歌手。
演绎了一个鲜活的中国梦——从山西侯马走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和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舞台。
误区一:2、第二组:事例略,猜猜会是哪方面问题?误区二:3、第三组:下面这个论据用来证明“执着铸造成功”的论点,合适吗?为什么?执着铸造成功。
上初中时,我班有个女孩一直想加入校足球队,可是因其表现很不理想,多次遭到老师地训斥,大家也纷纷说她不适合这项运动。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模块之《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分“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块。
三大块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下笔写”的顺序安排,结构很合理。
但教材的重点内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部分的编排有些偏简单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不够。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议论文,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议论文的写作,从他们写的第一篇议论文文《谈理想》看来,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论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论据选择不能紧扣论点、不够新颖、不够典型、不够丰富,叙述论据不够简练,缺乏对论据的分析等。
教学设想本的教学以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论据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怎么写”的内容,上时要进行补充扩展。
而对于“写什么”和“下笔写”的内容则让学生后自主完成。
在教学实例的选择上,也丢掉文中有关宽容的例子,而利用多媒体,使用学生刚写过的作文《谈理想》中的典型例子。
这样,学生会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
教学方法1、通过举例、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并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和方法,2、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分析归结写作方法,教师只是其中的参与者。
时安排1时三维目标1.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明白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
3.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视频播放《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
播放完毕后,投影显示诸葛亮的一段经典答辩:“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
何能经邦立事?且古耕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兖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效书生,区区于笔墨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同时,教师以设问引发学生思维:面对对手的刁难,孔明的这一段话,当时便使得对手“低头丧气,无言以对”。
是什么让孔明的话如此有力呢?是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无须治何经典”力有千钧。
这就是论据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设计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设计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教案设计【导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论据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标准,并通过实际练习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
此教案适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预计用时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论据的概念和作用;2. 理解不同类型的论据,如事实、统计数据、权威观点和逻辑推理;3. 掌握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观点的技巧;4.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或黑板、白板;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3. 批注笔和纸;4. 示例文章或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在撰写一篇文章或辩论时,使用论据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Step 2:引入论据(15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论据的概念和作用。
- 列举一些典型的论据类型,如事实、统计数据、权威观点和逻辑推理,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 通过示例文章或材料,让学生观察和辨析其中使用的论据。
Step 3:论据的选择(20分钟)- 向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观点,并要求他们选择并列举支持或反驳该观点的论据。
- 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他们的答案。
- 引导学生讨论选择论据的标准,例如论据的可信度、相关性和说服力。
Step 4:论据的使用(20分钟)- 教师解释如何有效地使用所选择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给学生提供一篇辩论性文章或材料,要求他们阅读并标注出文章中的论据和观点。
-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理解。
- 教师鼓励学生分析和评估所给材料中的论据的优缺点。
Step 5:练习与评估(20分钟)- 学生分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展开讨论。
-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使用所学的技巧,选择和使用相关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和批评,并提供对学生们论证的评估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目标:1 了解论据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学习恰当的选择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 学习合理的使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论据的挑选难点:论据的使用教学流程:介绍论据有关的内容。
一什么是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分类: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二如何选择论据?1、论据能证明论点。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能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2、论据要真实。
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
一般来说,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
特别是涉及人格、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痛,不能有硬伤。
3、论据要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
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等。
4、论据要新颖。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
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
所以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三怎样使用论据?1、阐释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又称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阐发。
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论述“环境与成才”的关系时,引用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
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一论据,阐释分析如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方言,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都在干扰他。
这样,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地的方言,还是办不到。
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有经过阐释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读者也才能较容易地从这一寓言中认识到环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这一道理,论据的论证力量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2、求质分析法求质分析法(也称揭示本质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
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含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
例如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这一观点时,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进行分析:“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是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3.评价分析法评价分析法,就是引述事例后,对所引述的事例作适当的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印证。
例如,在论“节俭”时,引用了“曾国藩以俭戒子,其子曾纪泽终成出色的外交家;方志敏居官不贪,一生清贫,千古留名”的事实后,接着进行分析:是的,“俭者心常富”,节俭能培养人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而这正是一个人立业最重要的素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说饥饿是人生的佐料,吃苦是一种资本也不无道理,而自觉和戒奢尚俭则更是促人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4.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事出必有其因。
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手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
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5.假设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6 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不少同学在叙述时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罗列材料,堆积词语,导致平淡寡趣、枯燥呆板。
尽管所讲的道理千真万确,所用的语言却干瘪乏味。
常见的技巧有:1、层层堆叠,铺陈有力。
有意的铺陈与盲目的堆砌不同,它能够使语言构成一种铺排、酣畅的气势,有如滚滚长江,一泻千里;还可以充分、饱满地写足文意,让人不能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
我们在作文时,如果所举事例是众所周知的,铺展开来则难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防考虑用排比举例。
2、正反对照,加强力度。
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
3.表达应力求概括,注意顺序。
议论文叙述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况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般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对多列组合的论据,既要安排好它们的先后次序(或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或依照事理性质次序,或沿着说理的逻辑层次来组织),更要注重克服以叙代议的倾向:多个事实论据概述以后,必须回到“议”上来,概述事实是为议论服务的。
4.要善于分析论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四话题探讨:学会宽容1 “他们说……”图片解说宽容。
2 宽容的力量:口述宽容故事两则:《善良那根弦》(方冠琴)《“仇人的眼睛”照亮回家的路》(亚亚海兰)3 你说宽容是什么呢?写下你眼中的宽容。
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训练:以“学会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书写清晰,字迹工整。
2 自选角度,中心明确。
3 拟好提纲,再行文章。
4 限时作文,60 分钟。
附宽容故事:善良那根弦(方冠琴)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
这里土地贫瘠,人们生活穷困,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
离格依玛村不远有一条公路,属于那种简易公路,路况不算好,经过那里的车辆经常发生事故。
有有时出事车辆装载着食物,格依玛村的村民们便偷偷运回去吃。
事情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来,不仅食物,其他货物村民们也拿,甚至会明目张胆地抢。
一时间,格依玛旁边的那条简易公路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警察和政府都束手无策。
这一天,又一辆货车从那里经过,车上装的,是一袋袋膦酸酯淀粉,一种工业用淀粉。
格依玛村人对此并不了解,一拥而上抢走了二十多袋膦酸酯淀粉。
司机是个小伙子,见有人抢了他的货,便停下车,跟在抢货人的身后往格依玛村追。
小伙子百般恳求村民把货物还给他,但格依玛村人却不承认拿了他的东西。
他值得说出实情,膦酸酯淀粉有毒,吃了会死人。
可没人相信他。
不知所措的小伙子想去警局报案,却担心他离开后真的有人将那些淀粉做成食品吃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村民们去死。
无奈之下,他只能一家家登门去说明情况,甚至向村民们下跪。
于有人将信将疑的将淀粉拿来喂鸡,鸡很快就死掉了。
村民们惊骇了,继而是深深的感动。
他们抢了小伙子的货,小伙子理应怨恨他们,即使他们吃了那种淀粉被毒死,也是罪有应得。
而小伙子不惜以下跪的方式来请求他们别吃这些工业淀粉,拯救他们的生命。
这样的爱心,这样的善良,这样的胸襟,让他们羞愧难当,感动不已。
村民们自发地将那些工业淀粉都交了出来,重新送到了小伙子的车上。
自此之后,格依玛村人再没有哄抢过货物。
(缩减版)仇人的眼睛照亮回家的路(亚亚海兰)少年惹祸千里逃亡,两位母亲堕入深渊河北省保定市。
2002年岁末,还差3天就是春节。
为了给自家的够讨回公道,罗秀珠的儿子雷雨把高敏仁的儿子打死后,畏罪潜逃。
高敏仁的丈夫3年前死于心脏病,严俊杰是她的独子。
在儿子的葬礼上,她哭得肝肠寸断……这深深刺痛了罗秀珠:雷雨3岁时,她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没想到他竟闯下如此大祸!就在罗秀珠担心儿子安危时,高敏仁三番五次找上门来,逼问雷雨的下落。
每次一来便翻箱倒柜,试图找到珠丝马迹。
无处发泄时,她甚至扑上来抓扯、痛骂罗秀珠!罗秀珠自觉羞愧,无论高敏仁如何打骂,决不还手。
为了赔偿高敏仁,罗秀珠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掉了;因为思念,他天天哭泣,眼睛几乎看不见了。
2005年春节,罗秀珠摸索着想去煮饺子,没想到,她把煤气引燃后,连锅都没放,便拎着油壶往炉子上倒,火苗顿时蹿起老高,罗秀珠头发和衣服都被点着了。
这时,门外冲进一个人,拿起扫帚和湿抹布使劲扑灭了火。
来的竟是高敏仁!2010年,罗秀珠的眼睛彻底失明了。
医生说想要复明只能做角膜移植,但供体很难找。
罗秀珠绝望了,她可能再也看不见儿子了。
罗秀珠不适应黑暗生活,身上总是碰得青一块紫一块,高敏仁看不下去,天天过来照顾她。
几年的互相折磨,没想到在罗秀珠最困难的时候,照顾她的竟然是“仇人”高敏仁。
高敏仁因为肝功能受损,消化变差,有天晚上,她突然想吃小馄饨,罗秀珠冒雨摸索着走了两条街,终于把热腾腾的馄饨送到了高敏仁手里。
看着她被雨水淋湿的头发和沾满泥巴的裤脚,高敏仁流着泪说:“秀珠,以前我曾经骂过你,还打过你,对不起。
”2011年3月23日,高敏仁进入弥留之际,她拉着罗秀珠的手说:“秀珠,我要去同俊杰和他爸团圆了。
这世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眼睛。
我死后,请把我的眼角膜取出来,你代替我在世上看我想看的一切……”高敏仁的话音虚弱,罗秀珠听来却如石破天惊!她哭着紧拉着高敏仁的手:“我真的不配接受……”高敏仁去世后,遵照其遗愿,医院给罗秀珠做了角膜移植手术。
一周后,罗秀珠重见光明。
2011年5月14日晚,罗秀珠终于获知雷雨在湖南涟源的一个煤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