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实用)

合集下载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稳中求胜》这篇2005年高考作文以如来、孔明 与项羽(今改李斯)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例子5: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 古今中外像贝利和谢晋这样的成大事者,可谓不 胜枚举,比比皆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乃成世界不朽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齐白石从成名及至80岁以后,五易 画风,遂为一代国画宗师;比尔· 盖茨的微软公 司继1995年推出世界软件史上最为引人瞩目的 “视窗95”后,从“视窗98”到“视窗xP”,乃至 即将上市的“视窗VISTA”,年年都有升级产品问 世;吴文俊继“拓扑学大地震”之后再创“数学 机械化”;张健挑战极限;刘翔超越梦想……所 有这些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超 越自己。
4、正反对比
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 接下来要对这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 析。 如: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 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 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 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 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 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 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 。
就正反设问: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 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 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 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 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 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画线部分是对事例进行的对照分析,只有 这样的分析才能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的观点。
5、事例宜叙议结合不宜只堆砌例子。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优质张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优质张

正是因为钱学森对祖国建设的极大热情使他放弃了在美国优 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正是因为钱学森对祖国人民的极大信心
使他放弃了在美国更好的前程;正是因为钱学森有报效祖国的 坚定信念使他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而他所有的舍弃换来 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换来了人民对他的敬仰,换来了中华儿 女的一颗赤子之心。
第16页,共32页。
作文材料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 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 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 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 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进 了果园。
第13页,共32页。
方法二:探因分析
含义:即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探求形成原因的一 种分析方法。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自问自答)
标志词:为什么……;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
是什么……
注意:找准因果关系,
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第14页,共32页。
小试牛刀 —— 练习2:
第23页,共32页。
教你第五招:例后对比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 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 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 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 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对事膑例请进到行齐的对国照,分委析以重任。齐军才有了 马陵道之胜 。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 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 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 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 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 埋没人才。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

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

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

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

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

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高中作文_事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1)

高中作文_事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1)

反面假设
诗是诗人心灵真实感情的流露,诗的 光彩是诗人思想情操光彩的折射。试问,屈 原没有一片爱国的火热衷肠,能写出囊括宇 宙的《天问》吗?杜甫如果没有忧国忧民的 情怀,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吗? 同样,但丁如果不参加反对教皇、要求独立 的斗争,能写出《神曲》,成为“第一位现 代诗人”吗?裴多菲如果本身不是勇士,能 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剑与火的战歌吗?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少于700字。
事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 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 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 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 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 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 补先天智力的缺陷.
文革时,讨论刘少奇终身开除 党籍问题,让大家举起手来,方志 敏硬是没举手。会后江青一伙人恶 狠狠地问他;你为什么不举手?他 回答:做人要有准则的,对不起良 心的事我决不干。
不真实
关于议论文的论据的 选择要注意:
A、围绕中心论点 B、典型
C、新鲜 D、பைடு நூலகம்实
练习:假如以“只有懂理又懂文,成为全面发展之才, 才能在事业上获得丰硕的成果”为论点,请在下面的 论据中选出一个最好的。( A ) A 数学巨匠华罗庚,从小喜欢文学。他写过几百首词 ,还写过散文和许多通俗、生动的科普读物。他19岁 ,还是个初中毕业生,就写出了有独到见解又颇有文 采的数学论文,引起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 来教授的注意。 B李时珍到35岁时,已读了几千种书,其中医药书籍 800多种,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C天文学家张衡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极高的地位。他 的《二京赋》是汉赋名篇。另外还有23篇赋作传世。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一、选择论据的特点:1、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的材料么?为什么?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下面是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己。

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

3、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挫折铸造成功。

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

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到,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二、使用论据的要点1、观点:感情亲疏蒙蔽了双眼与对事物的认识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

叛军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逃往蜀地。

逃亡途中,随行将士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

于是他们杀死了杨国忠并要处死杨贵妃。

这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但是众怒难犯,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狠了狠心,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她。

于是才出现了马嵬坡上那一幕:杨贵妃泪眼涟涟,唐玄宗掩面不救,一群大雁在空中低飞……(选自高考三类文《那一滴晶莹的泪水》)2、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一部史书,从小研读库存史书,在不幸遭受宫刑之后,他并没有因为世人的白眼与唾弃而选择放弃,更加潜心钻研经史。

他终于写出了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了厚实宝贵的文化遗产,千古流传。

文化英雄鲁迅用他那刀枪般锋利的文字与国民党,与黑暗社会作斗争,虽然反动派对其恨之入骨,对其进行迫害,但鲁迅毫无惧色,反而写出来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捅得敌人心痛。

2.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2.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③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 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 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 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 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 文高手。 这是韩寒(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三重 门》里的句子。他在这里讽刺什么呢?
讽刺学生作文材料的陈旧,缺乏新意。
小结: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 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 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 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论据要选得精,选得充分。尤 其要恰当运用事实论据。
本课学习目标
• 1、学会有效选择事实论据(选例)。 • 2、学会准确叙述事实论据(叙例)。 • 3、能够围绕论述中心有针对性地分析论 据(议例)。
一、选例
2、选例要准确、典型、新鲜 ⑴准确可靠,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⑵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 本质; ⑶尽可能采用新鲜的,别人没有用过 或很少用过的事例,如果非得用陈旧 的材料,也要努力开掘出新的东西来。
例4:观察下面的文段,谈谈下面例子从哪些角度写的, 按照什么规律排序?
勤出成果。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 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 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 基础。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 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 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歌德花了 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 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马克思 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 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可见,任 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 莫能外。
① 、④符合论点
小结:选择的论据要紧扣中心论点,这是论 据选择最基本的要求。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实用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实用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 校旳一种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 有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 是需要天资旳,并非单纯努力就能 够成功,对于“挫折铸造成功”这
一论点来说 ,本事例有片面性,不 完全可信。
这是论据选择时轻易出现旳第 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经典。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 母”旳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何?
3、论据要经典。经典性即具有 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经典,能 收到以少胜多旳效果。在我们旳身 边,有许许多多旳经典旳材料能够 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 从名人到一般人,由名言到俗语, 皆可作为有力旳论据,使文章丰满 起来。
4、论据要新奇。新奇旳论据往往能 吸引人。有旳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 先进人物、名言警句看成“万能胶”,而 且数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 旳东西,也不注重平时旳阅读积累,不善 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旳论据,让人味同嚼 蜡。所以选择新鲜旳别人还未用过旳论据 是金子,别人已用旳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 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旳而你又照搬照用 旳是石子。
第五组:论点:要仔细学好语文
事例旳论述:因为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 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某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 了他对科学旳爱好,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因为刻苦,他第一种发觉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 作出了贡献。遗憾旳是这个对近当代物理学旳研究与应用 具有伟大意义旳发觉,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旳 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乏数学旳证明,人们看不明白, 在当初一直未引起大旳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旳 语言和数学措施阐明后,这两项伟大旳发觉,才被世界所 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旳研究成果写成《电学旳实 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 感到,科学缺乏语文知识是不行旳。他很懊悔自己没有多 读一点书,尤其是没有学好语文。(320余字)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议论文是初三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某个话题进行观点陈述和论证。

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本文将为你介绍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一、论据选取的原则1. 具备客观性:选择的论据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数据和研究结果,而非个人主观意见。

例如,如果要论证“手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以引用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和实证结果。

2. 具备权威性:在选择论据时,可以借助权威性的专家、机构或研究报告的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如果要论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可以引用教育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 具备代表性:论据应该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问题的普遍情况或主流观点。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信任你的论证。

例如,如果要论证“高考应该取消”,可以列举多个地区或国家的高考改革案例,从整体上说明高考存在的问题。

4. 具备多样性:在选取论据时,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证据,如事实、数据、案例、引用、调查等,以达到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效果。

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型的论据,以免使文章显得单一和无力。

二、论据运用的技巧1. 引用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提出观点时,可以引用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研究结果,以加强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某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这个数据可以作为支持观点的论据。

2. 引用权威专家观点: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例如,某位著名教育专家指出,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个观点可以用来支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的论点。

3. 引用典型案例:可以引用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以鲜活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某个城市成功推行素质教育的案例,可以用来支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

4. 对比分析: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者不同情况,突出论据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 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 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 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 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 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 球队。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 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 备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 是需要天资的,并非单纯努力就可 以成功,对于“挫折铸造成功”这 一论点来说 ,本事例有片面性,不 完全可信。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 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
5、论据要简练。冗长的论据不 仅占用较多篇幅,使文章结构轻重 颠倒,论述语言减少导致分析不够 透彻,而且容易导致文章问题不明, 造成文章硬伤。我们应该事先组织 好论据的表述语言,去点与论点无 关的和过多的修饰成分,提炼归纳, 为我所用。
讨论下列几组论据的使 用的优点。
第一组 论证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 人” 拿破仑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偏偏是个 矮个子,不够威武,美中不足。罗斯福性 格刚毅,在他的领导下,美国人民取得了 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但他却是个 体弱多病接近死亡的人,真遗憾。喀麦隆 足球队老将米拉,技术非常精熟,但是体 力难支,常常下半场刚上场,就会被解说 员抱怨说米拉跑得太慢了,又是个美中不 足。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即使伟人也不是 完美的,人们总是追求完美,可是又有谁 是完美无缺的呢?
有关“宽容”话题的材料
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到前 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 旗边跑边喊让路。 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 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 就是两拳。彭 总让过他匆匆赶路。 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 总立即让他回去。战 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 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 “总指挥真是度量宽 宏呀!”
补充问题:论据不简练,缺乏概括性。(主要是叙述太长, 描写性语言太多,其中不乏有凑字数之意。)论据堆砌, 缺乏层次。(主要是作者对原材料的理解停留在事件表面, 没有对原材料进行剖析、挖掘。)
总结:
一、事例论据,包括具体事实,
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 实,还有科学数据。 二、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 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 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 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习作问题
• 1、论据匮乏,大都千篇一律的素材,选取角度 单一,照抄题目所给材料,通篇只讲道理,没有 事实论据。 • 2、论据和论点脱离,貌合神离。 • 3、以叙代议,对所选的事实论据进行面面俱到 的叙述,缺乏简明扼要的概括,导致缺乏有力的 论证。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 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 4、论据不够典型确切,说服力不强。
5. 文章开头没有论点。 6.文中随意切换论点或论点关键词。(善良= 助人=奉献) 7.缺少事实论据,把材料当论据。 8.纯粹堆砌论据,不会分析。 9.论据排序不合理,最好最优秀的论据放在 最前面。 10.分层不合理,一段文字21行。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论据使用不当。主要是论据不符合观点和叙 述论据角度不正确。 问题二:论据不典型。所选的事迹不是名人名事,难 以让人信服。 问题三: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属于陈旧的论据。(提 醒大家:凡是你第一时间里想到的论据一定要慎用!) 问题四:论据缺乏真实感。主要是论据中涉及人物时张冠 李戴。(我们有的同学在举例时要么是无名无姓,要么以 “有这样一个人”等类似的字眼遮人耳目,给人以编造论 据之嫌。 )
探讨论据选择的得失,同学们讨论下列几 材料:
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 哪些材料?为什么?
1、论述“勤能补拙”可以 用如下材料吗?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 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 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 ,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 、肌肉方面没法跟黑人比。但 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 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 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 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 子里倒得出水来。
3、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 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 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我们的身 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 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 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 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 起来。
4、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 吸引人。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 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 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 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 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 蜡。所以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 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 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 的是石子。
1、论述“勤能补拙”可以 用如下哪些材料?
②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
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 、中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 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 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 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 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 ,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 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 了荣誉。
1、论述“勤能补拙” 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明确:
第一个片段引用诗句,并借助排 比,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意志” 的内涵,第二个重在通过分析事例来 说明应包容重用有才之人。两个片段 均用了排比的手法,给人以有文采, 有气势,有说服力之感。
课堂小结
我们了解了选择和使用论据的一些要求、方 法,关键是同学们能付诸写作实践。真正要用好 论据,需做到: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要勤练习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 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 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 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 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 孙中山,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 终于取得了胜利。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用箭射中衣带钩, 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管仲 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 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 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 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 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 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 世。 ——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方法点拔
我们写议论文,选择论据有哪些 要求?
明确:1、论据能证明论点。论据是论 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 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 本的要求。
2、论据要真实。如果所选论据不 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 而会动摇论点。一般来说,道听途说 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 “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 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 特别是涉及人格、国籍、年代、出处 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 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 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 的书法家。
1、论述“勤能补拙”可 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 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 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 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 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
明确:
论据2、4合适,1、3不合适。因为姚明身 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 黑人比,是“拙”,梅兰芳从小口吃也是 “拙”,这两个例子紧扣了论点;1并不是表 明韦钰是“拙”的;3中王羲之确实“勤”, 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 不沾边。
第五组: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
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 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 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 作出了贡献。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 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 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 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 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 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 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 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320余字)
明确:
先列举了拿破仑、罗斯 福、米拉这三位名人有优点 但也有缺点的事实,再分析 议论即使伟人也不可能完美 无缺的道理,摆事实与分析 议论紧密结合。
第二组 阅读下列两篇高考作文片段, 看看在表述上有何特色?你有什么感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 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志,昭示着一种贯 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 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志,昭示 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 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志,昭示着一种 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湖南考生《谈意志》
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问题, 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第二组: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 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1、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2、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 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 呢? 3、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 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4、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 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 据不真实。
确切的叙述: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 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 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看不明白而在当时 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 俗流畅的语言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 才被世界所公认。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 有学好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