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修改)一.一般护理常规(一)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1.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2.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医嘱清洁肠道。
3.术前一日沐浴,修剪指甲,取下饰品;备皮备血,必要时做药物过敏试验。
4.指导并训练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踝泵运动、屈膝抬臀运动、床上使用便器等。
5.术前一日保证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6.术晨协助患者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眼睛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测体温、血压、脉搏。
7.备好术中所需的药品与物品,遵医嘱执行术前用药。
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用物。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1.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的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每6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平稳。
4.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2次做好会阴护理,留置胃管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5.术后切口疼痛者,使用止痛剂。
术后镇痛者,观察镇痛效果、镇痛泵有无脱落、局部有无出血、感染迹象,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饮食护理肠鸣音恢复后进流质饮食,肛门通气前进含糖、奶等易产气食物,排气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7.术后安置合适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
8.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二.检查或治疗护理常规(一)泌尿系统实验室检查护理常规1.血液检查(1)肝肾功能/生化/输血前八项/前列腺特异抗原: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晨采空腹血。
2.尿液检查(1)尿常规的留取:8-10ML晨尿送检。
(2)中断尿培养的留取:饮水300-500ML至患者有尿意后,消毒尿道口,弃去前段尿液,用无菌容器严格无菌操作取中断尿液后,中断尿试管取8-10ML送检。
(3)留取24小时尿:第一日晨7:00至第二日晨7:00的尿液全部收集于尿桶内,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4小时总的尿量记录在检查单上,留取8-10ML尿液送检。
泌尿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1.术后创面护理:-定期观察术后切口,检查切口有无渗液、红肿、破损或感染迹象。
-按照医嘱更换或固定术后敷料。
-定期观察尿液排出情况,注意尽早发现和处理管路出血或堵塞。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医嘱合适的镇痛药物。
-定期测量患者的疼痛程度,以评估镇痛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抗感染:-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异常,并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
-按照医嘱管理抗生素,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建议患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4.积极恢复:-术后早期,鼓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鼓励患者尽早坐起、下床活动,但需遵守医嘱禁忌活动。
-根据医嘱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和功能恢复。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手术后情况和饮食状况,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
-鼓励患者逐渐增加饮食量,避免过度饮食。
-针对营养不良或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营养补充。
6.定时观察体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
-定期检查尿液排出和颜色,及时报告异常。
7.术后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详细说明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更换敷料或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给予患者和家属恢复期的饮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总之,泌尿外科疾病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术后创面护理、疼痛管理、抗感染、积极恢复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关注和照顾。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后进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随时观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肾及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

肾及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一、概述肾结石指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大多来自肾脏。
【临床表现】(1)肾结石:肾绞痛、血尿、脓尿;(2)输尿管结石:疼痛和血尿。
【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B超)。
【治疗要点】手术治疗行切开取石术。
二、术前护理1、手术治疗(1)肾绞痛的护理: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病情较重者输液治疗。
(2)促进排石: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作一些跳跃或其他体育运动,改变体位,以增强病人代谢,促进结石排出。
(3)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
(4)术前准备: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尿管结石病人入手术室前需再摄腹部平片定位。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心理护理:向病人讲明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以解除病人恐惧心理,告诉病人术中不能随意移动体位,治疗后出现血尿是正常反应,不必担心害怕。
(2)术前准备:术前3天忌进食易产气食物,术前1天服缓泻剂,术晨禁饮禁食。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恶心呕吐和手术失血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局部组织受损、尿液淤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因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知识。
(二)护理措施1、体外冲击波碎石(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碎石后排尿及排石情况,必要时用纱布过滤尿液,若需再次治疗,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
(2)体位:病人无全身反应可适当活动,经常变换卧位,促进碎石排出。
肾下盏结石可采用头低位,并叩击背部加强排石。
巨大肾结石碎石后应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以利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
(3)营养支持:若病人无药物反应,可正常进食,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
2、手术治疗(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尿液颜色、量及患侧肾功能情况。
(2)体位:术后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利引流:肾实质切开者,卧床2周;经膀胱镜钳夹碎石后,适当变换体位,增加排石。
(3)营养支持: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输液并鼓励病人多饮水达每日3000~4000ml;血压稳定者可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医院管理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
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除非有输尿管梗阻病变,是很少见的。
所以输尿管结石的病因与肾结石相同,但结石进入输尿管后逐渐变成枣核形。
疼痛和血尿是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尿频、发热、寒战、排石史等。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实施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感受,及接受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除患者顾虑和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
2、疼痛的护理通常疼痛在前,血尿在后。
疼痛发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可给予解痉镇痛剂,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3、嘱患者多饮水观察尿液颜色,如出现混浊,伴有尿频、尿急或尿痛等症状,通知医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4、术日晨的准备术日晨协助患者去放射科重拍腹部平片,确定结石位置,拍片后患者即平卧于平车上,嘱患者尽量不动,防止结石变换位置。
术前留置尿管,注意无菌操作。
5、同外科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常留置输尿管吻合口引流管、尿管及输尿管支架管各一根,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脱落、并密切观察各管引流液的颜色、量。
当引流液颜色鲜红,量>100ml∕h时, 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3、尿痿的观察当输尿管吻合口张力增大,缝合处愈合不良或缝合欠佳,可导致尿瘦的发生。
一旦发现吻合口引流量突然增加,色呈浅红或浅黄,提示有尿痿发生的可能。
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输尿管支架管放置时间相对延长,静脉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及疹口愈合。
若瘦口长期不愈合,可能需再次手术。
4、预防感染尿液引流不畅或留有残余结石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
应监测体温及血象,并静脉输入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健康指导1、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了解输尿管有无狭窄和肾功能恢复情况。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修订日期:2012.6一、【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等。
2. 身体状况包括病变部位及全身状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各种检查结果。
3. 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包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
(二)术后评估1. 手术情况包括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情况及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
2. 身体状况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量,切口及引流管出口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
3. 身体及认知状况患者及家属对于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是否担心并发症及预后,社会支持能力如何。
二、【护理问题】①排尿异常②疼痛③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⑤自我形象紊乱⑥健康知识缺乏三、【护理措施】除执行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注意以下护理。
(一)术前护理1.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排尿异常、尿液异常,尿道口分泌物、疼痛、肿块及性功能情况。
老年患者注意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变化。
尿失禁患者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进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
2. 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每日饮水量为2000~3000ml,预防泌尿系感染及尿盐沉积。
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应限制饮水量。
3. 准确记录出入量分别记录日、夜尿量,定时测血压。
保持出入量平衡,积极防治高血压,防止发生意外。
4. 饮食指导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种类及饮食要求,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老年患者易发生便秘,应指导其多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食物,或辅以缓泻剂,以保持排便通畅。
5. 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手术前备皮并清洁手术野皮肤。
盆腔手术者术前应留置尿管。
根据手术方式做好肠道准备,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以免术中呕吐,并减轻术后腹胀。
行回肠代输尿管、结肠或回肠代膀胱,术前5天开始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天改流质饮食;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睡前肥皂水灌肠,手术日晨清洁灌肠。
各类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胆囊摘除、胆总管探查术护理一、术前准备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给予低脂饮食,无刺激性食物,如酒类。
3.术前晚行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1次。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有黄疽者,术后继续使用维生素K,观察鼻腔、口腔、切口及引流管有无出血,全身皮肤瘙痒者可用乙醇棉球轻擦,局部忌抓、忌烫水、肥皂水擦洗,防止皮肤出血及感染。
4.胃管及T管护理按有关章节。
5.注意翻身及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6.饮食恢复胃肠道功能后给予流质,5d后给予低脂半流质,以后逐渐软食及低脂膳食。
三、健康指导1.忌进高脂、油腻食物,如感上腹部饱胀、消化不良者,服消炎利胆片、多酶片等。
2.勿暴饮暴食、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3.如大便不成形或腹泻者,注意调整饮食,一般术后1个月此症状会慢慢消失。
4.全休1个月,一般3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
阑尾切除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观察腹部症状与体征,防止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
3.术前6h禁食、禁水,禁服泻药和灌肠。
【术后护理】1.按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按麻醉后护理常规。
3.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外观潮湿者及时换药。
4.手术当日禁食,第2d进流质,禁止胀气食物。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6.鼓励老年患者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
【健康指导】1.慢性阑尾炎手术后更应加强活动,防止肠粘连。
2.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增加腹压的活动。
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一、术前准备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术前2周禁止吸烟,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及时治疗控制。
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
4.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备小沙袋(约500g重)。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膝下垫枕,使够关节屈曲,阴囊抬高。
3.切口处置小沙袋,压迫24h。
4.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术后第2d可进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要点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护理要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后的护理非常关键,旨在促进患者康复、防止感染和减轻疼痛。
以下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的护理要点:1.术后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以及术后出血的情况。
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注意是否有血尿或异常排尿情况。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以减轻腹部和腰部的疼痛。
3.输尿管切口护理:定期更换输尿管切口的敷料,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症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4.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使尿液排出,减少结石形成和促进愈合。
避免过度饮水,以免过度刺激尿路。
5.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休息,尤其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术后的不适感和降低出血的风险。
6.饮食调理:根据医嘱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
避免过量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减轻尿道刺激。
7.遵医嘱服药:根据医嘱规定,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以预防术后感染。
如有其他药物需求,也需按照医嘱来进行用药。
8.定期复查:患者需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9.注意防感染: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尿路感染。
如发现发热、尿液异常、切口红肿等情况,及时就医。
以上护理要点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患者和家属在术后应密切与医疗团队的沟通,遵循医嘱,确保良好的康复效果。
三甲医院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常规

三甲医院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常规一.概念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取石术是目前国内外新的手术方法,采用纤维输尿管软镜及碎石设备钬激光由人体自然尿道,直达肾脏(肾盂内)或肾盏部位找到结石,将结石击碎,使其随尿液自行排出体外。
保护肾脏的同时不会在患者体表留下任何创口,取石彻底。
适用范围:直径2cm以下、无肾积水的肾盂、肾盏结石及年老体弱、肥胖等不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和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
二.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总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的基础疾病及治疗情况,评估患者有无输尿管软镜的手术禁忌症,如未控制的泌尿道感染,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全身出血性疾病;2.评估患者对输尿管镜技术的认知程度三、术前准备(一)按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准备1.呼吸功能锻炼手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有吸烟史的患者应监督其戒烟;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术前练习并掌握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等方法。
2.胃肠道准备成人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水,小于或等于3岁的小儿应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3小时禁饮水,术前2小时禁奶和果汁。
向患者或低龄患儿家属讲解术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避免麻醉剂术中发生呕吐反流和误吸。
手术当天早上应用开塞露注肛排便,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提前做好排便工作。
3.做好其他常规准备如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标示等。
(二)常规做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和药物过敏试验对于术前合并泌尿道感染者,根据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术前进行抗菌治疗5-7天,或者至尿培养结果阴性为止;对于术前无合并泌尿道感染者,术前半小时内预防性使用头孢一代或二代抗生素,或术前1小时预防性使用环丙沙星。
(三)完成各项转科检查静脉肾盂造影,CT,肾动态现象等。
四、术后护理一.常规护理(一)体位全麻清醒前给予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给予斜坡卧位。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按常规要求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特别是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压情况,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4-6h,必要时床边心电监护4-6h,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输尿管上段取石取侧卧位(用腰桥、折倒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中段及下段取石术取平卧位,病侧可稍垫高。
手术用物:普急包 23、11号刀 1、4、7号线电刀吸引器 5ml和50ml 注射器各一个 16号吸痰管一根尿管一个(型号大小据患者情况而定)斑马导丝一根尿袋一个石蜡油一包 0/5可吸收线一根双J管一根 28号引流管
手术步骤:
1.显露上段输尿管:
1.1切口:上起第12肋尖或略下,下至髂前上棘内上方。
1.5切开肌层: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
在切断腹横肌时,注意避免损伤肋下神经、血管、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1.3显露上段输尿管:进入腹膜后间隙之后,可见输尿管位于腹膜后的腰大肌之前,精索内动、静脉(或卵巢动、静脉)横越输尿管,应加保护,避免损伤。
2.显露中段输尿管:
2.1切口:上起髂嵴中点上方两横指,顺腹外斜肌纹至腹直肌外缘半月线处。
2.2切开肌层: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进入腹膜后间隙。
2.3显露中段输尿管:将腹膜及腹腔内容物向内拉开,此处输尿管常与腹膜粘膜,易与腹膜一起被拉开而不易找到。
精索内(或卵巢内)血管在此段输尿管的外下侧跨过髂动脉
3.显露下段输尿管:
3.1切口:上起髂前上棘内侧约2cm处,向下向腹中线作弧形切口,至耻骨联合上1cm处。
3.2切开肌层:沿肌纹切开腹外斜肌,切断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再横行切断联合肌腱,必要时可切开腹直肌前鞘。
肌肉切开后,在切口下角可看到腹壁下动、静脉,应避免损伤。
必要时也可将其结扎、切断,以利手术进行。
3.3显露下段输尿管:在输尿管下段,女性有子宫动、静脉,男性有输精管和精索内动、静脉跨越,分离时应注意保护。
4.明确结石部位
用手指沿输尿管触摸,常可摸到一处鼓起的硬性团块,即为结石嵌顿之处。
如一时不能明确,应随时参考X线片,然后钝性分离该段输尿管周围组织。
5.切开输尿管并取出结石
在输尿管周围放纱布垫,以防切开输尿管时脓液或尿液外溢污染。
然后,纵行切开结石处的输尿管,用弯止血钳或取石钳取出结石(用装有水的小碗接结石)。
6.探查输尿管
用吸引器吸尽外溢的尿液。
用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切口插向上、下,上至肾盂,下至膀胱,探查输尿管有无结石、狭窄或其他原因的梗阻。
7.置入双j管
双j管用石蜡油润滑,递斑马导丝,置双j管道输尿管
8.缝合输尿管
用4-0可吸收,间断缝合输尿管2~3针。
缝线仅可穿过外层和肌层,而不穿过粘膜,以免结石再发。
取出切口周围的保护纱布垫,用周围的脂肪组织覆盖输尿管缝合处,用1~2针肠线固定脂肪组织。
9.缝合切口
检查伤口无出血及异物存留后,在输尿管切口旁放置28号引流管。
将手术台放平,逐层缝合肌肉(大圆针7号线缝)、皮下组织及皮肤(角针1号线缝皮肤)。
注意事项:
1、在手术中探查结石位置时避免用力挤压,造成结石滑走,一旦滑走,应在术中拍摄肾、输尿管和膀胱平片,以确定结石的隐蔽部位。
2、输尿管取石部位应纵行切开、横行缝合,以避免术后发生输尿管切口的瘢痕狭窄、肾积水形成。
3、输尿管缝合后,无论留置或未留置支撑导尿管,均需在附近放置相应引流管引流,以防局部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