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之四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之四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之四金属轧制成型实验班级: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1101班姓名:罗墉学号:201148030117 一、实验目的金属板材冷轧变形后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剪下冷轧变形后的金属板材试样的观察,来了解金属板材冷轧变形后横截面与纵截面的变化以及测量其硬度来了解其机械性能的变化。

二、实验原材料及实验设备实验材料:铜板(厚×宽×长10×15.7×20 mm)实验器材:科建机械两辊热轧机(型号:¢350 转动座:齿轮座传动轧制力:1250KN 机架截面:160×240 窗口尺寸:380×400 )HVS—1000型数显显微硬度计镶嵌机三、实验基本原理及工艺过程“硬度”是指固体材料受到其它物体的力的作用,在其受侵入时所呈现的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破裂的综合能力。

这种说法较接近于硬度试验法的本质,适用于机械式的硬度试验法,但仍不适用于电磁或超声波硬度试验法。

“硬度”这一术语,并不代表固体材料的一个确定的物理量,而是材料一种重要的机械性能,它不仅取决于所研究的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且也决定于测量条件和试验法。

因此,各种硬度值之间并不存在着数学上的换算关系,只存在着实验后所得到的对照关系。

“显微硬度”是相对“宏观硬度”而言的一种人为的划分。

目前这一概念参照国际标准ISO6507/1-8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中规定“负荷小于0.2kgf (1.961N)维氏显微硬度试验”及我国国家标准GB4342-84“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中规定“显微维氏硬度”负荷范围为“0.01~0.2kgf(98.07×10-3~1.961N)”而确定的。

负荷≤0.2kgf(≤1.961N)的静力压入被试验样品的试验称为显微硬度试验。

以实施显微硬度试验为主,负荷在0.01~1kgf(9.907×10-3~9.807N)范围内的硬度计称为显微硬度计。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实验报告(1)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实验报告(1)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实验报告(1)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实验报告系别专业财务管理系实验课程倪璇指导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验项目专业基础知识巩固与综合应用实验时间第1-2周实验地点A1203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步骤及使用主要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心得实验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第3-4周实验地点A1203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步骤及使用主要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成果实验项目简历制作实验时间第5-6周实验地点A1203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步骤及使用主要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成果模拟面试实验时间第7-8周实验地点A1203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步骤及使用主要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心得指导老师评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实验态度实验态度端正,遵守实验室守则,实验过程认真。

10实验过程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

30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完整,成果合理,报告填写工整、语言规范。

20实验成果表达精炼、流畅、准确、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分析^p 深入准确,结论有一定新意。

40教师评语:教师签名:时间:。

高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3篇)

高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业实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高级专业综合实验旨在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案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部分:(1)机械设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实现特定功能。

(2)电子电路设计:设计并搭建一个电子电路,实现信号处理或控制功能。

(3)计算机编程:编写程序,实现特定功能,如数据采集、处理等。

(4)综合应用:将以上三个部分结合,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2. 实验方案(1)机械设计部分:首先,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机械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利用CAD软件进行设计,绘制详细图纸。

最后,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2)电子电路设计部分:首先,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电路功能和组成部分。

其次,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优化电路性能。

最后,根据设计结果,制作电路板,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计算机编程部分:首先,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程序功能和实现方式。

其次,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编写程序代码。

最后,进行程序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功能完善。

(4)综合应用部分:将以上三个部分结合,实现项目整体功能。

首先,编写程序控制机械装置和电子电路,实现项目预期功能。

其次,对项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机械设计(1)确定机械装置结构: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如简易机器人。

(2)绘制图纸:利用CAD软件绘制机械装置的详细图纸,包括零件尺寸、装配关系等。

(3)加工制作: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包括切割、焊接、组装等。

(4)测试与调试:对机械装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2. 电子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分析项目需求,确定电路功能和组成部分,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者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金融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着重探讨金融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结合实际,以“西湖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为例,探讨小微企业金融管理具体活动中存在的现象,及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本次实验的实施着重于通过观察、分析、调查和模拟实验等方式,系统研究西湖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探究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过程,重点研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西湖区小微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成本高,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完善的核心是完善基础性金融服务、加强风险管理机制、改进融资结构、完善政策环境以及营建经济、金融和社会服务平台等方面。

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西湖区政府、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参考,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的政策建议,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2.学习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3.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数控铣床:用于完成加工实验;2.数控线切割机:用于完成线切割实验;3.材料样品:使用铝合金和塑料材料。

三、实验内容:1.数控铣床实验:a.将铝合金材料夹在数控铣床上,设定加工参数;b.进行铣削操作,实现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型;c.调整加工参数,观察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a.将塑料材料放置在数控线切割机上,设定切割参数;b.进行线切割操作,实现塑料材料的切割成型;c.调整切割参数,观察对切割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过程:1.数控铣床实验:a.将铝合金材料夹在数控铣床上,设定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转速等;b.打开数控铣床电源,进行加工操作,观察铝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型情况;c.根据加工结果,调整加工参数,观察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a.将塑料材料放置在数控线切割机上,设定切割参数,包括切割速度、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等;b.打开数控线切割机电源,进行切割操作,观察塑料材料的切割成型情况;c.根据切割结果,调整切割参数,观察对切割结果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数控铣床实验结果:a.观察到不同的加工参数对铝合金的加工效果有明显影响,例如切削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削不够充分,切削速度过慢则会导致切削效果不理想;b.通过不断调整加工参数,得以实现较为满意的加工成型结果。

2.数控线切割机实验结果:a.观察到不同的切割参数对塑料材料的切割效果有明显影响,例如切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切割不完全,切割速度过慢则可能引起材料熔化;b.通过不断调整切割参数,得以实现较为满意的切割成型结果。

六、实验总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

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护理实验时间:2012年4月8日小组成员:沈敏李瑞易亭亭赖宇鑫刘琴赵春明沈静超柯文露吴雪芬盛叶青陈宇辉胡新和1、实验目的:(1)通过运用用药、吸氧、饮食调节、生命体征测量等操作治疗病人的病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通过心理护理、吸痰、呼吸功能锻炼等操作缓解病人的心理、生理不适2、实验设备及材料:吸氧设施一套、血压计一台、吸痰设施一套、药物注射用物一套、静脉输液用物一套、雾化吸入用物一套3、理论依据:(1)体位与休息:病人呼吸困难,故要采取舒适的体位,晚期宜采取身体前倾位,使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视病情安排合适的活动量,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

(2)氧疗:病人呼吸困难,所以要进行氧疗,这样可改善呼吸困难,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

(3)呼吸功能锻炼:病人呼吸困难,所以要锻炼呼吸功能,缩唇呼吸可形成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阻力,延缓气道塌陷。

(4)吸痰:病人咳嗽、咳痰、喘息,所以必要时需吸痰,这样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防止窒息。

(5)病情观察:病人病情可能变化,故要经常观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这样有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减少意外发生。

(6)饮食指导:呼吸功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应制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计划,以补充能量;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

(7)健康指导:因为病人对疾病了解较少,及时宣教相关知识,有利于病人避免引发疾病的因素,减少发病机率。

(8)用药护理:因病人呼吸功的增加需静滴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能量;病人呼吸困难,使用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减轻病情;急性加重期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所以注射头孢呋辛钠;患者咳嗽、咳痰,故要用祛痰药物来祛痰镇咳,所以口服复方甘草片;患者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出现心力衰竭,要用地高辛片来调整肌力、频率,静滴辅酶Q10来保护缺血的心肌;地塞米松可抗炎、抗过敏、抗风湿;硫酸特布他林有利于消除水肿。

冶金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冶金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冶金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运用冶金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综合实验的进行,加深对冶金领域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冶金实验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背景冶金专业是对金属物质进行提炼、精炼、改性和制备等过程的工程技术学科。

综合实验是冶金学科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验来观察、评估和验证已有理论,并探索新的工艺方案和材料应用。

实验过程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制备高硬度合金钢。

实验开始时,根据实验方案和相关标准,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铁、铬、钢砂、石墨等。

然后按照所提供的配方,按比例将原材料混合均匀。

接下来,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熔炼,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原材料熔化并合金化。

熔融后的合金钢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砂型中,并进行冷却处理。

待冷却完全后,砂型打开,取出制备好的高硬度合金钢试样。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制备的高硬度合金钢试样通体呈现均匀的金属结构。

试样硬度测试结果达到了要求的标准,符合高硬度合金钢的技术要求。

此外,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试样内部存在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碳化物颗粒,这是高硬度合金钢的特征之一。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高硬度合金钢的制备工艺和技术要点。

熔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原材料配比对合金化程度和最终试样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样内部的碳化物颗粒形成与原材料中加入的石墨有关,石墨中的碳在高温下与合金中的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碳化物,进一步提高了合金钢的硬度。

实验结果验证了冶金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了我们的实验经验。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冶金专业综合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高硬度合金钢的制备技术和实验操作,还深入了解了冶金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锻炼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实验伙伴的合作,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本次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为我们今后在冶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 XXXX. XXX. XXXX[2] XXXX. XXX. XXXX。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2011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时间:组员:目录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 (1)实验二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VE高级营养霜 (8)实验三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波 (10)实验四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水花露水 (12)实验五果胶的提取与分析 (16)实验六一种含N-P-Al阴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棉布的阻燃性 .. 20 实验七阿司匹林的合成 (23)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涤剂的配方设计及检验方法。

2、掌握泡沫测定法。

二、实验概要洗涤剂洗衣服一般最常用的是洗衣粉。

洗衣粉的生产,一是要将液体原料(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等)喷雾干燥成粉;二是固体原料(三聚磷酸钠、NaCO3)溶解成浆状再喷雾干燥成粉。

而人们在使用时,洗衣粉又要溶解成水溶液才能进行洗涤。

这样生产时耗用大量热能与工时,使用亦有不便。

而液体洗涤剂制法简单,节能,使用方便,尤其在洗衣机中使用,更受重视。

洗衣用洗涤既要有较好的去污能力,又要在寒冷冬季和酷热的夏季都能保证透明,不分层、不混浊、不沉淀,并具有一定的粘度。

因此虽然生产设备简单,但配方设计却不那么容易。

配方中一般包含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溶解度的增溶剂,适用硬水洗涤的螯合剂,同时还有缓冲剂,增粘剂、增泡剂等。

本实验就是洗涤剂配方设计选择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吸滤瓶500ml 酚酞指示剂古氏坩埚25—30ml 硝酸乙醇95% 铬酸钾5%无水乙醇AgNO3标准液0.1NPH试纸罗氏泡沫测定仪量筒1000ml分液漏斗无水CaCl21000ml容量瓶MgSO4·7H2O NaOH漂白布1张炭黑布4张电动搅拌白度计QBDJ–1型电炉(500W)搪瓷盘瓷研钵四、实验内容1、配制洗涤剂(1)按下表配制如下四种液体洗涤剂表1.洗涤剂配方组分配方编百分比号原料组分1 2 3 4作用烷基苯磺酸钠13 9 10 18 去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5 10 5.4 去污烷基醇酰胺 3 1 增粘、增泡柠檬酸三钠2.1 8.2 螯合剂焦磷酸钾25 螯合剂甲基磺酸钠 3 5.7 PH缓冲剂硅酸钠 3 5 PH缓冲剂氯化钠1.6 增粘剂尿素 3 增溶剂将上表的原料每组按比例(配制50g)称取,在小烧杯中一一溶解,然后混合均匀,配制成四组洗涤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时间:组员:目录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 (1)实验二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VE高级营养霜 (8)实验三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波 (10)实验四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水花露水 (12)实验五果胶的提取与分析 (16)实验六一种含N-P-Al阴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棉布的阻燃性 .. 20 实验七阿司匹林的合成 (23)实验一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洗衣用洗涤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涤剂的配方设计及检验方法。

2、掌握泡沫测定法。

二、实验概要洗涤剂洗衣服一般最常用的是洗衣粉。

洗衣粉的生产,一是要将液体原料(烷基苯磺酸钠、硅酸钠等)喷雾干燥成粉;二是固体原料(三聚磷酸钠、NaCO3)溶解成浆状再喷雾干燥成粉。

而人们在使用时,洗衣粉又要溶解成水溶液才能进行洗涤。

这样生产时耗用大量热能与工时,使用亦有不便。

而液体洗涤剂制法简单,节能,使用方便,尤其在洗衣机中使用,更受重视。

洗衣用洗涤既要有较好的去污能力,又要在寒冷冬季和酷热的夏季都能保证透明,不分层、不混浊、不沉淀,并具有一定的粘度。

因此虽然生产设备简单,但配方设计却不那么容易。

配方中一般包含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溶解度的增溶剂,适用硬水洗涤的螯合剂,同时还有缓冲剂,增粘剂、增泡剂等。

本实验就是洗涤剂配方设计选择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吸滤瓶500ml 酚酞指示剂古氏坩埚25—30ml 硝酸乙醇95% 铬酸钾5%无水乙醇AgNO3标准液0.1NPH试纸罗氏泡沫测定仪量筒1000ml分液漏斗无水CaCl21000ml容量瓶MgSO4·7H2O NaOH漂白布1张炭黑布4张电动搅拌白度计QBDJ–1型电炉(500W)搪瓷盘瓷研钵四、实验内容1、配制洗涤剂(1)按下表配制如下四种液体洗涤剂表1.洗涤剂配方组分配方编百分比号原料组分1 2 3 4作用烷基苯磺酸钠13 9 10 18 去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5 10 5.4 去污烷基醇酰胺 3 1 增粘、增泡柠檬酸三钠2.1 8.2 螯合剂焦磷酸钾25 螯合剂甲基磺酸钠 3 5.7 PH缓冲剂硅酸钠 3 5 PH缓冲剂氯化钠1.6 增粘剂尿素 3 增溶剂将上表的原料每组按比例(配制50g)称取,在小烧杯中一一溶解,然后混合均匀,配制成四组洗涤剂。

(2)技术指标外观:不分层、颜色均一、透明。

气味:芳香、无异味。

PH值(25℃、0.1%):8-10表面活性剂含量(%):17±1泡沫:≧100mm2、测定方法(1)外观:感观检验(2)气味:感观检验(3)PH值:配成0.1%溶液用PH试纸测其PH值。

PH=83、表面活性剂含量(1)水分及挥发物测定称取4号洗涤剂2g(准至0.001g),放于已称重的25mL烧杯中,在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按下式计算水分及挥发物含量X(%)式中:A:洗涤剂长试样失重(g)W: 洗涤剂试样重(g)由表格可得X%=1.67/2×100=83.5(2)乙醇不溶物测定于已测定水份及挥发物烧杯中,加95%的中性乙醇100ml,盖好表面皿,加热至微沸轻轻搅拌,使内容物尽量溶解。

静置后用已恒重古氏坩埚过滤,尽可能将不溶物留在烧杯中,以95%乙醇重复萃取、过滤三次,每次用温热(〜50℃)乙醇25ml(注意:尽可能使不溶物留在烧杯中)。

最后将烧杯置于105℃烘箱中烘干。

以最少量(<5ml)水,使烧杯中残留物重新溶解后,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无水乙醇95ml使乙醇不溶物重新沉淀,将烧杯小心加热至微沸后,冷却至温室过滤,再以温热95%中性乙醇洗涤3次。

将古氏坩埚及盛样烧杯在105℃烘箱中烘干1.5h。

称重,直至恒重,按下式计算乙醇不溶物X(%)式中:A:烧杯加坩埚增重(g)W:试样重(g)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2.乙醇不溶物测定数据编号1 2 3 4项目烧杯重量/g 47.44 53.37 63.57 57.45 洗涤剂加入量/g 1.99 2.01 2.00 2.00 烧杯衡重重量/g 46.7 53.07 63.23 56.86 烧杯烘干重量/g 48.09 53.51 63.82 57.81 古氏坩埚重量/g 28.92 28.92 28.92 28.92 古氏坩埚烘干重量/g 28.94 29.02 28.94 29.04 烧杯烘干前后差重/g 0.65 0.14 0.25 0.36 坩埚烘干前后差重/g 0.02 0.10 0.02 0.12 烧杯加坩埚增重/g 0.67 0.24 0.27 0.48 洗涤剂试样失重/g 1.25 1.71 1.66 1.41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62.50 85.07 83.00 70.50 乙醇不溶物含量33.67 11.94 13.50 24.00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乙醇不溶物含量的计算过程:(1)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计算:第1组:X%=1.25/1.99×100=62.50第2组:X%=1.71/2.01×100=85.07第3组:X%=1.66/2.00×100=88.00第4组:X%=1.41/2.00×100=70.50(2)乙醇不溶物含量计算:第1组:X%=0.67/1.99×100=33.67第2组:X%=0.24/2.01×100=11.94第3组:X%=0.27/2.00×100=13.50第4组:X%=0.48/2.00×100=24.00(3) 乙醇溶解物中氯化物测定将(2)中所得乙醇溶解物(滤液和洗液)移入1000ml三角烧瓶中,加1/2体积蒸馏水稀释,再加1—2滴酚酞指示剂,如呈红色则以1:1硝酸使之中和,如不呈红色,则以0.5N的NaOH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加铬酸钾指示剂2—3ml,用0.1N AgNO3标准液滴定至生成的红色缓慢褪去,最后液体呈橙色时为止,按下式计算乙醇溶解物中氯化物含量X(以氯化钠%计)。

式中:V:耗用的AgNO3溶液体积(ml)N:AgNO3当量浓度0.0585NaCl毫克当量W:试样重(g)表面活性剂(总乙醇溶鲜物,%)含量按下式计算:表面活性剂=100-水分及挥发物-乙醇不溶物-氯化物乙醇溶解物中氯化物含量计算:所需AgNO3体积:V=3.2mlX%=(3.2×0.1019×0.0585)/2.00×100=0.9538表面活性剂含量计算:第4组:100-70.50-24.00-0.9538=4.554、泡沫力测定(1)150ppm硬水配制称取MgSO4•7H2O:0.14g,CaCl2:0.0999g溶解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2)试液的配制称取洗涤剂样品2.5g于1000ml容量瓶中,加150ppm硬水至刻度摇匀。

(3)泡沫力测定用蒸馏水冲洗净刻度管(1000mm刻度管)内壁,再用试液冲洗内壁(冲洗必须完全)注入试液50ml,静止5分钟。

将分液漏斗(长形分液漏斗)注满200ml 试液并安放在管架上,并使分液漏斗的出口安在900mm刻度线上,使试液流到刻度管中心,当分液漏斗的溶液流完时即记录泡沫高度,如此重复二次,取试验平均值为最后结果,误差不超过5mm。

表3.各组泡沫高度组别 1 2 3 4 泡沫高度/mm 24 45 35 455、去污力测定(1)白度测定污布每块可裁成直径6cm的布片,将每片在5个固定部位上测定白度值,正反两面共测10个数取其平均值,然后进行洗涤试验。

(2)250ppm硬水配制称取CaCl2:16.7g,MgSO4•7H2O:24.7g配成100000ml即为2500ppm硬水,冲至10000ml,即为250ppm硬水。

(3)洗涤试验试验时将1号配好的试液取10ml于烧杯中加水至40ml刻度处,放入处理好的污布用玻璃棒搅拌洗涤6min后用清水将泡沫冲净晾好;分别用2、3、4号试液重复上述步骤,注意每次搅拌时使用相同力度,相同时间,以保证相同的洗涤条件。

待白布晾干后,将每片在中间及四个角位置上测定白度值,正反两面共测10 个数取其平均值;同时测定未被处理的干净白布的白度值。

(4)去污值计算去污值计算:第1组:R=(48.16-34.95)/(76.93-34.95)×100=31.47第2组:R=(52.344-40.167)/(76.93-40.167)×100=33.12第3组:R=(56.164-39.344)/(76.93-39.344)×100=44.75第4组:R=(53.023-35.588)/(76.93-35.588)×100=42.17表4.白度值和去污值(6)实验结果由上述值比较得出,用于黑布3洗涤剂3的较其他洗涤剂效果最好,并且用于黑布1的洗涤剂1效果相对其他黑布洗涤效果来说最差。

用于黑布4的洗涤剂4效果居于第二,用于黑布2洗涤剂2效果居于第三。

实验二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VE高级营养霜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制备O/W型乳化霜膏的实验方法与操作。

2、了解皂基乳化的原理及配方。

二、实验原理乳化反应:C17H35COOH+KOH C17H35COOK+H2O三、实验仪器300ml烧杯3支电动搅拌或搅拌棒加热套1支温度计1500C 2支500克台秤1架 10ml、100ml量筒各1只PH试纸四、实验方法1、配方A油相硬脂酸(三压) 10%硬脂酸单甘油酯 3%液体石蜡 6%十六醇 1%十八醇 1%甘油 8%羊毛脂 1%平平加 1%凡士林 1%尼泊金丙脂 0.1% B水相 KOH(固体) 0.2%VE 1.0%VC 1.0%尼泊金甲酯 0.2%蒸馏水C后期加香精2、制法按配方准确称量上述各类药品,先将A组分置于300ml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加热至800C使之溶解成均匀透明的液相。

再将B组分置于另一个烧杯中,加热80—850C,维持20分钟灭菌,制成水相。

当两相温度在800C左右,在搅拌下,将水相匀速加入油相中,此时搅拌速度应加快(150转/分)搅20分钟缓慢降温,并逐渐减慢搅拌速度。

在60—550C时,可加香精,继续搅拌,待出现均匀细腻的膏体时,在450C左右停止搅拌即得,如膏体较粗,可以倒入研钵中研磨。

图1.护手霜成品实验三日用化学品复配实验——香波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香波的配方、制作过程。

2、初步掌握香波的增稠方法。

二、实验仪器500ml烧杯1支粘度仪1台300ml烧杯3支电动搅拌或搅拌棒加热套1支温度计1500C 2支500克台秤1架 10ml、100ml量筒各1只PH试纸三、实验方法(一)配方1.AES(浓度约为25%) 40%2.尼纳尔 3%3.咪唑啉 3%4.十八碳氧化铵 2%5.K2%126.蒸馏水7.尼泊金甲酯 0.2%8.柠檬酸(调节PH用)9.碱性桃红10.香精(100ml约为10—15滴)11.NaCl 1—5%(二)制法将配方中1—5称量后加入500ml的A烧杯中加热至60—70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