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报告
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一、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简介
半导体集成电路(IC)是指由多个半导体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
上的电路,通常是封装在电路板上。
集成电路,也称为芯片,它们比其他
形式的电路更耐用,也更易于使用。
由于其体积小,可以放置在电子设备
的最小空间中,并且可以实现最为复杂的电路功能,因此在电子设备行业
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现状分析
1.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趋势
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是受到用户日益增
长的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和虚拟现实头戴显示(VR)设备等新产品的驱动。
由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采用集成电路的产品正在不断
更新,半导体集成电路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2.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挑战
尽管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但半导体集成电路行
业也面临着挑战。
由于半导体元件和元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半导体集成电
路的设计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半导体集成电路
制造商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3.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趋势展望。
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

区熔单晶
5寸区熔研磨片 4寸区熔研磨片 3寸区熔研磨片 6寸直拉抛光片 8寸直拉抛光片 12寸直拉抛光片
RMB2000-2500元/kg
RMB210-250元/片 RMB85-100元/片 RMB35-45元/片 RMB90-115元/片 RMB130-160元/片 RMB440-580元/片
目 录
我们的现状及策略
半导体客户如何选择供应商
在客户有意愿发展新供应商的前提下,基本所有的半导体客户都 会按如下方式对供应商的考察和评价:
•
查看资格文件和技术文件 --- 重点检查质量、安全体系,及与技 实地考察 --- 验证生产设备的先进性,车间环境状况、设备使用率,
术有关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质量保证措施、检测检验记录等
•
检验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管理等能够决定产 品品质的因素。
• 供货体验 --- 半导体客户会要求送一定数量样品进行检测及产线测
试,合格后,会通过少量采购进行一定时期的供货体验,考查供货质 量、包装、交货期、售后服务等,这个时期一般会持续至少半年左右。
我们的现状及策略
我们的竞争对手
• 中国主要制造厂商:有研、立立、环欧、万向硅峰、珠海南科等
• 目前世界主流硅片:8寸、12寸(直拉法)
5寸、6寸、8寸(区熔法) • 目前中国生产能力:4寸、5寸、6寸、8寸(直拉法) 3寸、4寸、5寸、6寸(区熔法)
世界及我国半导体单晶现状
全球硅片产能
12寸 8寸 6&5寸及其它
2011年
2500万片
SRAM、ASIC电路和各种晶体管
区熔法硅单晶
生产高反压、大功率的电子元件 芯片,例如电子整流器、晶闸管、 GTO、IGBT、PIC
半导体行业分析范文

半导体行业分析范文
一、半导体行业概况
半导体行业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高度重要的行业,它对新型信息技术革
新具有重要作用。
半导体行业是指制造半导体器件和相关装置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半导体材料的开发制造、各类半导体器件的开发制造、半导体集成
电路的开发制造、半导体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半导体行业应用的服务。
半导体行业的开发是新时代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不仅影响
着其他行业和企业,而且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发半导体,
将带来更多高端的经济活动,更广泛的消费行为,更稳定的投资环境,更
普遍的参与者,也会快速地深化和完善社会发展模式。
二、半导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1、将有望推动更多信息技术创新。
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不断逐渐,以及国家对信息化和现代制造业的
逐步推动,存储技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应用技术等半导体应用技术
都有望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推动更多的技术创新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现
实趋势。
2、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提升半导体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需要
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重新定义供应链的概念,进行增值服务的融合,优化商
品物流,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销售额、产业收入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趋势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销售额、产业收入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趋势分析我国集成电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芯片设计水平提升了2代,制造工艺提升1.5代,像32、28纳米的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的量产。
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应用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继续保持增速全球领先的势头。
受此带动,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始终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增长也最为迅速。
2013-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逐年增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1717亿块,同比增长9.7%。
2013-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逐年提高。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6532亿元,较2017年增长24.8%。
2019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3048亿元,同比增长11.8%。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精益求精、晶圆尺寸不断扩大,集成电路行业企业为维持其竞争优势,投资规模日趋增长,投资压力日渐增大。
在此背景下,有实力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的垂直一体化芯片制造商越来越少,集成电路行业在经历了多次结构调整之后,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独立成行的垂直分工模式。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上游,负责芯片的开发设计,分析定义目标终端设备的性能需求和产品需求,是引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对芯片的性能、功能和成本等核心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0%,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为3063.5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总值40.5%;晶圆制造业销售收入为2149.1亿元,同比增长18.20%,占总值的28.40%;封测业销售收入为2349.7亿元,同比增长7.10%,占总值的31.1%。
中国封装基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2018 年封装基板市场规模近76亿美元

中国封装基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18 年封装基板市场规模近76亿美元集成电路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
封装基板属于封装材料,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封测环节的关键载体,不仅为芯片提供支撑、散热和保护作用,同时为芯片与 PCB 之间提供电子连接,甚至可埋入无源、有源器件以实现一定系统功能。
封装材料中封装基板占比 46%左右,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关键配套材料。
集成电路产业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封装材料中 IC 载板占比 46%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IC 载板具有高密度、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的特点。
IC 载板是在 HDI 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适应电子封装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具有高密度、高精度、高性能、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等特点。
例如移动产品处理器的芯片封装基板,其线宽/线距为20μm/20μm,未来 3 年内还将降至15μm/15μm,10μm/10μm。
封装基板示意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按照封装工艺的不同,封装基板可分为引线键合封装基板和倒装封装基板。
其中,引线键合(WB)使用细金属线,利用热、压力、超声波能量为使金属引线与芯片焊盘、基板焊盘紧密焊合,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气互连和芯片间的信息互通,大量应用于射频模块、存储芯片、微机电系统器件封装;倒装(FC)封装与引线键合不同,其采用焊球连接芯片与基板,即在芯片的焊盘上形成焊球,然后将芯片翻转贴到对应的基板上,利用加热熔融的焊球实现芯片与基板焊盘结合,该封装工艺已广泛应用于 CPU、GPU 及 Chipset 等产品封装。
此外,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封装基板又可分为存储芯片封装基板、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射频模块封装基板、处理器芯片封装基板和高速通信封装基板等,主要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服务/存储等。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资金”双重驱动下,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集成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器件、电子功能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等多种材料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圆上制成的电子器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我国的集成电路行业始于19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国家之一二、行业发展现状1.生产规模扩大: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年产值已从2000年的76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800亿元,平均增长率超过18%。
2.技术水平提升:我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从最初的仿制研发逐渐转向自主研发,国产芯片逐渐替代进口芯片。
3.产业链完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渐完善,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存在的问题1.技术瓶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较大差距,如先进制程技术、封装测试等。
2.产业协同不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仍然相对独立,协同发展不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3.人才匮乏: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相对滞后,高端人才缺乏,制约了技术创新和发展。
四、发展机遇1.技术创新推动:政府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促进行业发展。
2.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技术和应用需求不断增加,为集成电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国际贸易合作:我国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合作,通过合资、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行业竞争力。
五、发展策略和建议1.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和突破,提升我国集成电路的核心竞争力。
2.促进产业协同: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4.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素质和数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一、半导体行业分类半导体指的是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规模最大。
集成电路一般被称为芯片,又可分为模拟电路、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
二、半导体行业现状分析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688亿美元,而2019年受存储芯片下滑影响,全球半导体全年销售收入为4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09%。
2019年,受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下滑影响,我国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为1441亿美元,同比下降8.74%。
分品种来看,2019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销售额328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1亿美元;2019年封装材料销售额为192亿美元,同比下降2.54%。
半导体行业下游方面,半导体产业应用广泛,包括家电行业、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链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半导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下游需求领域最大的是网络通信领域,占比33.0%,其次为PC(平板),占比达28.5%,再是消费电子领域,占比13.3%。
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美国占比47%,排名第一,其次是韩国,市场份额为19%,此外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均在10%及以下。
三、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竞争格局方面,2019年全球半导体供应商中,英特尔收入约为658亿美元,排名第一,占比15.68%;其次是三星,收入522亿美元,占比12.49%;SK海力士和美光半导体的收入分别为224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
四、半导体产业相关政策在政策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018年半导体封测行业格局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18年半导体封测行业格局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正文目录1、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国产替代享万亿空间 (5)1.1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供不应求量增7%价涨11% (5)1.1.1 SOX突破1200,北美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历史新高 (5)1.1.2【销量】终端应用场景需求稳定增长,IoT、汽车电子将为主要拉动力 (7)1.1.3【价格】供给紧缺价涨11%,资本支出增加新产能逐步释放 (10)1.2 IC进口替代需求强烈,政策助力享万亿空间 (12)1.2.1 半导体市场亚太持续主导,中国已为核心 (12)1.2.2 IC为半导体产品核心,贸易逆差严重失衡 (14)1.2.3 政策大基金全力扶持,国产替代化享万亿空间 (17)2、雁行模式封测环节先行,对标韩台成长千亿破局 (18)2.1 IC封测为必要环节,三要素驱动产业转移 (18)2.2 对标韩台半导体发展轨迹,国内雁尾追赶封测千亿破局 (21)3、格局清晰:台美中三足鼎立,合纵连横国际话语权最强 (26)3.1【全球格局】全球前三企业市占46%,国内跻身第一梯队 (26)3.1.1 生产模式分工不断细化,IDM订单持续释放 (26)3.1.2 封测产业并购加剧,国内跻身第一梯队 (29)3.1.3 国内三强全球排名前十,增长势能最强 (30)3.2【国内格局】内资封测向中高阶转移,国内三强技术与海外同步 (31)4、先进封装重构产业链价值,三要素加速渗透 (32)4.1 先进封装双线并进,技术高度集成化 (32)4.1.1【路径一】尺寸减小方向,FC、Bumping、WLCSP、Fanout (32)4.1.1.2 晶圆级封装(WLCSP): (34)4.1.1.3 Fanout: (35)4.1.2 【路径二】异质集成方向,SiP、3D封装、TSV (35)4.1.2.1 SiP (35)4.1.2.2 3D封装 (36)4.1.2.3 TSV(硅通孔)技术 (37)4.2 终端应用场景驱动技术演进,异质融合为先进封测方向 (37)4.3 三要素加速先进封装渗透,产业链价值即将重构 (39)4.3.1 国内三强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39)4.3.2 上游前景巨大,下游需求持续推进 (40)4.3.3 先进封装技术营收增速增长高半导体整体行业平均增长 (40)5、相关建议及主要公司分析 (41)5.1 系统梳理新三板,初步筛选33家企业 (41)5.2 红光股份 (42)5.3 利扬芯片 (47)5.4 芯哲科技 (50)6、风险提示 (53)图表目录图表1费城半导体指数(SOX) (6)图表2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 (6)图表3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及同比增长率 (7)图表4 全球半导体销售量及同比增长率 (8)图表5 全球智能手机与PC出货量 (9)图表6 IC终端类型市场规模及市场增长率 (9)图表7 全球半导体销售均价(美元) (11)图表8 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及同比增长率 (11)图表9 全球各地区半导体销售额(十亿美元) (13)图表10 中国销售额占亚太地区比重 (13)图表11 2016年全球各产品半导体销售占比 (15)图表12中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 (16)图表13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自给率 (16)图表14 IC产业政策法规 (17)图表15 地方政府设立集成电路基金规模 (18)图表16 集成电路(IC)产业链 (19)图表17 封测功能 (19)图表18 国内四强企业员工人数及占比 (20)图表19 终端应用产品类型对应封装技术 (21)图表20韩国发展历程 (22)图表21 台湾发展历程 (22)图表22 半导体产业发展脉络 (23)图表23中国IC产业链各环节销售额占比 (25)图表24 2016年中国IC产业链各环节占比 (25)图表25 IC产业两大生产模式 (27)图表26 全球封测细分市场占比 (28)图表27 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28)图表28 全球IC封测企业并购情况 (29)图表29 各地区封测代工产能占比 (30)图表30 2016年全球前十大IC封测代工厂商排名 (31)图表31 国内三强企业拥有拥有先进封装技术及对比 (32)图表32 引线键和工艺与FC工艺对比 (33)图表33 凸点(Bump)结构示意图 (33)图表34 传统封装技术与WLCSP(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对比 (34)图表35 薄膜再分布技术工艺步骤及技术流程: (34)图表36 Fan-in与Fan-out对比 (35)图表37 SiP封装示意图 (36)图表38 SiP封装样式 (36)图表39 3D封装样式及演进图 (37)图表40 TSV技术示意图 (37)图表41 封装技术历史演进图 (38)图表42 封装材料、引脚形状、装备方式以及键合方式演进变化 (39)图表43 初步筛选新三板封测相关企业: (41)图表44 红光股份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43)图表45 毛利率、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率 (43)图表46 红光股份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44)图表47 红光股份股权结构图 (44)图表48 四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占比 (46)图表49 红光股份研发费用(万元) (46)图表50 利扬芯片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48)图表51 2016利扬芯片营收(按产品)占比 (48)图表52 利扬芯片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49)图表53 研发费用占比 (49)图表54 芯哲科技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51)图表55 2015芯哲科技营收(按产品)占比 (51)图表56 芯哲科技净利润 (52)图表57 芯哲科技股权结构图 (52)图表58 国内外著名企业客户统计 (53)1、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国产替代享万亿空间1.1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供不应求量增7%价涨11%1.1.1 SOX突破1200,北美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历史新高自2016年以来,两大半导体先行指标持续显示半导体行业边际向好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 (6)
1、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概况 (8)
2、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9)
三、行业市场规模 (10)
1、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平稳发展 (10)
2、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稳健增长 (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3)
(2)下游市场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13)
2、不利因素 (14)
(1)核心技术薄弱 (14)
(2)高端人才稀缺 (14)
(3)贸易保护主义 (14)
五、行业壁垒 (15)
1、资金壁垒 (15)
2、管理壁垒 (15)
3、技术壁垒 (15)
六、行业风险特征 (16)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6)
2、技术研发与创新风险 (16)
3、市场竞争风险 (17)
4、政策风险 (17)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实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全国和地方性行业协会自律规范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行业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其主要职责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
行业协会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该协会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协会下设集成电路分会、半导体分立器件分会、半导体封装分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以及半导体支撑业分会。
协会在工信部的指导和管理下,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提供行业引导、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工信部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构成了集成电路行业的管理体系,各集成电路企业在主管部门的产业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自律规范的约束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