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与起搏心电图阅图
合集下载
心脏起搏器-图文 ppt课件

脉冲发生器在干扰信号存在的时间内一直处于抑 制状态,致使起搏器停止发放起搏脉冲,从而使 患者失去人工心脏起搏。
解决方法?
ppt课件
16
解决方法
保持在强干扰存在的条件下,把强干扰信号衰减, 使之不能触发按需功能控制器,失去对脉冲发生 器的抑制作用,脉冲发生器按自己固有频率发放 起搏脉冲,起博器转换为固定式工作,其起搏频 率稍快于按需型(这是扣除按需型的反拗期的结 果)。
ppt课件
29
如何预测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
心脏起搏器是靠一定强度的电压来进行正常工作 的,一旦电池耗尽,起搏器也就停止工作,病人 随时都可出现险情,因而如何预测起搏器电池即 将耗尽,以便及时更换起搏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论是医生或病人都应掌握这一手段。可从以下 表现进行预测:
① 起搏频率降低至大于或等于原起搏频率的10%时。
ppt课件
14
5.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引起的Ⅲ度房室传 导阻滞者。
6.超速起搏用以诊断及治疗其他方法所不 能解决的室上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7.保护性应用于更换永久起搏导管前,冠脉 造影,电击复律,外科手术等。
ppt课件
15
强干扰信号对起搏器的影响
当患者处于较强的50Hz市电或高频强电磁场干扰 的环境中时,如果这些干扰信号很强,频率远高 于起搏频率,这些干扰信号和感知的R波一样,能 使按需功能控制器的单稳态电路提前触发;
ppt课件
22
(3)皮肤护理
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 压迫5min。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 线,临时起搏器应每天换药1次。观察起搏 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观察伤口有无渗 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 暗发紫、波动感等
ppt课件
解决方法?
ppt课件
16
解决方法
保持在强干扰存在的条件下,把强干扰信号衰减, 使之不能触发按需功能控制器,失去对脉冲发生 器的抑制作用,脉冲发生器按自己固有频率发放 起搏脉冲,起博器转换为固定式工作,其起搏频 率稍快于按需型(这是扣除按需型的反拗期的结 果)。
ppt课件
29
如何预测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
心脏起搏器是靠一定强度的电压来进行正常工作 的,一旦电池耗尽,起搏器也就停止工作,病人 随时都可出现险情,因而如何预测起搏器电池即 将耗尽,以便及时更换起搏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论是医生或病人都应掌握这一手段。可从以下 表现进行预测:
① 起搏频率降低至大于或等于原起搏频率的10%时。
ppt课件
14
5.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引起的Ⅲ度房室传 导阻滞者。
6.超速起搏用以诊断及治疗其他方法所不 能解决的室上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7.保护性应用于更换永久起搏导管前,冠脉 造影,电击复律,外科手术等。
ppt课件
15
强干扰信号对起搏器的影响
当患者处于较强的50Hz市电或高频强电磁场干扰 的环境中时,如果这些干扰信号很强,频率远高 于起搏频率,这些干扰信号和感知的R波一样,能 使按需功能控制器的单稳态电路提前触发;
ppt课件
22
(3)皮肤护理
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 压迫5min。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 线,临时起搏器应每天换药1次。观察起搏 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观察伤口有无渗 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 暗发紫、波动感等
ppt课件
《起搏心电图基础》PPT课件

编辑版ppt
19
相关概念
编辑版ppt
20
相关概念
脉冲发生器的功能:起搏+感知 起搏功能:指起搏器发放刺激脉冲后能有效夺获心肌,引起心肌的有效除极 感知功能:是心脏有自主活动时,起搏器能够察觉并抑制、发放脉冲刺激,具有
感知功能的起搏器称为按需型起搏器。
编辑版ppt
21
起搏功能
起搏器的起搏功能与起搏脉冲的电压 、脉宽及心肌阻抗有关 (1 )起搏功能正常:起搏脉冲的钉样信号后有
O
O
O
O
O
V
V
I
P (简单程控) P(起搏)
A
A
T
M(多项参数程控) S(电击)
D
D
D
生产厂家专用
R (频率应答) D
S=单腔 S=单腔
(A或V) (A或V)
编辑版ppt
33
1974年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建议3位编码 1981年升至5位 1987年修改在第1位和第2位增加“S”
编辑版ppt
34
频率反应(R)
编辑版ppt
16
相关概念
编辑版ppt
17
滞后
在感知自身搏动的情况下,起搏器的逸 搏间期与起搏间期的差别
编辑版ppt
18
相关概念
正性滞后:当起搏器的逸搏间期长于起搏间期时, 称为频率滞后(负性频率滞后)。目的是自身心律 优先。
负性滞后:指起搏器的逸搏间期短于起搏间期,其目的是 抑制自身异位心律。(正性频率滞后)
指脉冲发生器 有二个输出端口 和二个感知器, 连接心房和心室 二只电极导线, 分别起搏心房 和心室
编辑版ppt
7
三腔起搏器
双心房+右室起搏 右心房+双室起搏
心脏起搏器-图文

可编辑ppt
25
(6)病情观察
行床旁EKG和胸片检查并进行连续的心电监 测,密切观察起搏与感知的功能是否正常, 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 询问观察患者有无打嗝或腹肌抽动现象, 并严格观察及记录生命体征及电解质水平。
可编辑ppt
26
(7)拔管护理
安置临时起搏器患者一般安置时间不超过14天, 在患者恢复正常心律后,医生将临时起搏频率逐 渐减慢观察自主心律24小时,未再发生传导阻滞, 血压稳定,关闭临时起搏,继续观察1~2天。撤 去临时起搏器,拔除起搏导管,伤口用安尔碘消 毒后油纱布覆盖再贴上敷贴48小时后掀去,期间 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或皮下血 肿形成,及时报告医生。
可编辑ppt
8
绝大多数起搏器具有四个功能
刺激心脏使它除极 感知心脏自身电活动 对增加的新陈代谢需求作出反应,
提供频率适应性起搏 提供由起搏器存储起来的心电诊断信
息
可编辑ppt
9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长期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三束支阻滞伴心脑综合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临时性起搏
指心脏病变可望恢复,紧急情况下保护性 应用和诊断应用的短时间使用心脏起搏
பைடு நூலகம்
可编辑ppt
24
(5)监测临时起搏器功能的护理
严密观察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连接是否紧密, 并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低电压报警, 及时更换。持续监测心电变化,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及起搏器感知与起搏情况,若发现无起搏信 号或起搏器带动不良,应及时查看患者体位,使 患者迅速保持左侧卧位。若仍无改善,则应检查 起搏器电池、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起搏参数设 置是否妥当,同时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采取措施。
起搏器基本概念及起搏心电图阅图知识讲解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S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 AS/VP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 AP/VS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 AP/VP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1、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AV
V-A
AV
V-A
心房感知 心室感知
心房感知 心室感知
频率(窦驱动) = 70 bpm / 857 ms 以 150 ms 自发传导
低限频率间期
空白期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VOO / 60
VVI 模式
• 起搏器受自身活动抑制
{ 低限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VVI / 60
VVIR模式
• 以传感器指定的频率起搏
低限频率间期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起搏
VVIR / 60/ 120 以高限传感器频率起搏的频率适应性起搏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起搏
VVI / 60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 起搏器按传感器指定起搏的最短间期(最高频率) (AAIR / VVIR 模式)
低限频率间期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起搏 VVIR / 60 / 120
单腔起搏模式
VOO 模式
• 不管心脏自身活动如何,非同步发放脉冲
起搏器基本概念 与起搏心电图阅图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祁述善
患者、起搏系统与起搏心电图之间的关系
时间间期
患者的心律变化 + 特殊功能
Pacing ECG变化
参数设置 “固有”的起搏程序
医生最大的难题可能在于…
心脏起搏器ppt课件完整版

植入方式
通常通过静脉或动脉插入 导线至心脏,连接外部起 搏器。
使用期限
一般使用数天至数周,待 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适用场景
适用于长期心脏起搏需求, 如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等。
植入方式
通过手术将脉冲发生器和 导线植入体内,导线通过 静脉进入心脏。
使用期限
脉冲发生器通常可使用数 年,导线则可能需要定期 更换。
针对心脏起搏器的医保报销政策、市场价格监管等政策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脏起搏器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心脏起搏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 心脏起搏器类型及特点 • 植入过程与手术技巧 • 心脏起搏器功能与应用 • 心脏起搏器维护与保养 • 心脏起搏器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心脏起搏器基本概念与原 理
心脏起搏器定义及作用
心脏起搏器定义
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 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 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电池更换程序
遵循制造商提供的电池更换指南,确保操作正确无误,避免损坏 起搏器或引过起搏器内置的故障检测功能或患者反馈,及时发现起 搏器故障。
故障分类 根据故障性质和影响程度,将故障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 三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故障处理 轻微故障可通过远程程控解决;中等故障需安排患者到医 院进行检查和处理;严重故障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通知 医生并安排患者紧急就诊。
穿刺与电极植入
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将电极导线送入静脉,在X线透 视下将电极导线送至右心室或右 心房。
起搏器的基本功能简介ppt课件

R-Wave Trends 2、ACM
Sensia
Relia
Versa 型号:
VEDR01 主要功能: 1、PMOP 2、RDR 3、Sinus Preference™ 4、Cardiac
Compass®
Adapta
型号: ADDR01 ADDRL1 ADDRS1 ADD01 ADSR01
主要功能: MVP
;....
18
心脏再同步疗法联合心动过速疗法
• 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 • CRT适应证和ICD适应证有很大程度的重叠
猝死
猝死
心衰
;....
19
目录
;....
20
起搏器功能
• 两大基础功能: • 起搏 • 感知
▪ 自动化功能 ▪ 自动阈值管理 ▪ 自动感知保障 ▪ 自动阻抗监测
▪ 生理性功能 ▪ 模拟正常的心脏节律 ▪ 促进自身传导
;....
30
急性期 (12周)
起搏器程控随访间隔
中期
邻近更换期 (一年)
植入
更换
随访频率:
1次/出院前 1次/1-3个月
1次/6-12个月
1次/1-2个月
;....
31
起搏器程控随访方式和内容
• 随访方式有诊室随访和远程监测。 • 诊室随访是目前主要的随访方式,即由专科医师和起搏器的技术人员在门诊进行检测随访的方式。 • 远程监测是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通过网络通信使用特定的远程监测装置对起搏器进行询问评估。 • 起搏器术后中期,可采取诊室随访或远程监测。 • 所有起搏器患者,至少每年1次诊室随访。 • 随访内容主要两方面:患者询问和起搏器程控。
;....
9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及担保年限
Sensia
Relia
Versa 型号:
VEDR01 主要功能: 1、PMOP 2、RDR 3、Sinus Preference™ 4、Cardiac
Compass®
Adapta
型号: ADDR01 ADDRL1 ADDRS1 ADD01 ADSR01
主要功能: MVP
;....
18
心脏再同步疗法联合心动过速疗法
• 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 • CRT适应证和ICD适应证有很大程度的重叠
猝死
猝死
心衰
;....
19
目录
;....
20
起搏器功能
• 两大基础功能: • 起搏 • 感知
▪ 自动化功能 ▪ 自动阈值管理 ▪ 自动感知保障 ▪ 自动阻抗监测
▪ 生理性功能 ▪ 模拟正常的心脏节律 ▪ 促进自身传导
;....
30
急性期 (12周)
起搏器程控随访间隔
中期
邻近更换期 (一年)
植入
更换
随访频率:
1次/出院前 1次/1-3个月
1次/6-12个月
1次/1-2个月
;....
31
起搏器程控随访方式和内容
• 随访方式有诊室随访和远程监测。 • 诊室随访是目前主要的随访方式,即由专科医师和起搏器的技术人员在门诊进行检测随访的方式。 • 远程监测是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通过网络通信使用特定的远程监测装置对起搏器进行询问评估。 • 起搏器术后中期,可采取诊室随访或远程监测。 • 所有起搏器患者,至少每年1次诊室随访。 • 随访内容主要两方面:患者询问和起搏器程控。
;....
9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及担保年限
常见起搏器心电图解读

A B
C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0
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
• 最常用的心室起搏方式 • 起搏和感知部位为心室。 A
B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1
VVI
前2个心搏为窦性,第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发生一次心室起搏。2019/3/7起搏器心电图12
几个起搏器时间间期概念
• 起搏间期(自动起搏间期):
A B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6
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 (VDD) • 相当于 VAT+VVI • 心房只 有感知功能,而心室兼有刺激和感知
VDD感知室性早搏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7
双腔非同步起搏器(DOO)
• 当房率和/或室率<设定频率 • 产生竞争心律 • 相当于AOO+VOO
• 已极少应用
A
房室顺序起搏
B
房室竞争心律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8
房室顺序心室抑制型起搏器(DVl)
• 相当于VVI+AOO • 心室有输出及感知电路,心房仅有输出电路
A B
心房起搏心室抑制心律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19
• • 较完善的同步起搏方法 • 适用于病窦伴AVB者,尤其伴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者 • 不适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伴AVB、持续或永久性房扑或房颤及心房不能应激者。
A B
C
2019/3/7 起搏器心电图 9
•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能立即发放脉冲重叠于QRS之中,形成伪性融合波 • 自身心率快时, 浪费能源,故已不用, • 近几年开始用于起搏双室来治疗CLBBB伴左心衰竭的患者,也可用于肌电干扰较大 无法使用VVI起搏方式的患者。
起搏器-般特殊功能PPT课件

优化起搏模式
针对房颤患者,起搏器可以设置为心房优先起搏模式,以降低房颤的复发风险。 同时,起搏器还可以调整为双腔起搏模式,以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电信号传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优化心脏功能
起搏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起到优化心脏功能的作用。通过监测心脏电信号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起搏器可 以调整心室的收缩顺序和频率,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这有助于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优势
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的生 理反应,减少不必要的起 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心动过速起搏
定义
抗心动过速起搏是一种防 止心动过速发生的起搏功 能。
工作原理
当检测到患者的心率异常 升高时,起搏器会自动调 整其输出频率以稳定心率。
优势
预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 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 生,降低相关风险。
房室同步起搏
起搏器通常具有感知功能,能够 感知心脏的自然电信号,并根据 这些信号调整电刺激的强度和频
率。
起搏器的电池寿命通常为5-10年, 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和检查起搏器
的功能。
02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频率适应性起搏
01
02
03
定义
频率适应性起搏是根据患 者的活动量或生理需求自 动调整起搏频率的功能。
工作原理
通过内置的感应器检测患 者的活动量或生理信号, 然后调整起搏器的输出频 率以匹配患者的需求。
起搏器的历史与发展
起搏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 纪50年代,当时第一代起搏器 被用于治疗心动过缓。
随着科技的发展,起搏器的功 能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 升。
现代起搏器具有更多的特殊功 能,如自动调整心率、预防猝 死等。
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针对房颤患者,起搏器可以设置为心房优先起搏模式,以降低房颤的复发风险。 同时,起搏器还可以调整为双腔起搏模式,以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电信号传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优化心脏功能
起搏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起到优化心脏功能的作用。通过监测心脏电信号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起搏器可 以调整心室的收缩顺序和频率,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这有助于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优势
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的生 理反应,减少不必要的起 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心动过速起搏
定义
抗心动过速起搏是一种防 止心动过速发生的起搏功 能。
工作原理
当检测到患者的心率异常 升高时,起搏器会自动调 整其输出频率以稳定心率。
优势
预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 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 生,降低相关风险。
房室同步起搏
起搏器通常具有感知功能,能够 感知心脏的自然电信号,并根据 这些信号调整电刺激的强度和频
率。
起搏器的电池寿命通常为5-10年, 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和检查起搏器
的功能。
02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频率适应性起搏
01
02
03
定义
频率适应性起搏是根据患 者的活动量或生理需求自 动调整起搏频率的功能。
工作原理
通过内置的感应器检测患 者的活动量或生理信号, 然后调整起搏器的输出频 率以匹配患者的需求。
起搏器的历史与发展
起搏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 纪50年代,当时第一代起搏器 被用于治疗心动过缓。
随着科技的发展,起搏器的功 能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 升。
现代起搏器具有更多的特殊功 能,如自动调整心率、预防猝 死等。
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频率 = 60 bpm / 1000 ms A-A = 1000 ms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
•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
双腔时间间期参数
• 低限频率 • 房室间期和心房逸搏间期 • 高限频率间期 • 不应期 • 空白期
低限频率
• 在没有自身心房事件时起搏器起搏心房的最低频率
•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AV
V-A
AV
V-A
心房感知 心室感知
心房感知 心室感知
频率(窦驱动) = 70 bpm / 857 ms 以 150 ms 自发传导
A-A = 857 ms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2、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VP)
VVI / 60
空白期
• 不应期的最开始部分 • 起搏器“看不见”任何活动 • 用来防止过感知起搏刺激
低限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起搏
VVI / 60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 起搏器按传感器指定起搏的最短间期(最高频率) (AAIR / VVIR 模式)
低限频率间期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2)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DDD / 60 / 120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4)
DDD / 60 / 120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3)
心房起搏 心室感 知
DDD / 60 / 120
不同部位心室起搏心电图
• 右室起搏:
• 右室心尖 —— 电轴左偏 + LBBB • 右室流出道 —— 电轴不偏或右偏+ LBBB
左心室起搏心电图
RBBB 图形
左室(侧静脉)起搏心电图,表现为I、aVL导联多见到负向 的S波,III导联上多为正向的R波,胸前导联呈RBBB型
双心室起搏心电图
左 右 室 室 侧 心 静 尖 脉 与
I导联的主波向下的S波,II、III和aVF导联呈向下的S波,II 和III导联的S波是基本相等的, V1导联表现为典型的RBBB形 态
低限频率间期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起搏
VVIR / 60/ 120 以高限传感器频率起搏的频率适应性起搏
AAIR模式
• 基于心房的起搏能够产生正常的房室激动顺序
低限频率间期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心房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房起搏 AAIR / 60 / 120
双腔起搏的优势
•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 VP)
AV V-A
AV V-A
心房感知 心室起搏
心房感知 心室起搏
频率(窦驱动) = 70 bpm / 857 ms A-A = 857 ms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VP)
•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AS/VP)
3、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
•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
C: 通讯遥测
D: 双 (P+S)
O:无
S: 单
(A 或 V)
O: 无
O: 无
S: 单
(A 或 V)
R: 频率调整 O: 无
O: 无
AA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心电图
VVI / 60
DDD 起搏器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DVI
VAT
AAI
?
DDD起搏器工作模式(1)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DDD / 60 / 120
左室起搏: RBBB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电轴 左偏
LBB B
图形
最常见,左束支阻滞(LBBB) 额面心电 轴显著左偏(LAD)的QRS-T波群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电轴 右偏
LBBB 图形
胸前导联起搏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流出道起搏心室除极方向是从上向下,除极电轴不偏或轻度右偏 肢体ECG表现为II、III、aVF的QRS波形呈单相高幅R波
心室起搏 VVIR / 60 / 120
单腔起搏模式
VOO 模式
• 不管心脏自身活动如何,非同步发放脉冲
低限频率间期
空白期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VOO / 60
VVI 模式
• 起搏器受自身活动抑制
{ 低限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空白期/不应期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VVI / 60
VVIR模式
• 以传感器指定的频率起搏
• 提供房室同步 • 减少房颤的发生 • 降低栓塞和中风的风险 • 减少新的充血性心衰发生 • 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S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 AS/VP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 AP/VS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 AP/VP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1、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AS/VS)
I 起搏心腔
II 感知心腔
III
对感知 的反应
IV 程控特点
V
抗快速心率 失常功能
V: 心室
V: 心室
T: 触发
A: 心房
A:心房
I: 抑制
D: 双 (A+V) D: 双 (A+V) D: 双 (T+I)
P: 频率和/或 输出 P: 起搏 程控
M: 频 率 、 输 出 、 S: 休克 电击 灵 敏 度 、 方 式 (转复/除颤) 等多项程控
AVΒιβλιοθήκη V-AAVV-A
心房起搏 心室感知
频率 = 60 ppm / 1000 ms A-A = 1000 ms
心房起搏 心室感知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
•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AP/VS)
4、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
•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AP/VP)
AV
V-A
AV
V-A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低限频率间期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DDD 60 / 120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AV 间期
• 由起搏的或非不应期感知的心房事件启动
– 可分别设定的 房室间期 —— 感知后房室间期 (SAV) / 起搏后房室间期 (PAV)
起搏器基本概念 、工作原理和起搏心电图阅图
患者、起搏系统与起搏心电图之间的关系
时间间期
患者的心律变化 +
特殊功能
Pacing ECG变化
参数设置 “固有”的起搏程序
起搏的基本概念
起搏器类型
一、单腔起搏器 二、双腔起搏器 三、三腔起搏器(CRT 抗心衰起搏器) 四、起搏除颤器(ICD)
北美和英国起搏及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第二节 起搏器时间间期
单腔时间间期术语
• 低限频率间期 • 不应期 • 空白期 • 高限传感器频率间期
低限频率间期
• 起搏器起搏的最低频率
低限频率间期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VVI / 60
不应期
• 由起搏或感知事件开始的间期 • 用来防止心脏或非心脏事件引起的抑制
低限频率间期
不应期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