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合集下载

VV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心电图王斌郭继鸿北大人民医院电生理室在美国和欧洲,双腔起搏器占起搏器总植入数量的80%和70%,而VVI起搏器仅占10%。

在我国,双腔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仅占30%左右,单腔VVI起搏器的植入仍占起搏器植入总数的60~70%,因此,VVI起搏器仍是我国当前最常应用的起搏器,了解和掌握VVI起搏心电图十分重要。

一.VVI起搏器的基本原理VVI起搏器是指心室单腔起搏、单腔感知、感知自身信号后脉冲发放抑制型起搏器。

VVI 起搏器的电极常放置在右室心尖部,该处有丰富的肌小梁将电极导线的头部固定。

心室单腔VVI起搏器还可转换为VVT和VOO模式工作,但后两者在临床几乎不用。

此外,临时心脏起搏术以右室的VVI起搏最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右室VV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器最基本的功能是心室的感知和起搏,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心室起搏脉冲的发放。

VVI起搏的基本参数包括起搏的基本频率、起搏输出电压、起搏脉宽、起搏后心室不应期及感知灵敏度等。

二.VVI起搏心电图基础心室起搏的心电图表现为在起搏信号后紧跟着一个起搏脉冲引发的心室除极的QRS波,QRS波宽大畸形(>0.12s),相应的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相反(图1)。

起搏信号代表脉冲发生器发放的脉冲电流。

QRS波的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的部位。

右室起搏的常用部位是右室心尖部。

1.右室心尖部起搏由于起搏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内膜面,在体表心电图上产生类左束支阻滞(LBBB)及左前分支阻滞(额面心电轴显著左偏)的QRS波群,心电轴常在-30°~-90°之间。

左侧胸壁导联是以S波为主的不典型LBBB图形,V5、V6导联的QRS形态可表现为以S波为主的宽阔波(图1),也可呈宽阔、低幅向上的波,与单纯的左束支阻滞不同。

右室心尖部起搏产生类LBBB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的机理为右室心尖部受刺激后首先除极,然后除极波经由心室肌缓慢地自右向左、自心尖部向心底部(从而自下向上)除极。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

认识和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和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NBG编码)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

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是单腔的,可以是心房,也可以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

如果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是抑制,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是T 加 I ,既可以是 T ,也可以是 I , T 和 I 两个都有;如果是 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和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和 C 也不再出现了。

R 是频率调制,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

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

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

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他的意义。

二、正常起搏心电图(一)正常起搏心电图首先前边要有刺激信号波,一个钉样的标记,单腔的钉凸样的脉冲比较大;双腔的比较小。

常见起搏心电图及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常见起搏心电图及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rate ---MSR) 表现形式:房室顺序起搏---DVI
a
43
DDDR的上限频率(upper rate limit--UBL)反应:
假文氏阻滞 2 : 1 A-VB;DVI; VAT
a
44
a
45
a
46
a
48
心室起搏与ST-T变化
心室起搏出现自主心律时的T波 倒置貌似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AMI。
避免心室电极被感知。
a
106
a
107
特点:出现自主心律,可以抑制电 脉冲发放,但逸搏间期< 起 搏间期。
原因: 处理:程控
a
60
3、感知过度
特点:感知电信号抑制电脉冲发放 长间歇
原因:体内电信号:P波,QRS波, T波,肌电 体外电信号:电磁波,交流电
处理:程控
a
61
a
62
a
64
a
65
a
66a67a Nhomakorabea69
a
72
具有特殊功能的起搏心电图
a
25
a
26
a
27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随自主心率快、慢
P--R间期长短
不同的工作方式变化
程控参数不同
a
34
a
37
a
38
a
39
双腔频率跟踪(DDDR) 起搏心电图
1、最大跟踪频率(maximum tracking rate ---MTR) :
表现形式:P波跟踪起搏---VAT 2、最大传感器频率(maximum sensor

常见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

常见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

常见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王斌由于双腔起搏器定时周期复杂,在体表心电图上有时难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感知和起搏。

在分析起搏心电图时,应熟悉上述的起搏器计时间期。

常见起搏器异常包括感知异常、起搏异常和其它功能异常。

这些异常可以发生于单腔或双腔起搏器。

由于双腔起搏器定时周期复杂,在体表心电图上有时难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感知和起搏。

在分析起搏心电图时,应熟悉上述的起搏器计时间期。

此外,由于起搏器感知功能在心电图上不能直接显示出来,常常通过异常的起搏表现出来。

常见的起搏器功能异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起搏功能异常起搏功能异常是一个常见的起搏器异常,又可分为起搏系统的异常和功能性异常。

前者包括起搏导线故障、移位,脉冲发生器(电路)异常、导联导线与起搏器的连接异常以及电池耗竭。

功能性起搏异常包括超感知使起搏脉冲发放受到抑制、阈值升高(慢性、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引起)和功能性失夺获。

在心电图上,起搏功能异常主要有以下两个表现:1. 起搏脉冲没有按时发放(1)超感知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器没有按照设置的间期发放起搏脉冲,即起搏脉冲意外的脱漏。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注意心电图上有无可能被感知的信号,包括干扰等信号,因为超感知引起的起搏抑制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可在起搏器的部位放置一块磁铁,观察磁铁频率时的起搏功能,因为磁频下的起搏电压较高(4.5V左右),而且常常呈DOO/VOO/AOO起搏(没有感知功能)。

如果此时起搏功能正常,则多提示功能性异常,否则应考虑起搏系统的异常。

当然,也可以通过程控起搏器的频率和电压等参数来判断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是否为功能性异常。

(2)电极导线故障如断裂、移位等,常表现为:①间歇性起搏功能异常,因为有时断裂的导体可以间断地接触,部分恢复起搏功能;②起搏脉冲信号的脱失呈规律性,也即因脱失产生的长的起搏间期是基础起搏周期的整倍数,因为,此时起搏器发放脉冲的周期(频率)没有改变。

(3)电池耗竭表现为起搏周期的延长、起搏模式的改变(如DDD→VVI)等。

不同类型起搏器功能差异及其心电图特点

不同类型起搏器功能差异及其心电图特点

不同类型起搏器功能差异及其心电图特点二、起搏器的发展史(一)VOO1.第一代起搏器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它们不具备感知环路,以出厂时设定的频率起搏心室,更无触发和抑制功能。

2.这种起搏器能有效地治疗心脏停搏。

VOO起搏模式存在的问题:(1)“R on T”现象:没有感知功能的起搏器可以于T波的升支发放电脉冲,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2)持续耗用电池(3)所有的QRS波群都宽大畸形:导致心电图的其他诊断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4)丧失房室同步(5)无频率适应性功能(二)VVT1.这种起搏器不仅能感知心室除极,而且感知后能同步触发心室电脉冲。

2.这项技术通过避免在T波升支发放电脉冲,解决了可能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这一潜在问题。

VVT起搏模式存在的问题:(1)持续耗用电池(2)所有的QRS波群都宽大畸形(3)丧失房室同步(4)无频率适应性功能(三)VVI1.起搏器能感知心室除极,只有当起搏器在程控的计时间期内未感知到心室除极时才发放电脉冲起搏心室,并且具有感知后抑制的功能,基础起搏频率可以程控。

2.这项技术不仅降低了起搏器的耗电量,而且使部分QRS波群形态正常。

VVI起搏模式存在的问题:(1)丧失房室同步(2)无频率适应性功能(四)DDD1.房室顺序起搏器,通常是指编码为DDD的起搏器,这类起搏器不仅对心房和心室具有感知和起搏功能,而且可将感知后的活动程控为触发或抑制。

2.在这类起搏器中,有代表性的起搏模式为DDI,它们的起搏功能可以被适时的心房或心室除极所抑制。

3.必须程控两个基本间期(1)VV间期——相邻两次心室除极之间的时间,它与基础起搏频率相对应。

(2)AV延迟——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之间的时间。

4.当程控VV间期和AV间期之后,起搏器可能会有四种反应方式。

5.由于房室顺序起搏器可以使房室同步,因而从根本上增加了每搏输出量。

DDD起搏模式存在的问题:(5)无频率适应性功能(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1.这类起搏器通常能通过感知胸部的肌电信号识别患者活动量的增加。

起搏器心电图-起搏器时间间期

起搏器心电图-起搏器时间间期
心律失常的患者,也用於肌電干擾較大無法應用AAI的 患者。
A
B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P波抑制型起搏器(AAI )
起搏和感知部位為心房。
A
適合於房室結功能正常的病竇者
保持了房室收縮順序,對血流動 力學及心電生理無影響。
HB e n h o a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
也可用於肌電干擾較大無法使用VVI起搏方式的患者。
A
B
C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
最常用的心室起搏方式 A 起搏和感知部位為心室。
B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VVI
前2個心搏為竇性,第2個竇性搏動後出現長間隔,之後發生一次心室起搏。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2021-11-3
房室順序起搏
房室競爭心律
起搏器心電圖
1
房室順序心室抑制型起搏器(DVl)
相當於VVI+AOO 心室有輸出及感知電路,心房僅有輸出電

A
B
心房起搏心室抑制心律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雙腔按需型起搏器(DDI)
相當於AAI+VVI 較完善的同步起搏方法 適用於病竇伴AVB者,尤其伴陣發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者 不適用於竇房結功能正常伴AVB、持續或永久性房撲或房顫及心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2021-11-3
起搏器心電圖
1
單腔起搏器(VVI、AAI) 電源耗竭
①起搏頻率遞減,起搏週期延長,但不突然 停止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与(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

认识与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就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与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NBG编码)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

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就是单腔的,可以就是心房,也可以就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就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就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

如果就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就是抑制,就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就是 T 加 I ,既可以就是 T ,也可以就是 I , T 与 I 两个都有;如果就是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与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就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就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与 C 也不再出现了。

R 就是频率调制,就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

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就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就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

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就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

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她的意义。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鉴别 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图 例 解 析
起搏心电图分析
1.确定自身主导心律及其存在的异常心电图
2.起搏器情况: (1)确定起搏器的类型,判定起搏模式、起 搏频率、起搏及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2)判定起搏器是否开启特殊功能。 (3)判定有无起搏源性心律失常。 (4)尽可能判定起搏器功能异常的原因。
起搏逸搏间期
DDD起搏器心电图分析
二、判断起搏功能(是否有效起搏)
起搏功能指起搏器发放的电脉冲落于心肌反应期,能使 心肌应激的功能,产生相应的起搏P波或起搏QRS波。
心室脉冲 心房脉冲
心室肌反应期≈离前QRS波400ms外 心房肌反应期≈离前P波200ms外 或Q-T间期外
DDD起搏器心电图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远程心电会诊中心 邓国兰 2016年07月
起搏心电图的解析
起搏心电图的鉴别 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图 例 解 析
心室阈值自 动管理心电 图特点
次/分;双腔PAV/SAV比支持周
期缩短125/110ms
美 敦 力 Capture Management
60 V4 1 2 3
75 4
110 1
60 2 3
75 4
110
单腔3:1,心室起搏频率比支持周期增高15次/分 ,在心室初始脉冲后110 ms处有1个备用脉冲
图例一
病史:73岁,男性,双结病变,植入起搏器。 心电图诊断?
II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北京军区总医院作者:崔俊玉2011-3-3不同类型的起搏器,依其本身性能、电极所在部位与自身心搏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如安置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室性竞争心律图形,并非起搏器故障,而对于安置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患者来说,出现上述心电图图形则是感知功能不良的表现。

因此,分析起搏心电图之前首先应了解患者所安置起搏器的类型及其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以免将一些正常现象误认为起搏器故障,或将起搏器故障心电图误认为正常。

1 单腔起搏器起搏与感知仅涉及一个心腔。

1.1 心房起搏器分为非同步与同步两大类。

1.1.1 非同步心房起搏器(AOO)此型起搏器仅设有输出电路,能发出固定频率的脉冲起搏心房。

由于未设计感知电路故无感知功能,不能与P波同步,它所产生的脉冲与心脏自身P波节律无关,即不论心房本身有无自身搏动以及自身搏动的快慢,均按固定的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刺激心房,见图15、16。

图15 A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起搏器仅有输出电路(OC)。

起搏器输出电路犹如一个计时器,定时发放脉冲,反应AOO的时间间期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不应期,见图16。

图16 A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第3个为自身P波提早出现,不能被起搏器感知,起搏脉冲如期发放,落在P与R之间。

AOO在不同自身心律情况下,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频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如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停搏时(如持久性窦性停搏、Ⅲ度窦房阻滞等),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17。

图17 AOO连续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刺激信号后紧跟一相关的P 波及QRS-T波。

②自身心房搏动早于起搏器时,由于不能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将出现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见图18。

图18 AOO起搏呈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在心房起搏基础上,第3个心搏为房早)如期发放并起搏心房。

(AP处),未被感知,其后脉冲(S3③当自身心房频率快于起搏器发放的频率时,由于无感知功能,故起搏器照常发放刺激脉冲,出现连续心房竞争心律,见图19。

刺激脉冲是否起搏心房取决于心房肌的应激性,如脉冲出现在心房肌不应期之内不能起搏心房,反之可以起搏心房。

如刺激脉冲落入心房肌易损期时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

图19 AOO起搏呈持续性房性竞争心律S1在心房肌不应期内,故未起搏;S2~S4在心房肌不应期外,均起搏心房。

④自身心房搏动较晚出现时(如一过性窦性停搏、Ⅱ度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不齐等),便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的图形,见图20。

图20 AOO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5个心搏及S4后无自身搏动,出现长间隔,故S5起搏心房。

AOO起搏器仅适用于永久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永久性窦性静止的患者。

目前已不用于永久起搏,但常用作临时起搏,是心电生理检查不可缺少的刺激方式。

1.1.2 心房同步起搏器此类起搏器除有起搏功能外,还具有感知功能,能与心房波同步,可以避免房性竞争心律的发生。

依其感知P波后对下一脉冲的作用又可分为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两种。

1.1.2.1 P波触发型起搏器(AAT)AAT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P波或其他心房波,感知后能触发输出电路发放脉冲,见图21、22。

图21 AAT起搏系统示意图导管位于右心耳,SC为感知电路,T为触发反应,OC为输出电路。

AAT在起搏后形成起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

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自感知点开始形成逸搏间期,由于感知后立即发放脉冲致使逸搏间期被触放后的起搏间期所替代,见图22。

图22 AAT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P波为窦性搏动,发生于警觉期内并被起搏器感知,触发输出电路释放脉冲于P波之上。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有不同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房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或无自身心房律时,起搏器便以预定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心电图表现为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3。

图23 AAT连续心房起搏脉冲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可见P-QRS-T。

②在连续起搏中,如有一个(或数个)自身心房激动早于起搏器并落在不应期之外,起搏器在感知提早的自身房波后立即触发脉冲发生器释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于提早的P波之中,由于正值心房绝对不应期,成为无效刺激脉冲,形成伪性心房融合波。

以后自身心房率又慢于起搏器时,又可恢复规则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24。

图24 AAT感知单次房性早搏前3个搏动为心房起搏心律,第4个为房性早搏,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所触发的脉冲落入P波下降支。

③当自身心房律快于起搏器的频率时,每个P波或其他心房波均被感知并立刻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在P波之上,虽然脉冲频率与P波频率一致,但并非起搏心律,见图25。

图25 AAT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心律较快且不齐,每个P波顶峰均可见无效刺激脉冲(S处)。

④在自身心房率较快的情况下,如出现长P-P间隔(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性早搏或窦性心律不齐)时,则表现为在自身心律伴无效脉冲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此后又恢复自身心律,见图26。

图26 AAT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3个心搏后出现长间歇,之后出现心房起搏)。

(S4AAT起搏器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

虽可避免心房竞争心律的发生,但由于此种起搏器在自身心房律较快时有浪费能源的缺点,故已不用(被AAI替代),但近几年开始用于预防和治疗房内传导阻滞伴发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用于肌电干扰较大无法应用AAI的患者。

1.1.2.2 P波抑制型起搏器(AAI)AAI与AAT相似,既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又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的P 波。

与AAT不同之处是在感知自身心房波后抑制输出电路发放刺激脉冲,这种起搏方式,可以节省能源,故临床应用较多,见图27、28。

AAI也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不应期和警觉期。

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并自感知点开始周期重建,形成逸搏间期。

在逸搏间期内有起搏器(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见图28。

图27 AAI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I为抑制反应,SC为感知电路,OC为输出电路。

图28 AAI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心搏为提前的自身搏动,位于不应期之外,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产生节律重整,抑制脉冲发放。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心电图可有4种表现:①当自身心房波频率慢于起搏器或无自身心房波时,起搏器以其预定脉冲频率起搏心房,心电图呈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9。

图29 AAI连续心房起搏起搏频率快于自身频率,每个脉冲均起搏心房。

②在心房起搏的基础上,当一次(或数次)自身P波(如房性早搏、窦性夺获、窦性心律不齐等)早于起搏器时,提早的自身P波被感知并抑制预期的脉冲发放并出现节律重建,以后自身P波又慢于起搏器时,又会出现连续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30。

图30 AAI感知房性早搏前2个为心房起搏搏动,2个脉冲间为心房起搏间期,第3个搏动(AP处)为房性早搏并被起搏器感知,预期的脉冲被抑制,自P波开始至下一脉冲之间的间隔为逸搏间期。

③当自身P波频率快于起搏器频率(窦速、房速等)时,每个P波均被感知,连续的心房节律重整,从而抑制了脉冲的发放,心电图呈自身心律,见图31。

图31 AAI连续感知自身搏动自身窦性心律较快,每一个P波均被感知,呈自身窦性心律。

④在自身心律中有个别P波(或其他心房波)晚于起搏脉冲(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等)时,将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见图32。

图32 AAI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前2个搏动为自身窦性搏动,之后出现长间歇,第3个搏动(S处)为心房起搏搏动。

AAI起搏器最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窦性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在心房起搏器中,无论P波触发型还是抑制型的心房同步起搏器,刺激部位为心房,能使房室顺序收缩,属于生理性或半生理性起搏器的范畴。

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在起搏效果上是相同的,但后一种可节省能源,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1.2 心室起搏器心室起搏器也包括非同步和同步两大类型。

1.2.1 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VOO的性能与AOO基本相同,仅有输出电路,可发出刺激脉冲起搏心室,由于无感知电路故不能感知自身R波,对心室自身激动无反应,总是按设定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与自身心率快慢无关。

VOO与AOO一样,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器不应期,而无警觉期,见图33、34。

图33 V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仅有输出电路(OC)。

图34 V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起搏间期;无警觉期,因此无感知功能。

第3个搏动为自身搏动,未被感知,预期脉冲落在T波顶峰。

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室率慢于起搏器频率时,起搏器依其固有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室起搏图形,见图35。

图35 VOO连续心室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跟有QRS波群。

②起搏心律中个别自身心室搏动早于起搏器(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室夺获等)时,由于不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可见到一过性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 6。

图36 VOO一过性室性竞争搏动第4及第6(V处)为自身搏动,R波未被起搏器感知,如期发放的脉冲位于T波前肢上(↑所指处)。

③当自身心室率快于起搏器时,起搏器照常发放脉冲,与自身节律点竞争心室,引起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7。

能否起搏取决于刺激脉冲落入心室肌的时相。

如脉冲位于心室肌不应期内,不起搏心室;如位于警觉期,则可起搏心室;如脉冲落在T波上可能诱发室速或室颤,尤其在低血钾、心肌缺血或QT延长时更易诱发。

图37 VOO连续室性竞争心律NP处脉冲出现较早,心室肌处于不应期,故不起搏;VP处脉冲出现较晚,位于不应期之外的警觉期引起心室起搏;VF脉冲出现更晚,与窦性P波共同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

④当个别自身搏动一旦晚于起搏搏动时,如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长R-R间隔等,起搏器如期发放脉冲起搏心室,见图38。

图38 持续性室性竞争心律第2个V及S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出现心室起搏。

VOO仅适用于心室率缓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

由于这种起搏器可发生心室竞争心律,故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在心室电生理检查中,可采用VOO起搏方式。

1.2.2 心室同步起搏器心室同步起搏器与心房同步起搏器一样,具有起搏与感知双重功能。

因有感知功能可避免室性竞争心律的发生。

根据感知心室波后对脉冲发生器的作用不同又可将其分为R波触发型与R波抑制型两种。

1.2.2.1 R波触发型起搏器(VVT)VVT的性能与AAT相似,有起搏输出电路可起搏心室;也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R波;感知后立即发放一次脉冲,由于此时心室正在激动,脉冲重叠于QRS 之中,此脉冲不能起搏心室,形成伪性融合波,见图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