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报告样本
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工程结构分析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来
研究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物理特性。
本报告将对某桥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首先,我们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几何建模,包括梁柱节点的建立以及材料属性的
定义。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桥梁结构的实际工程情况,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参数的输入。
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桥梁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最终得到了数学模型。
接着,我们对桥梁结构施加了实际工况下的荷载,包括静载、动载等。
通过有
限元分析软件的计算,我们得到了桥梁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节点位移等重要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桥梁结构在实际工程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桥梁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位集中在梁柱节点处,这些地
方的应力、应变值较大。
同时,桥梁结构在受力情况下产生了较大的位移,需要进一步考虑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固的建议,以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合分析来看,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程结构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
工程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物理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次桥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还可以为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总之,有限元分析报告的编制不仅需要对结构进行准确的建模和分析,还需要
对分析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和合理的讨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2018-有限元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8页)

MAXIMUM ABSOLUTE VALUES
力图;
并注明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除支撑点附
近)
二,分析过程
1、简化模型并创建有限元单元模型图1
图2
(1) 由于结构对称性,现取球形容器的一个截面作为研究对象,如上图所示。
(2) 单元类型选择:plane42
(3) 定义材料属性:EX:2.06E11 泊松比PRXY : 0.3
(4) 创建模型:先后生成两个圆环面,分别为液面以上部分和液面以下部分;
1.2分析任务:分析在板上开不同形状的槽时板的变形以及应力应
变的异同,讨论槽的形状对板强度以及应力集中的影
响。
2. 模型建立
2.1利用前处理器的moldling功能建立板的几何模型。
1)用create画出基本几何要素。
2)用moldling模块的布尔运算得出开方槽的板的几何模型。
2.2定义材料性质,实常数, 单元 类型,最后单元划分。
⑹由于工程实际多采用混凝土现浇工艺,所有构件的连接处视为刚接 ⑺由于拱顶与主梁之间的混凝土的厚度较小,可忽略这部分混凝土,让拱顶与主梁直接接触。
⑻由于桥面的重量较其它杆件大得多,故只考虑桥面的重量。 ⑼计算车辆对桥面的荷载时,不考虑车辆的具体尺寸,将其定义为均布荷载加在桥面上。
五 模型受力分析
在桥面上施加规范规定的10.5kN/m2的公路一级荷载,来模拟车辆对桥的压力。
学 生:於军红
学 号:201X2572
指导教师:张大可
报告日期:201X.12.19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制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总16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总16页)
一、实验介绍
《有限元分析实验》是一门介绍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分析技术和其应用的
实验课程。
本实验关注有限元分析的模拟原理和方法。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用有限元的概念
在ANSYS软件中进行结构力学分析。
主要涉及载荷分析、屈曲、几何非线性及拓扑优化等
内容。
二、实验仪器及软件
1.仪器设备:绘图仪、计算机、网络线缆
2.软件:ANSYS 、AutoCAM
三、设计要求
1.以ANSYS软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
2.针对给定结构,设计并进行一维载荷分析,并对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载荷进行考虑,考虑实验/实测材料材料屈曲与应变的变形行为。
3.由于结构的复杂性,需要进行拓扑优化,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并最终获得合理
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
通过软件模拟的过程,获得了结构的建模、载荷变形、板材截面结构的优化和变形分
析等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得到了大幅增强,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在材料变形分析方面,不论是应变还是屈曲方面,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确的表示,用于进一步对其进行后续实验处理。
五、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分析的模拟,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求解复杂的结
构力学问题,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有限元分析不仅可以识别结构的局部变形行为,还可以用于优化结构,提高其刚度
和强度。
3.有限元可以用于几何非线性及拓扑优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报告组员: 蒋龙陈班级:机械1104 学号:2011010109文伟松机械1104 2011010093任录波机械1104 2011010088板凳尺寸如下:板凳面直径400mm;高45mm分析原理:泊松比为0.3(泊松比是材料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的绝对值,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应力σ=F/A(材料发生形变是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把分布内力在一点的集度称为应力。
)应变(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
)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杨氏模量(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为2e11。
施加载荷750N的集中力基本步骤:1、在proe中建立板凳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数据导出为标准数据交换格式;2、将模型数据导入ANSYS软件,生成几何模型;3、选择单元,定义时常数和材料属性,并进行网络划分;4、施加载荷和约束,掌握如何在各种三维结构面上施加载荷和约束;5、求解,并实际掌握三维问题总体刚度矩阵的叠加原理;6、分析结果,对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ANSYS步骤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设置工作目录2.导入模型启动ANSYS, 单击【File】/【import】/【IGES】菜单,用来导入前面创建好的pro/e文件,接着系统弹出【import IGES File】对话框,单击【OK】按钮,系统会弹出另一个对话框,选择part003.igs文件,将其导入ANSYS中,导入后如图所示。
3、设置使用模块:Main Menu>Preferences>Structural,单击“OK”。
4、定义单元属性1)选择单元类型: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弹出一个对话框,单击Add →又弹出一个对话框,分别选择“Solid ”和“Brick 8node 185”→单击“OK”,关闭“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窗口→单击“Close”→关闭“El ement Type”窗口,完成单元类型的选择。
(完整word版)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要点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试题1:一、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大坝所受的载荷为面载荷,分布情况及方向如图所示。
二、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1、有限元建模(1)设置计算类型:两者因几何条件和载荷条件均满足平面应变问题,故均取Preferences 为Structural(2)选择单元类型:三节点常应变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4 node18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8 node183。
因研究的问题为平面应变问题,故对Element behavior(K3)设置为plane strain。
(3)定义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1e11,泊松比σ=0.3(4)建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生成坝体截面(5)网格化分:划分网格时,拾取lineAB和lineBC,设定input NDIV 为15;拾取lineAC,设定input NDIV 为20,选择网格划分方式为Tri+Mapped,最后得到600个单元。
(6)模型施加约束:约束采用的是对底面BC 全约束。
大坝所受载荷形式为Pressure ,作用在AB 面上,分析时施加在L AB 上,方向水平向右,载荷大小沿L AB 由小到大均匀分布。
以B 为坐标原点,BA 方向为纵轴y ,则沿着y 方向的受力大小可表示为:}{*980098000)10(Y y g gh P -=-==ρρ2、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1) 三节点常应变单元三节点常应变单元的位移分布图三节点常应变单元的应力分布图(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变形分布图六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应力分布图①最大位移都发生在A点,即大坝顶端,最大应力发生在B点附近,即坝底和水的交界处,且整体应力和位移变化分布趋势相似,符合实际情况;②结果显示三节点和六节点单元分析出来的最大应力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B点产生了虚假应力,造成了最大应力值的不准确性。
有限元分析报告(1)

有限元分析报告(1)有限元仿真分析实验⼀、实验⽬的通过刚性球与薄板的碰撞仿真实验,学习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与建模仿真的实现过程,并以此实践相关有限元软件的使⽤⽅法。
本实验使⽤HyperMesh 软件进⾏建模、⽹格划分和建⽴约束及载荷条件,然后使⽤LS-DYNA软件进⾏求解计算和结果后处理,计算出钢球与⾦属板相撞时的运动和受⼒情况,并对结果进⾏可视化。
⼆、实验软件HyperMesh、LS-DYNA三、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模拟刚性球撞击薄板的运动和受⼒情况。
仿真分析主要可分为数据前处理、求解计算和结果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阶段任务包括:建⽴分析结构的⼏何模型,划分⽹格、建⽴计算模型,确定并施加边界条件。
四、实验步骤1、按照点-线-⾯的顺序创建球和板的⼏何模型(1)建⽴球的模型:在坐标(0,0,0)建⽴临时节点,以临时节点为圆⼼,画半径为5mm的球体。
(2)建⽴板的模型:在tool-translate⾯板下node选择临时节点,选择Y-axis,magnitude输⼊,然后点击translate+,return;再在2D-planes-square ⾯板上选择Y-axis,B选择上⼀步移下来的那个节点,surface only ,size=30。
2、画⽹格(1)画球的⽹格:以球模型为当前part,在2D-atuomesh⾯板下,surfs 选择前⾯建好的球⾯,element size设为,mesh type选择quads,选择elems to current comp,first order,interactive。
(2)画板的⽹格:做法和设置同上。
3、对球和板赋材料和截⾯属性(1)给球赋材料属性:在materials⾯板内选择20号刚体,设置Rho为,E为200000,NU为。
(2)给球赋截⾯属性:属性选择SectShll,thickness设置为,QR设为0。
(3)给板赋材料属性:材料选择MATL1,其他参数:Rho为,E为100000,Nu 为,选择Do Not Export。
有限元分析报告书【范本模板】

轴流式通风机叶轮与机座有限元分析分析与优化报告书第2 页共47 页目录第一部分机座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41。
1 机座分析的已知条件--—--—--—--—-----—-———---—-————--—-—-——-—— 41。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41。
3 有限元分析模型——-—-—--—-—--—------——----———-————-———------—-- 41.3.1 分析前的假设--——-——-——---—-———-——-—---———-—---—-————— 41。
3.2 建立分析模型—--—-————--———---—————--—--—-————-——---—— 51。
3.3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71.4 计算结果——----——----—--—--—--—————---------———-—————————-—---— 71.4.1 变形结果———---—-——-—-—--——-------——-------—-——————-—-—- 71.4.2 应力结果-——-—--————-----——-—-——--—-—--—-——-—--————----— 81.4。
3 路径结果—-——-----——-—----——-—---—-—-—-———--——--————---- 111。
4。
4 分析结果评判-———-----———-----——-———-—-----——--—--—--—- 131.5 机座优化-———-—---—————-—-------——--——--——--——-——-—---——--—---- 141.5。
1 优化参数的确定—-—-—--—---—-——------——--——-----————-—— 141.5。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基本要求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能够独立的使用ANSYS 软件操作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学会判断结果及结构的分析,学会建立机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合理选用优化方法,独立的解决机械优化设计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目的1. 加深对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理解2. 掌握几种常用的最优化设计方法3. 能够熟练使用ANSYS 软件操作,培养学生解决案例的能力4.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实例三、实验软件及设备计算机一台、一种应用软件如ANSYS四、实验内容实验报告例题实训1——衍架的结构静力分析图2-2所示为由9个杆件组成的衍架结构,两端分别在1,4点用铰链支承,3点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 y , 衍架的尺寸已在图中标出,单位: m。
试计算各杆件的受力。
其他已知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也称扬式模量)E=206GPa;泊松比μ=0.3;作用力F y =-1000N;杆件的2横截面积A=0.125m.一、 ANSYS8.0的启动与设置图2-2 衍架结构简图1.启动。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 ANSYS8.0> ANSYS ,即可进入ANSYS 图形用户主界面。
图2-4 Preference 参数设置对话框2.功能设置。
电击主菜单中的“Preference ”菜单,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选中“Structural ”复选框,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框,如图2-4所示。
本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仅使用该软件的结构分析功能,以简化主菜单中各级子菜单的结构。
3.系统单位设置。
由于ANSYS 软件系统默认的单位为英制,因此,在分析之前,应将其设置成国际公制单位。
在命令输入栏中键入“/UNITS,SI ”,然后回车即可。
(注:SI 表示国际公制单位)二单元类型,几何特性及材料特性定义1.定义单元类型。
2.定义几何特性。
3.定义材料特性。
三衍架分析模型的建立1.生成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元分析》报告基本要求:
1. 以个人为单位完成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交;(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分析模型,如相
同两人均为不及格)
2. 以个人为单位撰写计算分析报告;
3. 按下列模板格式完成分析报告;
4. 计算结果要求提交电子版,报告要求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以上文字在报告中可删除)
《有限元分析》报告
一、问题描述
(要求:应结合图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应清楚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受力状况和约束情况。
图应清楚、明晰,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
)
一个平面刚架右端固定,在左端施加一个y 方向的-3000N 的力P1,中间施加一个Y 方向的-1000N 的力P2,试以静力来分析,求解各接点的位移。
已知组成刚架的各梁除梁长外,其余的几何特性相同。
横截面积:A=0.0072 m² 横截高度:H=0.42m 惯性矩:I=0.0021028m4x
弹性模量:
E=2.06x10n/ m²/ 泊松比:u=0.3
二、数学模型
(要求:针对问题描述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应包含示意图,示意图中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如进行了简化等处理,此处还应给出文字说明。
)
(此图仅为例题)
三、有限元建模(具体步骤以自己实际分析过程为主,需截图操作过程)
用ANSYS 分析平面刚架
1.设定分析模块
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preference 弹出“PR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如图示,在对话框中选取:Structural”,单击[OK]按钮,完成选择。
2.选择单元类型并定义单元的实常数
(1)新建单元类型并定
(2)定义单元的实常数在”Real Constants for BEAM3”对话框的AREA中输入“0。
0072”在IZZ 中输入“0。
0002108”,在HEIGHT中输入“0.42”。
其他的3个常数不定义。
单击[OK]按
钮,完成选择
3.定义材料属性
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er”对话框的”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中,依次双击“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如图
在如下图的对话框EX中输入“2.06e11”,在PRXY框中输入“0.3”,完成材料模型的定义。
4建立平面刚架节点和单元
(1)生成节点
选择菜单路,生成节点于目前坐标系统命令,单击以后弹出如图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Node number 中输入“1“接着依序输入第一点XYZ的坐标值”2,0,0,然后单击[APPLY]按钮继续生成第二点,如图
接着在对话框的Node number 中输入“2“接着依序输入第一点XYZ的坐标值”6,0,0,然后单击[APPLY]按钮继续生成第三点,如图
接着在对话框的Node number 中输入“3“接着依序输入第一点XYZ的坐标值”0,2,0,然后单击[APPLY]按钮继续生成第四点,如图
接着在对话框的Node number 中输入“4“接着依序输入第一点XYZ的坐标值”4,2,0,然后单击[APPLY]按钮继续生成第五点,如图
接着在对话框的Node number 中输入“5“接着依序输入第一点XYZ的坐标值”8,2,0,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第五点的生成,系统显示生成的五个点的位置,如图
校验所输入的节点坐标的正确与否,可以选择菜单路径:弹出如图所示一个文本窗口,如图,列出了所有的节点及其坐标。
(3)生成单元
再节点创建完之后,就可以在节点之间创建单元啦
选择菜单路径单击以后将弹出一个拾取菜单,如图所示。
在图形窗口中依次拾取节点1和2,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1和3,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1和4,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2和4,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2和5,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3和4,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拾取节点4和5,然后单击【OK 】按钮,完成单元的生成,完成单元如图所示
5.施加约束和载荷
(1))施加约束
选择菜单路径:施加位移在节点上命令,在弹出拾取对话框后,在图形窗口中拾取节点5,单击【OK】按钮。
接着会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在Lab2窗口中选择”ALL DOF”,然后单击【Apply】按钮完成节点5施加约束的工作。
在用拾取对话框拾取节点2,然后单击【OK 】按钮,在对话框中选择UY即可,单击【OK 】按钮完成施加约束的工作。
如图所示
(2)施加载荷
选择菜单路径弹出图元拾取对话框。
拾取图形窗口中的节点3,单击【OK 】按钮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lab中选择FY,在VALUE Force/moment value中输入-3000 然后单击【Apply】按钮,如图示。
接着拾取节点4,然后单击对话框中【OK 】按钮,,在lab中选择FY,在VALUE Force/moment value 中输入-1000 然后单击【Ok】按钮,如图示。
完成施加的载荷工作,系统将会在图形窗口中显示施加后的图形。
6.进行分析
选择菜单路径,分析目前的负载步骤命令,将弹出状态窗口和求解窗口,单击OK 按钮进行求
解.
7.显示变形图
选择菜单路径,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选中“Def+undeformed”,变形与未变形图,单击【Ok】按钮。
图形窗口中,此时系统将会在图形窗口中显示平面刚架未受集中力与受集中力后的变形。
8.列表节点解
选择菜单路径,接着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的位移解,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结果如图示。
四、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要求:此处包括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支反力分析等,应附上相应截图及数据,此外还应对正确性进行分析评判。
)
7.显示变形图
选择菜单路径,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选中“Def+undeformed”,变形与未变形图,单击【Ok】按钮。
图形窗口中,此时系统将会在图形窗口中显示平面刚架未受集中力与受集中力后的变形。
8.列表节点解
选择菜单路径,接着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的位移解,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结果如图示。
计算结果及分析:
1以二维模型底边为中心坐标为(0.0)当刚体平移至(-1000,0)坐标时所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Mises应力小于400Mpa,
2以二维模型底边为中心坐标为(0.0)当刚体平移至(-1800,0)坐标时所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Mises应力大于400Mpa
3以二维模型底边为中心坐标为(0.0)当刚体平移至(-1500,0)坐标时所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Mises应力接近于400Mpa
综上图结果显示当刚体所在坐标大于(-1500,0)时,可使Mises应力不超过400MPa 4下图为作业模块中作业管理器监控结果:
分析:从上面应力云图,可看出刚体越往悬臂梁根部移动mises应力越大,当刚体移动到坐标为(-1500,0)时接近实验所设置条件Mises 应力为400Mpa所以选取附加支座位置的点应该大于坐标(-1500,0)。
7结论:
本文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构建了悬臂梁的离散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以及稳态动力响应的分析,得到了系统稳态动力响应的应力与位移结果和各阶振型图,为在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
(以上模版文字均为样本,无任何相关性。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