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介绍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是指在地下室施工中,为了加固和支撑地下室的顶板,采取的一种施工方法。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原则1. 承载能力: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地下室的荷载情况,确保系统能够承受地下室本身以及外部荷载的力量。

2. 稳定性: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设计应保证地下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荷载变化导致顶板变形或破坏。

3. 施工便利性: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并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三、方案细化1. 地下室顶板回顶材料的选择a. 混凝土:混凝土是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适用于大面积顶板回顶。

b. 钢材: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较小的自重,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地下室顶板回顶。

c. 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加工精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工期紧迫的地下室顶板回顶。

2.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法的选择a. 钢托板法:使用钢托板在地下室顶板下方进行支撑,确保地下室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b. 钢梁法:使用钢梁在地下室顶板上方进行加固,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

c. 预应力法:通过预应力技术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提高地下室顶板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3. 施工过程a. 施工前准备:包括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的制定,材料和设备的准备等。

b. 施工操作:根据方案选定的回顶方法,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包括安装支撑材料、调整支撑位置等。

c. 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的符合规范要求。

四、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设计图纸2. 施工材料清单3. 施工设备清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建筑法:建筑行业法律法规的总称,包括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规定。

2. 安全法: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案(地下室顶板加固)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2⼯程概况 (1)2.1⼯程简介 (1)2.2设计总体思路 (2)2.3荷载概况 (2)3施⼯准备 (2)3.1材料准备 (2)4加固⽀撑体系设计 (3)4.1板下⽀撑体系设计 (4)4.2梁下⽀撑体系 (4)5⽀撑体系施⼯⼯艺及施⼯⽅法 (5)5.1 ⽀撑体系施⼯⽅法 (5)6⽀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5)7安全⽂明施⼯措施 (6)7.1 管理制度 (6)7.2施⼯措施 (7)8计算书 (7)1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程地下室施⼯完成后,因现场场地限制,后期⼯程主要材料的转运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进⾏。

考虑结构安全,需对部分顶板进⾏加固,加固采⽤钢管扣件脚⼿架⽀撑。

为保证施⼯顺利进⾏,现对其⽀撑体系布置、施⼯⼯艺以及施⼯质量安全措施⽅⾯加以阐述,特编制此加固专项施⼯⽅案。

1.2编制依据1、⼴元卓新·欧锦城施⼯图纸;2、《建筑施⼯扣件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施⼯⽊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2⼯程概况2.1⼯程简介卓新·欧锦城是由⼴元卓新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泛华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四川江阳⼯程项⽬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四川鹏翔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个中⾼档⼩区。

本⼯程为框架及剪⼒墙结构组合的⼯程,独⽴基础及筏板板底标⾼-9.35m~-10.65m。

本⼯程的±0.000 ⾼程 488.5m。

4#楼地下两层,地上 30 层,由两个单元组成,建筑物总⾼度 93.400⽶;5#、6#楼地下两层,地上 25层,建筑物总⾼度 78.400⽶。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回顶方案1. 简介地下室回顶方案是指在地下室工程中,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地下室的顶部进行修复和保护。

本旨在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地下室回顶方案模板范本供参考使用。

2. 方案概述地下室回顶是地下室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修复和保护地下室的顶部结构,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有效使用。

下面是地下室回顶方案的具体内容:2.1 工程范围地下室回顶方案的工程范围包括地下室顶面的修复、防水、绝热、保温等工作。

2.2 工程流程地下室回顶方案的工程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全面检查地下室顶面结构,确定需要修复的区域;- 清理和修复顶面的裂缝、缺陷等问题;- 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地下室不受潮湿和渗水的影响;- 进行绝热和保温处理,提高地下室的热效性能;- 完成地下室回顶工程,进行验收和检测。

2.3 材料和设备地下室回顶方案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包括:- 修复材料:包括水泥、砂浆、修补剂等;- 防水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透水混凝土等;- 绝热材料:包括聚苯板、泡沫玻璃等;- 设备:包括施工机械、工具等。

2.4 施工要求地下室回顶方案的施工要求包括:-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和安全;- 施工顺序应符合工程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3. 方案细化3.1 地下室顶面修复根据地下室顶面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复,包括填补裂缝、补平凹凸不平的地方、修复破损的部分等。

3.2 地下室防水处理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方法对地下室顶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地下室不受潮湿和渗水的影响。

3.3 地下室绝热处理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和气候条件,选用合适的绝热材料对地下室顶面进行绝热处理,提高地下室的热效性能。

3.4 地下室保温处理针对地下室的保温需求,使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方法对地下室顶面进行保温处理,提高地下室的保温性能。

4.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图纸:包括地下室回顶的施工图、防水图、绝热图等;- 技术规范:包括地下室回顶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质量检验记录:包括地下室回顶工程的质量检验记录。

地下室顶板支撑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支撑回顶方案

目录目录 (1)一、编制说明 (2)二、编制依据 (3)三、工程概况: (3)四、施工荷载 (3)五、地下车库顶板脚手架加固 (4)六、安全技术措施 (7)七、计算书 (8)施工电梯处地下车库顶板回顶方案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结构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本工程部分地下车库顶板施工完成,现阶段进入主体及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车库顶板上布置泵车及施工升降机。

施工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加设支撑,避免因荷载过大,造成梁板开裂。

此方案应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后生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5、罗兰春天一期施工图纸。

6、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三、工程概况:美的罗兰春天项目一期1#~7#、10#~13#、20#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邯郸市东区、北临建安路、南临联纺东路、东临蔺相如大街,由邯郸市顺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河北新隆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

该工程集配套商业、住宅用房、地下车库等功能。

总建筑面积约127695.78m2。

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条基、筏板基础1#楼地下1层、地上8层;2#~7#楼地下2层、地上8层;10#~13#楼地下2层、地上18层;20#楼为配套商业地上三层。

地下车库和配套商业为框架结构。

四、施工荷载2、SC200/200施工升降机60m高度时的自重载荷及冲击载荷表五、地下车库顶板脚手架加固考虑到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动荷载对楼板的影响,为了偏于安全,施工位置对应之下的地下车库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以减小对顶板的影响。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回顶是指对地下室顶部进行加固、修复或改造的工程,旨在提升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回顶方案,包括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室回顶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没有明显的裂缝或漏水现象。

其次,确定回顶的具体范围和目标,以便制定合适的方案。

最后,整理所需工具和材料,如水泥、砂浆、钢筋等。

二、回顶步骤1. 清理地下室顶部首先,清理地下室顶部的灰尘、碎石等杂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 加固钢筋网格在地下室顶部施工区域铺设钢筋网格,以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网格可以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筋,并使用钢丝将其固定在顶部。

3. 打砼回填将打砼混凝土倒入地下室顶部的施工区域,确保将钢筋网格完全覆盖。

在倒入混凝土之前,可以在施工区域的边缘设置脚手架或支撑,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4. 平整表面使用抹子或刮板将施工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和修整,确保顶部的平整度和外观效果。

5. 养护地下室回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通常情况下,需进行湿润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可使用覆盖薄膜等方式进行养护,具体时间和方法可根据施工要求来确定。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地下室回顶时,一定要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使用脚手架或其他支撑结构来提供工作平台,并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质量控制在回顶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质量。

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合理,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均匀,以免出现空洞或裂缝等问题。

3. 施工时间选择尽量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地下室回顶施工,以避免雨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在高温季节,可进行适当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4. 施工监督建议在地下室回顶施工中聘请专业施工团队或工程监理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综上所述,地下室回顶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范本一:实用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供参考使用。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评估在开始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评估。

通过对原始顶板的材料、强度和承重能力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回顶加固工程。

2.2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回顶加固方案。

方案应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方法、支撑系统、设备和工具需求等细节。

确保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3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购买和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组织人员安排和培训等。

2.4 回顶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回顶施工。

包括顶板预处理、加固材料的安装和固定、支撑系统的构建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

2.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回顶工程的验收。

检查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整个加固工程的效果。

3.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平面图、回顶施工设计图纸、工程方案和报价单。

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补充和变更。

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空间,通常用于储存、停车或其他特定用途。

4.2 回顶: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3 施工质量:指加固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等。

范本二:正式风格正文开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地下室回顶方案,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回顶是指增加地下室顶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其下沉或破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加固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的成功实施。

2. 地下室回顶方案2.1 安全性评估与工程背景在进行地下室回顶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202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202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一)引言概述:地下室顶板回顶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方案选择对于地下室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安全具有关键性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选用合适的回顶材料、回顶工艺要点、施工注意事项等。

正文:1. 选用合适的回顶材料a. 耐腐蚀性:地下室常面临潮湿环境,回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防止顶板受损。

b. 强度要求:回顶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和压力。

c. 隔热性能:地下室顶板回顶通常需要有一定的隔热性能,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d. 施工可行性:材料的施工性能以及可行性也是选择回顶材料的重要考虑因素。

2. 回顶工艺要点a. 清理顶板:在回顶施工前,需要彻底清理地下室顶板,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存在。

b. 涂刷底漆或基层:在顶板表面涂刷底漆或基层,以提高回顶材料的附着力和保护顶板表面。

c. 打砂处理:对于某些回顶材料,如石膏板、石棉板等,需要进行打砂处理,以增加与地下室顶板的粘接强度。

d. 施工层次控制:回顶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层次的控制,确保顶板回顶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e. 稳固连接:回顶材料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回顶层不会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

3. 施工注意事项a. 安全防护:地下室回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提供足够的通风和照明设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b. 施工环境控制: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保证回顶材料的施工效果。

c. 施工质量监控:在回顶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回顶层的平整度和质量。

d. 施工进度安排:地下室回顶施工的进度需要合理安排,充分考虑材料固化时间及工期等因素。

4.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a. 环境因素: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还会受到地质特征、水位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b. 使用要求:地下室的使用要求也是选择回顶方案的重要依据,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5. 回顶方案总结结合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用耐腐蚀性好、强度高、具备隔热性能的回顶材料,并注意施工工艺和质量监控,以确保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和施工质量。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地下室通常用于存储物品、作为额外的娱乐空间或办公室,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顶板下垂或需要回顶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地下室顶板回顶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期承重、结构老化、潮湿环境等。

这些因素导致地下室顶板下垂,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回顶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程。

在进行地下室顶板回顶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回顶的具体目的。

如果只是为了解决下垂问题,并无其他要求的话,可以选择简单经济的回顶方法。

如果需要增加防潮、防火或保温等功能,则需要考虑使用高端材料和技术。

一种常见的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法是使用钢丝拉筋。

这种方法在顶板上钻孔,通过钢丝将顶板与地面或墙壁连接起来,以增加顶部支撑。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钢丝的选择要结实耐用,并且正确安装以确保其有效性。

另一种常见的回顶方法是使用石膏板。

石膏板可以选择用作回顶材料,其轻质且易于安装。

使用石膏板回顶可以使地下室顶部平整,美观,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装饰。

使用石膏板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合理的安装方式,以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聚苯颗粒泡沫板回顶。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潮功能,能够有效保护地下室顶板。

同时,聚苯颗粒泡沫板还具有良好的吸震性能,可以减少地震或其他外界震动对地下室的影响。

使用聚苯颗粒泡沫板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式,以确保其功能的最佳发挥。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顶板回顶是一项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的工程。

在选择回顶方案之前,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勘测和评估。

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最适合的回顶方案,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地下室顶板回顶是解决地下室顶板下垂问题的重要工程。

选择合适的回顶方案十分关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钢丝拉筋、石膏板或聚苯颗粒泡沫板等材料实施回顶。

在进行施工之前,务必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进行现场评估,以确保回顶的效果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2)1.1编制说明 (2)1.2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 (3)三、施工准备 (3)3.1材料准备 (3)3.2技术准备 (5)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6)4.1设计荷载 (6)4.2设计架体 (6)五、后浇带回顶设计 (7)六、搭设要求 (10)5.1地基 (10)5.2操作工艺 (10)5.3施工要求 (10)七、回顶计算 (11)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3)6.1管理制度 (13)6.2施工措施 (13)、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出零以后需在地下室顶板布置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考虑顶板结构承载力现在未达到设计要求,需对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处顶板进行回顶加固。

1.2编制依据1、成都中粮锦云项目相关施工图纸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9、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一一建质[2009]87 号10、国务院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由于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加工区堆放钢筋原材,因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加固时间为结构施工阶段,自2014年5月顶板砼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至2015 年1月结构施工完成,加固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加固区域详见附图: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内阴影区域为拟加固区域。

三、施工准备3.1材料准备地下室回顶施工所需木方、架子管等材料按施工部位提前进场,堆放整齐备用。

工程用钢管、木方及扣件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

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均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抽取试样做相关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1.1钢管采用©48.3 x 3.6mm 钢管。

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材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中的Q235-A级钢的规定。

2、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切口平整。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压痕和硬弯。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5、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应小于等于0.18mm 。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下表规定3.1.2扣件1、要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的规定,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 • m时,不得发生破坏。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3.1.3木方木方为100mm x 100mm木方。

木方截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使用前木方的使用面要加工平整。

抗弯强度等数值达到施工及规范要求。

3.1.4可调式U型托可调U型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

3.2技术准备项目技术部除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施工队伍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夕卜,由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向其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由项目工程部、安全部和质量部参加。

做好地下室顶板施工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并及时收集和整理上述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3.3项目管理人员职责3.4劳务队人员准备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4.1设计荷载根据地下室结构说明,地下室车库活荷载为 4.0KN/卅,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荷载为35KN/卅。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为30MPa。

经核算,地下室顶板上限重为每平米3t,即恒载为30KN/叭考虑地下室顶板本身能够承受30MPa,因此顶板受力满足要求,顶板上部荷载由下部回顶立杆承受,传至地下室底板地基。

当材料堆放场地位于地下室车库上时,不考虑顶板承受力,当材料堆放场地位于地下室消防车道位置时,30 V 35,因此不需回顶。

材料堆放场地尽量避开后浇带位置,4.2设计架体4.2.1 立杆立杆纵横距0.9m x 0.9m。

支撑体系采用© 48.3 x 3.6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顶部采用可调U托与主龙骨(100 x 100mm木方)顶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422横杆钢筋原材堆放区域回顶支撑,步距1.5m。

4.2.3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10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6 m。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和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 ° ~60。

,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 ° ~60 °。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和扫地杆的设置曾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少于三个转扣扣件锁紧。

4.2.4抱柱设置为提高架体的稳定性,需在支架靠近框架柱位置设置连墙件,如图 4.1图4.1回顶支架抱柱设计五、后浇带及悬挑梁回顶设计针对后浇带的特点,模板满堂支撑架体若在后浇带处分开支设,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对后浇带处支撑影响较大,工人的操作难以 保证后浇带处支撑系统独立完好, 根据GB50204 — 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433条和746条相关规定,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 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故后浇带跨 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

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 时拆除随时回顶。

回顶处立杆横距0.9m ,纵距0.9m ,步距1.5m ,每隔8~10m 设置一道4~6m 竖向连续剪力撑,剪刀撑杆件的底步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 ° ~60 °,回顶 后的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

5.1回顶前施工要点5.1.1主体结构施工时后浇带的墙、梁、板模板与结构层的模板同时施工,以确保后浇带部分的墙、梁、板的几何尺寸、标高与结构工程一致5.1.2模板单独支设,单独拆模。

两边支模时,后浇带处模板是在开始大面 积模板支设时统一进行支设,严格按设计图配置钢筋,统一绑扎钢筋。

使整个模板 标高一致,受力均匀。

只将在后浇带处的模板断开,以免前期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 受到动摇。

后浇带砼浇筑前重新检查模板是否支设到位、 牢固。

钢筋是否位移等.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后浇带处砼浇筑。

5.1.2为保证结构受力要求,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

5.1.3板后浇带固定钢筋直径同板钢筋,间距 2m,布置同后浇带底板。

后浇 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后浇带处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保护,而且不得随意挪动。

一是防止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变形或受到破坏;二是避免后浇带部位坠物伤人等事 件发生。

5.1.4梁、板、墙结构砼达到强度后应及时拆除模板,后浇带部位所在跨混后浇带在各楼层带防护措施凝土必须达到同条件试块强度100%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后浇带梁板所在跨的 模板拆除顺序是:梁底模板拆除一一梁底回顶一一顶板模板拆除一一顶板模板回顶 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

5.2回顶支撑的搭设与拆除521拆除后浇带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梁板不得同时拆除,并随时拆除 随时回顶;或者,先拆除后浇带附近模板及支撑,并随即回顶,然后再拆除其他 满堂支撑。

5.2.2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应上下楼层对正,并用调节螺杆顶紧。

5.2.3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 达到100%。

5.2.4后浇带两侧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平面图L, is»LWC, 很加淖帕沖加詢co^1 ------------ --------------- --------------- ------ - ------ -------------- --------------- ---------后浇面后两侧两侧脚手架撑脚手架平图布置图5.2.5后浇带两侧二次回顶支撑架体剖面图。

| 48大横杆钢管| 48连接小横杆钢管|去8立杆钢管MUUU匸_|」CLL匸」」-tLCLL 楼面后浇带-I — I 1— |_ 1_ L_ I _ _ILLLL匚」」CLL-tu」匕」匚」」tLL』匕_|CLL -bL匚」」』匕_|.U — 丄 .L--匚」」tLL匚」」a匚」」』匕」LLL -六、搭设要求5.1地基地基采用结构底板和楼板,底板和楼板混凝土强度C30。

5.2操作工艺定位放线f定位、设置底座垫板f纵向扫地杆f立杆f纵、横向扫地杆f纵、横杆—剪刀撑。

5.3施工要求5.3.1定位放线:搭设前,应先在地面上排划立杆间距,有梁的位置,先从梁中心开始向两边排划,分主次梁时,主梁优先,保证每根梁下有支撑。

5.3.2立杆地步应设垫木或底座,垫木厚度不得小于50mm。

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5.3.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横纵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杆应与立杆连接。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在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个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3.4扫地杆、横杆连接宜采用对接,当无法对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分别固定在立杆上。

535满堂架体立杆,在外侧周围应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应为4~6m,并在剪力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力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步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 ° ~60¥訶引n樽麻祁帝|<剪力撑布置示意图七、回顶计算5.1设计参数钢管支撑架采用© 483 x 3.6mm 钢管,用扣件连接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