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阿西里西》评课稿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阿西里西》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阿西里西》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
《阿西里西》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喜欢我国彝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乐传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彝族山寨,在欢快、热情的彝族歌曲声中,充分展开想象,了解彝族风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乐元素。
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并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表现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对歌曲表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各种手段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把《阿
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阿西里西》评课稿(精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阿西里西》评课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阿西里西》评课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阿西里西》评课稿看了《阿西里西》这节录像示范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看了《阿西里西》这节录像示范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的一首彝族儿歌,歌曲为2/4拍,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后缀尾声。
歌曲表现了彝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这首歌的前四小节词为彝语的译音,在音乐上,级进与跳进的音程交替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活泼流畅的旋律。
开头“231│2-│”和尾声“1 56│1 0│”的乐句不仅前后呼应、保持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比。
因为它除了旋律基本相同外,节奏上和力度上都略有差异。
前者显得轻巧、跳动,后者则显得兴奋、昂扬、热情。
此外,歌中的力度变化较为细致,层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十分重要。
一、以民族音乐特色为主线,贯穿全程。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阿西里西》等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
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
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 阿西里西》人教版(2)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2)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阿西里西》。
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易懂,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西部地区的风情,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并喜爱这首歌曲。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喜爱《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感受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阿西里西》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3.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游戏教学法:将歌唱练习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阿西里西》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西部地区民族音乐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3.准备课堂教学所需的乐器、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阿西里西》歌曲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同时,展示西部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西部地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阿西里西》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阿西里西》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 阿西里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阿西里西》,感受和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歌曲《阿西里西》是一首富有西部特色的民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此外,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这种风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阿西里西》,并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阿西里西》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是本节课的重点。
2.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讲解,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直观的认识。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阿西里西》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教学PPT,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和文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西里西》,让学生初步感受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
小学音乐_《阿西里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阿西里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通过学习本课歌曲,了解彝族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4、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听音乐《森林狂想曲》音乐课前放松练习。
(一)教学导入老师演唱《爱我中华》,让学生仔细听歌词。
1、提问师: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生:56个民族。
师:非常正确!56个民族像56朵花,百花争艳,各显千秋。
2、欣赏师:那么今天又会是哪朵美丽的花朵向我们绽放呢?请欣赏(播放《阿西里西》)。
生: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吗?生:彝族。
3、简介(二)新课教学1、唤彝族小朋友师:你们看彝族的小朋友在干嘛呢?(再次听歌曲)原来他们是在游戏!你们想和他们一起游戏吗?那让我们一起呼唤他们过来玩吧!师带领学生一起呼唤:阿西里︱西—︱阿西里︱西—︱跟老师一起来用回声呼唤吧。
你们知道阿西里西的意思吗?是彝语“好朋友”的意思。
“丘都拉迪嗡啊”是什么意思?是表现欢快情绪的衬词。
2、迎彝族小朋友(1)再次聆听歌曲学习这首歌。
他们玩的那么快乐,我们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朗读呢?你能试试吗?学生按节奏念歌词。
(2)师:刚才这么多小朋友念了,现在该轮到我了,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3)老师按节奏念和生齐念3、学唱歌曲旋律A、跟琴模仿快乐的声音“哈”唱旋律师:同学们你们这么快乐的声音让老师都陶醉了。
B、跟琴模仿快乐的另一个声音“呵”唱旋律C、倾听音乐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休息一下,听老师用钢琴弹歌曲的旋律。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阿西里西》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阿西里西》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意大利民歌《阿西里西》;2.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曲式和音程;3.能够了解人物故事情节,加深对歌曲的理解;4.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意大利民歌《阿西里西》。
该曲以明快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吸引了大量听众,并成为了艺术家和歌唱家演唱的经典之作。
同时,歌曲的故事情节也增加了歌曲的可操作性和深度。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利用黑板或PPT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详细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曲目特点,向学生传播一些幽默、搞笑、感人、正能量等情感信息,并将学生带入运动前的准备状态。
2. 歌曲学习首先,带领学生认识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主旋律。
然后,演唱歌曲一遍,让学生模仿唱一遍。
指导学生注意韵律、调子、气息和倍速等问题,并逐渐增加唱歌节奏与音高方面的难度。
3. 活动游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歌曲和提高协作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游戏活动。
比如安排小组表演,设计比赛活动等等,并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认识。
4. 整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文化课程的整合,让学生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自己表演歌曲,并对表演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整合性和独立思考性。
5. 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并指出表演中的反馈要点,同时对学生整个课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和。
四、教学重点1.精神文化内涵;2.歌曲歌词韵律;3.歌曲音效;4.表演技巧等。
五、教学难点1.歌曲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2.歌曲气息和音高等方面的把握;3.在表演中要求学生积极互动,并更好地加强协作能力。
六、教学后记这门课程不应该局限于纯粹的音乐学习与技巧的传授,更应该注重与学生生活和思维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演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 唱歌 阿西里西》人教版(2)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2)一. 教材分析《唱歌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西部风格,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西部地区的特色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然而,对于这首具有西部特色的歌曲,他们可能对歌词的含义和背景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唱歌阿西里西》。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唱歌阿西里西》。
2.教学难点: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西部地区的风景、文化等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西部地区的风景、文化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西部地区的印象,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教授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生僻字和西部特色词汇,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教授旋律: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4.练习演唱: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演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课堂互动: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西部地区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部地区的文化特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
《阿西里西》教学实录及听课点评

(阿西里西)教学实录及听课点评感受彝族的民风民俗一、新课引入⒈导入:欢快的节奏、轻松的旋律中使人放松、享受,今天范老师诚挚的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跳起来,感受这段歌曲吧!〔播放音乐(七月火把节)老师带着学生跳〕师:你能感受出这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你是怎么了解的呢?生:各抒己见。
生⒈:从舞蹈动作上,并自己跳一个三步一跳和一步一跳动作。
师:非常不错,彝族舞蹈里典型的三步不一跳和一步一跳,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跳跳。
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生⒈:从音乐上感觉有点像。
师:这位同学不但知识面真广泛,而且对彝族音乐还颇有一点研究。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彝族最壮大的节日是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
那儿的山美、水美、人美,人们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还热情好客。
今天友好的彝族朋友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
学唱彝族的民歌二、发声练习师:漂亮的彝寨聚居在群山耸立、河流纵横的优美自然景观里,这时的我们在山的另一边,听,远处传来用“LU〞来演唱的动听的歌声邀请我们去山寨做客。
师:︱ 6 21 2 ︱6 21 2 ︱生:学唱师:虽然这邀请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但非常清楚,我觉得你们这样的歌声不诚挚而且还传不远,如果是我,我会深深的吸一口气,肩自然放松,把声音往头顶这儿送,用柔和有弹性的声音唱一唱。
生:再次学唱。
师:这时我们先听到的邀请声是很弱的用这样的的记号表示mP。
〔出示课件〕接着歌声由远及近飘来了于是、、、、、、师:62 12︱ 6 2 1 2︱生:学唱。
师:大家腹部的力量加大了,腹部象篮球拍打在地上一跳一跳的感觉,身体只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坐端正。
生:学唱。
师:客人在还没有回应的时候这时主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冲动、焦急、愉快,他们的音量也会强化。
师:这时我们用这样的记号表示﹤师:诚挚的邀请声让我们眼开眉展,于是我们也手舞足蹈的挥动手唱着,于是我们用mf这样的力度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了《阿西里西》这节录像示范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阿西里西》是人教版二年级的一首彝族儿歌,歌曲为2/4拍,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后缀尾声。
歌曲表现了彝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这首歌的前四小节词为彝语的译音,在音乐上,级进与跳进的音程交替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活泼流畅的旋律。
开头“231│2-│”和尾声“1 56│1 0│”的乐句不仅前后呼应、保持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比。
因为它除了旋律基本相同外,节奏上和力度上都略有差异。
前者显得轻巧、跳动,后者则显得兴奋、昂扬、热情。
此外,歌中的力度变化较为细致,层次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情绪来说十分重要。
一、以民族音乐特色为主线,贯穿全程。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阿西里西》等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
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
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过程设计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