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论文]

合集下载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翻译理论,它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语义翻译原则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以实现准确的传达。

纽马克提出,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翻译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义,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

因此,翻译应是一种意义的传递,而不是字面上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保持原文的重点和重点,以及原文中的意义,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这样会破坏原文的意义。

交际翻译原则强调调整译文,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纽马克认为,翻译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符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原文中的文体、句式、表达方式等来实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

综上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为翻译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简析纽马克(Nida Eugene Albert Nida)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

纽马克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杰出代表,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纽马克的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随后,文章将详细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优势与局限,以及两者在实际翻译操作中的平衡与选择。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纽马克理论在文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文章将总结纽马克理论对翻译学的贡献,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纽马克(Eugene A. Nida)是20世纪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语义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这两个概念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对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深入研究。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句法结构,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境意义。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重视原文形式、结构和修辞的文本,如文学作品、科技论文等。

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旨在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和沟通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广告、公文等。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 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句子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同时保留其源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语义翻译是进行有效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到保持原有语句中的语义内容不变,并同时展现出目标语言的特征。

例如,“你好”这个简单而又常用的句子,在英文中可以译作“Hello”,但在法语中可以译作“Bonjour”,而在德语中可以译作“Guten Tag”。

在每种语言中,这些礼貌问候的语句都有自己的特定语义,因此,语义翻译就是在不同语言之间保留这种特定的语义的翻译方式。

## 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是指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并通过正确的翻译有效传达信息的过程。

交际翻译涉及到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保持其原有语义,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翻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字和文化都有很好的理解,还要求翻译者能够把不同文化中的信息有效地转换到另一种文化中,使彼此之间能够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一、本文概述《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纽马克是20世纪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详细阐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应用。

本文旨在概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分析它们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及其在翻译领域的贡献。

然后,详细阐述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处理不同文本类型和语言风格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内涵和应用,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也旨在为翻译研究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定义与特点纽马克(Nida)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定义和特点,对于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际翻译,顾名思义,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的交际效果。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的主要目标是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即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

因此,在交际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的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广告等。

与交际翻译不同,语义翻译则更加注重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形式。

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义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内涵,而不是追求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翻译是信息传递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和层面,其中包括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翻译方式的特点、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劣之处。

语义翻译主要关注文字和句子的准确传达,将原文的意思以最忠实的方式翻译成目标语言。

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源语言的语义、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然后转化为目标语言的等效表达。

这种翻译方法强调准确性和精确性,有助于在文本之间保持一致性。

然而,语义翻译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差异,有时候直译并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交际翻译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交际翻译注重源语言信息的传递和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

它更关注沟通的效果,而不仅仅是文字的准确性。

交际翻译强调根据读者的特点和背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

这种翻译方法考虑到了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因素,有助于让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翻译内容。

然而,交际翻译也可能存在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为了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习惯,有时候可能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动或添加信息,这可能导致原文的准确性有所损失。

此外,交际翻译也需要翻译者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传达。

总的来说,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之处。

语义翻译注重准确性和一致性,适用于需要保持原文意思的传达的场景。

而交际翻译注重信息的接受和交流效果,更适用于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特点进行适度转换和调整的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翻译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

有时候,合适的翻译方式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以平衡准确性和可读性。

因此,翻译者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都非常重要。

最后,无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在实践中都需要翻译者不断学习和提升,以不断适应不同的翻译需求和挑战。

只有通过积累经验、加强专业知识和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翻译者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促进语言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论文]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论文]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摘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使用实例来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英语翻译中的实践运用,并得出结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者相辅相成,两者交替使用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应用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1对纽马克的简要概述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毕生从事英德、英法互译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

他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格语法、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和技能,并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法,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为翻译研究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2.1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定义交际翻译指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则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果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

2.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首先,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翻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

而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

其次,在形式上,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交际翻译则是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

再次,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轻内容。

第四,语义翻译比交际翻译复杂精细,较笨拙晦涩,重在再现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而不是他的意图,倾向于过译;交际翻译则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采用与原文的语域一致的语域,倾向于欠译。

第五,交际翻译的译文通常比语义翻译译文长,因为后者没有帮助读者理解的多余的词汇。

第六,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担;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由多人承担。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摘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语义翻译法具有绝对意义,交际翻译法具有相对意义。

语义翻译法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二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语域翻译单位Abstract The linguistic meaning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meaning transl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part of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The linguistic meaning translation method possesses the absolut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meaning translation method has the relative meaning. The linguistic meaning translation collects the advantages of“word to word translation”,“direct translation”and“loyal translation”; the communicative meaning translation concentrates the advantages of “summing up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and“genuine transl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is the most ideal translation method.Key words linguistic meaning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meaning translation linguistic region unit of translation 1 前言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有翻译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思考、探索与研究。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应用[摘要]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两种基本翻译方法,两者各有特长。

从文化层面对两种翻译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把握好在何时何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区别应用
一、引文
翻译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语际转换。

翻译是一种艺术,有其本身的艺术法则、审美意识和体验过程。

同时,翻译还有其本身的内部规律、工作规范和实施程序。

从事翻译的人必须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还必须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才可以赋予自己的成果以真实的价值。

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

翻译要同时解决语言和文化的问题。

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而且也是文化的翻译。

因受文化习惯的影响,中外文化有较大差异。

二、概念
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一书中借助buhler的语言三大功能首次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把表达内容限制在原文文化范围内,不改变原文中寓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概念,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试图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因此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更接近原文;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对象,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时能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摘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使用实例来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英语翻译中的实践运用,并得出结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者相辅相成,两者交替使用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对纽马克的简要概述
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毕生从事英德、英法互译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

他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格语法、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和技能,并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法,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为翻译研究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2.1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定义
交际翻译指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则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果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

2.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首先,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翻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
解释。

而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

其次,在形式上,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交际翻译则是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

再次,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轻内容。

第四,语义翻译比交际翻译复杂精细,较笨拙晦涩,重在再现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而不是他的意图,倾向于过译;交际翻译则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采用与原文的语域一致的语域,倾向于欠译。

第五,交际翻译的译文通常比语义翻译译文长,因为后者没有帮助读者理解的多余的词汇。

第六,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担;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由多人承担。

2.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
第一,两种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认知翻译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认知翻译的修正和完善。

第二,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第三,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需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第四,在保证等效的前提下,无论是翻译何种类型的文本,都最好采取逐词翻译的方法,纽马克认为这是唯一
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全不必采取其他的近义词或同义词,更无须释义。

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两种译文:
a: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b: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a为语义翻译,b为交际翻译。

“天”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god则是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

语义翻译heaven 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道教概念,交际翻译将道教概念转化为西方的基督教概念,适合西方读者。

例2:“老鹰不吃窝下食”可翻译成以下译文:
a: the eagle does not prey on its own nest.
b: someone in his line of business wouldn’t shit on his own doorstep.
a为语义翻译,b为交际翻译。

a从字面翻译,忠实于原语言。

b 目标语言读者出发,将它译成了西方人所熟悉的句子,b的翻译更适合西方人来理解本句话的含义。

例3:倘用“内传”,阿q又绝不是神仙。

a: the use of “legend” is impossible because ah q was no legendary figure.
b: if i were to call my account the stuff of legend, it could legitimately be objected that ah-q is no god.
在该例子中,出现了“神仙”一词,这一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西方人就不会理解。

a的翻译属于语义翻译,而b的翻译则属于交际翻译了,他考虑到了西方人的文化特点。

所以b翻译成了god一词,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

例4: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

a: this epic struggle had apparently ended in neither victory nor defeat.
b: there was a certain lack of clarity and closure about this particular battle between the dragon and tiger of weizhuang.
在这一例子中,出现了“龙虎斗”一词,a的翻译是考虑到西方人接受程度的,因此,很容易被西方人理解;而b的翻译则是从字面来翻译,这对于西方人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不会那么容易。

a的翻译方法属于交际翻译,而b的翻译方法则属于语义翻译。

例子5: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a: like 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s, we each have our own strengths.
b: let’s both try our best, and see what happens.
在这句话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是一句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的谚语。

a直接把“八仙过海”翻译成了“eight immortals”,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是很晦涩,很难理解的。

而b 则翻译成了西方人更容易接受的句子。

a的翻译属于语义翻译,b
则属于交际翻译。

例子6:mls (microwave landing system) would allow pilots to make steeper and curved descents, cutting noise and boosting airport capacity.这句话有以下两种译法:
a: mls 将使飞行员以较陡的角度,呈弧形下降,减少噪音和增加机场容量。

b: mls可使飞行员飞行陡度增加,呈弧形下降,结果机场附近的噪音减少,机场飞机降落的次数亦因之增加。

a是语义翻译,是从字面翻译的,但是翻译出来之后,并不是很通顺,而b则是交际翻译,效果更能使读者明了。

4结语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两种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翻译
方法。

正如纽马克指出:在翻译中绝对只用交际法或语义法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两种翻译法是交叉使用的。

一个译者可能用其中的一种译法更多一些,即使同一个部分或句子也可能有些地方采用了交际法而其他地方采用了语义法。

只有找到了两种翻译方法的契合点才能达到忠实有效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黄俊利.从交际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茶馆》的两个英译本[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2]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84-185.
[3] 祝张盈.在英汉翻译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