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小说创作
小说写作教学PPT

一、 按容量大小分类的小说体式
• (一) 长篇小说 • (二) 中篇小说 • (三) 短篇小说 • 1、 篇幅短小,从小见大。 • 2、 情节单纯,截取生活片断。 • 3、 以最经济的手法迅速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 • (四) 微型小说
二、按内容特征分类的小说体式
• (一) 故事小说
• “三言”、“两拍”、《封神榜》、《十日谈》、
1、 外视角
汪曾祺《受戒》
2、 内视角
米兰·昆德拉《不朽》
《基督山伯爵》
• (二) 性格小说
• 《红楼梦》 《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安娜·卡列妮 娜》 《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阿Q正传》、《子夜》、《家》、 《骆驼祥子》
(三) 心态小说
《尤利西斯》
爱尔兰作家 詹姆斯·乔伊斯
心态小说
心理独白小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罪与 罚》;
心理分析小说:茨威格《桎梏》(《无形的压力》) 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乔伊斯《尤利西斯》 心理象征小说:卡夫卡《城堡》、《变形记》
2、 肖像描写 3、 行动描写 4、 心理描写
二、小说的情节
情节:小说中体现矛盾冲突、表现人物 关系、展示人物性格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事随人走”
情节表现性格,性格推动情节
二、小说的情节
小说与故事: 福斯特:“情节也是事情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
系上。‘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 ‘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对 于王后之死这件事,如果我们问‘然后呢’?这是 故事;如果我们问‘为什么’?就是情节了。”
三、小说的结构
1、 单线型结构
《人生》、《芙蓉镇》 2、 复线型结构 《安娜·卡列尼娜》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 蛛网型结构 ▲《红楼梦》、《战争与和平》; ▲《水浒传》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断案》 4、 辐射型结构
小说创作教程PPT课件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1997-2000) 刘庆邦《鞋》;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 红柯《吹牛》; 徐坤《厨房》; 迟子建 《清水洗尘》。
10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1-2003) 王祥夫《上边》; 温亚军 《驮水的日子》;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 王安忆《发廊情话》。
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 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 笑》。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 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 《陈旧人物》等。
15
最初的小说写在台历背面,如今回想,很有些 行为艺术,仿佛在玩酷。记得是方之先生教唆,他 听我说了一个故事,瞪大眼睛说:“快写下来,这 很有意思。”受他鼓励,我开始不自量力,撕下几 张过期台历,就在纸片的背面胡涂乱抹,还没写完, 方之迫不及待要去看,一边看,一边笑着说不错。 三十年前,方之是江苏最好的作家,今天再提 起,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必须加些注解和说明,譬 如英年早逝,譬如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譬如当 代作家韩东的爹。他是父亲最铁的难兄难弟,他们 一起被打成右派,要不是这位父执,我也许根本不 会成为一个小说家。
——叶兆言
20
苏童谈创作 苏童九岁时患肾病,差点要了他的命。 “家里
人都以为他活不多久。每天把他安置在一个垫了旧 棉被的藤椅子上,晒晒太阳,听听鸟叫。寂寞的苏 童两年里把棉被坐了一个大洞,胡思乱想道听途说 的事儿也在他脑子里筑了一个大案。就这样,冥思 妄想成了他的习惯与资本。” “我唯一坚定的信仰是文学,它让我解脱了许 多难以言语的苦难和烦忧,我喜爱它并怀着一种深 深的感激之情,我感激世界上有这门事业,它使我 赖以生存并完善充实了我的生活。”
小说创作教学PPT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 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 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扁平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 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创造出来。如果 这些人物再增多一个因素,我们画的弧线 即趋于圆形。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 句子表达出来。”--福斯特《小说面面 观》
小说史上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从单纯、单 一到丰满、复杂的发展历程。
典型(这一个)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1.戏剧化小说(悬念结构)
开头不动声色地设置悬念,中间铺展与掩 藏,最后在高潮处释放。
欧·亨利式结尾 2.诗化小说(意象结构) 3.人物漫画式,故事新编式、场景式,意识 流小说……
变速叙事
小说的结构、模式
传统的“情节结构” --结构的多重变化
情节结构:这种模式的小说创作,以某个 人物或事件为中心,线性展开,以一个个 情节推进人物的命运或事件的发展,它注 重于外在氛围的营造和外在事件以及人物 之间的矛盾冲突。
心理结构(意识流结构)、意象结构(诗 化小说)、无结构(小说散文化)、迷宫 式结构等等
与叙述视角相关的,就是叙述的人称,即 叙述者在叙述对象面前的称谓。根据作者 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的人称通常可 以分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也有人认为 有第二人称。
小说创作教程ppt课件

25
余华谈创作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
17
转益多师无别语,心胸万古拓须开,单纯模仿很 搞笑,以某位好小说家为好坏标准,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也很搞笑。短篇小说说白了,就是考虑不能 怎么写,就是考虑还能怎么写。这是一枚硬币的正 反两面,又好比鸟的两个翅膀,只要扇动了,就可 以在高空自由翱翔。 小说是时间艺术,是岁月留下的验证痕迹,无 论描写之实际内容,还是创作之特定年代,时间都 会显得至关重要。我习惯随手写下具体的写作日期, 可惜发表时,有的被编辑随手删除,有的反复退稿, 最后虽然得以发表,真实日期也不可考。这次结集 出版,尽可能根据写作顺序,实在记不清楚,便退 而求其次按发表时间。
获奖评语:“这是一个关于祈祷与救赎的故事。小说 中流淌着悲悯与温情,充盈着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 质。” )
5、严歌苓:《少女小渔》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建议阅读的作品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1995-1996) 史铁生《老屋小记》; 迟子建《雾月牛栏》 ; 阿成《赵一曼女士》; 陈世旭《镇长之死》; 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 池莉《心比身先老》。
32三小说形态的衍变1无情节小说2意识流小说3非小说3334第二节小说的结构方式一单线型结构二复线型结构三辐射型结构四蛛网型结构五情绪型结构六板块型结构353637三创作中存在的弊端1情节不符合人物的经历和已经初步形成的思想性格的基调2当小说中人物性格在短时间内变化的跨度较大时应有足够的情节表现这种变化四情节的独创性38一个性形象的生命二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处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
小说写作教程

小说写作教程写小说是一门艺术。
在创作过程中,标题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但是在文中不能重复出现相同的标题文字。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写小说的基本指导。
首先,一个好的小说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
通过令人感兴趣的情节或者引人注目的人物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说开头,要尽可能地展示出主要的冲突或者问题,以使读者对故事产生兴趣。
其次,小说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应该是有吸引力的、有个性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角色内心感受的刻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角色。
此外,让角色在故事中发生转变或者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手法。
另外,小说的情节设置也需要仔细考虑。
一个好的情节应该是有张力的,扣人心弦的。
要把握好冲突的发展和解决过程,通过巧妙地设置转折点和高潮部分,来让读者保持阅读下去的悬念感。
此外,在写小说的时候,对于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使得文字流畅、有足够的积极情绪或者戏剧性。
同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不断调整和变化,以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
最后,一个好的结尾也是不可忽视的。
结尾要既能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又能给读者带来某种启示或者反思。
通过给出一个有力的结局,可以使整个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总结起来,写小说需要考虑到开头的引人入胜、角色的塑造、情节的设置、语言的运用以及结局的完整和有力等各个方面。
对于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需要仔细思考和不断调整,以使得故事更加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写出让读者心动的好小说。
第1讲《狂人日记》:开篇之作

内容概括
1.狂人的一段心路历程(独战庸众) 狂人的一段心路历程(独战庸众) 狂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狂人:显在特征:多疑、思维混乱、语言错杂、行 为乖张;内在特征:清醒、勇敢、孤独、痛苦 常人:赵贵翁、路人、小孩子、狼子村的佃户、我 哥哥……;现实“吃人”现象、历史“吃人”现象
狂人形象的三种认识:
病态的狂人; 清醒的战士; 既是病态的狂人,又是清醒的战士。
思考与练习:
这篇小说有什么意义? 分析狂人形象特征。 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以及所产 生的艺术效果。 有人说这篇小说就是一个疯子的病态记录。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狂人”病态心理的真实描摹;狂人的疯 狂人”病态心理的真实描摹; 话中的象征、隐喻手法, 话中的象征、隐喻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深 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刻的理性批判精神,狂人生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境氛围 )、人物关系中融入精彩的象征性画面 人物关系中融入精彩的象征性画面。 (夜)、人物关系中融入精彩的象征性画面。
《狂人日记》: 开篇奠基之作
第一讲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鲁迅小说创作的序言与总纲
问题:
请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从文本出发(细读) 从文本出发(细读)
说说你对这一文本的认识或感觉。 古典文学文本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文本?外 国文学文本中呢? 果戈理《狂人日记》
这历史没有年代,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否定历史, 个字是“吃人”!——否定历史,否定传统 否定历史 从来如此,便对吗? 质疑; 从来如此,便对吗?——质疑;重新估定一切 质疑 价值(尼采“怀疑一切” 价值(尼采“怀疑一切”) 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 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 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 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 变了真的人。——达尔文的进化论 人,变了真的人。——达尔文的进化论 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展望未 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展望未 来 月光;黑漆漆的夜;历史与现实( 月光;黑漆漆的夜;历史与现实(从狼子村到 大哥到自己) 大哥到自己) 疯言疯语——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 愤怒、 疯言疯语 愤怒 怨恨、不满、焦虑, 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小小说写作技巧讲义

小小说写作技巧讲义小小说写作技巧讲义一、确定主题和情节小小说是一种短篇故事,因此主题和情节的确定非常重要。
首先,作者需要明确自己要讲述的主题是什么,可以考虑一些生活中的小插曲、小故事或者是一个小心思。
其次,确定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尽量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故事的冲突和高潮。
二、适当收敛情节由于小小说篇幅有限,作者需要在写作过程中适当收敛情节,避免情节过于繁琐,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
要有所取舍,聚焦在主线上,精简情节,让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三、注重人物刻画虽然小小说篇幅有限,但不能忽略人物刻画的重要性。
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为举止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
四、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小小说篇幅短小,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多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以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通过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使读者在短短的几百字中感受到更多的含义和美感。
五、运用铺垫和伏笔小小说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要展示故事的转折和高潮,因此运用铺垫和伏笔的手法非常重要。
可以在故事开始时适当暗示一些信息,为后续的情节做好铺垫,再在高潮时将伏笔收束,让读者眼前一亮。
六、注意节奏感和时态使用小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要注意节奏感的掌握,尽量通过句子的长短、用词的力度等方式来调整文章的节奏感,使读者在有限的篇幅内感受到故事的起伏和跌宕。
此外,还要注意时态的使用,一般来说,小小说使用过去时较多,但也可以尝试使用现在时等其他时态来展示故事。
七、精心处理结尾小小说的结尾是整个故事的落脚点,可以采用意外性或者点题性的结尾,让读者在结束时产生共鸣。
可以通过对主题的呼应、对情节的呼应或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故事结束后仍然回味无穷。
小小说作为一种短篇故事形式,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要展现故事的冲突和高潮,因此写作技巧尤为重要。
通过确定主题和情节,适当收敛情节,注重人物刻画,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运用铺垫和伏笔,注意节奏感和时态使用,精心处理结尾等方式,可以使小小说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说创作高三上学期三年级优质课情节构思与人物塑造的技巧

小说创作高三上学期三年级优质课情节构思与人物塑造的技巧小说创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作者擅长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技巧,以创作出引人入胜的作品。
在高三上学期三年级的优质课中,我们将探讨小说创作中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的技巧。
一、情节构思的技巧1. 主线情节的设定:小说的主线情节是整个作品的骨架,它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构思主线情节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常见的情节类型,例如冲突、爱情、成长等,但要注重原创性和个性化。
2. 次要情节的设置:除了主线情节,小说中还应该有一些次要情节来丰富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层次感。
次要情节可以是支线故事、插曲、回忆等,它们应该与主线情节相互呼应,有机地融入整个故事中。
3. 起承转合的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基础,它们需要有层次感和连贯性。
在构思情节时,要注意起始部分要引人入胜,承接部分能够逐渐推进故事发展,转折部分要令人意想不到,合结部分要给人以合情合理的感受。
4. 创意和反转的应用:情节构思中的创意和反转可以给作品增添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创造性的情节安排、意外的发展以及人物的突破等等,都是创意和反转的应用方式。
通过巧妙的设计,能够让读者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
二、人物塑造的技巧1. 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的人物需要栩栩如生,与读者产生共鸣。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描写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去展现人物的独特性和特点。
同时,要注重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使其更加立体和真实。
2. 人物关系的处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出不同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使故事更加有张力。
人物之间的亲密、竞争、矛盾等关系,都是可以利用的创作素材。
3. 语言特点的运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思维活动,可以展示出人物个性、性格特点以及思考方式。
在创作中,要注重捕捉每个人物的独特语言特点,使其更加鲜活和富有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
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
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 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 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 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 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 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 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 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 他们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 地问道:“你们……”“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 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 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水壶一时让他们夺去,我会……我 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 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 垂下脑袋。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 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 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 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 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 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 经典范文
• 沈从文《边城》(中篇小说)
• 苏童《茨菰》(短篇小说)
• 张爱玲《金锁记》(中篇小说)
• 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短篇小说)
• 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 叶弥《香炉山》(短篇小说)
• 田耳《一个人张灯结彩》(中篇小说)
• (台湾)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微型 小说)
• 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篇小说)
Eg.池莉《烦恼人生 》、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 刘恒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⑨ 新生代小说(九十年代中期——现在)
Eg.东西《耳光响亮》、邱华栋《手上的星光》、朱文《我爱美元》、 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⑩ 七十年代生小说(九十年代末)
以个人化写作为特征。
(二)小说的分类
• 按题材类型分类:①按生活领域分类。Eg.农业题材、工业题材、 军事题材、教育题材、城市小说、金融小说等。②按作品内容分 类。寻根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武打小说、言情小说、推 理小说、寓言小说、传奇小说等。
• 按文体类别分类:书信体、笔记体、传记体、日记体、诗体、 章回体小说等。
• 按地域类别分类:略。 • 按篇幅分类: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 按创作手法分类: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魔幻小说、
意识流小说、荒诞小说、黑色幽默小说、存在主义小说、纪实小 说、后现代主义小说等。
1
O虚构性 O故事性 O 叙述性
O虚构性
• 传统小说的虚构性:主要表现在运用典型化的方 法进行虚构,即在同一类原型人物或事件、情景
的前提下,采用集中概括同类人、事、景的特征, 从而塑造出典型形象或情节、环境的方法。
• 当代小说的虚构性:常常超越直观现实的具体性, 通过象征、变形的方式进行虚构,以此反映出深 刻的现实,表现主观的真实和事物的象征意义。
单,然而它却为肌体提供了结构架,将它结合成
一个整体。”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 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 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 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 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 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 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 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 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短篇小说)
(一)以情节为框架
• 鲁迅:“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
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则 到休息时,亦必要寻求一种事情消遣休暇,这种 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 是小说的起源。”
•
博尔顿:“情节对小说来说,恰如骨骼对人
体一般重要,与其他一些系统相比,它可能很简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
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 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 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 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壶水;迷路后,为了 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 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 “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 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 的水壶。
环境是铸就人物性格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物 活动的舞台和事件发生的场地,它对人物性格的形 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 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描写的作用:展示时代风貌,烘托人物心理, 渲染情调氛围,增强文章感染力等。
(二)小说的特征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
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 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 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
当大家回头望着身文体特征
(一)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 人物是小说创作的第一要义。 人物形象既是小说作者刻意创造的核
心内容,也是读者解读小说的一把万能 “钥匙”。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 生活的主要手段,无论情节的设置,矛盾 的安排,还是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 物形象服务的。
走出沙漠
·沈 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
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
被他们夺去。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 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这一种绝 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故事:有头有尾的事件。“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 了。”(福斯特)——故事叙述时间生活;
情节:有动因的事件的逐步展开。“国王死了,不久 王后也伤心而死。”(福斯特)——情节叙述价值生活。
3.环境
环境是小说情节发生、发展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包含具体的场合、情境、生活氛围等小环境,也包 括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大环境。
• (美)亨利·詹姆斯:“它是可以感觉到的生 活。”
•
“拟真性”,是对生活实体舍相显质。
• 忌:实相取照 、胡编乱造
O故事性
文似看山不喜平。 “传奇性” 波澜起伏,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故事性指有吸引力、可读性强、有推己及人 的感染力和连贯性,丰富、精彩,扣人心 弦,耐人寻味,等等。
忌:平乏无奇
O叙述性
叙述指记叙、陈述事情,叙述性是小说的语 言特色。
• 小说的故事性要求小说要有机智的叙事策 略,而“如何讲故事”的过程便体现出强 烈的叙事性特征。
• 忌:平铺直叙
三、小说的写作
★理论专著
《小说门》:曹文轩著,作家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小说稗类》:张大春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年版; 《虚构之刀》,马原著,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第一讲 小说写作
一、小说概述
“稗史”:野史 “小说”: 一是言者小
二是所言者小 三是作用小 “情钟儿女,入于邪淫,事托鬼狐,邻于诞妄。 又其甚者,以恩怨爱憎之故,而以忠为奸,以佞 为圣,谀之则颂功德,诋之则发阴私,伤风败俗, 为害甚大。”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 通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 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 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Eg.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③ 反思小说(八十年代初期)
Eg.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谌容《人 到中年》
④ 改革小说(七十年代末——至今) Eg.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路遥
《人生》、刘醒龙《分享艰难》、谈歌《大厂》
⑤ 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期)
Eg.汪曾祺《大淖记事》、韩少功《爸爸爸》、刘恒《伏羲 伏羲》、阿城《棋王》、张承志《北方的河》
2.近现代小说时期 “小说界革命”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 小说。” (梁启超) 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并从此 奠定了小说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