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的力学分析与技巧 (1)
拔河比赛技巧

拔河比赛技巧一、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当然是比哪一队的力气大喽!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反作用力),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
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
对拔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
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
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系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
大人和小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另外,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
比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
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
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所以1、人体向后仰2、全体队员一起用力 3、脚使劲蹬地4、增加鞋的摩擦力等。
一、准备姿势:1、握绳:双手手心要向上;2、拉绳:绳要从腋下过;3、脚尖必须在膝盖之前,而且在拔河令出之前全身应伸展拉直。
二、站姿:不要怕摔倒,全体人尽量向后倾斜!半蹲,马步,重心向后压。
重心一定要低,集体往后仰。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将腹或者髋挺出前面,眼睛看天。
三、排序:不要按力气大小,按体重,从绳子末端到最前线,依次由重到轻排列。
注意拉开距离以防踩踏。
不要把胳膊累伤了却忽视了脚和腿,下身一定要站得稳!前面的力量大点,尾巴上重量大的。
四、握绳:比赛前绳子拉到最直,一定要!否则后面的人再用力,绳子是弯的,力就中和了。
所有人的力都要向正后,否则一部分力会被自己人的力抵消,事倍功半。
两个手相隔20cm,要视个人臂长而定。
三点一线,两手加上“后”胳肢窝,紧紧地夹住绳子;另外,后面的队员将后手从腋下伸进前面队员的两手中间位置握住绳子,这样一来,队伍的战线短,合力直线作用于绳子的效果明显,即使在队友失误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及时的调整。
拔河小技巧知识点总结

拔河小技巧知识点总结在拔河比赛中,每个队伍的成员都需要发挥出他们的力量和技巧,以便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对于拔河运动员来说,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拔河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拔河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确保队伍的整体力量均衡在拔河比赛中,每个队员的力量都很重要,因此队伍的整体力量必须是均衡的。
如果有个别队员的力量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导致队伍整体的力量失衡,影响比赛的结果。
为了保证队伍的整体力量均衡,队伍的教练需要根据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和训练。
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和力量测试,从而了解每个队员的具体情况,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训练,以保证队伍的力量均衡。
2. 技巧性的站姿站姿在拔河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站姿可以让你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站姿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调整:(1)脚的位置:站立时,双脚应该与肩同宽,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双脚的中央。
(2)身体的姿势:站立时,身体应该是笔直的,并且向前倾斜一点。
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用力。
(3)手的位置:站姿时,你的手应该保持在合适的高度,并且与伙伴们的手牢牢相扣。
3. 合理利用身体的力量在拔河比赛中,我们不仅要用手臂的力量,还要充分利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力量,比如腿部、腰部等等。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力量更加集中和持久。
在拔河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方法合理利用身体的力量:(1)利用腰部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扭动腰部的方式来增加力量的输出。
当我们用力拉绳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扭动腰部,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力量更加集中和持久。
(2)利用腿部的力量:我们还可以通过蹲下的方式来增加力量的输出。
当我们用力拉绳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蹲下,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腿部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利用。
4. 合理的呼吸在拔河比赛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呼吸不好会导致我们的力量输出不够持久。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调整我们的呼吸来保证我们的力量输出。
拔河技巧 物理

拔河技巧物理拔河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团队运动,需要团队成员合作、发力和技巧。
在拔河比赛中,物理学原理的应用对于获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拔河比赛中的物理技巧,包括重心调整、摩擦力的利用和力的合成。
拔河比赛中的重心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拔河队伍需要将重心尽可能地向后倾斜,以增加抓地力并防止被对方队伍拉倒。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让队员们屈膝、保持低姿态来实现。
当队员们重心低时,他们的身体质量分布更加稳定,可以更好地抵抗对方队伍的拉力。
摩擦力的利用也是拔河比赛中的关键。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力,可以防止物体相对滑动。
在拔河比赛中,队员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鞋子和站在合适的位置来增加摩擦力。
例如,选择有良好防滑性能的鞋子可以增加队员们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抵抗对方队伍的拉力。
力的合成是拔河比赛中必不可少的物理原理。
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这些力的效果可以相互叠加。
在拔河比赛中,队员们需要通过合理地分配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增加整个团队的合力。
例如,队员们可以通过拉绳的角度和力的大小来调整整个队伍的平衡,使力的合成最大化。
除了上述的物理技巧,拔河比赛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队员们需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因为拔河比赛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运动。
其次,团队之间的协作和默契也是非常重要的,队员们需要相互配合、统一行动,才能取得胜利。
拔河比赛中的物理技巧对于团队的胜利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重心、利用摩擦力和合理运用力的合成,队伍可以增加抗拉能力,提高胜利的机会。
此外,良好的体力和团队协作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拔河比赛中的物理原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巧取得好成绩。
对拔河比赛的力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对拔河比赛的力学分析作者:赵俊梅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2年第08期在拔河比赛中,假如甲队胜,甲队施的拉力一定比乙队的拉力大吗?答案是否定的.老师解释后学生往往还是似懂非懂.分析原因,是受力分析没掌握好,首先应选择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1 以两个队伍为研究对象忽略绳子的质量,就好像两个人手拉手单人拔河一样,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无论哪一队胜,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甲队对乙队的拉力F2的大小始终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F1的大小.上面的解释学生能理解,但输赢的原因是什么呢?决定胜负的原因是各方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这要以两队伍分别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两队在比赛的相持阶段未分输赢时,双方可看作处于静止状态,都受平衡力,也就是甲方受到的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1等于F1,乙方受到的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2等于F2;因F1 与F2大小相等,这四个力大小都相等.在相持阶段随着拉力的增大,这四个力一起增大;当力达到并要超过乙方的最大静摩擦力,还没有达到甲方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乙方就开始滑动(因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此时这乙方的摩擦力F2小于F2了,乙方也就输了;(此时甲方受的摩擦力F1还等于此时的拉力F1.)可以说拔河比赛比的是本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哪一方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小,哪一方输.2 以绳子为研究对象需考虑绳子的质量,绳子受重力.绳子静止时是相持阶段,绳子加速时决定胜负.绳子受重力和两方的拉力如图2所示.当绳子静止时,绳子受平衡力,只考虑水平方向,F1cosα=F2cosβ (α是F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是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此时F1与 F2不一定相等).当绳子由静止开始运动时,就看F1cosα和F2cosβ哪个大,如果F1cosα>F2cosβ,绳子向甲方运动,甲方胜了,此时F1 不一定大于F2.也就是说胜利的一方拉力不一定大.两队比的是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事实上,实际问题因素还有很多,不可能完全分析清楚,例如双方用力的时机不同,往往影响胜负.绳子的重力与拉力比很小,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常用第一种解释.。
拔河技巧 物理

拔河技巧物理拔河是一项常见的团体竞技运动,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在拔河比赛中,物理学的原理和技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拔河比赛中常用的物理技巧。
拔河比赛中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是力的平衡。
在一根绳子两端的两个团队之间,两个团队的力大小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保持绳子不动或者向自己一方移动。
这就要求团队成员要协调一致地施加力,并且力的大小要适当。
拔河比赛中的物理技巧之一是要找到合适的姿势和站位。
团队成员应该尽量低下身体,保持双脚稳定地站在地面上,以增加自己的稳定性。
同时,他们的身体应该保持直立,背部要挺直,以使力量能够更好地传递到绳子上。
拔河比赛中的物理技巧还包括利用重心和摩擦力。
团队成员应该将重心低下,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稳定性,并且更容易施加力。
此外,团队成员的双脚可以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来增加他们的稳定性,避免滑倒。
除了以上的基本物理技巧,拔河比赛中还有一些高级的物理策略和技巧。
例如,团队成员可以利用绳子的弹性来增加他们的力量。
当绳子被拉紧时,它会产生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施加更大的力量。
此外,团队成员还可以利用绳子的摆动来增加他们的力量。
当绳子被摆动时,它将带动身体一起摆动,从而增加了团队成员施加的力量。
在拔河比赛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密切配合,根据对方的动作和力量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力量和姿势。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效果。
拔河比赛中的物理技巧对于团队的胜利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需要掌握合适的姿势和站位,利用重心和摩擦力增加稳定性,利用绳子的弹性和摆动增加力量,并且密切配合,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通过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团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取得优异的成绩。
拔河的力学原理

拔河的力学原理拔河作为一项团队对抗性体育运动,激烈的比赛场面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但是拔河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拔河的力学原理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涉及到运动、力和摩擦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拔河运动涉及到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平衡。
在比赛开始时,两队选手站在两侧,各自用力拉拽绳子。
此时,沿着绳子的方向,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呈现出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一个力都有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当两队力的大小相等时,这两个反作用力也相等,从而实现了平衡,绳子不会有明显的移动。
其次,拔河还涉及到斜面的物理。
地面上的摩擦力是拔河比赛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赛的场地往往是铺设了遮尘草坪或者其他特殊材质的地面,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队伍更容易把对方队伍拖动到绳子的一侧。
摩擦力是两个近接物体之间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它产生在接触面上,并与两个物体间的力的大小有关。
比赛时,选手们用力拉拽绳子,将其运动方向改变,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与绳子相对的反作用力。
而摩擦力正是这个反作用力的一部分,使得选手能够对抗对方队伍的力量。
第三,拔河还涉及到杆的力学原理。
在比赛场地中,通常会有一个比赛杆或者旗帜作为标志物,并与绳子相连接。
这个杆起到了固定绳子的作用,使得比赛更加稳定。
杆赋予了绳子更大的抗拉能力,使得选手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拉拽。
此外,杆的角度和高低也会影响到比赛的力学效果。
如果杆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拉拽绳子的力会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垂直于杆的分力使绳子向下拉紧,另一个平行于杆的分力抵消了一部分施加在绳子上的拉力,从而使得比赛更具挑战性。
最后,拔河还涉及到选手重心的调整。
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重心以获得更好的力量施加。
重心是指物体所受的重力的作用线与支持物体的接触面之间的交点。
在拔河比赛中,选手可以通过弯曲膝部和保持身体平衡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重心,从而更有效地施加力量。
例如,选手可以将重心向后倾斜,使得重力作用线落在身体的后部,从而增加拉拽的力量。
拔河比赛力学研究报告

拔河比赛力学研究报告
拔河比赛是一项传统的团体竞技运动,参与者分为两队,通过拉绳比拼力量来决定胜负。
本报告旨在对拔河比赛中的力学原理进行研究。
1. 引言
拔河比赛中最主要的力学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当一队尝试向后拉拉绳时,另一队也会发出相同大小的作用力向前拉。
通过分析力的平衡和杆件的弯曲,可以更好地理解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
2. 分析比赛过程
拔河比赛过程中,两队队员将绳子紧紧拉住,然后通过向后拉绳来试图拉倒对方队伍。
当一方施加力量时,绳子会受到拉力的作用,这会导致绳子向拉力的方向上产生弯曲。
3. 力的平衡与分析
在拔河比赛中,两队的拉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当拉力相等时,绳子不会发生运动,保持稳定状态。
这表明两队的力平衡,没有一方能够明显占据优势。
只有当一方队伍施加的力超过对方队伍时,才会导致整个系统向该方向运动。
4. 杆件的弯曲
在拔河比赛中,绳子通常是通过两端固定在支点上的杆件来连接的。
当两队施加力量时,绳子会受到拉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
杆件的弯曲会导致绳子整体上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影响。
5. 结论
通过对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项传统运动的技术要领。
在比赛中,掌握力的平衡和杆件弯曲的知识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运用力量,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仅对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比赛结果,如队伍的协调性和力量分配等。
对于拔河比赛而言,技术、策略和团队合作同样重要。
试论拔河比赛中的力学原理

试论拔河比赛中的力学原理拔河比赛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但它的原理却并不那么简单,其中许多问题概念性很强,必须注意分析。
现就拔河的力学原理讨论于下。
一、绳的力学质量为m的一根绳,它的两端分别受到沿绳向外的拉力f1和f2,设f1>f2,则绳上各处的张力如何?为简化问题便于研究起见,可将绳均匀地分成质量相等的n段,且质量集中于各段的一点,如图1所示。
用整体法建立动力学方程与第2段,第2与第3段,…直至第(n-1)与第n段之间的张分别是:直至上述结果表明,n为正整数,t1>t2>……>tn-1,当绳向f1方向作加速运动时,绳上各处的张力不等,前端的张力大,愈往后绳上张力愈小。
且绳的质量愈大、加速度愈大这个差别就愈明显。
当绳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加速度a=0,则绳上各点的张力均相等。
当a≠0,而绳的质量在运动物的整体中可略去不计时,m≈0,f1-f2=ma≈0。
则亦有f1=t1=……=tn-1=f2,此时绳上各点的张力亦相等。
故当加速度a很小、绳的质量亦很小时,绳上各点的张力均相等,即f1=t1=……=tn-1=f2。
二、拔河比赛是连结体的力学拔河比赛的两队人和一根绳可看作是三个物体组成的连结体。
为便于研究,按通常情况设甲乙两队均由10人组成,总质量相等,m1=m2=m=700千克,绳的质量m=7千克(实际上中间那段质量还要小些)。
拔河比赛总是从静止开始的,故这个连结体不论向任何方向发生运动,总得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不为零时才能发生。
设m1受外力f1,m2受外力f2,且f1>f2,连结体就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如图2所示)。
用隔离法建立它们的动力学方程:甲队: f1-t1=m1a ①绳:t1-t2=ma ②乙队: t2-f2=m2a ③用整体法建立的动力学方程f1-f2=(m1+m2+m)a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故t1-t2≈0。
当然,直接从②式的m<<m和a≈0,同样可得到t1≈t2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河的力学分析与技巧
精仪系机械06 郭瑶瑶 000608 摘要:本文简述了拔河中的力学特点,对拔河的方式、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主要从摩擦力和重力矩两方面进行论述。
谈起拔河,可以算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了。
比起别的体育活动,拔河可以说是运动场面最热烈的一个了。
而且它能体现出团队精神和力量,开展也很容易。
每年我校大一新生们都会举办一次拔河比赛,那场面的热烈,真可以说是喧呼动地,振惊远近了。
拔河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两对人谁能把对方拉过边界,谁就能获胜。
中途不能摔倒。
如图(一)
图(一)
那么拔河比的是什么呢?是比臂力吗?是体重么?让我们分析一下拔河时的力与力矩。
通过图(一)可知,拔河中队员身体的运动可分为身体重心的平动和绕以其脚为支点的转动。
现在我们对其中一方的一名队员进行分析。
我们先分析平动。
A、B各代表一名队员,共受4个力的作用:重力G,支持力N,摩擦力f,以及绳的拉力T。
由于平动时G = N ,所以,平动是主要是拉力与摩擦力之间的比较。
因为是平动,所以可以把A、B看成质点A、B, 受力分析如图(二),
图(二)
对绳子中点O来说,将取决于双方拉力T与摩擦力f的差F的大小。
其中,Fa = Ta – f a ; Fb = Tb – f b
拉力是通过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力量,它与队员的身体素质有关,时拔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学因素。
在双方拉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肯定是拉力大的一方获胜。
可如果在拉力相当的情况下,若能增大摩擦力,就能削弱对方的拉力,一次来取得胜利。
而增大摩擦力,主要有两个因素,即由f = u N 可知,可以增加摩擦系数u ,即让队员穿上摩擦系数较大的鞋子。
还可以增大N,即让体重大的队员参加。
但摩擦力只是取胜的重要因素,若两方拉力悬殊太大,光靠增大摩擦力还是无法取胜。
此外,还要考虑拉力矩与重力矩的作用。
把拔河的人作为刚体来看,拔河的队员除了身体的平动以外,还存在以脚为支点的转动。
让我们以其中一名队员为例来分析。
图(三)
如图可知,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有利,人与地面的倾斜脚必须小于90度,即后倾状态,此时较低与地面产生向后的摩擦力f ,这将增大对方的困难。
若身体与地面的倾斜角<=90度,即直立或前倾状态时,重力矩将不起作用(=90度)或起反作用(>90度),它将导致身体进一步前倾,同时还会产生不利于自己的摩擦力f ,这样会更迅速的被对方拉动。
因此,拔河时应采取后倾姿势。
下面对在对身体在后倾状态(<90度)时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讨论。
设人的身高为b ,身体与地面的倾角为θ(θ>90)。
T 与 G 分别作用在人体的肩部和重心处。
假设肩部在身高的0.7b 处,重心在人的0.5b处,则据力矩平衡,如图(三)可知:
h =0.7b×sinθ;s=0.5b×cosθ;
T×h=G×b;
T×0.7b×sinθ=G×0.5b×cosθ;
可见,在对方拉力一定时,力矩的大小取决于G 和θ,下面分别讨论。
先看一下重力矩与倾斜角的关系。
由正弦、余弦变化规律可知,在0~90度的范围,sinθ增函数,cosθ为减函数,即θ越小,cosθ越大,sinθ越小。
如图(四)
如图(四),要发挥重力矩的有利作用,应保持θ在45度以下,因为此时cos θ>sinθ,当然若θ角过小,人也会向后翻倒,所以不应太小。
此外,根据:
f = uG 和T×0.7b×sinθ=G×0.5b×cosθ
θ= arctg [(0.5f/0.7T)/u];
可见,u越大,θ越小。
因此,在u较小,即比较光滑的地面上,θ应该大一些,即人的身体应该更直一些。
所以,拔河时,理论倾角应在25~45之间,还要根据地面情况进行调整。
下面看一下重力矩与体重的关系,在T与θ一定时,增加G,也能增加重力矩,可见大体重是很重要的。
综上可知,摩擦力和重力矩是拔河中两个重要因素,而大的体重和适宜的倾角是增大摩擦力和重力矩的关键。
特别是大体重在平动和转动两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拔河不是拉力的较量,而是体重的较量。
所以选队员时,一定要选体重大的队员。
还要穿好一双摩擦力较大的鞋,考虑到地面情况。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齐心协力,大家的劲儿往一处使。
毕竟,还是团结的
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