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结肠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
详细描述
感染可能发生在手术切口、腹腔或肺部。导致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污染、免疫力低 下等。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术前做好皮肤准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在手术 后,应定期检查体温和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手术体位
01
02
03
患者体位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适合 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 位或俯卧位,并确保患者 的舒适度。
体位垫的使用
使用适当的体位垫和约束 带,以防止患者移位和坠 床,同时保护患者的皮肤 和神经不受压迫。
保护患者隐私
在手术过程中,保护患者 的隐私,并尊重患者的尊 严。
术中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结肠癌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和休克。
详细描述
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操作失误、血管结扎不牢固或肿瘤侵蚀血管。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 预防出血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手术操作和结扎止血。在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 量,及时发现出血并处理。
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 期护理
目录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出院指导
0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 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结肠癌的病因 、症状、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 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提高患 者的认知水平。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低结肠癌的复 发风险。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86例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86例
这些 成 功 者 淡经 验 , 而帮 助患 者度 过 心理 调试 期 。 从 吸、 咳痰 、 动 肢体 和 翻身 。术 后恢 复 顺 利 , 活 一周 后 可 离 床活 动 ,
2 . 意病 人 的 营养 :如 有 不 完全 肠 梗阻 或 全 身状 况 差 者 , . 3注 2 需 最初 离 床时 应 给予 帮 助避 免摔 倒 。会 阴 部 伤 口敷 料应 用 丁 字 带 酌 情补 液 、 血 预防 水 、 输 电解 质 平 衡紊 乱 。 固定, 以免脱 落 。8术后 近 期 禁忌 灌 肠 , 别 是 结肠 或 保 留肛 门 特 2. . 4手术 前 肠道 准备 :手术 前 3 改 少 渣半 流 饮食 ,手 术 前 l 的手 术 , 2 天 以免 引起 吻合 口裂 开 。如 进 食后 数 日仍 未 排 便 , 服 油 可
2 护 理
放 , 练 膀 胱约 2周 拔 除尿 管 , 意病 人 有 无 排 尿 困 难 , 训 注 尿潴 留
及失禁 等情况 , 必要时测残余尿 , 当残余尿量大 于 10 l , 0m 时 仍
需 再次放 置 导尿 管 , 持其 通 畅 。 保
21 前 护 理 .术
21 心 理 护 理 : 心 解 释 手术 的 必 要 性 , 直 肠 癌 的 患 者应 说 23 根 据病 人 情况 选 用抗 生 素 , .】 . 耐 对 .5 . 预防 术后 感 染 。 明 人工 肛 门 只 要处 理得 当, 仍能 适应 正 常生 活 和工 作 。 常关 心 2 .会 阴缝合 伤 口引流 管 连 接 负压 吸 引器 ,保 持 引 流通 畅 , 经 .6 3 观
部 切口隔 开 , 防粪 便 污染 。④ 及时 更换 敷 料 , 士 林 纱 布覆 盖 造 凡
22 中护 理 : 肠 癌 患 者 , 术 常 规是 切 除 病 灶后 行 腹 腔 淋 巴 瘘 口, .术 结 手 周围用氧化锌软膏涂擦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⑤教会病 人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了解护理效果,为今后此类疾病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7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耐受性优者、差者分别占92.11%,0.00%,对照组手术耐受性优者、差者分别为78.95%、13.16%,两组比较,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为P<0.05,。

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耐受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出院。

关键字:护理措施;结肠癌;围手术期;手术耐受性结肠癌是由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肠黏膜上皮恶性病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发生在40岁~60岁的中老年人群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膳食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偏重于油腻、精细食物,且吸烟、饮酒率不断上升,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作息时间不规律,多种因素之下,我国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1]。

结肠癌有相当高的致死率,仅次于肺癌、肝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

结肠癌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慢,患者有所察觉并入院就诊时多已经到中晚期。

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经手术根治后容易转移和复发。

在疾病治疗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对76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已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共76例。

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54.3±5.3)岁;乙状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横结肠癌6例,升结肠癌20例。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效7 例 ,总有效率为8 9 . 8 5 %。 4小 结
 ̄2 o 1 2 年5 月至2 0 1 3 年5 月对6 9 例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 与方 法 选取2 0 1 2 年5 月 至2 0 1 3 年5 月我 院收治 的结肠癌患者 6 9 例 ,其 中男
4 7 例 ,女2 2 例 ,年 龄4 0 ~7 1 岁 ,平均 年龄5 6 . 3 岁 。患者表 现不 同程度 的腹 痛 、腹泻 、排 便 习惯 改变 。1 7 例 患者触诊 时触 及包块 ,7 例 患者
折 、脱 出。观察引流 管是否通 畅准确 记录引流液色 、质 、量 ,一 旦异 常要处理 。在拔除尿管之 前要先夹导 尿管 ,在患者有 尿意时放开 ,帮 助患者训 练膀胱收缩 功能 ,自动恢复 自主排尿 。拔 出尿管后要记录排 尿情况 ,判断是否存 在膀 胱麻痹 、尿潴 留。 2 . 2 . 4并 发症护理 :尿路感 染的预 防 ,留置 导尿管 的患者 ,要每 日 护 理尿道 口2 次 ,维续 引流系 统的密 闭 ,及 时更换引 流袋 ,在 肛门排气 后 ,可泡 服鱼腥草 ,以预防感染 。肺 部并发症 的护理 ,手术导致患者 呼吸容量 减少 ,呼吸频率 浅快 ,加上疼 痛 ,咳嗽排痰 受限 ,患者 呼吸 道痰 多 、黏 稠 。护理 时要 指导 患者 按压切 1 2 1 用 力 咳痰 ,帮助患 者拍 背 、雾化 吸入 ,以稀释痰 液便于 咳出。肠粘连 的护理 ,手术对全腹脏 器造 成扰 动 ,易 出现粘 连性肠 梗 阻。协 助患者 翻身 ,促进 肠 功能恢 复 ,并争取尽早下床活动 。 3结 果 经 过精心 的治疗 与术前 、术 后护理 ,6 9 例 患者手术顺 利 ,术 中患 者状态平稳 ,术后恢复效果 明显 。其 中痊愈2 3 例 ,明显好转 3 9 例 ,无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46例患者术前进行饮食以及肠道准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临床好转出院。

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配合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肠癌常发年龄41~50岁,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

结肠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6例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对46例结肠癌患者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年龄60~75.4岁,平均64.2岁;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7例,4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排便习惯的改变。

以腹泻者居多,便秘伴腹泻者次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为结肠癌。

其中27例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症状。

20例患者出现贫血,32例患者表现为脓血或黑便,31例患者有体重下降。

左半结肠切除11例,右半结肠切除21例,横结肠切除10例,单纯造瘘术4例。

全部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临床好转出院,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一般会存在紧张、恐惧、信心不足,担心疾病预后,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解释手术必要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2.1.2 饮食指导患者术前流质饮食,必要时可以静脉补液以补充营养,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血,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这样可以增强手术耐受力,进一步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3 肠道准备控制饮食,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流质饮食,患者术前1d禁食;术前3d患者口服肠道抗生素,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K;,术前3d,让患者每晚用番泻叶泡饮,护理人员术前2d每晚给予患者用肥皂水灌肠,术前1d晚清洁灌肠。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 (2)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 (2)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

方法:取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结肠造口皮肤炎症、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腹部肿块,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贫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症状及肠梗阻、肠穿孔[1]。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2]。

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开展对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2~68岁,平均年龄(49.0±5.1)岁。

实验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31~69岁,平均年龄(50.3±4.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程度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1.2.1对照组研究方法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2.2实验组研究方法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乙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共54页

乙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共54页
呼吸道准备:目的是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术后并发症。主要措施是戒烟和 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如病人患 有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应行体位引流, 雾化吸入,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 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消化道手术 中的污染。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 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 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 流食。②灌肠:病人于术前1-3天每晚 喝缓泄药物,手术前一晚常规用 0.1%~0.2%肥皂水清洁肠腔。③放置 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④ 排便练习。
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
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⑴ 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的意义是 减轻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 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减少病 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 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 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心理护理的 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 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手术晨护理: 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
异常。 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嘱患者排尿,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
饰品。 准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将病历,X-线片,术中特殊用药等一
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术前病人应掌握的术后基 本活动方法有:深呼吸,有 效咳痰,体位改变和肢体功 能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
围手术期的一般准备主要包括心理方面准备和 病人的身体准备。
1.心理方面准备(含医务人员)
(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 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 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愈后, 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 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方法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口服肠道抗生素和清清肠道,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结果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情况减轻或消除。

结论系统化的围手术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是必须的,能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肠癌;围术期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肝脾曲、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以41~61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家族性息肉已被公认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

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总结我科收治的44例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实施根治手术的44例结肠癌患者,其中,男28例,女16例。

年龄36~74岁,平均54.6岁。

其中,22例均有腹痛、腹泻、腹部不适、饱胀感、便中带血、黏液血便,12例伴有贫血、消瘦及腹部肿块,9例以肠梗阻、便秘为主要表现,1例仅以反复便血为主要表现。

本组患者由于加强了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情况减轻或消除,住院天数为12~15 d。

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备皮范围要广,但要注意脐部清洁。

依照肥皂水-双氧水-碘伏的操作程序,尽量减轻棉签对脐孔皮肤的摩擦刺激。

术前常规禁食,行胃肠道的准备,一般在术前3 d用碱性肥皂水清洁灌肠(2次/d),并嘱患者口服甲哨唑(1次/d),以杀灭肠道内细菌,降低术后感染概率。

2.2 术后护理2.2.1 体位麻醉清醒后6 h,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以利于盆腔、腹腔引流,同时要经常移动身体受压部位,并进行按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