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构造体系多层次控岩控矿规律研究和深部外围预测
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方法3

成矿规律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讲人:张均成矿分析是一个借助科学概念、运用理性方法整理感性材料,以揭示成矿现象本质,反映成矿时空规律的动态认识过程,贯穿于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的始终,是研究成矿规律研究,进行成矿研究的最基本途径和最有效方法。
大量的矿产勘查实践证明,科学的成矿研究实质上是在正确的成矿分析基础上的合理推断。
研究水平的高低和研究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矿分析的深入程度,而对矿体定位规律的认识深度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准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矿分析思路、途径、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成矿条件的优劣性评价1)控矿因素控矿因素是指一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因素,其一般包括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浆岩、地层、岩相、古地理、变质作用、区域地球化学因素等。
一个地区内矿产的高度发育及某一类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控矿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针对具体的某一矿床则控矿因素对成矿的贡献是有主次之分的。
例如,内生矿床主要受岩浆岩、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外生矿床则着重与地层、岩相、古地理、构造等有关,变质矿床则主要受到变质作用的制约。
成矿分析的基本内容成矿分析的基本内容2)成矿特征研究区内已知的成矿特征对于评判矿床未来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勘查工作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矿床成矿特征着重是考虑成矿的矿种及其共生组合特征、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体赋存特征及其复杂程度、矿物种类及其共生组合、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等:成矿的矿种倘为市场需求较为迫切、本身价值较大,特别是多种有益元素共生,则矿床往往由此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如金是一种贵金属、本身就具有货币功能,在我国湘西一带出现Au 、Sb 、W 共生的大型矿床,并且三种元素的储量都单独构成大型矿床的规模,三者的共生造成了矿床本身价值及开发生产效益的巨增。
成矿分析的基本内容成矿分析的基本内容3)矿化信息矿化信息是指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
矿化信息一般可分为矿产地质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四大类。
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

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摘要】威海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
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威海东部地区,以金、银、铜、铅、锌、钼为主。
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多金属成矿时代为110-120Ma,与燕山晚期伟德山岩浆岩活动时代一致。
通过对典型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的综合分析,得出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有其特定的成矿规律:它是与中生代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伟德山岩体)有关的一个成矿系列。
由伟德山花岗岩体内部至外围,基本形成了“内部钼、银-中边部铜-边外部铅锌-外围金”的多金属矿分布环带,显示了伟德山花岗岩“亲有色金属、疏贵金属”的展布规律特征。
【关键词】威海东部;多金属矿;伟德山花岗岩;成矿规律威海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是山东省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之一[1]。
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威海东部地区,以金、银、铜、铅、锌、钼为主[2]。
1 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为胶南~威海隆起区(Ⅲ)、威海隆起(Ⅳa)[3]。
区内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荆山群(Pt1j)、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Kl)、青山群(Kq)以及新生界第四系(Q);区内岩浆岩广布,主要为新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其中燕山晚期伟德山序列花岗岩与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区域构造型式以韧性变形构造及脆性断裂构造发育。
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多金属矿有:铜矿(点)7处、铅锌矿床2处、钼矿床(点)5处,多金属共生矿床3处、金矿床(点)37处、银矿床(点)5处。
2 成矿规律区内多金属矿主要受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伟德山序列侵入岩、断裂构造和地层控制。
各种矿产其控矿机制和因素虽略有差别,但其又具有相类似的成矿规律。
2.1 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岩矿石、单矿物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推断出伟德山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既是区内多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也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条件。
矿床的预测找矿和深部勘探

矿床的预测找矿和深部勘探关键字:矿床预测找矿深部勘探矿产资源分类我国随着矿产资源短缺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证程度的持续下降、开发深部资源和寻找替代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开发深部资源的直接对象是隐(盲)矿床,难识别矿床和已知矿床的超度延深部位,它是矿床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和矿产勘查的新内容。
我国自建国以来对矿山已做了五十余年的勘查和开发,对上述三类对象有不少新认识,积累了勘查这类矿床的经验,特别是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以下简称“危机矿山项目”)的实施,“隐(盲)矿床的预测找矿和深部勘探”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列为攻克的关键技术课题。
本文是在矿山经多年开发和“危机矿山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综合而属成的。
不妥之处,敬讲读者指教。
一、概述随着矿产勘查程度的逐年提高,地表露头矿和浅部矿a愈来愈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长,过去探明矿床的资源/储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找矿工作面临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创新、应用,为隐(盲)矿床,已知矿的超度延深和难识别矿床的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当今世界各国已将隐(盲)矿床、已知矿床的超度延深部分和难识别矿床做为勘查的重点,提出了“推进深部找矿、缓解储量危机”、“深部找矿”、“盲矿预测”、“深部找矿成矿构造研究问题”等专门论述。
开展“隐伏矿及低品位矿等找的预测评价方法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
上世纪70~80年代,原苏联土尔盖和鲁德内依阿尔泰应用成矿预测理论和综合性立体地质方法,在深部成功地找到了斯捷普诺依、塔洛夫斯克、鲁布佐夫斯克和扎哈罗夫斯克四个隐伏的多金属矿床,成为当时寻找隐(盲)矿床的成功实例。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了“埃卢腊铅锌矿床和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都称是寻找隐伏矿床新纪元的开始。
我国对隐伏矿床预测的探索工作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已开始,甘肃小铁山隐伏大型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的预测成功(1956)即是典型的一例。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姜在兴李华启等编著第一部分层序地层学原理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地层的新方法。
当与生物地层及构造沉降分析相结合时,它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地质时代对比、古地理恢复和在钻井前预测油气储集岩、烃源岩和盖层的方法。
层序地层学概念在沉积地层上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地层概念,就象板块构造曾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
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的基本原则,打开了了解地球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
从本质上说,层序地层学分析提供了划分层序和体系域等时间地层单位组成的地层格架,这些层序和体系域与特定的沉积体系、岩相和油气分布有密切联系,并形成于与海平面相对变化有关的基准面变化。
而这些变化表现为地震资料上的反射不连续性和测井、岩心及露头剖面上相带叠置方式的变化。
层序地层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消除了地层学中长期存在的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单位及生物地层单位三重命名的混乱现象。
地震反射近似地逼近等时面本身,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至少在准层序级以上) 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象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全球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层序地层学也有可能提供一个全球统一的地层学格架和沉积作用格架。
②第一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划分方案(成因地层年表)。
过去人们根据某一或二项标志,提出过地层划分方案(地层年表),其中有古生物的、岩性的、放射性向位素年龄的、古地磁的方案等。
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从地层的成因和发展上进行研究,因此,出现了许多相互矛盾、无法解释的现象。
层序地层学通过对控制地层形成的四个要素(构造沉降、全球海平面升降、气候、沉积物供应) 的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海平面(或基准面) 控制层序形成与发育的概念。
将层序内部和层序之间的成因联系确立下来,把地层学从描述性提高到有完整体系的理性阶段。
③建立了地层分布模式。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模式的一门科学,它把层序定义为“顶、底以不整合或与这些不整合相应的整合为界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一套地层”。
招远灵山沟金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预测

脉,蚀变分带为 :黄铁硅质岩和黄铁绢英岩(金矿体)→绢 英岩化花岗岩→绢云母化花岗岩→未蚀变花岗岩。蚀变过程 中不同蚀变带各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是 :①成矿元素 Au, 伴生元素 Ag、Cu、Bi,控矿元素 Si,矿化剂元素 S 等,从近 矿矿体蚀变→远矿蚀变带入量逐渐减少,As、Sb 也有类似 规律 ;② K、Rb、Ba 带入呈正相关,Na、Sr、Mn 带出呈正 相关 ;③在黄铁硅质岩中,Au、Ag、Fe、S、Cu、Si 带入最 多,Au 品位最高。 3.3 蚀变岩信息分析
灵 - 北断裂为正断层,由于断裂构造上、下盘面并非是 平直的面,而是呈波状起伏地曲面,在没有出现相对错动时, 两盘面是相对吻合的,而当两盘出现相对运动时,断裂构造 带内常常虚脱空间与紧闭区域相间分布的状态。而且此两类 构造空间常表现为有规律分布。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热 液沿断裂带运移、渗透。在虚脱空间成矿物质沉淀、聚集成 透镜体状矿体,在紧闭区域则难以形成的有价值的工业矿 体,引起断裂带内矿体的分段富集与无矿间隔相间分布。若
P 找矿技术 rospecting technology
招远灵山沟金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预测
唐泽伟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矿业事业部,山东 莱州 261400)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构造优势线法--以夏甸金矿区Ⅶ号脉为例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构造优势线法--以夏甸金矿区Ⅶ号脉为例崔云龙1穆太升1王昆2孙忠实31招金有色矿业有限公司 2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 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摘要构造一直是热液矿床深部预测的关键点和难点。
本文以山东夏甸金矿Ⅶ号脉为例,基于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标志和控矿构造演化等多方面研究,提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构造优势线法。
该构造优势线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已有的富矿体、矿化带单体、矿化带和工业矿体通过分形理论进行模拟,以期达到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目的。
实践标明,该构造优势线法适用于典型受多期次构造复合控制的矿体,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更接近于客观,特别是适用于矿山地质人员操作,简单直观。
关键词构造优势线定位预测夏甸金矿区Ⅶ号脉在矿山科研中,研究控矿构造特征及演化、建立构造标志的最终目的是矿体定位预测,指导探矿,并符合高效率、低投入的探矿增储要求。
笔者以夏甸金矿区Ⅶ号脉为例,通过控矿构造标志和控矿构造演化阶段,讨论构造优势线预测方法,定位预测深部矿体。
1区域构造背景夏甸地区位于山东省胶东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滨太平洋成矿带西部,西邻沂沭深大断裂带,基底构造以东西向栖霞复背斜为主体,夏甸地区位于栖霞复背斜南翼近轴部。
招平断裂带是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是太古宙变质地体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其上盘以太古代胶东群为主,断裂带及下盘花岗岩及中基性脉岩广泛分布。
夏甸金矿区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该段由SW向NE自平度→夏甸金矿→姜家窑金矿,北转至曹家洼→大尹格庄,长20km,早新华夏系NE、NNE向断裂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成矿作用频繁。
金成矿以下盘发育破碎带蚀变岩型、上盘发育石英脉脉型为特征[1]。
图 1 胶东构造分区略图图 2 胶北地体构造和夏甸地区成矿系统分布略图1. 构造线;2. 花岗岩;3. 太古宙地质体;4. 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产地;5.石英脉型矿产地及编号;6. 地点及矿产地;7. 区域主压应力方向;8. 断裂位移方向;9. 胶北地体在胶东地体构造分区中的位置及范围;10. 海水覆盖构造线(2009,孙忠实)2 矿区构造特征招平断裂带在夏甸金矿区出露长8km,宽150~300m,走向NE,倾向SE,倾角46°左右,是夏甸金矿区的主干断裂,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主要显为左行压扭,并多期活动。
山东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区171号金矿脉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预测

姜维明,齐婓,孟伟,许建波,刘秋杰,吕军恩,原少波,孙健山东黄金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摘 要:玲珑矿田东风矿区金矿脉为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矿脉,受破头青(招平)断裂的控制。
东风矿区矿化富集带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性和向 NE 侧伏的规律,其深部(-700 m 以下)存在着矿体的第二富集带—极强烈的矿化富集带。
由于破头青(招平) 断裂的强烈构造活动及控矿作用,在东风矿区,乃至玲珑矿田,甚至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具备巨大的资源潜力,其预测范围将在数千米以下,成为世界级的金矿集中区。
研究东风矿区成矿规律,不仅有助于在矿区最大限度地探矿, 而且有助于揭示玲珑金矿 田甚至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成矿规律。
关键词:矿化富集带;垂向分带性;侧伏规律;资源潜力;东风矿区;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12)04-0021-05引用格式:姜维明,齐婓,孟伟,等.山东玲珑矿田东风矿区成矿规律及远景预测[J ].黄金科学技术,2012,20(4):21-25.玲珑矿田东风矿区矿化带是山东黄金集团有限 公司新近发现的矿化 带,区内主要 矿脉为 171# 矿 脉。
东风矿区的控矿构造——破头青(招平)断裂为 区域性深大断裂,也是玲珑矿田的成矿断裂。
研究东 风矿区的成矿规律,有助于揭示玲珑矿田甚至胶西 北金矿集中区的成矿规律。
要由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和灰黑色断层泥组成。
断 裂带内蚀变带矿化发育,是一条主控矿断裂带,与之 平行的断裂带还有栾家河断裂。
破头青断裂西起招远温家,经台上、九曲至龙口 市雀山姜家,全长 22 km ,该断裂中段(台上至九曲)与招平断裂带复合,总体走向 NE60~70°,倾 向 SE ,倾角 40~45°。
断裂带宽 200~400 m ,复合地段宽达800 m 。
构造岩组合以糜棱岩和碎裂岩为主,形成厚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玲珑金矿田东南部招平断裂和破头青断裂的复合部位,受 NEE 向破头青断裂和 NE 向招 平断裂的控制。
54-构造体系多层次控矿及深部外围预测

曾被李四光系统研究并称之为新华夏系巨型构造带(李四光,1973)。巨型带沿大陆部分表现最明显的构造是NNE剪切带对于比较古老的东西向复杂褶皱-逆掩断层构造体系的改造。东西带分布在稳定性高的大型大地断块之间,因此被称之为断块间缝合构造带。大陆内断块间缝合构造带的特点是在裂谷体制中长时期的断断续续发育,明显在中生代造山-活化阶段、在东亚全球性剪切系统边界型火山-深成岩带中产生的不同的岩浆活动。
构造体系多层次控矿及深部外围预测
――――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
吕古贤 郭涛 舒斌 申玉科 周国发 王超凡 彭欣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
摘 要:本文提出中新生代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带活动带相互关联的构造剪切带即是NNE向新华夏系巨型构造带。胶东金矿集中区产生于洋-陆过渡关联的该NNE向构造剪切带。在胶东构造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指出胶东中生代主要发育新华夏体系和华夏式构造系,而纬向构造体系,即EW向构造不发育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控制矿带、矿床、矿脉、地球化学分布和物理化学条件等不同层次特征加以分析,提出的胶东金矿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新华夏系NEE向泰山式构造控制胶东区域金矿带的展布;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剪切带控制金矿田产生部位;构造带断裂性质控制金矿矿床类别;构造断裂带的产状控制矿床矿体的倾伏侧伏规律;剪切构造两盘的运移特点和断裂组合形式控制矿脉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形岩相带控制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控制水岩系统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认识。
图1 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带活动带相互关联的构造剪切带
(据УТКИН等,2001)
1~2-具有太古宙基底的大陆地壳断块(1)(A-阿尔丹断块;ЦК-华中或中朝断块);具有元古宙基底的大陆断块断块(2)(Ч-楚科奇断块;К-科雷马断块;СК-华北或黑龙江断块;ЮК-华南断块;ИК-印支断块);3-扬子准地台;4-鄂霍次克海地块;5~6-裂谷成因和岩浆活动显示的断块间缝合构造带(МШЗ):5-断块间缝合构造带未卷入剪切错动的西(大陆内)侧,6-断块间缝合构造带卷入亚洲-太平洋相互作用巨型带剪切错动的东(沿大洋)侧;7--断块间缝合构造带东(沿大洋)侧近东西向的剪切作用前的方向;8-主要剪切带(Т-郯庐,С-中锡霍特山脉,П-品仁纳);9-太平洋板块;10-毕乌夫带;11-日本中间构造线;12-亚洲板块(A)和(或)太平洋板块(Т)位移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2-1、胶东招平断裂带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和找矿
地质六队1:1万地质图图例
黄铁绢英岩
构造变形岩相图例
与金有关的蚀 变岩
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
..… 变 形 蚀 变 岩 带
黄铁绢英岩化角 砾岩及糜棱岩 绢英岩化碎裂岩
与银有关的蚀 变岩
碎裂花岗岩
..…
..…
绢英岩化碎裂花岗岩
构造岩
糜棱岩
深穿透地球化学的大比例尺成 矿预测实践
©e) (
(b)
(d )
夏甸金矿向下左侧列勘探线地质 剖面图
新城金矿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6.构造带断裂性质控制金矿矿床类别;
• 区域压剪、剪压性断裂带赋存蚀变岩型 金矿床,断裂下盘一侧次级别低序次的 张剪、剪张构造空间往往发育有石英脉 型或过渡型金矿脉。
玲珑-焦家式金矿矿床类型及其矿体组 合在空间上表现为水平分带
6
变形岩相形迹 含交代岩碎屑碎糜状,断层泥 浸染状、网脉细脉状多金属硫化物 碳酸盐石英脉 珠状、长圆状砾石碎糜状黄铁绢英 岩 铁绢英岩 叶理状、透镜状、糜棱状绢英岩 细纹状硅化、钾化花岗质岩石 引张相中粗粒等粒二长花岗岩 挤压相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压剪域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构造变形特征 剪切位移带有上盘下滑的张性 脆性裂开,张剪.剪张变形 脆性变形,以多轨多向运动为主
杆状、片状、砾石碎糜-糜棱状黄 脆-韧性变形,反映单向或单轨 双向构造运动 韧性变形叶理状构造 剪切流变状定向变形细纹结构, 交代层纹构造 引张变形域.无定向组构具花岗 结构 剪压性挤压变形域α =0-10?组 构 压-剪性剪切变形域α =10-35? 组构 塑性流变.脆-韧性变形 及韧-脆性变形
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花岗岩
斑杂状矿化 破碎蚀变 岩型矿化 细脉-网脉状矿 化
焦家金矿-190m中段蚀变、矿化类型分布图(据郭涛,2005)
1-焦家断裂;2-蚀变岩界线;3-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碳酸盐化 组合;4-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及硅化组合;5-弱绢英岩化及钾化组合; 6-钾化、黄铁矿化及硅化组合;7-钾化;8-破碎蚀变岩型矿化;9-斑杂 状矿化;10-细脉-网脉状矿化;11-巷道
Tectono-petro-facies map of Jiao Dong area
4.构造断裂带的产状控制矿床矿 体的倾伏侧伏规律;
• 胶东地区玲珑-焦家式金矿矿脉矿床的侧 伏同样受成矿构造倾斜控制. • 断裂带NW倾向则矿体向SW侧伏,断裂倾 向SE,则矿体向NE侧伏。前者如焦家断 裂带的焦家、新城、望儿山等金矿,其 矿体大部分向南西侧伏,后者如招平断 裂带的矿床向北东侧伏更明显一些,例 如`夏甸金矿、尹格庄金矿和玲珑金矿.
20 01 年 度 物 探 工 作 部 署 图
30 28 26 薛 家 24 22 芮 里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2 4
鲁 格 庄 前 花 园
姜 家 张 格 庄 玲 珑 镇
潘 家 集 山 前
6
8
10
12
14
0
16
400
18
800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斜长角闪岩.粒岩. 流皱曲.流劈理.褶皱及劈理状角闪 片岩及大理岩 岩相及绿片岩相
阜 山 金 矿 构 造 变 形 岩 相 形 迹 图
2-3、大庄子金矿构造 变形岩相填图和找矿
莱州湾
胶东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图 l-鲁西地体(Ⅰ);2-胶北地体(Ⅱ);3-胶南地 体(Ⅲ);4-沂沐断裂带(Ⅳ);5-胶莱盆地 (Ⅴ);6-黄县盆地(Ⅵ);7-断裂;8-大庄子金矿
0
0.2 0.3 0.4 0.5 0.6 0.75 0.9 1.1 1.2 1.5
水提取Hg异常图
地 质 工 作 部 署 图
2-2、阜山金矿构造变 形岩相填图和找矿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成岩成矿变形岩相形迹及其地质特征
同位素年龄 <70×106a 成岩成矿阶段 成矿后脉岩及错动 碳酸盐石英脉阶段 石英硫化物阶段 70-137×106a 黄铁绢英岩阶段 绢英岩阶段 硅化钾化蚀变岩阶 段 124-155×106a 134-136×10 a 155-164×106a -996×106a >18×109a
2.新华夏系NEE向(泰山式)构造 控制胶东区域金矿带的展布
• 北部带从西向东为三山岛-新城、焦家灵山-玲珑-蓬莱南金矿分布带; • 中部带从西向东控制大庄子、旧店、夏 甸、尹格庄-栖霞盘马金矿、蓬家夼金矿 和台前金矿-祁雨沟-威海南的几个金矿; • 南部带受莱阳盆地的影响覆盖较强,带 中仅在东部分布有乳山的金牛山矿田-文 登小型金矿和银矿等。
1-焦家断裂; 2-蚀变岩界线; 3-绢英岩化、 黄铁矿化、硅 化和碳酸盐化 组合; 4-绢英岩化、 黄铁矿化及硅 化组合;
5-弱绢英岩化 及钾化组合; 6-钾化、黄铁 矿化及硅化组 合; 7-钾化; 8-破碎蚀变岩 型矿化;
1.背斜及其推测延伸部分、编号,2.向斜及其推测部分、编号;3.断裂
1、基底变质岩系和中生代构造岩相的复 合叠加控制金的区域成矿规律
• 在前人资料,特别是山东省地质矿产局 区测队的1∶50万最新地质图的基础上, 用地质力学的观点编制了胶东区域构造 体系图,进一步完善了基底变质岩系东 西向延展的反“S”弧形构造变形岩相型 式和中生代“N”字型构造变形岩相型式, 用它们的复合叠加分析中生代金的区域 成矿规律
玲珑-焦家式金矿成矿构造物理化 学成矿模式简图
二、隐伏外围金矿预 测应用实例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方法应用实例
• 胶东招平断裂带 是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重要控矿构造,由地质六队黄德业等人 提出,对于该地区地质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99-2002年,吕古贤等承担招 金公司的找矿项目,应用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思路开展尹格庄以北-台上沿断裂 的30平方公里1/万的详细填图,在考家村北发现断裂向北北东延伸的开挖证据, 进一步布置几条物探剖面加以证实,而考家村-台上一段并未发育有规模的断裂 形迹,而是一系列北东东平行分布的裂隙剪切带。经由与黄德业等现场追索,基 本将招平断裂带给以分解。后期验证工作表明,上述分解的见解是符合实际的。 在山前化工厂地段提出的预测点经由澳大利亚浦路色耳公司历经两年的勘查,未 获得工业矿化成果,而郭家埠和后台两个预测区由河东等矿山钻探发现了有前景 的区段。 焦家金矿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方法应用于焦家金矿井下找矿预测。根据③号 矿脉群及其构造变形岩相详细1/200填图研究,在北部空白区预测,获得富矿脉 群,支持了矿山将近两年的主要矿量(焦家金矿,2003)。 阜山矿区 应用构造变形岩相构造变形岩相方法在阜山矿区进行1/2千的填图, 厘定了矿化分布规律,在未知区发现两条地表矿化蚀变带。 大庄子金矿 应用构造变形岩相构造变形岩相填图研究,在大庄子金矿F1北部预 测断裂错失的矿脉,推断断裂错距80米左右,2005年底提交预测成果,2006年3 月获得工程验证,目前北部三条线内和三个中段均见到厚大的富矿脉(平度鑫汇 金矿,2006)。
5-硅化大理岩;
6-石墨化多金属硫 化物化绢英岩
大庄子金矿Ⅰ号 脉二中段地质平 面及矿体预测图
1-平巷工程; 2-断裂; 3-斜长角闪片麻岩; 4-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 5-矿体; 6-预测矿体发育部位; 7-钾化绿泥石化斜长角 闪岩
2-4、焦家金矿构造变形 岩相形迹填图和深部隐伏 矿预测
焦 家 金 矿 勘 探 线 剖 面 图
二、胶东构造体系和构造变形岩相 形式分析
胶东变质岩基底的呈现为近EW向波状弧形状展 布的“S”形构造岩相型式。中生代盖层经华夏 式及新华夏系的构造复合形成“N”形构造岩相 形式,它是NNE区域压扭构造叠加复合NE和NEE 向构造与岩相带而成的;成为胶东金矿控矿的 构造背景。
胶东地区胶东群、荆山群褶皱纲要图
山东省卫片线性构造解译图
3.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剪切带控制 胶东金矿田产生部位
• 胶东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压扭带是新华夏系巨 型隆起带的二级构造. • 三山岛金矿田受三山岛NNE向断裂控制;焦家 金矿田的主要大型金矿沿焦家NNE断裂及其下 盘分布;玲珑矿田分布于招远北部NE向断裂和 NNE断裂复合带及其下盘;尹格庄金矿田位于 招平带NNE断裂及其下盘(山东省地矿局, 1977);栖霞金矿分布和蓬莱县郭家岭岩体东 部的诸多金矿受五十里铺-扬础断裂带,及至 东部牟平-乳山矿田总体上也是新华夏系的NNE 向和华夏式NE向构造的复合控制。
阿 纽 伊
Ч
П
I III
克 亚 科 里
白 令 海
I К
伊 林- 塔 斯
II
II
III
А IY III
蒙 古 Т
III Y
海 边 疆 滨
尔
С К
山
阿
穆
С
IY
阴
IY Ц К Y Y
秦 岭
Y I
1-2.胶东金矿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 次控矿特点
1.新华夏系NEE向泰山式构造控制胶东金矿区域分 带的展布; 2.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剪切带控制金矿田产生部位; 3.构造断裂带的产状控制矿床矿体的倾伏侧伏规律; 4.剪切构造两盘的运移特点和断裂组合形式控制矿 脉的分布规律; 5.构造变形岩相带控制地球化学特征; 6.构造带断裂性质控制金矿矿床类别; 7.构造还控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大庄子
70
断
40
裂
裂
HN 53 HN SC 0 0.5km
cgs
40
王埠庄
1
53 4 45 5 6
70
7 40 8 9
10
I-1 2 3 78
大庄子金矿区 Hg异常平面图
(据山东冶金二 队,2002)
Ⅱ号脉带 Hg异常 Ⅰ号脉Hg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