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进位加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这一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3.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二、说学情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等运算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但学生对整百数的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不清楚,同时由于小学生注意的分散、监督能力差,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将相邻、相近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发觉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的整理归结方法。

三、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以旧引新现代教学理论倡导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找准与旧知结构类似的地方,进行同化或顺应,重新建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进位加》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运算的铺垫。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规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探索并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进位加。

2.讲解:讲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进位加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法一、进位加法的概念。

1. 定义。

- 在加法运算中,当两个数相加,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加法叫做进位加法。

例如:在计算28 + 35时,个位上8+5 = 13,满十了,就要向十位进1。

2. 进位的意义。

- 我们使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是这种计数法的基本规则。

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后,就需要把这十个“1”组成一个“10”,送到十位上去,这样才能准确表示相加的结果。

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为例)1. 竖式计算。

- 步骤一:数位对齐。

- 先把两个加数的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例如计算34+27时,把34中的4和27中的7对齐,3和2对齐。

- 步骤二:从个位加起。

- 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相加。

在34 + 27中,个位上4+7 = 11,因为满十了,所以在个位写1,向十位进1。

- 步骤三:计算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并加上进位的1。

- 十位上是3+2,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2+1 = 6,所以结果是61。

2. 口算进位加法(凑十法)- 例如计算46+25。

- 先把25拆分成20和5。

- 然后把46和5凑成51(46+5 = 51)。

- 最后再加上20,51+20 = 71。

三、进位加法的练习题目。

1. 基础练习。

- 23+19 =.- 35+26 =.- 42+38 =.- 17+24 =.2. 提高练习。

- 56+37+12 =.- 28+45+16 =.- 34+29+17 =.3. 拓展练习。

- 有两堆苹果,第一堆有38个,第二堆有2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小明有42颗糖果,小红比小明多19颗,小红有多少颗糖果?四、进位加法的易错点。

1. 忘记进位。

- 在计算过程中,尤其是口算时,很容易忘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位。

例如计算27+15时,个位7 + 5=12,只写2在个位,忘记向十位进1,导致结果错误。

2. 数位没有对齐。

- 用竖式计算时,如果数位没有对齐就开始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案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策略分析
自主探究模式
课前准备
教师
小棒
4 9 2 1 6 5
+ 4 4 + 3 9 + 3 5
------- -------- --------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强调: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练习二4-7题
学生讨论并找同学汇报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
算理。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四、




五、




1、“做一做”。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5 4 8 5 6
+ 5 6 + 2 3 + 4 9
------- ------- --------
3、数学医院
小结: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遇到满十根小棒就可以把这十根捆成一捆。
3、师:通过刚才的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列竖式算一算,该怎么算?
学生回答,列出竖式:
3 5
+ 3 7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2《进位加》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2《进位加》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2 《进位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进位加》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进位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3.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练习进位加法,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2《进位加》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2《进位加》教案(表格版)

进位加这个算式的个位相加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会计并捆,捆了?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现个位相加等于12,比10大,思考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试做后汇报做法。

方法1:数一数。

方法2:用小棒摆一摆。

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就是60根。

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60根加上12根就是72根小棒,所以35+37=72。

……4.明确:7根加上5根是12根,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2根就变成了1捆零2根,和6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7捆零2根。

5.用竖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明确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6.交流算法后明确:当个位相加满十的时候,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的时候,要加上进位的1。

满进(最(3.说一说计算过程。

25+38=67+16=29+48=28+46=自程。

4.一辆玩具车架玩具飞机明买了一辆玩具车和一架玩具飞机,一共花了多少钱?38+46=84口答:一共花了元。

固提。

分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2.下面的计算对吗?先判断,再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2.过程:第一题中个位相加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位;第二题中个位的5.堂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5+37=7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买水果花了45元,还剩下39元,妈妈原来一共有多少。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2 进位加(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2 进位加(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2 进位加(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进位加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的运算过程,尤其是进位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式卡片、练习题。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算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进位加的特点。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位加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找出解题关键,总结解题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改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改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六、板书设计1. 进位加的概念和特点2. 进位加的计算方法3. 进位加的运算过程4. 典型例题解析5. 练习题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2.3 进位加(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2.3 进位加(教案Word)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2.3 进位加课程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的进位加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位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位加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出示一些不进位的加法题目,让学生快速口算,并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加法,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进位加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如果某一位的和满十,就需要向前一位进一,这就是进位加。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例题:34 57 =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发现个位上的4和7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一。

3. 教师讲解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4.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5. 教师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总结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进位加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请学生板演,并讲解解题过程。

3.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在实际中运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进位加的题目,让学生快速口算。

2.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那么你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进位加有什么作用吗?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28元,妈妈又给了他45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元?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进位加的实际应用问题。

3. 教师讲解解题方法:先把28元和45元相加,得到73元。

4.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进位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教师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总结进位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
教学目标:
1.复习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并且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解数谜题。

鸡+鸭=5 鸡=
鸭+鹅=8 鸭=
鹅+鸡=7 鹅=
在下面的算式中每个图形各代表几?38+49==我比小红多22 元钱。

我比小红少33 元钱。

我有56 元钱。

1、小明有多少元钱?
2、小军有多少元钱?小军小明小红()()我做了53 个沙包,还做了26 个毽子。

我做了36 个沙包,但我比你多做了47 个毽子。

(1)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沙包?
(2)女孩做了多少个毽子?()()
打球的有58 人。

滑雪的比打球的少32 人。

(1)滑雪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