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自然环境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3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39张ppt)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勇于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2.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 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增强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聚落形态
呈狭长的 条带状
地区 山区
平原
聚落分布
洪积扇、冲 积扇和河漫 滩平原
原因分析
地势平坦,地下水 或地表水资源比较 丰富,并淤积有肥Biblioteka 沃土壤,适宜聚落 发展聚落形态
明显的条带状 或蜿蜒分布于 山前或沿河流 两岸发展
聚落分布最 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 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更适 宜聚落发展
区位因素 水文 地质
气候
主要影响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 少桥涵总长度
应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 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 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 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 暴雨强度来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 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课件(共39张ppt

2020/8/18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 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 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提高学 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a 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d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并能够结合某区域示意图来分析某地理要素变化对聚落产生的影响c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①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②设施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③城市和④乡村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表现:主要影响聚落的⑤类型、⑥分布、规模和发展。

(2)典型⎩⎪⎨⎪⎧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⑦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丘陵和山地: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⑧分散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⑨地形、气候、⑩水文,其中地形的影响最为深刻(如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⑪资源、城镇分布(如道路通过小村庄)、⑫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形态的影响(1)平原: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⑬较少,一般呈⑭网状分布。

(2)山区:地形起伏⑮较大,对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⑯较多,为减缓道路坡度,多建成“⑰之”字形。

3.影响交通线路选线的因素自然、经济、⑱社会、交通、⑲技术、生态等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⑳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21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必考a、d)我国古代的村落遗址为什么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提示:河谷阶地既靠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还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作用。

[探究归纳]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高原地区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呈狭长的条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密集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2)村落形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结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结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结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一地理必修一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以下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略呈椭球体,其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结构。

3. 地球的运动: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25天。

4.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从地球上某一点垂直向东或向西延伸的“线”,纬度是指从地球上某一点向北或向南延伸的“线”,用来表示地理位置。

5. 地球的物理特征:包括陆地和水域的分布、地形地势、水系等。

6. 地球的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多年气象要素的统计平均值,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 大洲和洋:地球表面有五大洲和四大洋,大洋面积远大于大洲。

2. 地壳的构造和变化: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板块和地壳运动。

3. 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是地壳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震动,火山活动是地球表面上富含岩浆的开口,将岩浆、气体和固体碎屑物质喷发。

三、环境与人类活动1.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对农业、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财产造成威胁。

3.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能源和生物资源,人类需要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四、城市与人类活动1.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

2. 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计划,区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的空间规划。

3.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城市化是人类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影响。

五、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 区域开发的意义和内容:区域开发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母题导入 2.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 川、藏 “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
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之一的“茶马古道”。据此完成(1)~(2)题。
(1)蕴藏着无尽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
风光最壮观、文化特色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
考点一
疑难剖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 能分区。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 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 有供水和运输功能。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 结果。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自然因素的分布及演变,考查其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 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疑难剖析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
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讲义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讲义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典型案例,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线网密度和线路走向的影响。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结合材料、案例研究以及当地实际,发现规律,剖析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阅读教材P77~P80“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1)平原地形(2)山区地形(3)热带地区【图表解读】1.读教材图4-1-4中国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据图分析:(1)为何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平原地区?(2)为何我国西部地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稀疏?提示 (1)一方面,平原地区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减少投资;另一方面,平坦的土地有利于耕种,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2)一方面,西部地区多山地和盆地,城市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2.读教材图4-1-5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据图分析, (1)兰州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2)为何兰州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 提示 (1)水源。

(2)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南北为山地,受地形影响,呈东西向发展。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特别是气候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寒冷、干旱、湿热的地区城市相对较少(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布局: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用地有很大影响。

【图表解读】读教材图4-1-7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据图分析: 世界上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气候区?为什么?提示 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等。

地理必修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地理必修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吸引投资 与创新资源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促进人员 流动,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
提升区域生活质量:改善交通 条件,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货 物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 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未来展望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 局的影响:随着区域经 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布 局将更加完善和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 局的优化和升级,将进 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 展和繁荣。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 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未来交通运输布局将 更加注重绿色、智能、 高效的发展。
展来优化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交通运输的支持, 交通运输布局需要适应区域发展的 需求。
协调发展的策略:制定合理的交通 运输规划,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提 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可以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
经济发展:经济发 展需要高效的物流 运输方式,如航空、 铁路、高速公路等。
资源开发:资源开 发需要便捷的运输 方式,如管道运输 、水运等。
旅游发展:旅游发 展需要便捷的旅游 交通方式,如旅游 专线、旅游巴士等 。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经济发展:区域经济 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 的影响,如城市化进 程、产业结构调整等
地理必修件区域发 展对交通运输布局 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 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该地形对城 市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 兰州市位于哪个地形区?为什么? • 世界大多数城市建在平原上,为何巴西首都却
建在巴西高原上而不建在亚马逊平原上?
二、探究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
思考问题
盛行风住宅区工源自区在荒原崛起的现代油城由大此庆可,见是,中大国庆重市要是的在石依油托石石化油生资产源基地的,基也 础是上一形座成新、兴发的展现起代来化的综城合市城。市我,因国石还油有而哪闻些名城于市中 也国是和依世托界矿。产大资庆源位发于展中起国来黑的龙?江省西部,犹如一颗 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中部。在近半个世纪 的鞍开山发、建包设头中、,攀英枝雄花的、大马庆鞍人山,、一大次同创等业。,在一 片荒原上开发建成了世界级的特大油田,为民族 争了光,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次创业,在 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 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 煌。
这个城市的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合理 的地方?
如何布局才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
找出上海、武汉、重庆、宜
三、探究水对城市的影响 宾赣州等城市,思考:这些
城市的分布都位于河流的什 么位置?有什么水运优势?
汉江
岷江 雅砻江
重庆
宜宾
武汉
●上海
洞庭湖
鄱阳湖
湘江
赣州
长江水系图
重庆市的城市形态具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
响》
2020/9/5
欣赏美丽的城市
你知道这些城市形成的条件吗?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 ?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选择题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四周地貌多样,风景美丽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聚落的区位条件,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寻求有利于上述地理现象进展的条件。

依据图上等高线特征,分析甲地位置的优越性如下所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多条道路相交→交通便利。

答案 C读下图,回答2~4题。

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D.高山顶部4.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

A.河谷地势低,气候暖和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解析第2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

第3、4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缘由是地势低,气候暖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答案 2.A 3.B 4.A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5~7题。

5.村落图示分布的缘由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躲避野兽攻击6.假如甲聚落进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气候B.气候C.河流、地形D.矿产资源7.图中村落属于()。

A.条带状村落B.放射状村落C.集中式村落D.圆形村落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村落沿河道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这样可以靠近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甲聚落若进展成为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受河流影响外,该地等高线稀疏,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城市建设。

答案 5.C 6.C7.A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阴影表示聚落),回答8~9题。

8.图中聚落分布在() A.河口三角洲上B.山麓冲积扇上C.河岸阶地上D.河谷平原上解析据图可以推断聚落分布在山麓处的河流冲积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在布局污染企业时应当考虑城市的风向和风速,尽量不让污染物污染市区空气(尤其是居住区), 据此思考某地盛行西北风, 现在要建立一个化工厂, 化工厂应该建在城市的那个方向上?为什么? 应该建在该市的东南方,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3.水对城市的影响: 思考河流的哪些部位容易形成城市,并举例? (1)河流运输的起点或终点 原因:货物的集散中心,易发展为城市。如:江西的赣州。 (2)河流的交汇处 原因:人流货流大,易发展为城市。如重庆、武汉、天津。 (3)河口处 原因:人流货流大,易发展为城市。如上海、广州。 【当堂检测】 1、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气候干旱的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高纬度寒冷地区 D.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2、在我国的新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水源条件 D.海拔条件 3、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4、从地形上说,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A.一 B. 二 C.三 D.一、二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交通线路走向: ①决定因素:交通线路的建设取决于产品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布及其相对应的运输需要。 山地:弯曲度____,总长度____。 ②地形 平原、丘陵:弯曲度____,总长度____。 2.交通线的密度和格局: 交通线路往往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的地形上,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重难点探究】 二、青藏铁路 1.起止点:从青海省________市途经________至西藏自治 区________市。 2.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 3.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当堂检测】 读日本铁路及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第 1 题。 1.影响日本铁路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2/4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地理 学 教 内 重 难 教 目 教 学 过 程 生 学 容 点 点 学 标 任课教师: 性别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年级 高一 总课时: 第次课 自然环境对城市和交通的影响
分析概括地形如何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通过分析各种景观图和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地形、气候、水、矿产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通过分析各种景观图和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说明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 前 作业完成情况: 检 查 交流与沟通 与交流 针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对 名词连接: 性 聚落:人类活动的中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 授 劳动生产的场所。广义包括村落和城市两种形式,狭义仅指村落。 课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①________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②在山区,________________地区也常形成城市,例如我国的___________。 ③在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例如,巴西首都______________ 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埃塞俄比亚首都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 _______。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①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产生影响,其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具有适度降水的 ____________ 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优越的 ____________。 3.水对城市的影响: ①水对城市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_____________状或者被河流分割成_____________状。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①在煤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英国的____________、美国的________ ____、德国鲁尔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在铁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在后期,要考虑这些城市 的________。 【重难点探究】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思考平原地区建设城市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反馈练习〉大而规整的城市通常分布在我国的( ) A.高原地区 B.西部山区 C.北方平原地区 D.南方丘陵的水田农耕区 1/4
C.地形 D.城市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下图为宁波市区域图。读图回答第 2 题。
2.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自行,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减小线路坡度 B.为了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3.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课 堂 检 测 课 后 作 业
见附件
见附件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3、交通:合理布局交通网络(交通),加强西藏与全国联系 经济: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加快资源的开发和物资的输出,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加快脱贫步伐,有利于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 合作 政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3.(1)特点: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 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有利影响:地形平坦; 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且要跨越多条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