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大班幼儿园打水仗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大班幼儿园打水仗教案引言:打水仗是一项古老且有趣的户外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打水仗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大班幼儿园的打水仗教案,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和身体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包括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场地选择:选择一个宽敞的户外场地,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奔跑和躲闪。
2. 水枪准备: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水枪,确保水枪的喷射力度适中,不能过于强劲。
3. 安全保障:教师应确保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品,如玻璃碎片、尖锐物等。
同时,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互相注意安全,不要意外伤害他人。
三、活动流程:1. 介绍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简单明了地介绍活动内容和规则。
告诉幼儿这是一场友好的水战,他们将有机会与自己的朋友一起玩耍。
2. 分组组织: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导老师或成人负责照顾和监管。
3. 规则说明:告诉幼儿们在游戏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如不允许直接喷射对方的脸、不允许持续不断地追打一个人等。
同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帮助和支持。
4. 活动开始:宣布活动开始后,幼儿们开始奔跑、躲藏和喷水。
教师应在场地周围巡视,确保安全。
同时提醒幼儿们不能过于激烈地对待他人,不可使用太多的水量。
5. 结束活动: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
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应提前提醒幼儿们活动即将结束,并通过语言的方式让他们逐渐减少用水。
6. 清理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水枪和其他玩具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让幼儿一起学习如何清理整理玩具,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
四、活动延伸:1. 绘画作品: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幼儿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幼儿园打水仗游戏方案

幼儿园打水仗游戏方案一、游戏目的:幼儿园打水仗游戏是一种有趣而刺激的活动,旨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社交交流、锻炼身体,并通过水战的方式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二、游戏准备:1. 水战器械:准备大量的水枪或水球以供幼儿使用。
确保水源安全,使用安全的水源。
2. 材料准备:备有毛巾或干净的衣物供幼儿在游戏结束后擦拭身体。
3. 游戏场地:选择一个适合水战游戏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
4. 安全措施:确保幼儿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清理场地上的障碍物并确保没有滑倒或摔倒的危险。
三、游戏流程:1. 分组:将幼儿分为两个或多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均匀。
2. 规则说明:在游戏开始前,向幼儿们解释游戏规则,包括不允许射击头部、脸部或敏感部位,尊重他人的感受等。
3. 游戏开始:每个小组站在相对的位置,准备开始水战。
当裁判员发出信号后,幼儿们可以尽情地用水枪或投掷水球进行攻击,同时需要注意自己的防守。
4. 裁判员角色:裁判员需要负责监督游戏过程,确保游戏公平,也要确保幼儿们的安全。
5. 游戏时间: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
6. 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裁判员发出结束信号,幼儿们停止攻击,并归还手中的水枪或水球。
7. 擦拭身体:给幼儿们提供干净的毛巾或衣物擦拭身体,让他们保持干爽。
四、游戏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游戏场地安全,监督幼儿们的行为,避免他们使用水枪或水球伤害他人。
2. 尊重他人:在游戏中,幼儿们需要互相尊重和关心,不攻击到他人脸部或敏感部位,也不进行人身攻击。
3. 学习合作:鼓励幼儿们在游戏中互相合作,协同作战,增强团队精神。
4. 着装选择:建议穿着轻便、容易干的衣物参加游戏,以便在游戏结束后更容易擦拭身体。
5. 防晒措施:如果游戏在室外进行,需要注意幼儿的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直射。
6. 清理场地:游戏结束后,需要清理场地上的水迹和水战器械,以保持场地整洁。
打水仗游戏教案

打水仗游戏教案教案标题:打水仗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与打水仗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打水仗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2. 学生能够运用战略思维和合作精神与队友合作,取得游戏胜利。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打水仗游戏所需的水枪或水球。
2. 游戏场地的选择和准备。
3. 游戏规则的准备和解释。
4. 学生分组的安排。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即打水仗游戏,并解释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
讲解规则(10分钟):1. 详细解释游戏的规则,包括游戏开始、结束的信号,以及胜利条件等。
2. 强调游戏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会受伤。
分组和策略制定(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大致相等。
2. 鼓励学生与队友讨论并制定策略,如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攻击对手等。
游戏实施(20分钟):1. 让学生按照规则开始游戏,每个小组互相攻击,尝试将对方成员淋湿。
2. 观察学生的游戏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游戏总结(10分钟):1. 结束游戏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打水仗游戏规则,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2. 让学生反思如何将游戏中的团队合作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等。
2.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2. 监督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确保游戏进行秩序井然。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打水仗》通用

打水仗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教师应在游戏设计上充分考虑这一点,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己。如在游戏中设置障碍物,让幼儿在躲避障碍的同时,还要完成运输水的任务。
三、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1.安全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如检查游戏场地是否有尖锐物品,提醒幼儿注意脚下以免摔倒。
2.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景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投入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景。如模仿军人、消防员等角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作业设计解析
1.与家长互动
作业设计应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明确要求家长协助完成,并在作业完成后给予反馈。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理解浮力原理,掌握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水的运输。
2.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安全,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景。
4.作业设计:与家长互动,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1.浮力原理
浮力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浮力。例如,在浮力实验环节,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如塑料小球、石头、空瓶等)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哪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入水底。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重力的关系。
4.打水仗游戏(10分钟)
幼儿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打水仗游戏。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指导。
5.随堂练习(5分钟)
幼儿园教案打水仗

幼儿园教案:打水仗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们集体合作意识;
2.培养幼儿们勇敢、自信的品质;
3.提高幼儿们的运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4.帮助幼儿们认识水是宝贵的资源,节约用水意识。
二、适用对象
3-6岁的幼儿。
三、教学准备
1.铺好防滑地垫;
2.准备打水仗;
3.准备水桶和水。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唱《小河流水哗哗哗》歌曲,借此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为今天的活动做好铺垫。
2. 介绍游戏规则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们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边,每组都有一个水桶,中间摆放一个水桶作为战斗中的障碍物;通过互相掷水球,从对方的水桶里装满水,直到其中一个小组的水桶被打空为止。
老师要求幼儿们时刻记得剩余水资源有限,要有节约用水的观念,不要浪费资源。
3. 操作
老师指导幼儿们在防滑垫上摆好姿势,拿起水球,互相对射。
4. 讲解注意事项
老师讲解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注意安全,不要向别人的眼睛、口腔等敏感部位掷水球;同时要促使幼儿理解: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浪费水就是对它的不尊重。
5. 操纵游戏结束
比赛结束后,组织小组内讨论,小结本组的优势和不足,带领幼儿们进行比较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收获
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幼儿们能够了解到水是宝贵的资源,需要节约使用;培养了幼儿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了幼儿们的运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强了幼儿们勇敢、自信的品质。
打水仗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引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各种技能,并促进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本教案将介绍一个名为“打水仗”的科学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水的流动规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3. 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和眼手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水桶:2个2. 毛巾:2条3. 水壶:2个4. 水盆:2个5. 幼儿园室外空间四、教学步骤1. 游戏介绍在教室开始前,让幼儿坐在一起。
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游戏——“打水仗”。
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目标是将水从一个桶传输到另一个桶。
2. 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等且站在一条线上。
- 每组都有一桶水和一个水壶,水壶放在水桶边上。
- 游戏开始时,第一位幼儿使用毛巾把水汲取到水壶中。
- 幼儿需要将装满水的水壶传递给下一位队员,直到传到队伍的尾部。
- 最后一位队员将水倒入另一个水桶,然后迅速返回队伍。
- 先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3. 游戏实施- 分成两个队伍,分别站稳并准备好桶和水壶。
- 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后,让他们开始游戏。
- 监督幼儿们的游戏过程,确保他们在游戏中协作,并确保水的流动。
- 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
4.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在游戏中的观察和体验。
提出以下问题:- 水是如何从一个桶传输到另一个桶?- 为什么要相互合作?- 你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如何?五、延伸活动1. 制作水流模型配备一些小型的塑料容器和水池,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流模型,观察水是如何流动的。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来探索水流的规律。
2. 观察水的变化使用放大镜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如液体、固体和气体。
通过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帮助幼儿理解水的不同特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打水仗”这个科学游戏,幼儿在观察和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打水仗》通用(1)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打水仗》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趣味科学》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打水仗”。
教学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浮力原理、物体密度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浮力原理、物体密度等科学概念。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浮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热水、色素、气球、小船、杯子、浮力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水、冰、热水、色素、气球、小船、杯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夏天打水仗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水,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物体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 随堂练习:(1)观察冰、水、水蒸气的状态,并描述其特点。
(2)通过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理解浮力原理。
(3)分组讨论,交流实验心得。
4. 小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打水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 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 物体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2)简述浮力原理。
(3)举例说明物体密度的应用。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冰变为水,水变为水蒸气。
(2)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3)物体密度:如,冰块放入水中会浮起来,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打水仗游戏,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参与打水仗游戏,体验科学的乐趣。
难点: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枪、水盆、小鱼、小船等。
2. 材料:矿泉水瓶、颜料、吸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解打水仗游戏的规则,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2. 主体活动:a)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水枪进行打水仗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b)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如水流动、水滴形状等。
c)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水沸腾、水结冰等。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打水仗游戏的收获,如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打水仗游戏的乐趣。
2. 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水壶等,了解水的流动和用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打水仗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结合幼儿的回答和提问,评价他们对于水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打水仗游戏,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或者进行户外科学实验活动,加深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打水仗游戏中,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幼儿摔倒、碰撞等。
2. 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确保他们遵守游戏规则,相互尊重。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打水仗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反思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
《打水仗》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1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大动作和反应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躲避和奔跑,投掷的过程中,肢体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让孩子的潜能无限发挥。
2、通过打水仗的亲子游戏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孩子和家长(视场地分年级进行,大班,中班,小班各45分钟合计每年级一个小时)
活动时间:2017年X月X日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操场。
活动准备
1、活动邀请信
2、长绳两条,地标线三条
3、各班孩子准备水枪,小水瓢,
4、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大毛巾,替换衣服
5、孩子必须穿上游泳衣,泳帽,泳镜,家长穿舒适运动款的衣服,赤脚
6、每班至少一个充气蓄水池,若干水桶,长水管连接至操场备用
第1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