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与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骨折及骨质疏松专业课件PPT

病理骨折及骨质疏松专业课件PPT


2、对局部良性肿瘤所致者,可行肿瘤切除(或刮除)
加植骨术,肿瘤范围广泛者则需行截除术,并酌情考虑修
补性手术。

3、因恶性肿瘤所致者,如全身无转移,可根据肿瘤
的性质、病程、分期及全身与局部情况酌情行广泛性或根
治性手术。对已有全身转移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或放射疗
法,局部予以适当固定,以减少患者痛苦。

4、因成骨不全、畸形性骨炎等疾病所致者,局部以
最新课件
7
症状体征
• 休克、软组织伤、出血、骨折
最新课件
8
临床特点
1.致伤暴力小 自发性:恶性肿瘤更易发生 功能性负荷 轻微外力
2.先驱症状 3.全身症状 4.肿瘤或全身性疾病病史 5.多数在骨折后才发现病变,须明确病变性质
最新课件
9
诊断原则
• 1.明确是病理性还是外伤性 • 2.明确病变性质
• 基础病变的处理更重要 • 骨折部位通常为肿瘤好发部位 • 骨折愈合困难 • 个体化治疗 • 大多需要手术
最新课件
34
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 放化疗 • 全身性治疗 加强营养、治疗全身性疾病、
治疗原发病
最新课件
35
治疗

1、明确病因。对有明确病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症等且可治疗者,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起全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皮质萎缩变 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主要影响脊 椎骨、股骨颈、掌骨等。老年尤其是绝经 后老年妇女胸、腰椎压缩
最新课件
5
病因
3 内分泌紊乱 • 由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的脱钙及大量破骨 细胞堆积,骨小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此 时虽有新骨形成,但只能形成纤细的编织 骨或非钙化的类骨组织,而极易发生多发 性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与脆性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与脆性骨折PPT课件

编辑版ppt
2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简称OP)是以骨 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 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 性骨骼疾病。
编辑版ppt
3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85%-9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0%-15% 某些疾病或药物因素 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症等
• 髓内钉在力学和生物学上的优势已成为骨
干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同样也是骨质疏
松骨干骨折的首选
编辑版ppt
19
骨质疏松性骨折:
• 脊柱骨折: • 非手术治疗:椎体压缩<1/3伴剧烈疼痛
• 微创手术治疗(PVP、PKP):椎体压缩
>1/3,椎体后壁完整、疼痛明显
编辑版ppt
20
骨质疏松性骨折:
• 桡骨远端骨折: • AO观点: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应采用
其中以锁定钢板应用最广,尤其是掌侧多排交叉 支撑锁定钢板对骨端粉碎或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较 好的稳定作用
编辑版ppt
23
桡骨远端骨折:
• 但Diaz-Garcia研究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性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与骨折后畸形 无明显相关性
编辑版ppt
24
• 关节活动度:石膏固定组>掌侧钢板>外固定支架组>克氏针固定组 • 握力方面: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掌侧钢板组>克氏针固定组 • X线表现方面:钢板组最佳,石膏外固定组最差
• 美国创伤杂志2011年发表一篇综述认为一部分、两部分骨折可采用保
守治疗,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的骨折愈合率可达 98%,但肱骨头坏死、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分享 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分享 ppt课件

治疗
3. 基础治疗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摄入富含维生素 D、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 衡膳食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术后随访:
随访
术后12个月
小结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由此带来的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 骨折发生后,将给老年患者带来十分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 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 特征:骨量下降,及由于骨量下降而导致的非创伤性骨折。 • 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 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 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精品资料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双能X线的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强调骨质疏松症 的积极治疗
T> -1
正常
-2.5 <T< -1疏松
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测量任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
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正常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病例分享
患者朱XX,女性,60Y,以“腰部疼 痛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积极完善 相关检查。
X Ray
MRI
CT
治疗
1. 经皮椎体成形术 2.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 3. 基础治疗
治疗
1.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1.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前
术后3天
治疗
在骨质疏松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 特别强调积极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老年性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容易发生骨折
疾病:某些疾病可能 导致骨折,如肿瘤、
感染等
跌倒:老年人行动不 便,容易跌倒,导致
骨折
药物:长期使用某些 药物可能导致骨折, 如激素、抗凝血药物

外伤:受到外力撞 击,导致骨折
骨折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 固定骨折 部位,促 进愈合
02
非手术治疗: 使用石膏、 夹板等固定 骨折部位, 促进愈合
使用防滑垫等
心理支持:关心老年人的 心理健康,多陪伴、倾听,
给予关爱和支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 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骨质疏松症
健康教育
01
预防跌倒:提高老年人对跌 倒风险的认识,加强防跌倒
意识
02
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 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
03
运动建议:适当进行户外活 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04
心理支持:关注老年人心理 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0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 检查,了解骨质疏松状况
心理护理
01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恐惧和焦虑
疾病因素:甲 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等疾病 影响骨代谢
临床表现
01
疼痛:腰背疼 痛、关节疼痛
02
身高缩短:脊 椎压缩性骨折 导致身高缩短
03
骨折:容易发 生骨折,尤其 是髋部骨折
04
驼背:脊椎前 倾,形成驼背
05
呼吸功能下降: 胸廓畸形,影 响呼吸功能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骨密度测 量、骨折风险评估
02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信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ppt课件-精品文档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ppt课件-精品文档

《上海医学》2019年3月 曾炳芳 李晓林 章振林 2019-2019年卫生部科教司全国10大省会城市10大医院调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可出现疼痛 压痛 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表现
畸形 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
65%左右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易造成漏诊
中国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极高
70 62.5
髋骨骨折发病率(%)
60 50 40 30 20 10 0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35 22.6 14.9 7.9 0.4 1 2.8
Li NH et al, Chin Med J 2019;115(5):773-5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报告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1.0
T-值
分类
预防 骨松 药物 治疗
T-值
-1.0 和以上 -1.0 到 -2.5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 严重的骨质疏松
-2.5 和以下 -2.5 和以下并伴有一处或 多处骨折
受检者的骨密度-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均值 青年人骨峰值测量的标准差

.Trombetti A, et al. Survival an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after hip fracture in men and age-matched women. Osteoporos Int. 2019;13(9):7317.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9年9月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10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像检查课件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像检查课件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适用于长期随访观察。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核素骨显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 代谢状况,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质 疏松。
02
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肌肉、肌腱等 软组织的检查,对于骨质疏松引 起的肌肉、肌腱损伤的诊断有一 定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和骨髓水肿程度。
04
骨质疏松与骨折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通过骨密度检测了解骨骼健康 状况,及时发现骨质疏松。
预防跌倒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选 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 湿滑或不稳定的地面上行走。
患者老年男性,因背部疼痛就诊,影 像检查显示脊柱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 折,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稀疏 ,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征。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病例二:中年男性股骨颈骨折
总结词
中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影像检查显示股骨颈骨质断裂、移位。
详细描述
患者中年男性,因外伤导致髋部疼痛,影像检查显示右侧股骨颈骨质断裂、移位 ,周围可见碎骨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病例三:老年男性椎体骨折
总结词
老年男性,椎体骨折,影像检查显示 脊柱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详细描述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脊 柱、髋部和腕部等部位,X线平 片表现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 薄,椎体呈楔形或鱼尾样改变。
CT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 和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9
-
25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 伤
2020/12/29
-
26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2020/12/29
-
27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
3
2020/12/29
-
4
2020/12/29
-
5
2020/12/29
-
6
2020/12/29
-
7
骨质疏松分类
原发性: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 Ⅱ型-老年性或退化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 内分泌疾患、药物、失重、制动、废用
2020/12/29
-
8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
年龄 性别 病因 钙吸收 骨转换 病变骨类型 骨折常见部位
-
19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0/12/29
20.2%
骨折 无骨折
79.8%
-
20
2020/12/29
-
21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WHO的BMD诊断分类:
正常:BMD≤骨峰值 (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
-(1SD-2.5SD) 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 严重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同时,伴有一处或 多处脆性骨折
绝经后骨松 50 - 55岁
雌激素下降 下降,丢失增加 以高转换为主 主要是松质骨 脊椎, 桡骨远端
老年骨质疏松 > 65岁 男:女=1:2 1,25(OH)2D3合成下降 下降 以低转换为主 松质骨, 皮质骨同时 髋部
2020/12/29
-
9
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
男性 女性
骨 量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2020/12/29
-
16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1,25(OH)2VitD3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2020/12/29
-
2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2020/12/29
-
23
2020/12/29
-
24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
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过24% 50%的患者将无法完全康复 亚洲地区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髋骨骨折发生率将猛增 美国1年发生骨松性骨折数为150万,其中髋骨骨折 为30万 美国1年因骨质疏松支出的医疗费用为140亿美金
2020/12/29
年龄(岁)
8
12 16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
10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种族(白种人、亚洲人)、家族史、 体格(矮小、瘦弱) 营养因素(咖啡因过量、低钙)、 吸烟、嗜酒、 胃和小肠切除术、长期激素治疗、 办公室人员 缺乏运动
2020/12/29
雄性素,糖皮质激素等受体基因的调控)。 ✓ 钙盐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 人体力学结构与力学平衡,躯体运动与静态平衡以及骨与关
节受力方式。
2020/12/29
-
14
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
A
B
C
D
E
2020/12/29
F
G
-
H
15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雌激素缺乏
骨对PTH敏感性 骨吸收 血Ca PTH
✓ 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在65岁以上。 ✓ 骨量明显降低,BMD都低于2.5SD以上,伴有重度骨
质疏松症。 ✓ 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 ✓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因此是完全性骨折,不
存在部分性骨折。
2020/12/29
-
28
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
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一)
Risk (骨松性骨折)-女性 = 30%-40% Risk (骨松性骨折)-男性 = 10%-15% Risk :髋骨骨折 > 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Risk :髋骨骨折 > 前列腺癌 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有1/8发生椎体骨折 每30秒钟,全世界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
2020/12/29
-
29
2020/12/29
-
13
遗传基因
✓ 骨骼形态及容积——个体发育大小,骨骼生长、发育的进 程。 ✓ 骨量储备及骨代谢过程。 ✓ 骨的转换速率与转换形式。 ✓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细胞功能及凋亡周期。 ✓ 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生成及其功能。 ✓ 钙调激素,受体基因及其活性(CT、PTH、VitD3,雌激素,
骨质疏松与骨折
2020/12/29
-
1
骨质疏松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 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2020/12/29
-
2
骨质疏松特点
年龄相关性 在妇女更常见 低骨量 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骨折危险性增加
2020/12/29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2020/12/29
骨质疏松
-
骨折
易跌倒
17
临床表现
✓ 腰背疼痛:
最常见、最主要
✓ 身长缩短,驼背: 主要是椎体前部
✓ 骨折:
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2020/12/29
-
18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
2020/12/29
41.6%骨痛 无骨痛58.4% Nhomakorabea-
11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
我国的统计资料
✓ 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 男性:14.6 % ; 女性:61.8 %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男性:15.6 % ; 女性:23.5 %
2020/12/29
-
12
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先天 遗传、骨代谢相关基因(种族)
后天 营养、运动、药物、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及嗜好、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