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

合集下载

【课题申报】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预防策略

【课题申报】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预防策略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预防策略【范文】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预防策略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密度减少,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亿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大部分为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因此,制定有效的骨折预防策略对于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情况和预防策略,提出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预防策略,为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1.调查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等。

2.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情况,包括发生部位、频率、原因等。

3.总结现有的骨折预防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补充、运动锻炼等。

4.评估现有骨折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提出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个性化骨折预防策略。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病例报告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骨折预防策略。

2.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调查问卷,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骨折情况。

3.数据分析: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情况和相关因素。

4.实验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个性化的骨折预防策略干预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骨折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情况和相关因素。

2.总结已有的骨折预防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提出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个性化骨折预防策略。

4.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骨折预防的参考和指导。

六、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参考如下:1.第一年(1)调研相关文献,了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情况和已有的预防策略。

(2)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骨折情况的问卷调查。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和骨组织不稳定,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预防措施1.均衡膳食合理的膳食对于保持健康的骨骼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摄入充足的钙、维生素D、镁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并提高整体骨质。

银行传输等支付工具。

钙是构建强壮骨架所必需的关键营养素。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豆腐、豆浆等)、乳制品、虾皮等。

此外,日晒也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好方法。

2.适量运动适量运动能够帮助维持骨骼的健康度。

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和慢跑,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并提高骨密度。

抗阻性锻炼(如举重)可以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增加骨骼负荷,从而刺激新陈代谢。

除此之外,瑜伽和太极拳也是非常适合保护和强化骨骼的运动方式。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与骨质疏松相关联。

尼古丁会干扰钙的吸收,并损害血管系统的健康。

大量的乙醇摄入则直接导致钙的流失。

因此,戒烟限酒不仅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益,对全身健康也大有裨益。

4.注意营养补充在某些情况下,日常膳食很难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这时适量服用补充剂可以考虑。

然而,在选择补充剂时应慎重,最好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展到骨质疏松程度较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开具药物来改善骨密度和强度。

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雌激素等可抑制骨质流失,并提高骨密度。

此外,注射类似于降钙素原的药物(如甲氧奥司他)也能提高骨密度。

2.针灸与推拿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通过调整和平衡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可以促进人体器官系统正常工作。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非侵入性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改善血液循环并增强骨组织生长。

3.康复训练针对已发生过骨折损伤的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再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再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再骨折——《骨质
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王卫国;赵建鹏;张晟恺
【期刊名称】《中医正骨》
【年(卷),期】2024(36)2
【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

预防再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重点内容,也是治疗后康复的重中之重。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预防再骨折的内容,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大方面,对《指南》中预防再骨折的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临床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4-6)
【作者】王卫国;赵建鹏;张晟恺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2.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r——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3.重视实验室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4.骨质疏松性
骨折的中医外治疗法--《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5.重视功能锻炼和传统功法,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功能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护理及预防

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护理及预防
疏松症 的防治意识 , 积极预防骨折 , 已发 生骨折 的患者在 治疗的 同时还应 配合饮 食、 动、 防、 对 运 预 药物等 治疗措 施治疗 骨质
疏松 。

【 关键词 】 老年 ; 骨质疏松症 ; 护理; 防 预 【 中图分 类号】R 7. 43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07 83(010 — 1 0 1 — 2 12 1)6 08 2 0 2—
2 护理措施
要有牛奶 、 奶制品、 大豆、 豆制品 、 虾皮 、 海产 品、 、 鱼 螃蟹 、 海带
2 1 专科护理 。股骨上端骨折 的患者需平 卧硬板床 , . 患 及坚果类食 品 , 日饮牛奶 2杯。豆制品含有 雌激素 , 每 可预防 肢抬高制 动 , 患肢处于 外展位并 呈一 直线 , 持患肢 功能位 , 骨质疏松症 。适量选用优质蛋 白如蛋类 、 肉、 保 瘦 鸡等 。多食用 将枕头放 于腿下并 支持 背部 。桡骨远 端骨折 , 复 固定后 应 含维 生素 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 、 整 蔬菜 以及黑木耳 、 松仁 、 板栗、 固定在 掌屈偏 向尺侧位 , 臂取 正中位或稍旋后位 , 将前 三角 巾 香菇等。多食含维生素 D的食物 , 如蘑菇 、 。乳酸钙是最佳 鱼 悬挂于胸前 , 保持上肢功能位。腰椎骨折绝 对平卧硬板床 , 腰 的食品。改变 日常不 良的饮 食 习惯 , 荤素结 合 , 以低盐 、 少糖 围外 固定 , 腰背部垫 5 m高软枕 , c 同时进行 腰背肌 功能锻炼 , 为 佳 。 烟 、 不 宜 。 酒 目的是促进 骨折膨胀复位 , 强腰背肌 力量 , 加 避免进一 步丢骨 3 3 药 物调节 。 . 骨质疏松症 预防措施 中 , 补充 钙剂是最
骨质疏松症 (s oooi, P 是一种 渐进性 的 以骨组 织 导尿的患者要行每 日冲洗 , ot prs O ) e s 做好会阴护理。 退行性改变为 主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 , 表现为骨量减少 , 其 2 24 预防废用 性肌 肉萎缩 : .. 按摩肢体 , 强肌 肉舒缩 加 有机成分生成不足 , 发钙盐沉 着减少 , 其负载 能力下 降 , 活动和未 被固定肢体关 节的被动运动 。 继 致 其特征是骨强度 下降 , 骨折 风险性增 加。本 病是 一种老年 人 3 预 防 措 施 的常见病 ,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 坏为特征 , 导致 3 1 运 动调节 。力 学刺激 对保证 骨骼 的正 常生长 发育 . 骨骼脆性增加和 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随着人们 寿命 的 及维持骨强度都是 必须 的。运 动有助于 提高峰值 骨量 、 减少 延长和社会 的老龄化 , 其发病率明显上升 。 绝经后妇 女的骨 丢失 , 能刺 激 骨细胞 的活力 , 有利 于骨 质形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脆性骨折诊治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脆性骨折诊治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相关检查、诊断与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常见脆性骨折诊治换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加、已成为临床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概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 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5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 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

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①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②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③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④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⑤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⑥多见于老年人群,常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并发症多,治疗复杂。

临床表现1、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

2、身高变矮、驼背。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3、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1、X 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 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2、CT 平扫+ 三维: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还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及病因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骼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导致骨质变薄、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的疾病。

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代谢异常、营养不良、激素缺乏或过多、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

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策略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1、科学饮食增加高钙食品的摄入,主要包括奶制品、豆制品、虾皮、小鱼干、海带等,有助于增加体内钙的吸收和利用。

2、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质量和强度,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如慢跑、步行、健身操、太极拳等。

3、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体内的钙吸收和利用,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建议日摄入量为400-800IU/d。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该戒烟限酒。

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对于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采取以下治疗策略:1、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雌激素等。

其中,双磷酸盐可以抑制骨质疏松症的进展,钙剂可以补充体内的钙元素,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雌激素则可以缓解骨质流失。

2、生物力学支持生物力学支持通过外部导入外力,促使骨骼适应性生物力学变化,增加骨组织强度和质量。

如正常步行、跑步、跳跃等。

3、手术疗法在病情严重或有高危骨折的患者中,手术疗法可以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如骨粉修补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

四、结语骨质疏松症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其进展及降低其危害。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科学预防,合理治疗,共同维护健康。

2022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1条

2022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1条

2022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1条临床问题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推荐1: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治疗难度大(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1A)。

临床问题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推荐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症状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可能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等骨折专有体征,但也有患者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临床问题3: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选择哪些影像学检查?推荐3: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首选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CT、MRI、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并行鉴别诊断(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临床问题4:骨密度检查是否为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必须检查?推荐4: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的临床症状、专有体征和影像学等检查,对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建议行骨密度检查(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临床问题5: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推荐5:骨质疏松性骨折可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病因所致,必须与恶性肿瘤、结核以及能导致骨折的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相鉴别(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临床问题6: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推荐6:复位、固定、康复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治疗原则。

应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和患者全身状况等进行个性化治疗(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1A)。

临床问题7:如何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推荐7:患者年龄及病史,尤其是轻微外伤后出现胸腰部疼痛、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变形或活动受限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重要参考(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临床问题8: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策略?推荐8: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应根据骨折的程度、症状、全身情况及患者需求等选择保守治疗、微创或开放手术治疗(推荐强度:GPS)。

临床问题9: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推荐9: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需根据骨折类型、年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防治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防治

内蒙古中医药摘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骨质疏松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利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通过分析对比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如双能X 射线测定、定量CT 、定量超声、核素全身骨显像等,综合评价其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优点及局限性,特别是核素全身骨显像定量测定为骨质疏松诊断提供了新参数。

关键词:骨质疏松;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 线;吸收测定法中图分类号:R58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0-0106-02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防治刘雄**广东惠州第一人民医院(516002)2012年3月26日收稿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1]。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提出本病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2]。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在世界常见病中已跃居第7位[3],而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发病率不断增加,被喻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早期诊断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及其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4],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

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

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

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5]。

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临床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
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骨强度降低是骨折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的扭伤等情况都会导致患者骨折,且患者骨折性质为脆性骨折,也称之为完全性骨折,脊柱、胸腰段脊椎、以及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骨折部位。

骨质疏松骨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大大降低。

本文分析了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以及对患者身体威胁程度,就临床表现和诊断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标签:骨质疏松;骨折;结构破坏
患者在骨量较低、骨组织显微结构受到破坏后,导致患者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折在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8000万骨质疏松患者,占世界骨质疏松总人口的6.5%。

而在诸多骨质疏类型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危险性最高,相关统计显示,20%的骨质疏松患者都在发生髋部骨折后的一年内死亡,其死亡率堪比恶性肿瘤,相关临床报道其死亡率仍有增高趋势。

本文以我院近年来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进行研究[1]。

1发病原因及为危险因素分析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根本原因是,骨质疏松患者其骨单位体积内正常矿化的骨基质量逐渐减少,骨小梁的排列也呈现出紊乱情况,骨力学性能因此逐渐下降。

绝经以及老年性便秘是导致患者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不常見的疾病类型以及青春期因素也会导致骨量下降。

无论何种因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对患者都有极为严重的影响,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

2骨质疏松临床常见表现
往往骨质疏松患者会经过一个潜伏期后才会发病,患者骨量减少过程缓慢,往往低于日常符合所需要的承载骨量,会经过很多年。

无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所有骨骼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潜在危险是相同的。

当然,松质骨含量高的区域最易发生损伤,如胸、腰椎,股、肱骨近端,桡骨远端和肋骨。

而在这些部位中,髋部和椎体骨折最为常见,而骨质疏松髋部以及椎体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也最高[2]。

2.1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会有明显不适感,体重在骨折期间会迅速增加,而身高会缩短,视野开始受到影响,皮肤质地发生变化,温度敏感性高,排尿存在困难,毛发逐渐增多,腹泻并伴有腐败臭气,关节肿痛情况明显,极易并发肾结石。

现就椎体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进行分析[3]。

2.1.1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在出现进行性畸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驼背,即归纳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高度逐渐改变,身材会越来
越矮小,但椎体楔形不会发生形变,而其椎体终板会发生断裂和压缩性骨折。

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而患者腰背疼痛情况也常有一些日常动作所引发,例如常见粘粒以及弯腰等,而在平时这些动作不会引起患者骨折情况发生,往往表现为突发性疼痛。

而患者骨折后,活动受到很大显著,各种日常活动都可能引起患者产生疼痛,例如坐、粘粒、弯腰、咳嗽,患者在卧床休息后疼痛情况可得到良好缓解。

其中以60~70岁的女性最为常见,骨折部位和骨折次数以1个或者多个胸腰段椎体骨折最为常见,颈椎部位骨折发生情况较为少见。

相关报道显示,在对绝经妇女进行放射学检查后,发现椎体骨折患者占了95%。

患者胸前和腹腔容积在长期椎体压缩性骨折条件下还会逐渐减少,导致肺部换气困难,患者腹部也会较为饱满,而多个腰椎骨骨折还会导致患者腹部逐渐前突[4]。

2.1.2髋部骨折在最小外力作用下,股骨近端骨折现象最为常见。

骨折率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5~75岁患者中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而相对于骨颈骨折情况来讲,股骨粗隆间骨折高发年龄更晚。

据统计,两种骨折类型患者所占比例超过90.0%。

大部分髋部骨折患者都有跌倒病史,髋部疼痛较为严重,患者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对患者进行检查后有髋内翻以及压痛情况,部分镶嵌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因为能站立以及行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极易被漏诊。

因此在对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诊断前,首先要对患者骨盆正位以及髋部侧位进行常规X 线片拍摄,必要情况可摄内旋15°~20°X射线片进行检查。

同时也可让患者卧床休息2 w后复诊,此时患者骨折线显影会因为代谢变化而更加清晰[5]。

2.2辅助检查在对诊断患者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很多检查指标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粘液中钙和肌酐的含量,同时也可对患者血清钙含量进行测定,包括白蛋白、肌酐、磷酸盐等。

若在诊断过程中初步认定骨质疏松患者非老年型和绝型病源,则需要对患者实施其他检查,在诊断过程中若怀疑患者为原发性或者医源甲亢,则需要对患者T3、T4水平进行检测,若怀疑患者存在骨髓瘤,则需对患者实施尿蛋白电泳检测。

3预防与治疗
骨质疏松的预防相对于治疗意义更加重要,在处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过程中,相关学者认为因为骨质疏松患者皮质较为脆弱,很难承受住器械的应力,通过手术治疗后不仅得不到复位效果,反而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保守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一位学者将外科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认为保守治疗会使患者褥疮发生率增加,会使患者骨质疏松更加严重。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是否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骨折类型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内外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

对于累及关节面者,常规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显然不适合,较常用的是克氏针撬拨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复杂性关节内骨折进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等混合使用并植骨,但钢板脱落、正中神经炎、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很高。

总之,笔者认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最成功的治疗,是获得骨折愈合、功能康复的同时,让患者获得防治骨质疏松的知识和信念,只有医患合作才能长期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曹鹏,武忠炎,等.系统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骨折患者二次骨折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8):638-640.
[2]欧阳超,陈志明,马华松,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3):222-227.
[3]唐佩福,姚琦,黄鹏,等.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7):622-624.
[4]毛丹,熊敏,曾云,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治疗[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0):2213-2214.
[5]何斌,成伟男,王云华,等.锁定钢板置入联合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647-6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